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兵力应该不少于六千四百人。这么多人就算是支那人出动几万人也得打几天才行,怎么可能无声无息的就被消灭了。
最后驻蒙军司令部结合阿部规秀发来的电报,推断出肯定是察南地区的马铮所部秘密南下了。驻蒙军司令部当即致电前沿指挥官阿部规秀,让他务必要小心马铮所部,如果事不得已就立即撤兵。
毕竟莲沼潘阁下的遗体再重要那也比不上活着的人重要,要是因为抢一具遗体而导致上万人全军覆没的话,那可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接到驻蒙军司令部的电报之后,阿部规秀不敢怠慢,重新在地图上审视了半天,最终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撤兵!
1938年6月5日凌晨,驻扎在五寨县城的六千多日军精锐突然连夜离开开拔,连夜北上。
马铮一直在密切关注日军的动向,阿部规秀那边刚刚一有动静,马铮所部便停止进攻,主力撤出阵地。
5日上午8点多,阿部规秀所部进驻宁武关,随后偏师一个完整的步兵联队出兵义井镇增援井上大队,与马铮所部在李家坪激战数小时,最后,马铮所部撤出阵地。
当日正午时分,援兵与义井镇的井上大队汇合,随后全军原路返回宁武关。
6月6日,阿部规秀指挥所部八千余人离开宁武关,一路向北直接开往神池县,与神池县的守军汇合之后大军并没有停留,马不停蹄的一路北上,并且于当天晚上返回了朔县县城。与此同时,南线的109师团孤掌难鸣,也与同日撤兵,至此持续了整整17天的晋西北攻防战圆满结束。
第一百二十七章:日军的人事调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二十七章:日军的人事调整
日军从晋西北撤兵,八路军一下子没了对手,当天120师一部进驻神池和宁武两县,同时派出771、772两个团接手偏关、河曲、清水河三县的防务,而马铮所部则是连夜带着所有的战利品动身返回根据地。
走的时候马铮给120师留下一个骑兵团的战马和装备,都是缴获伪蒙古军的,另外这次缴获的大批运不走的东西全都留给了120师,包括十几万斤土豆和玉米。而作为回礼,贺大师长则是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支勃朗宁手枪送给了马铮。
这次赴晋西北作战,马铮所部出动了六千七百多兵力,计有骑兵团3个,步兵警卫团1个,特战大队1个。在为期半个多月的战斗中,马铮所部共打下县城3座、拔除鬼子据点33个、击毙日军2200多人、毙俘伪军三千多人,同时还解救了一千国民党俘虏。
此战马铮所部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武器装备单单用汽车就装了十几车,粮食和布匹也没少缴获,以至于来的时候警卫团是乘坐汽车的机械化步兵,回去的时候所有人都徒步行军,彻底变成了“步”兵。
最重要的是,来的时候六千多人,回去的时候非但没有损失多少,部队反而扩编到了一万余人,这给贺师长等人羡慕的,同时他们也亲眼目睹了马铮所部恐怖的扩编能力。
为此贺师长专门请教过马铮,问他到底是怎么带兵的,那些伪军以及被解救出来的俘虏为什么都愿意跟着他打鬼子,马铮的回答很简单,对于伪军威逼利诱,对于国民党俘虏利诱威逼,愿意跟着部队打鬼子那其他的一切好说,要是还有其他想法那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对于马铮的回答贺师长当即目瞪口呆,120师处理俘虏的方法和八路军其他部队一样,那就是能争取就尽量争取,如果人家不愿意,那就发放路费遣送回家。基本上不会强迫他们,哪像独七师这样又是威逼利诱又是武力威慑,基本上达到了俘虏一个伪军部队就增加一个战士。
最让人惊讶的是,即便是独七师这么弄,部队的战斗力却不见下降。要知道这样扩展部队最大的隐患就是部队人数虽然增加了,但是由于这些人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最后部队的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升反降。
对此马铮的回答是,部队是做大熔炉,任何人进去都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为这个集体的一部分。只要让他们融入进去就可以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都会成为合格的士兵的。当然了,前提是他们必须彻底的融入进去,成为这个光荣整体的一份子。
由于担心驻蒙军会对根据地发动进攻,马铮所部是昼夜兼程,6月8日晚上八点多,部队终于返回了丰镇县城。
回到根据地后,马铮将这次出兵晋西北的作战总结以及战果汇报到了八路军总部,随后便回到绥察根据地进行休整。
八路军总部对独七师这次出兵晋西北的作战成果极其满意,在经过中央批准后,授予绥察根据地一等功。
回到根据地之后,马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新带回来的这伪军俘虏进行打乱编制整编。回来之后马铮才知道,他走的这半个月,部队招收了六千多新兵,现在各旅团都是兵员齐整,另外还有两千多新兵还处于没有番号的状态。
马铮随后决定成立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这支部队人数核定在三千人左右,为加强团的编制,全团所有兵员人手一匹战马。但是他们不同于一般的骑兵,本质上他们还是一支步兵,只不过为了加强机动能力而配备了战马而已。
经过一番准备,绥察根据地独立团在集宁完成了组建工作,独立团团长由原警卫团团长徐虎担任,所部兵员一部分是原警卫团的兵员,另一部分则是从其它部队抽调,随后这次俘虏的这部分伪军则是补充到各部队。而警卫团团长一职则是由原警卫团副团长邢超担任。
鉴于部队新兵大增,同时所有的军官都要进行短期培训,一时之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作战,所以马铮以根据地司令员兼独七师师长的名义下达了整训命令。部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都没有战斗任务,所有的官兵唯一的任务就是训练,用马铮的原话说,只要死不了就往死里训。
在马铮的号召下,整个根据地掀起了一轮训练狂潮。与此同时,马铮亲自对新选拔出来的将近五百名基层展开集训,以解决部队干部缺乏的问题。
马铮这边忙的焦头烂额,驻蒙兵团司令部同样愁云惨淡!此次进攻晋西北,虽然阵势不小,两大方面军出动了近两万大军,结果却因为马铮所部的突然出现功亏一篑,损兵折将不说还没有抢回莲沼潘阁下的遗体,无奈之下大本营只得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此事。
同时,这一战再一次让日军大本营见识到了马铮所部的强大。鉴于察哈尔以及绥远地域广大,而且战略位置有十分重要,再加上该地区匪患严重,尤其是平绥铁路长期处于断绝的状态。日军大本营认为驻蒙军现有的兵力已经无法满足对蒙疆地区的统治了,所以日军大本营决定对驻蒙兵团增兵一个师团,具体那个师团将会被调归驻蒙军司令部指挥,大本营方面还没有敲定。
除了对驻蒙军进行增兵之外,日军大本营还命令驻蒙军司令部要督促和监督伪蒙古军立即组建新的伪军部队,以配合皇军的作战。
6月10日,大本营方面连下五道任免命令,对华北方面军和驻蒙军相关人事任命作出调整:“安藤利吉中将接替板垣征四郎成为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升任日本政府陆军大臣。”
“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中将接替香月清司为第1军司令官,依然驻石家庄。”
“町尻量基少将接替铃木率道为的第2军参谋长。”
“筱塚义男中将接替矶谷廉介为第10师团长。”
“井关隆昌中将接替土肥原贤二为第14师团长,土肥原被调任参谋本部付。”
“谷口元治郎中将接替下元熊弥为第108师团长。”
“牛岛实常中将接替川岸文三郎为第20师团长。”
“阿部规秀中将接替后宫淳成为第26师团长。”
“黑田重德少将调任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
“第十一师团步兵第十旅团接替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旅团,担任南京的警备任务,第十六师团立即由海路北上华北,编入驻蒙军。”
。。。。。。
第一百二十八章:将帅不和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二十八章:将帅不和
日军的这一系列的调整让人眼花缭乱,一下子就调整了六个野战师团长、一个军参谋长以及一个军团司令官的人事任命,如此大动作不但中国方面颇感惊讶,即便是日本方面也吃惊不小。
俗话说得好,临阵换将,兵家大忌。现在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虽说打得还算顺利,但是局部战场已经出现了颓势,在这个时候这么密集的调整人事,确实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
尤其是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的调动,更是让二战区以及八路军总部摸不着头脑。在他们看来这位香月清司中将的指挥能力颇为强悍,是二战区一大劲敌,没想到突然被调回日本国内,令人高兴之余更多的是疑惑。
其实疑惑的何止是二战区以及八路军总部的这些将官,连香月清司自己也感到疑惑,当然了还有浓浓的愤怒和不忿。
事实上香月清司早在5月底就收到了调任命令,准确的说应该是5月29日。在电报是陆军大臣杉山元元帅给他的,大意是:“从5月29日起免去贵官第1军司令官的职务,转任参谋本部付。”
但是由于突然接到命令要配合驻蒙军夺取莲沼潘阁下的遗体,所以临时被留到任上,没有回国。
关于突然被解职的问题香月清司其实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这让他心底郁闷愤怒之余,对于今后的战局也多了一丝担心。
之所以被解职,主要是因为他和寺内寿一大将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具体的原因是因为兵力使用等问题,并为此相继发生几次争执。例如今年2月11日日本纪元节这一天,第1军按华北方面军之计划,以第14、第108、第20、第109这四个师团,用多路迂回、相互策应的作战方法攻向晋南,企图占领黄河以东、以北地区,以巩固华北方面军西侧翼之占领线时。
与此同时,华北方面军令第一军再调出两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与其它部队协同,进攻河北省阜平县一带的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但是作为前线指挥官的香月清司却很清楚自己手里有多少兵力,第1军就那么多人,为了保证进攻重点,现如今维持后方安定,保护交通等方面的兵力已减至最低限度。
若再抽出两个步兵大队去阜平确实有困难,所以香月清司致电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提出缓调的请求。但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冈部直三郎以命令必须执行而未同意,且在后来3月21日于北平召开的华北方面军参谋长会议上,冈部为此指责了第1军,并要到会的第1军参谋长饭田祥二郎少将承认错误。
但饭田以晋南作战是按方面军的命令进行,临时抽出部队将影响完成原定任务,且作战中有关兵力使用问题,也容许第一线的指挥机关提出这方面的意见为理由而反驳。饭田这样申辩后,冈部直三郎及其作战课长下山琢磨大佐气愤之极,要求寺内作总结表态。
寺内寿一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第18届政府首相寺内正毅元帅之长子,1899年11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1期,1936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