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们汉军虽然早已不是当年的汉军,我们很强大,也有自傲的资本。可我还是要劝告诸位一句,现在的汉军,根本就损失不起,我们比谁都害怕损失。”武羊语重心长的讲道。

    而从武羊的话语中,五个师长也听出了武羊那谨慎的态度,虽然有些人有些不以为意,但汉军严格的军事制度,又让他们不敢反抗,甚至是不能违抗上级的命令。

    所以,只要武羊开口说出了这句话,那么不管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之后都必须要按照武羊的指挥去推进。

    否则的话,一旦武羊上报他们没有按照统一部署行事,那么即便是立了大功,回去也是要被降级处罚的。

    以前他们还很不理解,可是当他们当了一段时间的师长之后,这才终于体会到了这条军规的好处。

    最直接的效果,便体现在了指挥官的指令可以被完全的执行下去,所以,也没有人会去违抗武羊的命令。

    要是他们起了个不好的开头,后面万一他们的部队也违抗了他们的命令,又该怎么办?

    所以,从一开始,汉军为所有将士灌输的思想便是军令如山,令行禁止。

    “命令!”

    ‘啪!’

    随着命令二字从武羊的口中说出,五名师长立即立正,挺直了身板,等待着武羊最新的指令。

    “命令二十二师,由路家村西进,部队抵达青龙镇之后立即控制那里,等待命令。”

    “二十三师沿昔阳、和顺一线,进攻辽阳县,之后继续南下,进攻长治,晋城,阳城。”

    “三十、三十二师,进攻榆次,尔后途径祁县,平遥,介休,你们最终的目的地是这里,黄河,什么时候见到了黄河,什么时候就算是完成任务。”

    “三十九师随我二十八师一道进攻太原,之后向西,占领吕梁。”武羊一口气将自己的命令说了出来。

    而看着几位师长似乎是觉得有些不太满意的感觉,事实上不仅仅只是五个师长不满意,就连武羊自己都不满意。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将一个师部署在邯郸,这样一路向西便能够少走几百里的山路。同样的,也可以部署另外一个师沿黄河西进,直扑运城,这样他们就更加不用去走山路了。

    可是武羊又有什么办法?部队从阳泉和路家村出发,这个是王思锐定的位置,而理由也让人无法拒绝,就是俩字,练兵!

    “我知道这样的安排会让你们很费力,走山路哪有走平原省力呢?我也想从四面八方一起攻入山西,而不是十万军队挤在这里。你们虽然贵为师长,但是这一路上,还有很多是值得你们学习的。

    另外统帅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从明天部队开拔开始,团级以上军官每天必须写一篇当天的行军记录,可以是心得,也可以是正常的记录。别说我没提醒你们,所有师长的行军记录统帅都要亲自过目。”

    ps:暖了好几章了,加速推进了n个情节,如今终于迈开统一的步伐了,诸位,来点弹药支持呗?(未完待续。)

227:就让我当第一个吧!

    “什么?还要写行军记录?”二十二师师长任水狠狠的皱起了眉头,显然,行军记录这玩意儿对于任水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军长,必须要写嘛?到时候这一打起仗来,光是部队这边就有操不完的心,哪还有心思去写这些记录啊?”三十二师师长李崇义附和道。

    “必须要写,而且必须要精确到小时,你们所下达的每一个命令,部队是否彻底的执行,这些都要写进去。不仅仅只是你们,回去以后,你们手下的旅长,团长,也要写,他们的记录等到战后由军部统一审查。”武羊细细的说道。

    行军记录,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但是却让这些高级将领们头疼不已。

    至于原因,这个不用他们说,武羊也知道这群人为什么会不想写这个记录。

    虽说经过王思锐的强化,部队所有的军官都必须要识字,而文化程度,目前也一定程度的影响到了军官的提拔考核。

    如果是两年前,一名班长不认识字还能照样被提拔成为排长,甚至是连长。

    可是现在就不行了,士兵想要成为班长,就必须要认识五十个字,当然,这些字并不是随便认识的,大多是以经常出现的命令字眼为基础。

    而一名班长想要成为排长,就至少需要认识两百个字,并且熟练的默写出来。

    排长升连长,至少需要认识五百个字。到了营长这一级,则需要认识八百个字,团长至少一千字。

    再往上就基本上没什么要求了,毕竟常用的汉字都还没有一千个,到了团长这一级,一般只要不是什么生僻字基本就都认识。

    这些师长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也愣是被逼着学会了不少的字,至少一千个还是没问题的,并且也能够独立的写信。

    可是让这帮大老粗们去写行军记录,那就有些太为难人了。

    要知道行军记录可是不能乱写的,有很多东西你必须要记录清楚,大多数时候,他们见到了以后是知道怎么回事的,可却不知道该怎么给记录下来。

    很显然,武羊也考虑到了这帮师长们的现实难题,虽说王思锐的命令是死的,但人却是活的,接下来就要上战场了,武羊也并不认为他们会有时间去写这些东西。

    “我也体谅你们的难处,不过呢,统领交代下来的任务,我们必须要不打折扣的去完成,我允许你们身边的参谋代替你们去写这份记录,但是每一天的记录,你们必须要亲自过目,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在后面签字,代表这份记录是你们认可的,日后一旦出现什么问题,统领大人也只会找你们的麻烦。”武羊继续说道。

    “呼!这还差不多。”二十三师师长曹阳猛的松了口气,让身边的参谋帮忙代写,这个还是没有问题的,大不了抽调一个参谋跟在自己身边,随时记录命令,然后在整理出来,自己只需要抽几分钟的时间看一遍签字就可以了。

    而且那些参谋大多数都是有一些文化的,好歹也上过军校不是?虽然大多数都是速成的,可在他们这帮大老粗面前,那也是个文化人。

    “好了,废话就不要多说了,下面请我们的向导黎先生为我们讲解一些注意事项。”武羊没有理会下面人的话,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一直站在后方角落里的那位中年男子身上。

    众人显然是早就注意到了躲在角落里的那个家伙,只不过这里是军部,对方既然能够出现在这里,那么他们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加上刚一开始武羊就分配了任务,这让他们也没有时间去打听那个家伙的身份。

    不过当武羊说出这位黎先生竟然是他们的向导的时候,一群人的脸上显然的有些惊讶,眼神中更是带着一丝不信任。

    “呵呵,诸位将军好!在下黎成九,是大清银行乔致庸乔老爷的商队掌柜,主要负责山西境内货物的调运事宜。”黎成九看出了众人对自己的不信任,但依旧笑呵呵的自我介绍道,要说对山西路况的掌握情况,他黎成九敢说第二,那就没人敢说第一。

    紧接着,黎成九继续说道:“鄙人手下有百余位各地向导,按照先前武将军的排兵部署,在下会将这百余位向导共分为五路,每一路负责为一位将军引路。乔家是商人,所以在下手下的向导对山西境内的官道大路还算是比较熟悉,为大军指引方向倒是不成问题,而对于一些林荫小道,这个鄙人就无法保证了。

    另外,鄙人需要提醒诸位将军一点,若是夜间行军,最好按照向导的指引行走,尽可能的走在大路上,而山西境内大山连绵,若是走错了路,影响了诸位将军的计划可就是罪过了。如果不是必要的时候,还是奉劝诸位将军尽可能的避免夜间行军。”

    屁话!

    随着黎成九的话音落下,不少人都在心中暗暗的骂道。

    如果是在平原上面,那么夜间行军也就行军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就是多绕几步路而已。

    可这里是山西,到处都是大山,万一要是迷了路,那可就不是多走几步的问题了。这要是在山里绕不出来的话,大军的粮食一旦耗尽,那可就绝对的死翘翘了。

    至于去抢劫百姓,这个也就只能想想了,如果他们真的敢这么干的话,那么以后也就只能占山为匪了,想要再回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一个,即便是占山为匪也不一定安全,王思锐必定会派大军前来剿灭。

    这一点,来自盛京的二十二和二十三两个师还是比较清楚的,毕竟他们在盛京的驻地就是在东部的山区,深知道在大山里迷路的后果会是什么。

    “好了,该说的也都说了,向导就在外面,待会黎先生会按照各自区域的不同,为你们配备合适的向导,任师长,二十三师立即开拔前往路家村,其余各部明天一早开拔西进。”武羊命令道。

    “是!”

    …………

    太原,山西治所。

    最近几个月以来,山西巡抚岑春煊的日子并不好过,犹如那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从两个月之前,岑春煊派往京城的探子传来汉军大规模调动的事情之后,岑春煊便日夜焦虑不堪。

    而另一边,又是王思锐所派来的使者不断的许以好处,企图游说他摔山西投靠王思锐。

    而岑春煊也深知道,王思锐既然能派人到他这里来游说,那么他手下的一些重要人物,也肯定不会放过。

    岑春煊是个狂热的保皇派,对于王思锐这个异军突起者,打心眼里他是很排斥的。

    事实上岑春煊的弱点也并非只有这一个,岑春煊见识有限,又无远大政治理想,以至每有可为而卒无可为,终为武人政客所包围,几不能自拔。

    而后世国父对于岑春煊的评价也很简单透彻,本旧官僚,见识思想均极愚陋,断不足维持中国。

    此时此刻的岑春煊,就在自己的内心伸出深深的挣扎着,无法自拔。

    一方面是投降,面对王思锐的十万大军,仅仅依靠山西之力是无法抗衡的,而王思锐又许以大量好处,此时投降,对于岑春煊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政治投资。

    加上王思锐目前实力正盛,而且从岑春煊目前仅有的情报中,也不难分析出王思锐绝对不会是昙花一现,毕竟他已经建立起了大量的工业设施,武器弹药基本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不受列强所限制,手握数十万重兵,掌握四分之一的人口,这样的一手牌,又怎么可能会输?

    反观张之洞和刘坤一两人,他们正是早就看出了王思锐的潜力,也自知就算是他们两人联手,甚至是求助洋人,也无法抵抗王思锐的兵锋。

    于是他们两个便选择了妥协,尽最大可能的保证他们的利益,当然,如果将张之洞或者刘坤一任何一个人放在山西的话,恐怕现在山西早就已经是王思锐的了。

    山西根本就没有抵抗的能力,人家连日本人都灭的那么轻松,何况你只有区区几万散兵游勇的山西军?

    “大人,动了,汉军于七日前动了。”

    “终于动了吗?”岑春煊似乎是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判决,可是此刻,他依旧没有作出决定,到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