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锐兵力,另外还有一万三千多伪军,双方在密云地区展开了殊死决战。
尽管日军有航空部队的助战支援,但是杨成武所部的兵力却都是百战精锐,而且还有大批援兵正往密云防线而来。在杨成武所部猛烈的攻击之下伪军第九集团最早出现了败退,尽管有日军的督战队在弹压,但是在整编二师三次大规模的冲锋过后,担任正面主战场阻击任务的伪华北治安军第九集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逃兵。
再加上当时负责督战的日军被杨成武所部的炮兵猛轰,无力弹压那些逃兵,因此造成了第九集团最终的崩溃。
原本一开始看到有人逃跑,但是绝大多数的伪军摄于日军的淫威,知道日军是怎样处置对于战场逃兵,所以大部分伪军都不敢跟着逃,但是看到皇军对于那几个逃跑的士兵居然不管不顾,所以很多人便加入了逃跑的人群中。
很快逃跑的人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逃跑的部队不管是日军还是八路军都无暇顾及,所以很快就引起了密云前线的日伪军的最终崩溃。
密云前线的日伪军的迅速崩溃,彻底引发了北平城里日为高级官员的恐慌。要是别的部队打到城下,他们还可以据守顽抗,但是绥察军区的部队兵临城下的话,包括多田骏中将都得考虑这里能不能再在城里呆了。
绥察军区马铮所部这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座城市能在马铮所部无所不用其极的攻击下能坚守哪怕半个月的时间。当然了,也只有北平城例外,但那是建立在付出巨大的伤亡的前提下。
密云是啥地方,几乎可以说是北平的郊区了,而且北平北城区很大一部分用水都是靠密云地区输送,要是马铮所部就地截断密云通往北平的河道,那乐子可就大了。
更何况现在北平城里的守军只有小猫三两只,满打满算也就海军陆战队和宪兵司令部各一个大队,算上从密云退回来的那部分溃军,也就不过四千人。而据溃退的部队证实,支那大军却有足足万余人,相当于支那国民政府1个步兵师的兵力。
不管多田骏心中的纠结,杨成武是不会给小鬼子任何面子的,大军距离北平城不足三十公里的距离,使得整编二师包括杨成武在内所有的军官都兴奋异常。
北平是什么城市,没有人比杨成武清楚了。北平是有名的历史名城,更是此时整个北方的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的中心,其军事政治地位极为突出。北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名城,其最早于隋朝称北平。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中将徐达北征,攻占元朝都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并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府。
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战争,1403年朱棣夺得皇位,先建好北平城,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并将北平改为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再后来清兵进关,又在北京定都,于是,金元明清两代长达800多年之久,全国的政治中心都是北平。
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这一时期,北京尽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关键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军占领,日本侵略者扶植汉奸王克敏、王揖唐等在此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所以说这座历史名城乃是此时日伪统治华北的乃至整个北中国的中心,打下北平的政治意义远要比军事意义大得多。
杨成武更清楚马铮等的是什么,马铮将自己置身于险地,吸引日军重兵围攻代县为的就是要给他们创造这么一个条件。不然以日军那么多的兵力固守北平、密云、唐山等地,别说他们七千人了,就说尽起绥察军区全部40万大军也不一定能打得下北平。
但是现在日军的主力部队已经被马铮用自己这个诱人的诱饵调走了,剩下的只是一座防御空虚的空城,要是不趁这个时候拿下北平的话,那就不是他杨成武,更辜负了马铮司令员的这番苦心。
兵贵神速,杨成武知道日军肯定不会束手就擒,要是丢了北平,别说是多田骏中将了,就算是整个日本军部都要想想怎样应付天皇的愤怒。所以杨成武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争取天亮之前赶到北平城。(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八章:二围北平(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五十八章:二围北平(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多田骏中将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他现在已经明白了马铮打的什么主意,代县那边明显就是一个陷阱,尽管马铮确实就在城里,但是那个狡猾的支那将军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方面军的主力全部被调了出去,除了在冀东的5万人之外,代县那边也有3万人,整个中国北方尤其是河北、平津一带的帝国部队全部被集中到了两个地方,也就是说除了这两个地方以外,支那部队想打哪里都成。今天他们的目标是北平,也许下一个就是天津,甚至是沧州、逐鹿等二线城市。
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阴谋,一个针对他以及整个华北方面军的阴谋。现在敌人已经兵临城下了,但是他却不能撤,因为他撤了就表示大日本帝国放弃了在整个中国北方的统治,这可是要祸及妻儿的大罪,他就算是死了都要受整个大日本帝国国民的唾骂的。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这次扫荡作战已经变成了皇军与之那军队的大对决,方面军吃亏是不可避免了,迁安前线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伤亡过半啊!再加上损失的那五六千骑兵,可以说是遭到了重创。
但是只要拿下马铮这个帝国高层恨之入骨的祸害,然后再保住北平城,多田骏相信大本营就不会拿他怎么样的,最多也就是将他调回国内述职,在让其让他人来接手烂摊子。
现在天津等地的援兵正连夜向北平进发,最多三天就能赶回来,也就说现在只要北平城里的部队坚持三天,那么事情就有转机。
不过这三天可不好守,要知道八路军的另一路援兵顷刻间就能抵达,而北平城里只有区区四五千守军,实力相差之悬殊可见一斑。
更何况北平城可不是代县县城可比的,三千人驻守一个县城,任凭你几十万人进攻也能坚守个十天半个月的,但是驻守北平这样的大城市没有两三万人是不行,四千人连北平的几个城门都守不住,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而且北平城墙地段实在太多,部队一旦分散开很可能会被八路军各个击破的。
多田骏也算是被杨成武逼急了,在这个时候多田骏也没办法了,只好命令部队再一次将北平城里所有的日本侨民、浪人全部武装起来,然后送上城墙,多田骏中将知道这些人要是同八路军在战壕里打仗,连一天都坚持不了,所以他只好将这些人直接送到了有射击口以及城垛保护的城墙上。
“笠原君,支那部队到了哪里了,我们组织的怎么样了?”多田骏声音苍老地问道。
“报告司令官阁下,支那部队已经打到了城下,现在正在猛攻城墙。我们已经组建了一万临时军队,其中在乡军人将近四千人,原田大佐正组织这些临时部队阻击支那部队的攻击。按照您的指示,我军已经放弃了所有的外围阵地,所有的部队已经全部撤回到了城里。”笠原幸雄当即回答道。
对于参谋长的话多田骏没有做任何批示,而是转头向一旁的平原荣一问道:“平原君,查清楚了吗,外面的到底是支那马铮所部的那支部队,指挥官是谁,我不想临死也不知道被谁打死的。”
平原荣一依然是那副表情,冷冷地说道:“报告司令官阁下,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进攻北平城的是支那绥察军区整编二师,他们的总指挥是支那军中有名的杨成武,军衔按照支那国民政府的对应标准应该是陆军中将,不过您知道支那八路军中不实行普遍军衔制,所以他们都并不认可支那政府的军衔。”
“哟西,杨成武!我的听说过,是支那八路军中有名的战将!”多田骏中将点了点头说道。
随后多田骏又问道:“平原君,你的部队现在能不能参战,可以调动多少人,我不要听任何理由,你只需要说能还是不能,有多少。”
多田骏中将知道特高科这个独立于整个方面军之外的军事系统是有着自己的军事力量的,尽管他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但是这个紧要关头他还是希望可以调动一些,增强守城部队的力量。
平原荣一考虑了一下,然后说道:“能,我们特高科大约有六千多人的直属部队,但是安插在北平城的不足一千人,如果算上我们的下线以及所有控制的卫队的话,大约可以调集一千八百人参战。”
“哟西,你现在就去集结你的部队吧,出了事情我一力承担。”
“哈伊!”
先不说北平城打成了一锅粥,日军连城里的平民都赶到了城头,就说代县战局也发生了扭转。首先是回援代县的整编一师一旅终于赶到了阳明堡镇,并且突破了日军阻击部队的防线。
尽管藤田少将紧急派部队增援了阻击部队,将防线稳了下来,但是实际上战线已经向前推了整整二十公里,现在整编一师一旅的主力距离代县已经不足十公里了。
而同一时间大同的援军也和朔县的部队汇合,整整一万三千余人对代县城北的日军发动了攻击,虽然一时间未能突破日军的阵地,但是却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此外,晋察冀军区以及冀中军区的两万余人也已经抵达了带线以东的草地坪,距离代县也不足四十公里了。此时藤田少将固然是将马铮看成了瓮里的王八,但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处于八路军的包围之中,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全军覆没这给藤田少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原本按照藤田少将的战术是,先用步兵攻击,步兵攻不下来就用炮兵部队尤其是野战重炮开路,在藤田少将看来就算是支那人的防御工事修的再坚固也不可能顶得住野战重炮的攻击。
事实证明藤田少将的判断是正确的,尽管代县的防御阵地都是用混凝土修筑的,但是由于缺少钢筋,所以并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不过马铮也清楚客观条件就是如此,没办法只能这样将就了。所以在日军的野战重炮的打击下,前沿最重要的防御阵地只坚守了8个小时就不能再守了,经过两天两夜不间断的猛攻,日军终于攻占了代县的南门。
不过接下来的战斗却让藤田少将更加的痛苦了,尽管他们攻破了南门,但是却依然不能进城。因为代县县城是古代就修好的古城,除了城门楼子和护城河之外还有瓮城,日军打破了城门却还要攻下瓮城才行。
但是八路军在南门附近布置了大量的雷场,还在瓮城附近布置了大量的军队,一时间战线再一次变成了焦作的拉锯战。
藤田少将很清楚他现在的处境,整个华北方面军能不能走出困境完全取决于他的进展,只要他把代县攻了下来,最好是能活抓马铮,然后用那个狡猾的只那将军同八路军谈判,不然的话按照现在这个情形打下去,方面军的损失可就大了,甚至有可能失去对整个华北的控制。
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