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那我立即着手组织一下,有结果了再来报告!”
廖汉翔说着就站了起来,“元帅,那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谈仁皓也立即站了起来,他还没有搞明白生了什么事呢。
“廖将军,那就麻烦你们了。”
聂人凤将两人送到了门边,“仁皓,尽力协助廖将军,这件事情可大可小,结果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谈仁皓有点迷糊,但他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日本那边到底有什么事?”
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之后,谈仁皓这才问了出来。
“还能是什么事?”
廖汉翔很不客气的坐到了谈仁皓的位置上,“日本基本上已经完蛋了,战略打击部队在日本投下了上百万吨的燃烧弹,把能够看到的所有人造建筑都炸成了废墟,现在大部分的日本人不是躲在地下,就是躲在森林里。之前,日本还指望美军能够从马里亚纳群岛反击,打开海上通道,获得美国的援助。现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接近尾声,美国基本上放弃了这座群岛,一时半会之内是无法反击的,日本连最后的希望都没有了。从情报部门提供的消息来看,日本的饥荒已经持续了四个月,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他们还能拖下去?”
“你是说,日本准备投降?”
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
“对,日本准备投降,可问题不在这里。”
廖汉翔拿出了香烟,“从德黑兰会议之后,日本投降就不再是我们一个国家说了算的,而现在关于接受战败国投降的相关条款还在继续商议之中,也就是说,我们暂时不能接受日本投降。”
“为什么?”
谈仁皓更有点不解了,在对日作战中,除了朝鲜,泰王国等几个盟国之外,帝国没有让别的国家插手,而插手的几个盟国都是唐帝国的亲密盟友,是不会给帝国制造麻烦的,难道德国与波斯帝国在这个问题上还有言权?
“政治,这就是政治!”
廖汉翔笑了起来,“不过,问题不会很严重。现在基本上确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战败国必须无条件投降,不能因为投降而提出任何的条件。如果日本方面肯在这个前提下投降的话,那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问题是……”
“问题是,日本不一定会接受‘无条件投降’这个条件。”
廖汉翔的话有点绕口,“如果日本不肯投降的话,那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分裂日本,让日本人自己打自己。”
谈仁皓微微一惊,这下明白了过来。因为有《德黑兰宣言》在前,所以唐帝国不能有条件的接受日本投降,这毕竟关系到了整个盟国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统一。但唐帝国可以利用分裂日本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还记得我之前带回来的那几个日本人吗?”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那还是好几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日本内部已经出现了分裂,如果能够利用日本内部的分裂的话,那么日本问题就不难解决。”
廖汉翔站了起来,“我等下就去招一批人员过来,你帮我在这边找一个可以办公的地点,我们先把日本问题解决了,然后再做别的事情!”
“好吧,那我等下直接去找参谋长。”
两人就这么说好,谈仁皓去找一个临时办公地点,而廖汉翔则去招集他的人手了。( )
第十一节 原始社会
谈仁皓当天就去帮廖汉翔找到了一处办公的地点,第二天,廖汉翔去找来的参谋人员就到了海军司令部,开始展开工作了。谈仁皓也加入了这个特殊的团队,很快他就现,这些参谋要么是日本通,要么就是做情报工作的,反正都与对日作战有关,其中不少人挂的是战略打击司令部的头衔。很快,谈仁皓也从这些参谋军官那里对日本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对日作战一共分成了五个阶段,在谈仁皓离开战略打击部队,返回海军司令部之前,还处于第三阶段,即战略大轰炸阶段。在此之前则是战略僵持与战略反击阶段。战略大轰炸是整个对日作战的关键,也是能否迫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阶段。。bsp; 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通过战略轰炸来摧毁敌人,迫使敌人投降的,所以没有任何人对战略轰炸的成效有把握,可从战略大轰炸开始之后,这个怀疑就越来越小了。在谈仁皓离开了硫黄岛,返回海军司令部之后,战略轰炸的规模与范围一直在不断的扩大,到23年底,整个日本几乎都被炸成了废墟。
轰炸最初针对的主要是日本的军事工业与重工业目标,比如飞机制造厂,动机制造厂,船厂,钢铁厂,石油精炼厂,橡胶加工工厂,电厂等。这是日本军队,乃至日本这个国家的基础,没有这些工厂的支持,日本军队就没有武器弹药作战,日本人就无法武装起来,日本也就将被解除武装。同时,这也是最重要的战略轰炸目标,是整个战略轰炸的重中之重,可以说,针对这些目标的轰炸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最初的时候,日本的重工业还是比较集中的。可随着唐帝国的战略轰炸规模地扩大,日本的大部分军事工业开始疏散。最初主要是疏散到民间,利用手工作坊来继续生产武器装备。比如,日本的大部分动机(主要是航空动机)的零件都是在手工作坊生产的,然后再送到动机工厂进行组装。如果仅仅只轰炸动机工厂,就无法瘫痪日本的动机产业,组装工厂可以在很多地方开设,还能迅转移。那么,为了达到目的,就必须要扩大轰炸范围,将那些设在居民区的手工作坊设为轰炸目标,也就是说,将居民区设为轰炸目标。同样地情况在其他方面都存在,结果,在几乎摧毁了日本的所有重工业工厂之后,轰炸范围扩大到了居民区,也就是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轰炸规模继续扩大。可日本方面很快就向小城市疏散人口。工业也开始向小城市与乡村疏散。为了达到摧毁日本工业的目的,轰炸必须得扩大。到后来,甚至连所有的人造建筑物都在轰炸清单之中。按照唐帝国制订的。宁可误炸,也不可放过的原则,在战略打击部队有足够弹药的情况下,扩大轰炸规模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到23年底,两个战略打击军地数千架轰炸机在日本本土上空执行了5o余万架次地轰炸飞行任务,投掷的炸弹与燃烧弹过了25o万吨,其中燃烧弹占了七成以上。另外,还有上千架战斗机在日本本土上空执行了3o余万架次的战斗巡逻任务,投掷弹药数万吨。也就是说,从年初战略轰炸开始。到年底,唐帝国战机在日本本土上空投掷了数百完吨地弹药。当时,日本一共有人口82oo余万,按照这个比例分配,平均每个日本人分到了3o公斤的炸弹或者燃烧弹!
到24年初,战略轰炸的规模已经缩小了很多,主要原因不是没有弹药了,而是没有轰炸目标了。很多执行自由猎杀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甚至在用昂贵的火箭弹打击农田里的耕牛,轰炸隐蔽在森林里面的帐篷。反正。只要能看到的建筑物,活动的物体都在轰炸的清单之中,可实际上,日本已经没有多少地方值得投下炸弹与燃烧弹了。
在持续了近一年地轰炸中,日本五十三座人口过5o万的大城市都已经被炸成了废墟,东京挨了八次轰炸,总计投弹量达到了15ooo余吨,结果那些甄别人员怎么也找不出一块地方可以让轰炸机再次出动,去投上几千吨燃烧弹了。在这八次大规模轰炸中,一共有12o万东京市民被炸死,或者是烧死(有些人是被严重烧伤,数天,乃至数个月之后才死亡)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市区全部被摧毁,数百万东京市民被迫疏散到了周围的乡村与山林,连日本政府也转移到了北面的宇都宫。
大阪挨六次轰炸,14ooo余吨燃烧弹投在了这座城市,数十万市民被炸死或者烧死,两百多万市民被迫疏散,数十平方公里的城区被烧成了废墟。奈良挨了四次轰炸,二十多万人被炸死或者烧死。名古屋挨了四次轰炸,二十多万居民死亡。神户挨了五次轰炸,三十多万居民死亡。广岛挨了三次轰炸,二十多万人死亡。另外,长崎,富冈,马关,横滨等等城市都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
当谈仁皓看到这一系列的清单时,他一方面惊叹战略轰炸带来的巨大破坏,另外一方面也在感叹,帝国的情报部门怎么在收集这些情报时就那么厉害呢?连有多少日本人被炸死都精确到了个位,也许,这些数据本身并没有太高的可靠性吧。不可否认的是,轰炸的效果已经出来了,除了五十多座大城市之外,上百座中小城市也都被摧毁,八成以上的日本人被疏散到了乡村,至少有五千万日本人躲进了山林里面。
数个月持续不断的轰炸下来,不仅仅是日本的工业被摧毁了,连农业生产也被摧毁了。那些执行自由猎杀任务的战斗机几乎就没有离开过日本上空,而且在秋收之前,战略打击部队还进行了几次集中轰炸,主要就是用燃烧弹去摧毁日本的农田(如果从经济上讲的话,这太不划算了)烧光日本人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
战争打到这一步,日本其实已经完蛋了。当谈仁皓看到后面几份报告的时候才意识到。日本已经被炸回了原始社会。
在23年的冬天,至少有五百多万日本人被饿死,或者是被冻死。而在春耕的时候,因为轰炸仍然没有停止,结果过一半地农田无法播种。到四月份的时候,日本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当时,帝国的情报部门还没有搞到确切的数据,但根据去年冬天的情况估计。在24年4月份之前,至少有一千五百万日本人死于饥饿或者是严寒。这还是一个很保守的数字,因为根据战前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粮食储备是不可能支持到24年秋天的。
战争爆之前,日本就一直在扩大粮食储备。因为日本一直是粮食进口国,本国所生产的粮食不足以养活所有国民,因此,战前的粮食储备对日本来说极为重要。战前,日本的粮食进口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二是唐帝国。从2o年开始。唐帝国就减少了输往日本的粮食(唐帝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日本开始从美国等地获得更多的粮食。到战争爆的时候,日本战略储备粮大概有一年左右。另外。在战争的头两年,日本还向美国进口了粮食。因此,到23年战略轰炸开始的时候,帝国情报部门估计,日本的战略粮食储备大概能够坚持到24年春。
粮食不是工业产品,但绝对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军队没有武器弹药无法打仗,如果没了粮食,那连生存都很困难。对唐帝国,美国这类粮食出口大国来说,也许这并不是个问题。上次大战之后。唐帝国就加强了战略储备粮的体制,将战略储备从一年提高到了两年,后来又提高到了三年。也就是说,在战争爆的时候,唐帝国储备在战略粮仓里面的粮食足够支持帝国所有臣民三年的生活需求(按照战时配给制度分配)因此,唐帝国本身并不存在缺粮的问题,而且还一直在向波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输出粮食(波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在和平时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可在战时条件下。就必须要依靠粮食进口了)可对日本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