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在望山阁二楼的书房内,渤海会主高烈正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高烈是前北齐安德王高延宗的孙子,是北齐皇族的嫡系子孙,年约四十余岁,身材中等,长一张削瘦而苍白的脸庞,双目细长,冷酷而有一种透视人心的魔力,给人以精明厉害却又城府深沉的感觉。
渤海会的前称叫做大齐遗族会,自从北齐被北周攻灭后就成立了,安德王高延宗便是第一任会主,高延宗甚至还自立为皇帝,后来高延宗被北周毒杀后,大齐遗族会便转入地下,几十年间换了三任会主,大业元年高烈成为第四任会主,他便将大齐遗族会改名为渤海会。
渤海会势力主要在分布河北一带,由原北齐的七大贵族高氏、穆氏、斛氏、娄氏、库狄氏、韩氏、赵氏发起,宗旨是光复大齐社稷,虽然北齐政权覆灭,但七大贵族依旧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和数十万顷土地,实力强大。
正是有他们强大的财力物力支撑,使渤海会在河北发展迅猛,河北几乎一半的郡县官员都加入了渤海会,甚至包括幽州副都督罗艺,匪首窦建德等等,他们自己招募的直属军队就有三万人之众。以庄丁的形式秘密分布在河北各大庄园内。
不过这两年渤海会发展并不顺利,可以说屡遭挫折,主要是在青州、中原和京城的渗透遭到了重大挫折。
青州是渤海会重点地区,大业七年,大隋即将对高句丽发动战争,高句丽紧急向渤海会求援。此时隋朝在青州、河北一带的北齐故地强征民夫和粮食,军队悉数被调入辽东,军备空虚,民怨沸腾,渤海会也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高烈便派心腹手下王薄率先在齐郡鼓动民众造反,迅速聚集了数万军队,席卷青州六郡。
可惜王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生出了自立为帝的野心。不再听从渤海会的号令,与渤海会决裂,加之摊子铺得太大,被齐郡通守张须陀击败,后来又出现了张铉,彻底剿灭了青州各郡的造反,将渤海会势力彻底从青州拔掉,这是渤海会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挫折。
其次便是京城挫折。元旻被杀,京城渤海会势力被宇文述出卖并灭杀。使渤海会势力被逐出了京城洛阳。
第三次便是中原失利,这是因为瓦岗军东征失败引发,以至于渤海会为挽回败局而刺杀天子杨广,但还是没有成功,却招来杨广的激烈报复,派裴蕴赶赴河北铲除渤海会。逼得渤海会总部不得不避祸迁到河间郡。
这些年的连续失败使高烈遭到了渤海会内部的普遍质疑,高烈压力极大,他必须想办法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这时,门外有人禀报:“夫人来了!”
高烈蓦地回身,连忙令道:“速速请她进来!”
高烈一共兄妹四人。二弟在十年前被仇家所杀,三弟自幼体弱多病,最小的妹妹高慧却精明能干,极有魄力,便成了高烈的左膀右臂,虽然这几年很多事情都是失败在高慧手中,但高烈并不怪她。
他始终认为这并不是妹妹的能力问题,而是天意如此,比如横空出世的张铉,就让他们始料不及,还有宇文述的背叛和翟让的统帅力不足,也是他们无法控制。
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高慧快步走进了房间,高慧的乐观情绪也感染了高烈,他笑道:“看来小妹给我带来了好消息!”
高慧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我带来三个好消息,一个比一个大,兄长想听哪一个?”
高烈倒不急了,他坐了下来,微微笑道:“那就从小到大一个个说,先坐下喝口茶!”
他一摆手,一名侍女端着两杯茶走进房间,给他们献了茶又慢慢退下,房间里只剩下他们兄妹二人。
高慧喝了口茶笑道:“先说最小的好消息吧!瓦岗军已经分裂,李密率军北上河内郡,翟让重新任命王儒信为军师,又任命翟弘为前军大将军,单雄信为中军大将军,郝孝德为后军大将军,郝孝德是翟弘的人,瓦岗军的五万军队我们已经控制了三万,而且王儒信又重新进入了五人决策圈。”
高烈尽管面无表情,但这个消息还是使他眉头忍不住挑了一下,并非是因为他们重新控制了瓦岗军,而是这么大的事情居然只算是最小的好消息,那另外两个好消息又会是什么?
高慧很了解自己的大哥,他城府极深,从表面是看不出他内心的想法,所以大哥面无表情,她也不以为意,又笑道:“而且大哥的怀疑极可能是真,那个李密并非真的李密,有人认出他身边之人竟是李渊女婿柴绍,所以我怀疑此人会不会就是失踪几年的李渊长子李建成?”
“这是第二个好消息吗?”
“不!不!这只是第一个消息的补充。”
高烈淡淡道:“那就说第二个好消息,不要分了心思。”
高慧无奈,大哥不喜欢被别人控制话题,任何人和他说话,一定要顺着他的思路,她只得笑了笑道:“第二个好消息大哥不妨猜猜看,我觉得大哥能猜得到。”
高烈站起身,负手在房间慢慢踱步,但他只走了两圈,忽然回头笑道:“莫非是郭绚出兵了?”
高慧抚掌大笑,“不愧是我高慧的兄长,轻重缓急,捏拿得分毫不差,不错,正是大哥的计策成功了,郭绚出兵南下。”
这时高烈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显示了出他内心的狂喜,这件事正是他几个月一直在筹划的大计,如果能成功,将极大减轻他在渤海会内遭到质疑的压力,也有利于渤海会彻底控制河北。
他花重金买通河北监察御史刘志宏,让刘志宏秘密给天子上书,指出杨义臣军权太大,他的手下将领普遍有拥戴杨义臣割据自立之意,正是这份上书,最终促使杨广紧急调走杨义臣,并解散了杨义臣的军队。
高烈随即又令窦建德说服高士达,两人联袂大举南下,屯兵黄河北岸,摆出一副要全力攻占青州的架势,露出了后防空虚的弱点,他是希望郭绚能被这个弱点诱惑,率幽州军南下,只要能歼灭郭绚,扶持罗艺上位,整个河北就被渤海会控制了。
“是罗艺发来的消息吗?”
高慧连忙笑道:“我今天一早接到了他的鸽信,不过他儿子成为了郭绚的先锋,据说是郭绚一再要求,罗艺希望我们能保住他儿子性命。”
高烈点点头,这个他能理解,没有罗艺之子为质,郭绚怎么能放心出兵,至于罗艺的儿子罗成,此人武艺超群,排名天下十大猛将之七,如果能善加使用,他希望罗成能成为渤海会的顶梁之柱。
这时,高慧又道:“罗艺在信中说,郭绚南下是应张铉的要求。”
高烈一怔,张铉要求郭绚南下?让他有点始料不及,他心中开始有点疑惑起来,难道张铉看破了自己的意图吗?
高慧小心翼翼道:“会不会是张铉感觉压力太大,所以请郭绚出兵,缓解青州的压力?”
高烈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他的水军那么强大,会有什么压力?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
停一下,高烈又道:“也罢,这件事容我再考虑一下,你先说说第三个消息是什么?”(未完待续。)
第503章 引君入瓮
提到第三个消息,刚因为判断张铉失误而有所沮丧的高慧,立刻精神一振,眉开眼笑道:“我是昨天在安阳得到的快报,所以连夜赶来,大隋昏君杨广已下旨升格江都为南都,礼制规格同于洛阳、长安,他将在六月初乘船南下,所有私人珍藏将悉数带走。”
饶是高烈城府深沉,这个消息还是使眼中露出震撼之色,他是何等精明,立刻悟透了这件事的深刻含义,杨广有迁都江都的意图了。
高慧看出了兄长的动容,她心中暗暗得意,这件事她视为最大的消息,相信兄长一定会为之震动,果然被自己猜中了,连城府如此深的兄长也难以把持,足见此事的重大。
高慧又按耐不住兴奋道:“自昏君从马邑郡归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据宫中密探所言,昏君整天将自己关在后宫饮酒作乐,颓废万分,喝得性起,怒骂将士无能、百官不忠,要不就是身处静室一天一夜,每次从静室出来都要下达重要旨意,还有宫人发现他深更半夜独自一人披头散发在宫中游逛,就像鬼魅一样,大哥,我怀疑这个昏君是不是疯了。”
高烈已经恢复了常态,摇摇头笑道:“疯了倒不至于,他下的这些旨意也不是疯子能做到,应该是精神有点问题了,我估计马邑郡的遭遇使他被刺激太深,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个极度情绪化之人,所以他考虑问题已经不能用常人的理智来度之。”
“兄长说得对,比如他在马邑郡许诺数万将士封官赐爵,可回到洛阳后,他就像忘了此事一样,听说连虞世基都颇有微词。”
“为何?”
“听说虞世基建议昏君可以用勋官和重赏来代替爵位。可就这么一点点好处,昏君都不肯,只说了一句,忠君效命是臣子本分,何赏之有?结果令数万骁果士兵无不愤慨万分,他又下旨调集天下各郡郡兵去辽东备战。准备四征高句丽,结果这份旨意如石沉大海,没有一个郡响应,最后不了了之,可谓君威丧尽。”
说到这,高慧一脸轻蔑地恨恨道:“有这样的昏君,天下还不大乱才怪!”
这时,高烈忽然问道:“刚才你怀疑李密是李建成假扮,除了柴绍外。还有什么确凿证据吗?”
高慧摇摇头,“确实没有证据,大哥在担心什么?”
高烈负手望着屋顶,意味深长地笑道:“如果此人真是李建成假扮,李渊恐怕早已有异心了。”
高慧骇然,她刚想再说,高烈却摆了摆手,不给她说下去的机会。高烈淡淡道:“凡事有轻重缓急,瓦岗可顺其自然。只要保持和王儒信的联系,杨广那边也不必费心,他要弃洛阳南下,这是天意,我们顺天而行便可,倒是李渊那边要费点心。加强太原的情报,李渊的一举一动都要向我汇报,另外,青州那边也是重头,同样加强青州的情报网。至于郭绚这边,我还需要再考虑一下。”
“兄长还有什么没想通吗?”高慧小心翼翼问道。
“你去吧!我若有事,会派人召你。”
高慧跟随大哥十几年,对这种哑谜似的结局早已习惯,她也知道兄长有一天会是真龙天子,自然有不同于凡人之处,她便不再多问,行一礼退了下去。
高烈根本没有看高慧离去的背影,他依然负手站在窗前,目光凝视着南方,心中思绪万千,他心中也同样有一个谜底解不开。
张铉为什么要求郭绚南攻窦建德和高士达的后背,这里面究竟藏着一种什么企图?
高烈心中若有所悟,他似乎已经看透一丝张铉的深谋远虑,但又看不清楚,就这样恍恍惚惚,但另一种感觉却越来越明显,这个张铉将来恐怕会成为自己的劲敌了
黄河之上,一队大船在余晖的照耀下,正顺水缓缓而行,两边是浑浊而宽阔的水面,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金黄之色,浑浊粘稠,整支船队仿佛在一片黄金熔浆中航行。
张铉负手站在第一艘大船船头,也负手凝视着河面的金黄泥浆,仿佛在研究泥浆起源,但目光却始终专注如一,他显然不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