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自己的属下提到安运1型运输机的项目,这名高级军官眼前一亮,他当然知道那个被无限期搁置起来的项目,也知道如果那个项目可以成功,那么空军也许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轰炸机。

    “你是说那个安运2型运输机项目!很好!很好!立刻联系安运1型运输机的生产厂家,用最快的速度展开研发生产!安运2型运输机只要成功,就改成新式的轰炸机,装备给我们飞行员们!”想到了这里,他开口吩咐道:“也许我们能拥有一种,比战斗机飞行速度更快的轰炸机了!”

    让大明帝国的工程师还有负责此类项目的空军军官们如此笃定飞机拥有更广阔未来的,其实仅仅是因为一件在旁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也许经历过这件事情的当事人都已经将这件事遗忘了,可是他们还记得,记得在世界空运史上发生的那个渺小的奇迹!

    还记得为了节约强渡辽河之战的时间,空军曾经用几架刚刚服役的安运1型运输机,空运了一些海军军官到辽东前线去的事情么?从这件事情中,几个主要官员和飞机设计师们看到了飞机的运载能力,也看到了开发更大负载能力飞机的必要性。

    ………

    龙灵骑士现在的状况很不好,低烧而且下巴上不知道是淋巴还是甲状腺肿了起来,而且还伴随着疼痛……欠更暂时没办法补,请各位读者谅解一下……等病情好一些,龙灵会立刻给大家补上的。

    另,今晚暂且两更,这些天状态不好,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状况,请大家多多包涵!对不起了!(未完待续。)

260洪荒巨兽

    在他们的眼中,飞机是可以运输更多更多东西的装备,可以运输更多的物资,前往更急缺这些物资的地点。当然也可以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的运送人员,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最重要的一点是,或许也可以运输更沉重的炸弹,去远方摧毁更坚固更重要的目标!

    而且经过远距离运输海军人员的这一次实战运用的验证,大明帝国的飞机设计师们也更加笃定,他们能够设计从更符合军方要求,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高性能飞机来。

    所以比起日本同行们那种完全靠猜测和臆想的出来的结论,大明帝国的设计师们和飞机的使用者们,都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装备,也更清楚自己究竟能够研发出怎样强大的装备!

    ……

    比较起空军方面的锱铢必较来,陆地上的装备研发起来,条件就要宽松上一些。至少设计师们不必去纠结一丝一毫的重量,也不用去太过在意装备的重心,给整个装备带来的性能影响。

    大明帝国玩了太多太多年的钢铁,也玩了太多太多年的工业,所以在如此雄厚的技术积累下,2号坦克底盘的研制和量产工作,比所有人预想之中的还要顺利一些。在大明帝国在辽东开始恢复统治的11月份,大明帝国的2号坦克底盘就已经开始在小规模修修补补的情况下,开始了实验性质的量产。

    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牧陛下向他手下的资本财团们借了太多太多的金币,多到了让资本家都无法给的起的地步。于是这些借贷很自然的开始以物资冲抵,比如说向蚩尤武器公司借贷的金币,很大一部分,将会用火炮成品还有坦克成品充数。

    同样的,用来如此操作的,还有组成一名军人身上的所有环节:从手套袜子到内衣内裤,从身上军服到头顶的钢盔,从皮靴到腰带,从装弹药的皮革盒到肩章还有领章,从刺刀到吃饭用的饭盒,从工兵铲到宿营帐篷,从步枪到子弹……这一切国家都没有给企业一分钱,一切都要等到大明帝国从对外战争之中获取到好处,才能够支付。

    辽东的新军一口气被皇帝陛下扩编成了两个集团军,整整40万大军。而这两个集团军的部队,全部装备上了让其他大明帝**队羡慕不已的新式武器装备。包括已经重新设计,并且命名为w31式的短管栓式步枪,以及更长一些的刺刀和更简单的钢盔。

    新式的大明31年式钢盔,采用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设计,这种钢盔内部衬有皮革制成的衬里,悬空编织成了一个网兜的模样,防止人的头部直接贴在钢铁上,也兼有透气防冻的功能。整个钢盔采用了最简单的生产工艺简化,取消了护耳还有脑后等防护措施,减轻了钢盔整体重量。

    由于这种便于大规模扩军采用的设计,让31年式钢盔在侧面看上去就是一个倒扣在士兵头上的半圆形铁球,毫无美感可言。如果非要在今天给大明帝国的制式钢盔找一个形象的直观图像,它最接近的是另一个时空之中,二战德国伞兵用的m38式钢盔。

    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大明帝国经过讨论之后,用最廉价的方法,为自己的部队提供最统一的武器这一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和欧洲或者全世界都有所不同的细节是,欧洲战争往往在动员之后才会出现物资短缺,供应不足的问题。

    可是大明帝国却不同,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和平时期就拥有超过200万常备的正规军,如果想要让这200万人更换某一种装备,投入的金钱和精力是那些只有几十万人甚至是只有几万人部队的国家无法想象的。

    严格的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举一个例子,士兵的皮带还有靴子以及钢盔衬里都需要用皮革来制造,假设十名士兵身上的皮革要宰杀一头牛来生产的话,那么大明帝国士兵如果更换一次这些装备,军方就需要一次性采购和宰杀20万头牛……

    而同样的,如果大明帝国的皇帝承诺一句犒赏三军,给每一名士兵加一顿牛肉的话,200万人一天就可以吃光至少10万头牛——这种补给级别,可能是某些小国的参谋长做梦都幻想不到的。

    直观一些表述大明帝国现有军事力量究竟有多么庞大,用另一个时空中最惨烈的苏德战场来说明——在苏德战场打得最血腥的时候,德国在东线集结的总兵力,大概和现在的大明帝国常备军总数差不多。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大明帝国将手里的部队集中在某一条战线上,是一股多么庞大又可怕的力量了吧?可惜的是这股力量被分散到了从东南半岛一直到西伯利亚,这广袤的领土之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帝国才会在某一条战线上被对手击败……如果它能够集中起全部的力量来,根本就不可能遭遇在欧洲那样的惨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实力,才有大明帝国的皇帝敢对全世界宣战,也才有了朱牧现如今野心勃勃的雄起计划。

    加上已经在按照10万人规模扩建的禁卫军部队,大明帝国正在组建的新军总数已经超过了50万,这还不包括海军以及空军的人数。算上南方的精锐以及海军陆战队等平日里还算的过去的力量,大明帝国能战之军已经超过百万了。

    这些部队可是要在未来,装备超过5000辆各种坦克,部署上整整1万辆各种汽车的机械化大军。有了这支军队,朱牧要做的事情将会比他的先辈天启皇帝,更加得心应手一些。至少他在挥军北伐西进的时候,后勤补给依靠的是火车而不是骡马。

    当然,在这种近似于疯狂的扩军备战过程中,朱牧也越来越发现出天启皇帝的伟大来:他正在走的道路,早在一百多年之前,就已经被天启皇帝铺好了!

    如果不是天启皇帝在大明帝国最核心的领土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名为普及文化教育的盛大行动,如果不是他在东征西讨的同时为大明帝国的内部留下了无数文明智慧的副本,也许大明王朝现在还依旧是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度。越是展开扩军行动,朱牧看着眼前的数据就越是觉得天启皇帝的可怕和伟大!

    如果不是当年那个天启皇帝近似于偏执的在国内普及了三年的识字教育,如果不是历经百年的积淀让这种教育自然发展成了五年文化教育熏陶,大明帝国怎么有可能建立起如此完备的现代化文明体系?

    要知道,为什么国力越强大文明水平越高人民文化普及越彻底的国家,在战争动员之后爆发出来的力量越强大呢?是因为兵员或者说基础人民的综合素质在战争动员的时候,将直接转换为战斗素质!

    不明白?很好理解的一个问题!教会一个识字并且理解命令内容的人使用步枪,可能并不比教会一个不识字的人容易。但是,教会一个识字并且理解命令的人包养维护他的步枪,就要比教会一个不识字的人容易得多。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世界里养过马,那他成为骑兵的速度就要比没见过马的人更快。而平日里如果这个人开过汽车,那他很快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汽车兵,稍微培养一下就可以成为坦克驾驶员——你看,不知不觉中,2000个大学毕业生如果稍微训练一下,就可以成为一个防空火炮团,可是同样的情况下,召集2000个不识字的人,也许一个月内都无法理解为什么高射炮在开火前要配平。

    这还只是陆军这种装备复杂程度较低的军种面临的状况。如果计算上空军和海军,这种人员基础素质上存在的差距,绝对可以累积出让人绝望的鸿沟来。

    现在,大明帝国至少有一半地区普及了5年的基础教育,平民识字率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很多发达地区甚至普遍拥有接纳高素质人才的大学,专门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这也是朱牧登基之后可以肆无忌惮的组建新军的原因,他可以找到适合新军的人员,并且可以用较低的条件将他们吸纳进帝国的军队之中。

    1831年,这一年是在平静之中缓慢的渡过的,朱牧麾下的大明帝国如同洪荒巨兽一样睁开了巨大的眼睛,开始打量起身边的世界来:它有兵员有科技,有底蕴也有需求,在资本那无休无止的对利益的渴望的推动下,张开了自己的血盆大口。

    它起身的震动惊起了周围的野兽,它散发出来的气息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粘稠。现在这头巨兽要填饱自己的肚子,于是开始打量起自己身边的这些国家来。而随着这头巨兽醒来的,是更多蛰伏的怪物,它们让1832年,变得注定不再平凡。(未完待续。)

261美利坚

    在北美洲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一个叫“纽约”的地方,这是汉语的翻译方式,事实上这个城市用英国的一个地名来命名,全名叫新约克城。这里是美国的首都,也是美国最大的港口还有最大的城市!在这个世界之中,没有华盛顿起义的事情,领导美国从英国独立出来的人,名叫克拉克?约翰森。

    这位杰出的美国第一任总统为美国拟定了完善的联邦律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统治制度的“帝制”。他成立了一个总统议会国会三权分立的三角架构,让美国在这片天选之地上,成为了一个天选之国。

    要知道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在约翰森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时候,大明帝国和英国这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都是沿用了皇帝制度,只有刚刚脱离大明帝国统治的锡兰,才用上了长老院一类的议会制度。

    当美国采用了三权分立制度之后,才诞生了法国的总理制度。相应的另一个选择是,德国在统一之后沿用了皇帝制度,并且同时成为了另一个世界强国——这个世界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