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君候当然不承认。
李固信也没有对他用刑,如果方君候不在现场,就算一百个人咬他,他也可以不承认,别人没办法,他就能全身而退。
不过现在形势不同,方君候在现场,还有那么多人证物证,这人证中,有方君候的家丁亲随,由不得他不承认。
还有金河目睹方君候的纵火“全过程”呢。
虽然没拿到方君候的口供,但是李固信将其他人的供词交给皇上,又说了炸药一些事,皇上当即就相信了。
方君候恨林孝珏如骨,相出放火烧街的法子不足为奇,他自己亲自去点火,也好理解了,因为太恨,恨不得要亲手去毁灭。
既又作案动机又有作案实质,由不得人不信。
皇上看完供词,又抬头看向李固信:“不过朕有一事不解,为什么救火的是锦衣卫,锦衣卫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要是武城兵马司的人做这种事,倒是正常,所以,方君候被抓个正着,你充当的是什么角色。”
皇上目光锐利,阴沉着发出不可捉摸的光,让人心生寒意。
回答不好,可能就要人头落地,欺君之罪,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皇上都已经怀疑了,李固信不敢有一丝隐瞒,单膝跪地,行着军人礼仪实话实说:“这是臣设计的请君入瓮的法子,方君候计划狠毒,还想好了全身而退的办法,臣不甘心,若是他计划得逞,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人的性命,臣只能亲自出马,不让抓不到他。”
武城兵马司的人一半是王中山在管,林孝珏不敢用,不然也会露出这么大破绽。
不过好在皇上当面问了,只要据实已告,就能脱罪,比皇上不声不响的怀疑强,那样才会失去圣心。
果然皇上微微颔首,道:“是永安跟你商量好了的吧?”
他和林孝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固信回答干脆:“是,什么都瞒不过皇上。”
皇上冷笑,还想瞒他?他也不是老糊涂了。
道:“念在你们两个也是抓人心切的份上,就罚你半年俸禄,再有下次,朕可绝不饶你们。”
这一次就可以将方君候绳之于法了,用不着下次。
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使小动作,再有胆子的人,也得谨慎行事。
要不是林孝珏说,皇上自负,不喜欢别人骗他,所以只要你说实话,反而能利用他这自负的心里,从而全身而退。
她以前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为扎营,让皇上器重她的。
李固信还真不敢做这些事。
显然,这次他们赌赢了,林孝珏揣测圣意的本事,真的无人能及。
前门大街的街道要打扫,所有门面都要从新粉刷,不止前门大街,离前门大街近的,顺西北风方向的街道,都没能幸免。
虽无人员伤亡,可是烟冒的巧,动静还是很大的。
第二日一早,前门大街的火势,就被人添油加醋的在各个街头巷口传诵。
提到火势,大家难免要问,是谁这么丧心病狂,竟然放火烧街。
答案是已经袭爵的方君候。
这真让人大跌眼镜,人们脸上充满疑惑,好日子过够了?他为什么啊?
是,大家都不理解,可是有人说是因为本来要烧的是东华大街。
这大家就懂了。
东华大街,永安公主,方家和永安公主的仇怨,京城人耳熟能详,这就说得通了。
既然说得通,那么方君候的罪就订的十分顺利,剩下林孝珏要操心的,就是朝廷的风向,那些大臣,会希望如何惩处方君候?
她怕有汉王党羽,非要保方君候,揪着她们的抓人方法不放,其实真正放火的人是他们啊。
李固信办完差事来找她,这时候福婉早就回去了,卧房只有他们两个人,林孝珏说出她的担忧。
李固信摇头道:“一般皇上都认定了的事,不会有人那么不知趣,明日早朝看吧,看那些大臣都说什么?要是真有汉王党羽跳出来也好,省着以后还得分辨。”
其实林孝珏在计划抓方君候之前就有顾虑,怕方君候那边还有大势力,会反咬她一口,那就不美了。
不过已经到了这一步,也没有回头路,看吧。
早朝上金河低了奏折提起这件事,朝堂上引起了轰动。
轰动之余,难免有让人恨这位年轻的伯爷牙根直痒痒,跟永安公主有仇你只针对永安公主啊,放火烧街,这简直丧尽天良,街上那么多人呢。
不少大臣的家眷昨日都上街了,黑着一张张飞似的脸回来,不问不知道,一问原来是经过了九死一生的火劫。
这些大臣还不在少数,想到昨日家眷们灰头土脸的样子,真是一阵阵后怕。
若不是有东华大街的巡视人员灭了火,若不是锦衣卫抓到了纵火贼,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这纵火者哪怕是伯爷,也得斩立决。
大臣们因为自家人的经历,所以起了公愤,并没有理智的思考,为什么锦衣卫会出现,为什么冒那么大的黑烟却没有人员伤亡,为什么那黑烟不同于以往失火时的烟雾,为什么只烧了一个棺材铺,为什么只烧了棺材铺却动静那么大……
有很多可疑的地方,但是没人深究,也不应该由他们来深究,他们只知道,方君候放火证据确凿,这是大罪,大罪就应该收到惩罚。
百官上书,求情严惩方君候,因为这行为实在太恶劣了。
皇上跟方景隆是发小,纵着方景隆,可是对方君候可没什么感情,而且皇上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方景隆死后还让方君候袭爵,没有比他更宽厚的皇上了,怎么可能饶了犯了众怒的方君候。
林孝珏担忧的事没有发生,朝堂上没人为方君候发声。当然她还是有信心自己的计划的,毕竟十五的晚上大臣家人也会逛街,她利用的,就是人们感同身受这种感情。
至于皇上,她更放心了,她算准了皇上对方君候没感觉,所以知道方君候一旦犯事在皇上哪里根本跑不掉。
都解决了,她在家里安心等着方君候被处死的消息。
但还有一个能为方君候说上话的人,林孝珏知道还得等她找过皇上,才能有准确消息。
方贵妃跪在御书房外,求了两天,为方君候脱罪,皇上见都不见她,但是她毫不气馁。
第三天,又跪了一上午。
眼看方贵妃唇色惨白,体力不支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大刘公公不敢让贵妃娘娘死在殿门前,又赶紧去通报一次。
“圣上,您不跟贵妃娘娘说明利害关系,贵妃娘娘恐怕是不会放弃,要不,您见一见?”
1129 失势
大刘公公替方贵妃求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方贵妃是汉王的生母,皇上虽然把汉王赶得远远的,那是因为皇上自觉丢脸,不想再见到这个儿子,但是皇上念旧,又极重感情,他还是对那个长的跟自己很像的儿子念念不忘,大刘公公伺候在皇上身边,总能听见皇上梦游一般的喊着汉王的名字,等清醒了发现人不在身边,就对着烛光叹气。
母凭子贵,虽然圣心难测,但是大刘公公也知道,皇上不会愿意逼方贵妃死。
听了大刘公公的话,皇上剑眉微凛,沉吟一下:“让她进来吧。”
方贵妃是被宫人搀扶着进来的,一身本是端庄无比的宫装,此刻穿在她身上,空空荡荡的,几日不见,她竟然瘦了一圈。
苍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
饶是皇上对方家厌恶到了极点,此时也动了恻隐之心。
贵妃要跪下,皇上打断她:“有事就说吧,若是为方君候求情,那就不必说了。”声音平淡,不见息怒
贵妃已经管不了皇上到底怎么想,身子飘飘摇摇,还是跪下去。
宫人立即知趣的退到一边,方贵妃再抬起头,已经泪流满面:“圣上,大哥就这么一点骨血,还请皇上开恩,好歹绕君候一命。”
虽然皇上不让方贵妃求情,但是方贵妃就是为了方君候而来,她求情了,皇上也没有表现的特别愤怒,不咸不淡道:“你们现在知道这点骨血的可贵了,他计划火烧两条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无辜百姓的死活,方君候罪大恶极,不处置他,难以平民恨,朕就是想放了他,也无能为力。”
皇上一句话的事,怎么可能无能为力,就是不想放人。
这要是周家的人,皇上肯定又是另外一番说辞,方贵妃心中对皇上起了怨气,但是她不能发作。
想了想道:“这件事君候很可能是冤枉的,他一个伯爷,就算放火,为什么要亲自动手,连臣妾这种无知妇人也知道,这事有蹊跷,而且街道一开始冒黑烟,据说并没有见火星,那黑烟从何处而来,为什么会来,后来的火吵嚷的大,可只在棺材铺后院见火光,如果是君候计划好的,怎么会动静大雨点小?君候中途被人打晕过,这明明是栽脏,圣上,请您明察啊。”
皇上蓦然笑了,笑容饱含深意,道:“贵妃去见过方君候?还是贵妃自己查的,朕一直以为贵妃呆在后宫,十分老实。”
这意思不就是说她手申的太长了。
她去见过侄子,也派人去调查过。
侄子是儿子的钱袋子,没有钱,儿子什么事都做不成。
所以在朝中大臣没有作为的前提下,她冒着被皇上厌恶的风险,也得替侄子脱罪,救侄子,就是救了儿子。
但是此时,她分明感觉到,这些疑点,皇上都是知道的。
方贵妃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什么事都瞒不过皇上,那么她查到的这些蛛丝马迹,还能让在皇上这里引起波澜吗?
皇上突然又道:“让老四老实些,朕这一翻敲打,如果他再不知收敛,那么朕,真的会十分失望。”
言尽于此,皇上说完摆摆手:“下去吧。”
方贵妃本来还有一肚子话要说,可是皇上的话令她如坠冰窟,皇上也知道方家对汉王的重要性,但是皇上依然不肯放人,也就是说,皇上的立场已经十分明确,这皇位是太子的,汉王,不可撼动。
这种认知让她比要失去一个侄子还要觉得恐怖,且十分心碎。
太子是个残疾啊,出入都要宫人抬着,行动不能自理,这样的天子,不令人嗤笑吗?有令人嗤笑的天子,其实是王朝丢脸,皇上怎么就愿意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丢脸。
说来说去,就因为那太子是周皇后生的,皇上和皇上青梅竹马,当年感情非常好。
可是她也不差啊?
方贵妃想起小时候的事,难道她不是记事起就认得的皇上,皇上对周皇后呵护备至,可是她送皇上香囊,皇上不也收了吗?
既然那么爱着周安好,为什么还要给她希望?
方贵妃发自内心的,觉得皇上是在羞辱她。让她那么优秀的儿子连一个残疾都比不上,可是皇上强势,她不甘,怨怼,却不敢跟皇上大论是非。
只想着,好在周皇后死的早,这就周皇后霸占皇上的报应。
心里装的全是屈辱,方贵妃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来的,飘飘荡荡踩在御道上,却像踩着棉花,根本没有中心,下一步,仿佛就会掉下去粉身碎骨。
十六的天气依然延续这入年以来的冰冷,寒风吹在她布满泪痕的脸上,顷刻间泪痕就干了,脸也紧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