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日本帝国丢尽了脸面的家伙直接去见天照大神去。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最起码现在不能这样做。
虽然不能将这些家伙送进地狱,但是前田治也不会给这群残兵败将好脸色,当即阴沉着脸怒声道:“八嘎,你们这群饭桶,大大的混蛋,你来说是怎么回事,是谁袭击了你们?”
那个被前田治中将点到名的军曹脸色刷白地说道:“报。。。报告师团长阁下,我们刚刚进村就遭到了支那军队的袭击,没看清他们到底是那支支那部队,但是他们的火力很强,除了装备有轻机枪外还装备了大量的冲锋枪,我们中队在两分钟内便伤亡了八十多人,不过死亡人数只有十二人,但是我们的中队长却被支那人打死了。。。。。。”
“八嘎,你们的通通地饭桶地干活,支那的部队战斗力有这么强悍吗,两分钟之内就将我们大日本帝国一个完整地步兵中队打成这样,你们滴该死!告诉我镇子里有多少支那部队,我们的那个骑兵小队又到了那里去?你地快快地说出来?”
前田治中将显然对这个军曹的回答很不满意,毕竟挨了打竟然连打人的都没认清楚,这也难怪前田治要发火了。
那军曹战战兢兢地说道:“报告师团长阁下,卑职。。。卑职。。。卑职没有看清楚支那部队有多少,我们交火不到两分钟支那部队就撤退了,我们损失了不少兵力,连中队长也玉碎了,所以也就没有追击。”
接着军曹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即又说道:“师团长阁下,我们虽然没有看清楚敌人的样子和具体的番号,但是看到了最先进入这个镇子的那个骑兵小队,他们已经全体玉碎了,连身上的装备和衣服以及战马都被支那人抢走了,而我们中队之所以会被支那人偷袭成功完全是因为有三十多个支那枪手扮作我军的样子引诱我们进入了支那人布置好的伏击阵地,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个屁,要不是大部队上来的及时,你们滴已经全部地去见天照大神地干活,愚蠢地干活,滚下去,你们地通通地编入预备役地干活!”
骂完那个军曹之后,前田治余怒未消大声命令道:“八嘎,全军突击入镇,所有支那人全部死了地死了,鸡犬地不留!!!”
“哈伊!!!”
前田治中将确实被八路军这一手偷袭干烦了,命令部队**裸地看是屠城了。
不过很可惜,这里的居民似乎知道前田治会如此狗急跳墙一般,所有的居民都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整个王家楼除了一些走不动的老人之外,竟然没有一个青壮年,更没有一粒粮食和一头牲畜。
很快前去收集粮食的部队回来了,告诉前田治少将说,除了抓获四十多个七十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外,整个王家楼竟然再没有一个人了。
而且整个镇子里竟然没有一粒像样的粮食,就连那些老头老太太的口粮也都是一些用粗粮夹杂着植物秸秆磨成的面粉,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兴和面”,而且整个镇子除了一口水井还能饮用外,剩下的已经全部被封死了。
“八嘎,支那人大大滴狡猾,将那些支那老头老太太通通地处死,将他们的尸体挂到镇子外面,命令部队立即地埋锅造饭,休息一夜后立即赶往宣化,同支那部队决战地干活!”前田治大声命令道。
“哈伊!”
一夜无事,由于日军有了之前的经验,所以对于部队休息时夜间的保卫工作做得很好,明暗堡以及大量的巡逻人员让潜伏在王家楼镇子外面的八路军游击队没有丝毫下手的机会,所以很难得的日军竟然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一夜的休息让日军多多少少恢复了一点体力,所以第二天几乎所有的日军都看起来很精神,尽管绝大多数的士兵的脸上还能看出来昨天的疲态,但是这个状态还是让前田治感到很满意。
匆匆吃过早饭,前田治便命令部队开拔。看着部队一队一队大步走出王家楼镇,前田治中将的心情又变的好了起来。
从王家楼出来之后,前田治给殿后的部队下达了一个命令,那就是在所有的部队离开后务必要在镇子里放上一把火。
坐在防护性能极好地战车里,前田治下意识地伸出头向后望了望,只见昨天他们驻扎的那个小镇已经全部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而且到处都是火光,大白天的看起来也是小有壮观。而且镇子外的几颗百年老树上还挂着几十具残破不堪的尸体。。。。。。。
大同。前敌指挥部
这几天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坏,日军多路大军同时向绥察军区各放区压来,由于有了之前的战略构想,所以绥察军区可谓是一路“溃退”,日军进展最快的日军第二攻击集群前锋独立混成第六旅团已经占领了武家沟和深井,兵锋直指花哨营。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严重的是一路上日军极尽疯狂地破坏村庄残杀居民,掠夺财物,已经严重突破了军队应有的底线。
尽管绥察军区也考虑到前一段时间日军的惨败可能会引起一部分部队的报复,所以各部队接到了马铮发来的紧急命令后,在撤退之前都要将防区内的居民撤到安全的地方,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坚壁清野。
但是依然有一些人心怀侥幸故土难离,认为日军不会拿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怎么样的,还有一些则是因为上了年纪,也不怕死了,所以自愿留在村庄里,所以损失还是很惨重的。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进行到了第四个年头,不管是绥察军区的马铮还是其他几个军区的司令员,再或者是国民政府的几个战区的高级指挥官,都已经对日军的实际战斗力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
日军总体战斗力还算是不错,虽然比起1937年刚开始侵略中国时确实有所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不是一般的小。但是就综合战斗力而言,日军还是要比中国一般的部队要强上不少。
但是日军现在也有一个软肋,那就是日军现在绝大多数的给养都得就地收集,一旦收不到税收和抢不到粮食的话,以日军的库存物资而言连三个月也支撑不下去。
针对日军的这种情况,不管是国民政府还是八路军当局都不约而同采取了坚壁清野这种战术,在物资供应方面同日军抗争,给日军制造麻烦。
现在来看这个战术还算不错,尽管付出的代价同样巨大,但是却可以有效地制约日军。虽然说就执行的力度和难度而言,国民党部队显然不能同八路军相比,所以那边的效果也要差一些,但是给日军造成的损失同样不小。
但是现在看来日军也不甘心就这样被牵着鼻子走,所以干脆一狠心就进行大肆破坏。既然我们得不到,那么我就毁了它,让大家都得不到。
所以一路上日军像蝗虫过境一样,见到村镇就进,进村后见人就杀,见到值钱的东西就抢,然后一把火毁尸灭迹。短短三天的时间,整个察南地区就有五十多个村子被毁,八百多名不愿意随部队转移的民众被残忍地屠杀掉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九章:残暴的日军(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七十九章:残暴的日军(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日军的暴行给根据地的老百姓极大的震动,大家都被日军的残暴惊呆了。而绥察军区情报部门则是全力开动起来,将各个地区的情况快速地反应道了马铮的书桌上。
尽管马铮认为军区这次做的已经很细致了,但是短短几天的时间,整个察南地区被日军毁掉的村庄达到了一百四十多个,被杀掉的人民群众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千三百多人,这样的结果依然让马铮难以接受。
其实,日军乱杀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自从日军一侵略中国之初就有过屠杀无辜百姓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旅顺港两万多军民的鲜血已经将日本禽兽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是这种大肆屠杀无辜百姓的最疯狂的时候还是在日军全面侵华之后,尤其是1940年之后冈村宁次上任之后。自从冈村宁次上任之后便开始实行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和“囚笼政策”,这两个政策其目的就是利用无人区和交通封锁线线将八路军困死在山区,彻底铲除八路军的生存基础,可谓是毒辣之极。
而制造无人区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是将所有的居民全都集中起来看管,另一种办法则是将所有人直接杀掉。刚开始的时候日军还会考虑到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会采取强制搬迁的办法,但是后来就没有这个耐心了,干脆见人就杀,用子弹和杀戮制造无人区。
看完情报部门上报上来的情况后,马铮感到事情极为棘手,像这种毫无人性的灭绝平民的战争在亚洲确实很少见,也许现在的欧洲大陆上的纳粹德国正在用这种方法对付犹太人吧,但是亚洲战场上这样大规模屠杀平民也应该在一年之后才会发生,怎么冈村宁次一上任就开始实行这种灭绝人性的战术,这一点马铮怎么也想不通。
不过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可怕的“灭族政策”提前在华北地区实行,但是马铮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才行,不然只会让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愈演愈烈。
而且任由日军这样在感觉到破坏下去,会给华北地区的同胞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的。所以这股屠杀中国老百姓的风气必须制止,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马铮在地图上思索了一番后,又拿着放大镜在地图上看了又看,然后拿出铅笔在一个只有铅笔芯大小的地方画了一个圈,之后马铮抓起放在书桌上的一部电话拨了两圈拨了过去。
一阵忙音过后,只听得电话的对面传来了清晰地声音:“您好,通信连,请问您找谁?”
“我是马铮,给张家口的部队电报,告诉杨成武,命令他们寻机歼敌一部,这次给小鬼子一个教训,命令他们不接受任何形势的投降,不要俘虏,好好杀一杀鬼子大肆屠杀我无辜平民的恶行。”马铮命令道。
“好的司令员,我们马上发!”
做完这些,马铮又给延安发了一封电报,将日军屠杀无辜平民的事情上报了延安,同时建议延安方面让驻扎在重庆的新华日报将这个消息发出去,给日军制造一些舆论压力。
并且,马铮还以绥察军区的名义正告日军高层,要他们立即制止士兵们禽兽行为,否则绥察军区将不再接受日军任何部队任何形式的投降,不在保证日军俘虏的生命安全。
这一则声明一出顿时引起了热议,有人支持有人担心更有人幸灾乐祸,当然了绝大多数民众还是比较支持马铮所部的这种做法的。
而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也给了日军大本营很大的压力,毕竟屠杀平民这种事情不是光彩的行为,尤其是作为一支军队,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是被各国人民所一致痛恨的。
因此一时间华北方面军的这种行为大大影响了日本政府以及日军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日本首相不得不向天皇上呈了弹劾陆军胡作非为的奏折。迫于外界舆论,裕仁天皇不得不下令大本营立即制止华北方面军这种愚蠢的做法。
冈村宁次接到国内发来的斥责电报后也是大为吃惊,原本他在会议中也就稍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