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鳎乙幌蚨员ê芨行巳ぃ晕掖蛩阏饧改晗雀畔壬埃缓笤俳骄#蘸罂赡芑嶙呱衔浣贰!�
听到裴行俭的话,李休也不由得露出几分遗憾的表情,不过裴行俭的确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无论是行政还是军事都十分的擅长,现在他选择像他父亲和兄长一样走武将之路,对此李休也不好再劝说,于是只能鼓励了他几句,然后这才与对方告辞,毕竟天都已经黑了,裴行俭他们进城也要找住的地方。
说起来裴行俭他们都是军中的将士,如果是因公务来长安的话,肯定有朝廷的人负责接待,比如上次他们从党项回来,就是住在城外的军营里,但这次他们是因私事而来,所以食宿之类的自然要由自己负责,这也是苏定方派裴行俭来的原因,毕竟他做事周全,比其它人更让人放心。
告别了裴行俭后,李休也回到家中,不过这时都已经快两更天了,家里的孩子都已经睡了,李休吃过给自己留的晚饭后,又去看了看平阳公主和儿子,结果得知丽质已经回去了,毕竟长孙皇后的身体还不好,她也已经懂事了,所以哪怕心中不高兴,但还是要回去照顾母亲。
对于丽质这个孩子,李休也不由得有些同情,本来她生下来就带着病,可是又偏偏生在皇家,也许在别人看来,她身为公主锦衣玉食,可是谁又知道她身上承担的压力,甚至李休担心丽质长年生活在宫中那种环境中,会导致她本来已经好转的病情恶化,原来历史上的她仅仅二十二岁就去世了。
李世民终于让李泰搬出了武德殿,这件事也慢慢的平息了,再加上新年马上就要到来了,因此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种节日的气氛。
说起来在大唐这个年代,春节并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真正最隆重的节日其实是之后的上元节,不过因为春节和上元节离的太近了,因此两个节日其实是合并在一起过的,特别是去年因为李渊的去世,导致上元节没有过成,结果今年还没到春节呢,就已经有人开始准备上元节需要的花灯了,看样子今年的上元节将是这几年最热闹的一个上元节了。
别人喜欢上元节,但李休却还保留着后世的习惯,更喜欢过春节,特别是在除夕那晚上吃着水饺,总能让他想起前世的亲人朋友,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感到有些伤感,算算时间,他已经穿越大唐十四年了,而他也从一个少年变成了而立的中年人,虽然家庭事业都十分美满,但总让他感觉少一些什么。
不过春节前倒是有一件让李休全家都十分高兴的事,那就是上官仪和恨儿从南方回来了,说起来上官仪在海盐县的任期已满,而且他在海盐的政绩十分出色,在他的努力之下,海盐县以海产罐头起家,大力发展捕捞业,后来连盐业也重新做了起来,使得海盐吸纳了不少的人口,百姓也十分的富有,短短几年就从下县发展成为了上县。
有这样的政绩,上官仪在任期满了之后,海盐县的百姓都不舍得他走,不过朝廷却想将他调回长安任职,另外他和恨儿也考虑到马爷和光华郡主年纪大了,也需要有人照顾,所以也就接受朝廷的调令回到长安,现在对他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估计最后也是进入到三省六部这些重要机构任职。
本来李休倒是很想让上官仪来理财监协助自己,不过考虑到上官仪已经做过一任县令,起点比裴行俭还要高,理财监也已经有了刘仁轨和许敬宗这两个人才,上官仪再来理财监也很难安排合适的职位,最后也只能作罢。
时间过的很快,又是一年的上元节到来,这也是大唐青年男女最为期待的日子,灯会之中,还不知道有多少对男女结下姻缘?
第九百二十九章 你要嫁人?
“七娘你们快点!”恨儿一边快步来到大街上一处高大的灯塔前,一边兴奋的向后面的七娘和婉娘招呼道,说起来她虽然已经为人妻子,甚至连孩子都有了,但是在上元佳节,她却还是显露出以前的少女姿态,就算是她梳着妇人的发式,但依然吸引了不少青年男子的目光。
“恨儿姐你慢点,我都快跟不上你们了!”没等七娘开口,就见被七娘一手拉着的婉娘就开口叫苦道,她是个文静的性子,平时也不像七娘那么爱蹦爱跳,再加上恨儿几年没回来,从刚才开始就像疯了一样四处乱跑,她和七娘只能在后面追,现在她已经感觉有些体力不支了。
七娘这时拖着婉娘追上恨儿,同样也开口抱怨道:“恨儿姐,婉娘说的对,你再这么跑下去,我也要追不上你了,而且你也只不过离开了长安几年,灯会还不是那个样子,有必要这么兴奋吗?”
“你们两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在海盐那个小县城里,每年上元节只有一条街上有花灯,灯少人也少,每当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想念长安,之前我们在路上紧赶慢赶,为的就是能在上元节前赶到长安,现在总算是如愿了!”恨儿这时却是喜不自胜的说道,虽然她也很喜欢海盐,但是相比长安,海盐那边毕竟属于边陲小县,根本无法与长安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相比。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恨儿早在半年前就开始盘算着回长安参加上元灯会的事了,甚至今天她直接把孩子扔给了上官仪,自己和七娘、婉娘出来了,说起来家中的女孩子虽然多,但只有她们几年年纪相仿,因此平时的感情也最好,本来还有婉娘的姐姐娘,只不过娘已经订婚了,今天下午她的那位未婚夫刘应道就亲自跑来接她去欣赏灯会,所以自然不能和七娘她们一起游玩。
“那你怎么不把姐夫叫上,上元佳节你却让人家帮你带孩子,也真有你的!”七娘这时却是再次取笑道,恨儿和上官仪已经育有一子,小家伙取名为上官庭芝,今年才一岁多点,这次回来可把马爷和光华郡主公主坏了,两人整天抱着外孙是不撒手,不过上官庭芝有点怕生,平时还是得由恨儿和上官仪夫妇带着。
“咱们姐妹好不容易聚一聚,我夫君跟着不但他不自在,我们玩的也不尽兴,而且我已经和他商量好了,明天晚上再陪他们父子一起出来游玩!”恨儿却是毫不在意的道,她和上官仪的感慨好着呢经,这点事自然也不算什么。
“真羡慕恨儿姐能找到上官姐夫这样的夫君,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对恨儿姐也十分的体贴,这样的夫君恐怕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婉娘听到恨儿的话,当下也不由得露出羡慕的表情道,她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不过以她的身份,想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嘻嘻,娘这还没有出嫁呢,婉娘你这个做妹妹的就已经动了春心,想要嫁人还不好办,今天大街上这么多青年男子,他们可都是来找未来的娘子的,总有一个适合你!”七娘当即向婉娘取笑道。
“去去去~,七娘你就喜欢瞎说,在咱们姐妹中,就数婉娘的性格最好,她的夫君可不能随便找,刚好我也回来了,这次姐姐非得帮你好好的把把关!”恨儿在三人中年龄最大,而且又是唯一结了婚的人,所以这时也拿出一副大姐姐的模样道。
“我……我不是……大姐还没有出嫁,我哪里着急了,要着急也该七娘着急,她比我还要大呢!”婉娘脸皮薄,听到恨儿和七娘的话,当下也是羞的脸色通红的分辨道,最后还把祸水引到七娘身上。
一提到七娘的婚事,恨儿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愁容,她是七娘最好的闺蜜,自然也最清楚她喜欢李承道的事,只不过李承道远在美洲,而且以先生的性格,恐怕也不舍得七娘远嫁,所以她没少为这件事发愁。
“嘻嘻,你们不用担心我,今年我就要出嫁了,而且这也可能是我在长安过的最后一个上元节了!”七娘这时却忽然得意的一笑,只是说到最后时,她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落寞的表情。
李休同意七娘嫁给李承道的事只有他们两人知道,毕竟李承道的身份太过敏感,也不宜太过宣扬,本来七娘是应该告诉恨儿的,只不过恨儿远在南方,写信又怕不安全,万一落到别人手里也是个麻烦,所以她才谁也没说,不过今天也是时候告诉她们了。
“你要嫁人?嫁给谁?”恨儿听到七娘的话也不由得一愣,随即开口追问道。
“是啊,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家里人说起过?”婉娘这时也有些着急的道,她也知道七娘喜欢自己大哥李承道的事,只不过这件事的阻力太大,连她都这个做妹妹的都不怎么看好,但就算是再怎么不看好,现在听到七娘忽然要嫁人了,这让她还是有些着急。
“这件事说了话长,咱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再说!”七娘看着恨儿和婉娘惊讶的样子,当下也不由得笑道,恨儿是她最好的闺蜜,至于婉娘更是李承道的亲妹妹,自己未来的小姑子,所以她也不用担心两人把这件事泄露出去。
听到七娘这么说,婉娘也立刻同意,一来她急于想知道七娘到底要嫁给谁,二来她也的确累了,恨儿当下也是点了点头,刚好她们现在位于朱雀大街的南端,离曲江池并不远,曲江池上有游船,正是谈事情的好地方,而且也不用担心被别人偷听。
于是七娘三人一起来到曲江池,只见这里也是灯光璀璨,不但池边立着各式的花灯,连池面上都飘荡着许多别致的水灯,更有许多青年男女租了小船泛舟池上,一幅幅你浓我浓的景象。
“咦?七娘你快看,那个人好眼熟啊!”就在七娘正准备让人去租船时,却忽然只见旁边的婉娘指着池边的一个人惊讶的开口道。
第九百三十章 今天是上元节
七娘顺着婉娘的指点看去,结果发现在曲江池畔的一个小亭中,正有一个年轻人坐在那里自斟自饮,这个年轻人侧脸对着他们,因为灯光很亮,所以可以看的很清楚,而且七娘也觉得对方很眼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
凉亭离租船的地方只有数十步,七娘她们看到了对方,对方这时也若有所感的扭头看来,结果一眼就认出了她们,当下只见对方立刻站起来遥遥的行了一礼,英武的脸上也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这个年轻人认识你们?”恨儿看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她才刚回来,对这个年轻人也感觉十分的眼生。
“我想起来了,他不就是上次和苏定方将军一起来的那个年轻参军吗,婉娘一眼就相中了对方,可惜对方要随同大军去辽东,大哥说他可能几年都不会回来,可是这才半年时间,他怎么回到长安了?”七娘这时也终于想了起来,当下一脸惊讶的说道。
“七娘不要胡说,我……我哪有……”婉娘听到七娘的话也急忙辩解道,不过说到最后却不好意思再说下去,而且眼睛还偷偷的看了看凉亭中的裴行俭人,似乎很怕对方听到。
“哈哈~,我明白了,既然都是熟人,那咱们也要去打个招呼!”恨儿是过来人,听到七娘的话,再看看婉娘的表情,当下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随即就拉着两人走向凉亭。
婉娘本来还有些害羞,但却挣脱不了恨儿的手,而且七娘这时也嘻嘻哈哈的帮忙拉着,结果三人一起来到凉亭中,这倒是让亭中的裴行俭也有些意外,一时间甚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