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皇帝李治-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跨时代的史诗般的音乐一出场,那不同于李世民所创的《秦王破阵乐》,展现出的男儿征服天地的豪迈之气一出,立马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干文臣们震慑了。

    对于这些世家出身的子弟们,每一个人对于音乐都有很高的早已,琴棋书画御马射箭,古之六艺嘛,此刻都被《征服天堂》流露出的那鼓慑人之心,激荡魂魄的感觉,所深深吸引。

    中国的音乐,自古以来,哪怕是如《十面埋伏》这样的征伐之乐,也讲究个内敛中庸,在内敛中庸里,表现出创作者的深沉情怀,那需要你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和文学修养,才能领会其意。

    而《征服天堂》则不,他赤luo裸的将二十一世纪人,那无所顾忌的外向、开放、自由的创作感,在音符的彼此跳跃间,爆发出来。

    那一往无前的征服气势,哪怕是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猛将,也听得出来,而且共鸣感还不是那些文臣们能够体会到的。

    如李靖,当初定襄奔袭,不就是抱着这股气势吗,如今听来,却也一直憋着气,深怕自己的呼吸声影响自己的倾听。

    随着音乐的开始激昂起来,一队大唐的礼仪官兵出现,笔直的纳。粹式样的军服,同样的身高,踢着大唐新军特有的正步,五人成行,手持陌刀,护着大唐的国旗向着广场的立柱走去。

    在军乐响了起来后,众臣视线中,李靖之孙李业诩站在最前面,笔直如松,持着国旗,一米九的身高,即使是关西之人,也算少有。

    那面新式的国旗出现了,这是一面竖立旗,宽八尺,两边长十二尺,中心是十五尺。

    旗上是一条霸气狰狞的五爪金龙,那最前的两只五爪之下,居然是旭日东升和一轮月牙繁星漫天之像,金龙捏日月,这是何等的气魄和雄心壮志

    而旗子是以红为基色,李治认为再也没有哪种颜色有红那么有寓意了,它象征着鲜血,象征着勇气,也让后人在侃侃而谈之时,也不要忘了前人所付出的鲜血

    在雄威的《征服天堂》的音乐中,李业栩来到了旗杆之下,远处的房遗直,面色肃然,一摆手,雄壮的音乐响起起来。

    “升国旗,唱国歌”

    一如后世**那些国旗班手们,李业栩将红色的金龙日月旗一抛,对面的升旗手,开始动作起来。

    国旗冉冉升起,音乐跟着就是一变,所有大唐皇家军校的学员们,还有李治、李敬业等一众李治的发小们,都跟着唱了起来,至于李靖、长孙无忌等人,只在一旁巴巴的看着。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虽然才数月,但大唐皇家军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起到了作用,学员们跟着一边唱着,一边泪流满面,很多学员此刻都忘了他们是那个将军麾下,是军中哪个派属了,心中只有大唐的荣耀

    在过往的岁月里,汉人惨遭蹂躏,而隋又那么快灭了,大唐带着汉人的期望崛起在东方,一场场胜利,让汉人有着后世之人没有的大国骄傲。

    如同那美利坚的国民一般,为自己身为这样伟大的国家的国民而骄傲,这样的时代,崇尚的不是后世中国推崇的集体主义精神,而是一个伟大帝国所应有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崇尚英雄,是现今盛世大唐的风气,也是故往强汉的风气,景象截然不同于后世的“贫英雄”时代。

    特别是历史上李世民的滑铁卢之战--征辽战役,在李治的参与之下,大胜而归,尽中原王朝,数代皇帝,百年之努力,一举将辽东三国纳入大唐的版图,所以当大唐远征军报捷而归之时,不仅让很多的本来担心大唐会和前朝一般折翼的世家和百姓松了一口气,继而就是滔天的喜悦和自豪,其景可想而知。

    现如今的大唐,已经有李治孙子辈李隆基时期开元盛世的迹象,大唐像东方明珠般,释放独属于自己璀璨文明和盛世的光芒。

    大唐的军队在破突厥、征辽后,强大有目共睹,无数西域小国派使者前来朝拜结交。

    而征辽一役后,那幸存的五万大唐军,如今也都是皇家军校学员,百战而归,不仅仅是身份地位的提高,而且所得赏赐也让他们大发了一笔横财。

    尤其是李治宣布,军不干政,政不糜军后,大唐军队的发展,卸掉了一身沉重的负担,那些文官在不用担心自己的权柄之后,对于军队的建设也不再如平常那般阻扰。

    一时间,大唐军队如脱缰的战马,肆意的加速狂奔在天地中。

    只是大唐军队至今还是人力不足,这就是农耕民族的缺点,游牧民族可以全民皆兵,女人孩子齐上阵,而农耕民族却必须保持相当大一部分壮年男子用于生产。

    所以在有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俘虏后,李治将最精壮的挑选出十万人,让玄奘在这些人中传播佛学,再配上军中天下党的政委党员洗脑,争取让他们心向大唐,让红军的坚毅和狂信徒的疯狂,早日的在大唐结出饱满的果实。

    打造出一支强力军队,也让大唐的军力缓和一下。

    只是就算如此,大唐的军队在李治看来还是不足今后之用,李治对大唐军队的改造,参考了后世的集团军制度,新军中分主战部队和辅助部队,不过这样,也使得将来会有很多军队不满员。

    坦白说,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让李治受后世邓爷爷的影响,兵贵精不贵多,对大唐士兵的要求太严苛了。

    年龄、身体、甚至还有政治倾向,那都是要考核的。

    可不是像以往那样,什么人都要,不仅浪费国力,而且军队战斗力减弱,打起仗来,后勤加重,全靠人海战术欺负人。

    大唐的风光是需要底气的,如今离昔年强汉霸世,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想要如后世动辄百万大军,更是一件为期不短的事,很难唉,隋末之后,中原都快被打烂了,十室九空,人口凋零啊。

    ※※※※※※※※可爱的分界线※※※※※※※※

    步行入内后,众人看着周围青石铸就,涂上白石灰的整齐士官宿舍,还有办公楼,这种极具现代气息的平房,引得一干臣子们啧啧称奇。

    作为大唐皇家军校的副监工,房遗爱妙趣横生的向李治一干人等进行解说。

    程咬金凑房老爷子边上,用肘撞了他一下,笑嘻嘻道:“房老大,你家那两个小家伙,如今都很是出息啊。”

    房老爷子听了后,矜持的笑了笑,仰起头,摇头摆尾的悠然向前走去,也不言语。

    后面一脸惊奇的程咬金,郁闷的嘀咕道:“这老小子拽起来了,尾巴翘的这般高。”

    视线内,一队队的方阵,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内,教官大吼着,让学员们列队操练,哪怕李治等人来了,也依然一如既往,丝毫不因为来人身份的尊贵而停下。

    一长两短的哨音中,笔直有力的正步,沉重有力而又节奏的脚步声,在校场上回荡。

    待看到李治等人走近后,才大喝道:“全体都有,向陛下敬礼”

    呛啷之声中,一柄柄寒光四射的横刀被拔出,斜指上天,面向李治方向。

    李治看了,也是对着众人大喝道:“将士们幸苦了。”

    “一切为了帝国一切为了校长大人”方阵中的军校学员们大声回应道。

    在李治过去后,“唰”的一下,斜指降天的横刀,嗖地一下回收,立于右手一侧,动作整齐划一之极。

    李治尽管心头火热,但面上还算平静,反而是后面李靖、程咬金、长孙无忌等人,失了镇定的形象。

    几十个军阵,李治每走过那个军阵时,那操练中的军阵就会停下来,一如刚才,待走后再重新操练,皇帝的威严在此时此地尽显无疑。

    当李治来到校场上的点讲台上后,俯视下方无数错落有致的军阵,一旁的李业栩不知何时出现在李治左前方,对着下方已经停下来的军阵大喝到:“向陛下见礼。”

    “大唐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千人拔出横刀向天,身体笔直,屹立如那经过万载岁月,千年风霜雨雪洗礼的苍松,气势铺天盖地。

    横刀如林,点将台上的李治,呼吸瞬间一紧,面容也潮红了,大口大口的吸气,目光中雄心勃勃,灼热得堪比头上的烈日。

    李治深吸一口气,上前大吼,声音化成声浪,滚滚而去“大唐皇家军校的学员们,你们看到了你们头顶上的国旗了吗?这就是我们大唐的国旗你们一定看到了那炽热的骄阳,那幽美的月牙儿,他们是天空的主角,是岁月的见证者,但是他们却在金龙的脚下瑟瑟颤抖,那金龙不是朕,而是所有大唐子弟们,你们都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你们代表着大唐人民的荣光,无论你是汉人,还是突厥人,抑或是柔然人,只要你是大唐子民,你们的一切,就都在我大唐的保卫之下。大唐的将士们,让太阳能够照耀的地方成为我大唐子孙们生长之地吧,大唐的将士们,正如朕给你们看到的世界地图,正如你们的军歌《征服天堂》,在未来,朕要带领你们,去征服天地,去征服天堂,征服一切”

    这是李治同学的最后一句话,也自此之时,为今后的大唐军队定下了最重要的定义:保护和征服。

    ※※※※※※※※可爱的分界线※※※※※※※※

    支持小妖,小妖会继续努力的谢谢各位大唐的兄弟们了,谢谢V!~!

    ..

第二十三章 大唐绝唱“nly yu”

    说起这佛教经义,前世的李治是六窍皆通,就是一窍不通。

    然则,今世李治被孔颖达那老匹夫折磨了十来年,如今的李治,放在后世,也算是一国学大师了,这也是李治当初敢让《天下》诗集面试的原因,文学大盗做到俺这种境界的,照样也不心虚。

    然则,对于佛教,李治印象最深的却还是佛道之争和灭佛之举了,没办法,这种激烈血腥暴力的场面,李治想想就兴奋,怎会不记得呢。

    话说这佛教传自古印度,也就是天竺,这是人鬼都尽知的事。

    记得前世看过一部电视剧叫《乌龙闯情关》,上面却是意外的出现了一个大和尚,但关键的是,那主角刘病实乃汉武帝的曾孙,西汉的第十位皇帝,汉宣帝是也。

    这却是编剧错了,抑或者这位大和尚是打酱油的路过?

    因为真正的佛教东传,事实上是在东汉时期,而当时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也未能幸免在佛教东传中。

    那些印度和尚脑袋是灵光的,也是有眼光的,传播的对象均是有着强大中央集权和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国度。

    一旦成功,必然能够长存于世,同时扩大影响力,然而,这就必然和那个王朝本土的宗教产生冲突了。

    中华大地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到东汉时期,中央王权制已是数百年之久。

    特别是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兵、纵横、农诸家学说,各成体系,中华文化蔚为大观的同时,也大成于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