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李世民接过奏折后认真的看了起来,不过刚看了不一会儿,却忽然轻“咦”一声,然后也抬头看向李休,脸上的表情也变得颇为微妙。(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七章 同姓不婚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在看着李休,这让他也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话脸,心想难道自己脸上长花了不成,可是就算是长花了,被两个大男人这么盯着也让人感到不自在。
“殿下,你们有什么事?”李休被李世民两人盯的全身发寒,最后终于忍不住问道。
“咳,这个……”李世民这时竟然露出为难的表情,然后扭头看向长孙无忌,示意他向李休解释,这也让长孙无忌一脸无奈,下位者根本无法拒绝上位者的命令。
“李驸马,其实是这么回事,再过几个月,陛下就会把皇位禅让给殿下,只是殿下早就觉得咱们大唐的律法有些不足,因此就命我重新编纂出一部律法来,虽然大体上依然沿袭原来的律法,但在一些地方也尽量的查漏补缺,让我大唐的律法完善起来!”长孙无忌当下开口解释道。
“那太子手中的奏折,就是你新拟的大唐律?”李休听到这里也似乎明白了什么,不过这件事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吧?
“大唐律可不是一道折子能写下的。”只见长孙无忌笑了笑继续道,“奏折上只是对一些律法疏漏的地方进行的增添,是我与几位精通律法的同撩商讨很长时间才写出来的,其它的倒还没什么,只是其中有一条倒是与驸马有关!”
“哦?什么律法能和我有关?”李休眨了眨眼睛道,他真想不出什么样的律法会和自己这个懒散的闲人有关?
“同姓不婚!”长孙无忌盯着李休的眼睛道。
“这都什么年月了,怎么还会有人提出这样的律法?”李休听到长孙无忌说出的四个字时,也一下子气的站起来道。
所谓同姓不婚,的确曾经是汉族婚姻中的一条禁忌,但注意那只是曾经,汉代以前倒是有这条法律,但是到了汉代之后,同姓的人数太多,所以民间虽然还有这种说法,但朝廷却已经不再把这条列入律法之中,很多地方连这样的习俗也不再遵守了,比如以前隋为例,律法中就没有这一条,当初平阳公主还拿这件事和他开过玩笑。
“咳,这个……同姓不婚也是遵循古制,先人留下的一些习俗禁忌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大唐身为中原正统,自然也要遵循古制!”正在这时,只见李世民忽然干嘛一声,然后一本正经的开口道。
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他话中隐含的意思,李世民的家族来源有些复杂,有人说他们是汉化的鲜卑人,也有人说他们是鲜卑化的汉人,反正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他们身上有胡人血统,这也让大唐立国时引起不少的麻烦,为此李渊还给自己找了个道家的老祖宗,号称是老子的后代,不过越是如此,就越是说明他们的心虚。
现在李世民所谓的遵循古制其实也出于同样的心理,暗中诋毁的人说他们是胡人,所以他就偏偏遵循中原的古制,甚至连“同姓不婚”这条已经丢弃了几百年的古制都捡起来了,结果李休刚好撞到枪口上。
“其实驸马与公主倒不是什么问题,毕竟你们之前就已经成婚了,也不会因为这条律法而受到影响,所以驸马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这时只见长孙无忌忽然开口道,正所谓既往不咎,李休就属于这种情况。
“那也不对,这条律法本来就是错的,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大唐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它必须要修改!”李休却丝毫不领情,反而开口反驳道,他和平阳公主好不容易才走到一起,所以绝对不会再给别人任何攻击的理由,更何况官场上的事谁也说不定,现在说既往不咎,可是谁知道日后会不会有人拿他来说事?
“哦?李休你为何如此说?”李世民这时已经有些不悦,不过还是耐着性子问道。
“殿下,所谓同姓不婚,从医学方面来看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血缘关系的男女成亲的话,日后生下带有先天病孩子的机率远比其它的夫妇要高得多,不过血缘也分远近,三代之内的亲属可以称为近亲,这个近亲是绝对不能成亲的,一方面有违人伦,另一方面也会生下有先天疾病的孩子。”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休顿了一下继续道,“不过只要出了三代,这个血缘关系就远多了,男女成亲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另外咱们中原盛行表兄妹成亲,这其实也属于近亲成婚,他们日后生下的孩子很可能带有各种先天疾病,而且女子生产时也容易造成孩子和产妇的死亡!”
听到李休对近亲成婚的新奇解释,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也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们没想到流传下来的古训竟然还有这样的说法,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李世民这才开口道:“李休,按照你的说法,那同姓不婚也不算错,甚至还有些不完善,为何你说会影响到我大唐的基础?”
“殿下,臣想请教一下,一个国家的基础是什么?”李休并没有立刻解释,而是向李世民反问道。
“基础吗?”李世民听到这里低头沉思了片刻,最后终于抬头缓缓的开口道,“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自然是土地与百姓,这两样缺一不可,否则国将不国!”
“不错,国家的基础就是土地与人口,我大唐国土广袤,东海之滨,西域之疆,几乎全都在我大唐的掌握之中,但是如此广袤的土地,却因为之前的战乱导致人口大减,为了增加人口,朝廷一方面强制年轻的男女成婚,一方面从山林中吸引逃户外出,甚至还将人口做为地方官的重要考核部分。”
听到李休说到人口,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似乎也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当下只见李休继续说道:“我们大唐的逃户数量虽然不少,但经过战乱之后,中原百姓的数量大减也是事实,所以想要真正的增加人口,鼓励生育才是正途,但同姓不婚的法令如果施行,对于那些大姓将会造成严重的打击,比如王氏,号称有上百万人,如果禁止同姓成婚,那些适龄的男女选择夫婿或妻子的人一下子就少了许多,而无法及时成婚,又如何保证生育与人口?”
“这个……”听到李休的这些话,长孙无忌一时间也有些哑口无言,之前有人提出同姓不婚,他们也只考虑到政治方面带来的好处,却根本没想到对普通百姓造成的影响,这也是很多贵族官员的通病,因为他们只会从自身的角度看问题,毕竟他们可不用担心自己的儿女成婚的事。
李世民这时同样露出沉思的表情,大唐王朝的正统性的确重要,但人口的增长也同样重要,别的不说,他现在雄心勃勃的准备在未来几年灭掉突厥,然后平定西域与南方,另外还有高句丽等等,这些小国虽然国力不如大唐,但他依然感觉到对自己的威胁,甚至让他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可是打仗需要人口,支撑打仗的国力也需要人口,可以说如果没有人口,那他的这些雄心壮志也只能成为一场空,这也是他这段时间一直出台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原因。
“李休,那依你的意思要怎么办?”只见李世民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抬头向李休问道。
“很简单,修改与婚姻有关的律法,比如同姓不婚改为近亲不婚,然后再详细规定哪些属于近亲,比如父母兄妹、堂兄妹、表兄妹等等,另外还要提高女子成婚时的年龄……”
“这不对吧,既然想要鼓励生育,为何又要提高女子成婚的年龄,这岂不是会减少生育?”没等李休把话说完,长孙无忌就开口打断道,不可否认,他的才智绝对在李休之上,但是时代上的差距却无法用才智来弥补,这也是李休最大的优势。
“长孙兄你有所不知,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女子十八之后才算是完全具备了生育的身体条件,可是现在的女子大都十四五就成婚生子,这会严重的伤害她们的身体,日后不容易再怀孕,而且在生产时也容易难道,导致一尸两命,就算顺利的生下了孩子,这个孩子也可能因为先天不足的原因,导致各种疾病,但如果等到十八岁以后再生孩子,就会避免上面的这些问题,所以从远来看,提高女子的婚配年龄能够增加更多的人口!”
说到生育这件事,李休也显得有些激动,之前衣娘难道真是吓坏他了,而且平时乡间也经常有女子难产而死的事,这些女子大都年纪幼小,放在后世可能还在正上初中,李休每次听到这些都感觉心中不舒服,所以他才借着这个机会提了出来。
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这些话,当下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似乎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毕竟李休说的这些虽然有道理,但如果真正的想要施行起来的话,却需要面对极大的阻力,别的不说,光是提高女子婚配年龄的事,就不是一道法令可以解决的,所以他也在犹豫着是否要接受李休的这些提议?(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八章 拜访裴寂
李休提出的概念放在后世,其实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优生优育,减少近亲结婚以及早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东西在后世几乎都是常识,可是在大唐就显得有些太过超前了,最后李世民经过认真的考虑后,终于作出一个折中的决定。
同姓不婚的律法条文被修改了,按照李休的意见改成了近亲不婚,不过近亲中其它的关系倒还好办,毕竟中原文化的伦理观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唯一麻烦的就是表兄妹的关系,因为中原百姓本来就讲究亲上加亲,表兄妹成亲十分普遍,所以这条想要推行下去简直太难了。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李休商量了好一会儿,最后决定对于表兄妹成婚这件事不强制禁止,只不过表兄妹成亲时,需要向官府缴纳一笔罚款,数目不是很多但也不少,比如长安及周边是一贯,而其它的州府则需要按照当地的生活水平制定,这就需要长孙无忌与大臣们具体商议了。
至于另外那个推迟女子的成婚年龄,这个也十分棘手,因为之前大唐规定女子十五就必须嫁人,而且民间的风气也是如此,顶多是有些女子因为特殊的原因没有嫁人,比如守孝或有隐疾之类的,如果一下子推迟到十八,绝对会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甚至可能引发乱子,毕竟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女儿本来就是个赔钱货,自然想早点嫁出去,这样也能为家里减少点负担。
也正是考虑到上面这些,所以李世民与李休三人讨论了许久后,终于还是决定在女子成婚的年龄上不做强制,只是提倡女子十八成婚,而且朝廷还将设立一个奖励,女子超过十八成婚的话,可以获取一定数额的铜钱奖赏,奖励的数额同样没有定下来,这也需要具体的讨论。
对于上面这些折中的决定,李休并不怎么满意,不过他也知道,李世民能够仅仅因为他的一席话就做出这么多的改变,主要也是因为对他的信任,而且这件事也的确有着太大的阻力,所以最后他不但没有抱怨,反而帮着李世民想办法。
等到天色将晚,李休这才离开李世民这里又去见李渊,只是这时李渊已经喝过药睡着了,平阳公主则与长孙氏说着话,看到李休进来这才站起来对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