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再重蹈我的覆辙。当初如果朝廷有人肯帮我说说话,我也不会被剥夺军权。在京城养老了,元鼎,说到底还是我们自身背景太弱。”

    张须陀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张铉,他们现在还没有强硬的资本,不能得罪朝廷中裴家这种权贵,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妥协。比如联姻,这才会在朝廷中有真正的靠山,不至于步他的后尘。

    张须陀当然是一片好心,但他假设的前提是隋王朝还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寿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裴矩这种权贵为靠山确实是明智之举。

    但张铉知道隋王朝的时间已经不多,它对地方的控制只剩下两年时间,为了这两年的安全而付出联姻代价并不合算。

    况且他的根基在山东半岛一带,就算考虑政治联姻也应该选择山东士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渤海高氏、赵郡李氏或者范阳卢氏都是理想的选择。

    河东裴氏只是并州士族,或许适合在并州起兵的李渊、刘武周之流,但并不太适合自己,这才是张铉婉拒裴氏联姻的根本原因,他考虑得比张须陀更深更远,而选择卢氏,多多少少也有一点这方面的考虑。

    只是这些话他不能对张须陀说,张铉笑了笑便岔开了话题,“其实我倒觉得圣上不会真的让大帅在京城养老,一定还会让大帅参与平定乱匪,形势比人强,有些事情由不得圣上,就算大帅不会回青州,也会在其他地方参与平乱,如中原、关陇、江南、并州等地。”

    张须陀也笑道:“鱼俱罗也给我说了类似的话,我也期待能够再领兵出征,我宁愿在战死沙场,也不愿被困死在府邸高墙内。”

    张须陀其实是受裴矩的委托,来问一问张铉联姻的意向,但现在看来,张铉确实是暂时不想和裴家联姻,他也不再多问,起身笑道:“时间已经不早,你早点休息吧!”

    张铉把张须陀送出了院门,他回到自己房中,他知道张须陀实际上是受裴矩之托来试探自己的态度,张铉也知道他拒绝裴家的联姻要求会影响他和裴矩的关系。

    本来他只想和裴矩保持一种比较单纯的互相利用关系,但裴矩却想将这种关系进一步深化,这就打破了他们之前的默契,给他们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张须陀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了张铉,他确实不能把所有的安全筹码都压在裴家身上,在虞世基身上已经分摊出去一部分,他还得考虑再找一人

    次日天刚亮,张铉便来到了燕王府,上次韩新告诉他,燕王一般早出晚归,只有早上或者晚上才能在燕王府遇到他。

    尽管裴矩告诉他,现在的燕王已经不是以前的燕王,但张铉还是觉得不管是出于礼节还是旧日情分,他都应该主动去拜见杨倓,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难以挽回的裂痕。

    而且张铉也隐隐觉得,裴矩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杨倓对自己的反感程度,毕竟杨倓曾是他最大的靠山,失去杨倓的支持,他只能完全依附在裴矩身上。

    张铉等了片刻,一名老宦官匆匆走出了大门,躬身笑道:“张将军,燕王殿下有请!”

    有点出乎张铉的意料,燕王居然这么痛快地答应接见自己,那说明自己早就应该来拜见他,而不是拖到现在,张铉忽然意识到自己在燕王一事上有点失策了。

    张铉跟随宦官快步走进了燕王府,一直来的杨倓起居堂,此时杨倓正在喝茶,吃一些茶点,在进行入宫前的准备,宦官上前禀报道:“殿下,张将军到了,在堂下等候。”

    “让他上来吧!”

    宦官下去了,片刻,张铉走进了起居堂,上前向杨倓单膝跪下行礼,“微臣张铉参见燕王殿下!”

    杨倓微微一笑,“张将军,我们好久不见了。”

    “微臣应该早一点来拜见殿下。”

    “孤听韩侍卫说过,你曾经来过一次,可惜孤在宫中,没有能见到将军。”

    张铉心中有点惭愧,上次他来找韩新是打听李子通的住处,并非是来拜见燕王,没想到韩新竟然替自己圆了那次拜访。

    “微臣惭愧!”

    “张将军请坐,一起喝杯茶。”

    杨倓请张铉坐下,一名宫女给张铉上了茶点,张铉偷偷看了一眼杨倓,和去年相比,他确实成熟了不少,嘴唇上长了一层淡淡的黑须,目光更加深沉睿智,如果说去年他还是一个刚刚懂事的少年,那么经过一年的朝堂锤炼,他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理智的青年。

    “张将军这次也要参加英雄会吧!”杨倓喝了一口茶笑问道。

    “正是!微臣直接参加第二轮。”

    “说不定孤也会去观看,希望能够看见张将军大展神威,夺取好的名次。”

    “微臣会尽力而为。”

    这时杨倓陷入了沉思,他似乎在想一件事,张铉没有打断他的思路,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等待杨倓的思路转回来。

    杨倓沉思片刻问道:“上次张将军给孤的信中谈到北海太守梁致,说他其实已加入了渤海会,孤很想知道,渤海会在山东一带猖獗到什么程度,居然连太守都能收买。”

    张铉没想到杨倓居然主动把话题引到了渤海会身上,他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能不能利用杨倓来扳倒元旻,还窦庆的人情。(未完待续……)

第275章 同乡悲剧

    张铉精神一振,连忙道:“启禀殿下,渤海会这两年在河北山东一带发展得十分迅猛,包括王薄、孙宣雅、窦庆德、卢明月等乱匪都和渤海会有密切关系,他们利用乱匪来逼迫名门世家与他们合作,而世家又影响到了地方官府,梁致就是这样成为渤海会一员,不瞒殿下,渤海会曾通过中间人拉拢过微臣和张大帅,被我们一口回绝。”

    张铉停了一下,见杨倓听得十分专注,又继续道:“目前渤海会的势力已经被挤出青州,但据微臣所知,渤海会的势力已经渗透进了瓦岗军,上次瓦岗东扩,背后就有渤海会的影子。”

    杨倓叹了口气,“乱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政治势力,一个关陇贵族已经让皇祖父头痛,现在北齐余孽又再次沉渣泛起,来势汹汹,前两天宇文述告诉皇祖父,渤海会暗中和元家有勾结,令皇祖父十分恼怒,可惜孤不能替皇祖父排忧解难。”

    张铉不得不佩服宇文述的两面三刀,眼看三方结盟没有得利,转头便将元家出卖了,可惜元旻太愚蠢,居然相信宇文述这样的投机政客,被出卖也是他自找。

    张铉不由暗暗思忖,既然宇文述已经把大石放在悬崖边上,自己为何不顺便推一把,让这块大石彻底落下悬崖呢?

    张铉笑道:“殿下,微臣这些和手下部将在京城内到处比武,着实认识了不少人,三教九流都有,如果殿下有兴趣,微臣倒是可以打听到渤海会在京城的活动情况。”

    杨倓沉思片刻,他之所以主动提到渤海会。是出于他对宇文述的不信任,他很担心宇文述利用渤海会之事来谋私利,损害大隋利益,但他又无法从别的渠道得到真相,所以才试探着问张铉一些渤海会的情况。

    现在张铉主动提出替自己打听渤海会在京城的动静,这总比只听宇文述的一面之词要好。

    杨倓点了点头。取出一面金牌给张铉,“这是皇祖父赐给孤的夜行金牌,孤暂时借给你,夜晚可以凭它通无阻,你只要得到渤海会的情况,可以在夜晚随时向孤禀报。”

    “微臣遵令!”

    张铉接过金牌心中感慨,谁说燕王冷落自己,不信任自己,如果他真的不信任。会把夜行金牌交给自己吗?

    张铉告辞而去了,杨倓望着他的背影走远,目光变成十分复杂,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信任这个张铉,但他确确实实没有一个得力的手下,使他明明知道宇文述居心不良,却又无能为力,在他的记忆中。张铉能遏制住宇文述的嚣张气焰,还有渤海会。

    杨倓不由低低叹了口气

    许印匆匆来到了碧波酒肆。他走进二楼的一间雅室,只见张铉负手站在窗前,正眺望着窗外。

    “将军找我有事吗?”许印上前行一礼问道。

    “许先生,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张铉回头注视着他笑道。

    许印沉吟一下道:“将军是为渤海会之事?”

    张铉点点头,“我相信宇文述知道的事情要比我的想象还多得多。”

    许印苦笑一声,“将军说得没错。他为渤海会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精力,确实掌握了渤海会下一步的动向。”

    .......

    在南城外一座废弃的校场内,几对武者正逐对厮杀,这是洛阳城这一个月来最常见的情形,武士们互相约斗。切磋武艺,尽可能多地和各种兵器交战,以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同时也能为自己造势。

    此时在校场西南角,两名身材魁梧的武者正激战在一起,一人使大刀,另一人则使长柄铜锤,两人势均力敌,战得格外激烈,在场外一角,李子通正和伍云召等十几人远观两人激战。

    两人中使长刀者是李子通的结义兄弟孟海公,四十余岁,也是李子通率领东海军的第二号人物,孟海公绰号‘定海刀’,善于水战,武艺高强,刀法娴熟。

    而拿单柄铜锤之人叫做吴少游,和孟海公是同乡,也是中原一带有名的游侠,使一杆五十斤重的长柄铜锤,这次两人偶然在洛阳相遇,叙起同乡之谊,又忍不住约定时间比试一番。

    李子通捋须望着两人大战,他见这个吴少游的长柄铜锤舞得密不透风,颇有章法,心中不由起了爱才之念。

    他笑问旁边的伍云召道:“云召觉得此人武艺如何?”

    伍云召微微笑道:“在战场可为良将!”

    良将也就是中等偏上的意思,在伍云召眼中只能算勉强合格,不过能和孟海公激战三十余个回合,也算不错了。

    校场上两人既为同乡,只是为了切磋武艺,当然是点到为止,两人战马交错,各自收了武器,一起大笑起来。

    孟海公拍拍他肩膀,“已是中午了,我们一起去喝一杯。”

    吴少游年约三十岁出头,长得满脸憨厚,不善言辞,他点点头,“那就麻烦孟大哥了。”

    “有什么麻烦的,走吧!”

    孟海公带着吴少游上前给李子通介绍一番,李子通有心招揽这个铜锤将,便爽快地笑道:“海公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我请客,我们好好喝一杯。”

    众人进城来到厚载门附近的中原酒肆,找了间雅室坐了下来,酒保很快给他们上了酒菜。

    这两天李子通的心情着实不错,先是天子答应了他的招安条件,不解散他的军队,准他继续驻扎在东海郡,同时同意封他为将军,加封东海郡侯。

    虽然附加条件是协助隋军剿灭孙宣雅和王薄,但李子通并不认为难以实现,他很了解孙宣雅的底细,只要自己在杨义臣进攻孙宣雅时不出兵徐州牵制隋军,孙宣雅便必败无疑。

    虽然他接受朝廷招安让窦建德、翟让等人不满,但他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会在意其他义军首领的想法。

    更何况朝廷是想把他竖为榜样,用来招安别的义军,这个机会他岂能不好好抓住,好好再敲诈一下朝廷,至少朝廷得解决自己的军粮不足问题。

    李子通端起酒杯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