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口就答应大元的要求,随后亲自起兵20万进入四川、甘肃前去接收自己的领地,他并不知道此时甘肃已成为人民军新的根据地。另一路使臣到达钦察汗国,大汗别儿迪伯为人沉稳,他自称钦察汗国是大元的藩国,不能去接收任何大元的土地,使臣苦劝无效不得,三日后返回大都。
钦察汗国亦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1357年大汗月即伯被刺杀,其孙别儿迪伯继承汗位,此时汗国内与别儿迪伯争夺汗位的人超过二十人,别儿迪伯不是不想要大元给的土地,而是此时根本就是心有余力不足。
钦察汗国内乱还没平息,怎么也不敢出去招惹事非,再说此时的钦察汗国疆域之大已把新疆到高加索的整个地区囊为已有,又两次出兵阿塞拜疆,现在钦察汗车正和阿富汗进行激战,虽然钦察与埃及结成同盟,但一时仍占不了上风,所有只能退出中原之争。
1358年12底,刚刚苟和在一起的元、明、察三国以及越南、缅甸、老挝一起结成联合防御同盟,同盟中虽没有指名防卫的对象就是中华帝国,但是彼此都心照不宣,在这里附加一句,本来朝鲜也在元朝的邀请之列,但此时朝鲜高丽王王值死后,王子王事、王安正为争夺王位斗得不亦乐呼,他們并不想和近在咫尽的中华帝国发生冲突,借故推脱国中未立新君不能出兵。
这个苟和起来的同盟中华帝国称之为南方同盟。南方同盟刚刚确立与中华帝国有着不共待天之仇的朱元璋不顾刘伯温的苦劝,冬季发兵20万由四海王胡大海率领,越过河西走廊直扑控制在帝**手中的武威城,而察合台汗国也发骑兵10万由播鲁只的侄子本不拉昔率领直扑金昌,元朝打算坐收渔人之利,看着盟友大举出动而自己却无动于衷。
在接到南方同盟联军向武威、金昌逼进的消息后,帝国大本营急命向河西走廊进攻的所有部队,立刻以金昌和武威为中心全线收缩,并让欧阳敌将对甘肃方向的补给升为二级(是平时补给速度和数量的四倍),同时命令马守亮为甘肃战区总指挥,负责指挥整个战斗。
马守亮的任务是在春天到来之前将战线稳定在金昌——武威一线,虽然贯穿蒙古的公路已经完成,但寒冷的天气和厚厚积雪让后勤部队的给补能力降低了两个档次,战斗中弹yao的高强度消耗让补给部队的士兵們跑断了腿,欧阳敌几天下来头上也添了几缕白发,这管吃管穿的活虽然油水多但也真让人操心。
1359年真是多事之秋,甘肃方面的战斗刚刚打响,本就吃紧的后勤部队恐怕又要累得吐血才行,最新情报显示驻扎在山海关的元军也蠢蠢欲动,看来元军也要出关和帝**队决以雌雄。
中华帝国的各条生产线开足了马力,军工生产线的工人更是吃住在车间,即使这样仍然无法满足即将到来战斗的需要,不说甘肃,单说山海关原有元朝驻军20万,自从元朝和朱元璋停战之后,元廷把本来和朱长毛对峙的20万精锐也调到了山海关,看来南方同盟的一系列动作都是早已预谋好的。
很快李可漂传回的情报证明了我的猜想,情报上说南方同盟达成协议攻下中华帝国后,中华帝国现有的领土由同盟成员平分。刚刚建立的中华帝国能否经受得住这一次考验,事实将会说明一切。
针对南方同盟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中华帝国与南方同盟的大战一触即发,时间的早晚只取决于谁先开第一枪,谁先放一箭的问题。新春会议虽然照常召开,但会议的内容并不是和往年一样通报过去一年的发展和新一年的工作安排,而是集中全力发展军工生产,将帝国所有资源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全部投入到即将到来大战中去。
为了满足即将到来大战的需要,将陆战一师、二师、三师、四师以及骑兵第四师、第五师合编为第一集团军,总兵力12万,拥有60和80迫击炮炮900门,统一装备56式国产冲锋枪。在甘肃作战的骑兵第一师到骑兵第三师以及战七师和战八师编为中华帝国骑兵集团军。
战五师、六师,以及仍在内蒙驻留的新编陆战步兵第九师、十师、十一师编为第二集团军,总兵力10万,拥有各种火炮600门。从战十一师开始到战十七师合编为第三集团军,总兵力12万,各种火炮500门。
为了更好的防范在战斗中敌对势力可能对重要城市进行的破坏,特别指令执行部队被分散派往各大中城市、工厂集中地、人中密集区。另外擢升宇文峰为帝都守备长官,负责帝都以及帝都卫戍区的管制工作。王志新被任命为第一集团军司令,原帝都警备司令李华南任副司令兼政委。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周良玉最后经受住了考验,虽然他也曾动摇过,对我的一些作法不赞同,但对革命还是一直保持着坚决的态度,故此任命他为第二集团军司令,原开鲁警备司令田力为副司令兼政委,原战五师师长崔东为第三集团军司令,原战六师师长思迁为副总司令兼政委。
第一骑兵集团军司令由马守亮暂代,原战七师师长王义军为副司令兼政委,马守亮暂代的原因是他的能力有余但资历不足,为了让其它老将军脸上好看,只能委屈他让他暂代,同时特战队(特别指令执行部队)抽出1000人加强到近卫师,让近卫师的战斗力和忠诚度提高到我随时可以放心的程度。
同时从原各师和地方警备部队中抽出精英加入到近卫师,随后将近卫师升为近卫集团军,总兵力6万刘极任司令,原战四师师长杜天这位四大金钢中的大哥来任刘极的副手,虽然近卫师的人数最少,但战斗力确是最强的。
第六章 国之危难
第一集团军立刻在山海关一线集结布防,随时准备着于元军一战;第一骑兵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在甘肃内蒙一线阻挡察合台和大明的联军;第三集团军驻守在东北各重要工业城市和公路沿线,近卫集团军驻守京畿地区。
中华帝**队的再一次匆忙扩充,虽然在环节上不可必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正如前几次军事调整都是在形势的逼迫下进行的,由师组成的集团军跨过了军这个建制阶段,对部队的影响真不知是好是坏。
中华帝国的老对手元朝,经达几次大败之后总算在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明白了自己缺少的是什么,尤其在品尝过帝**队厉害的金兀术重掌军权后,便立誓要一雪前耻。金兀术这个败军之将能够重新在元朝的统制阶层里爬起来,全靠托托的一力保举。
其实元朝本已到了无将可用的地步,元顺帝仰仗托托,托托又要靠金兀术领兵,而金兀术只有通过为托托卖命才能在这个封建王朝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三个人形成的蜜月三角关系,在所有大臣眼中就是一个铁三角。金兀术拼了老命从元顺帝的小金库里弄出了四十万两白银,大造火炮和火枪。
金兀术明白在中华帝**队的面前如果没有火器上的优势,结果只能是第二次惨败,而且他相信如果这次再败,不仅是自己身家性命丢掉,就连整个大元都会一蹶不振,到时亡国只是眨眼之间的事。
元军在武器上和战略意识上的转变,是因为受过中华帝**队的切肤之痛,不能不让元军励精图治,每支元军万人队都组建了火枪营和炮营,虽然装备与中华帝国仍不可同日而语,但至少在思想上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土炮和山炮的装备让元军整体的战斗力上升了不少。
每个火枪营有1000名火枪手,每个炮营有十门土炮,当然土炮还是原始的那种。伟大的心,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应付一切不幸。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曲折和坎坷,就如同日月运行,四季交替一样不可避免。声回是一种艰辛持续的奋斗过程,只有正视生活,直面人生,方能百折不挠,积极进去,获得事业的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
每一次面对挑战,人民军都用百倍的激情去唤醒沉睡的智慧,为伟大的中华帝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做出贡献。中华帝国直接、间接的敌人和潜在的对手突然之间从黑暗的角落里走出,这些卑劣可耻的人渣集团妄图将中华帝国当成一块蛋糕供他們分享。
在一张张让人做呕的嘴脸面前,中华帝国的军人是不会屈服的,必将给阴谋的策划者們以毁灭的打击。困难是暂时的,危机也是有的,但是我相信中华帝国众志成城,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1359年的春天分外美丽,无数的硝烟与鲜血将白色的大地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春天应该是冰雪融化的季节,然而对于东北和内蒙来说,真正的冬天才刚刚到来,一场连月的大雪扑天盖地的在空中飘飞,太阳也好像进行了冬眠一样,迟迟不肯从被窝里钻出来。
纷飞的鹅毛大雪加上强烈的西伯利亚冷空气,让寒冷的冬天份外寒冷,让雪白的世界变得银白。气温急剧下降,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新低,内蒙各别地区的气温达到了零下30摄氏度,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许多牧民被大雪封闭在若干牧区,帝国本已吃紧的后勤力量又不得不抽出人力物力去拯救这些被困的牧民。
天灾加上**,上天还真够“关照”中华帝国,甘肃武威城外是一片银白的世界,虽然明军的帐篷有黄有白,但现在在白雪的覆盖下已经天地一色。城上城下,城内城外很少看到人影,不管是敌人的还是自己人,偶尔几个站岗的卫兵也把自己紧紧裹在棉衣里,只有两只眼睛不停地转动。
武威城墙上有一个高大的身影走来走去,他不时向远处张望着,这正是新被任命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司令马守亮。寒冷的气温把天与地冻得嘎嘣嘎嘣的,凛冽的寒风将裸露在外的岩石冻得苏脆,马守亮虽然拥有一身比任何人都多的脂肪,但在这样的天气里他消耗的热量也比别人多上好几倍。
马守亮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在城墙上踹着步子,近两个月的攻防战让敌我双方都筋疲力尽,城墙下的尸体被白雪很好的安葬起来,仿佛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战斗。大雪将内蒙的公路完全切断,自一个月前接到一次补给后,现在连一辆装载弹yao的马车都没见过。
城内的粮食还有一些勉强可以维持一个月,但战马所需的粮草却所剩无几,骑兵以战马为生命,骑兵集团军更要在马背上建立功勋,为了可以保证战马的状态,战士們不得不在晚上潜出城外,在大雪和冰块下寻找一点干枯的草根来味自己的爱马。
被围在武威的第一骑兵集团军的骑战一师和陆战七师虽然有4万人,但城外的明军却有20万之多,虽然依靠强大的武器武威守军可以进行反击,但高强度的战斗消耗是惊人的,马守亮现在正在做着激烈的心理斗争。
现在面对的情况是如果进行反攻击,运气好能一举击溃明军,可以将战线稳定在河西走廊北侧,等待冬天过去;如果运气不好只是重创明军,等明军重新集合杀回来时,己方又没有给补,那时面对近四倍于自己的敌人,胜败悬于一线之间。
明军统率胡大海,此人虽有草包之称,但明白人都知道那只是明军高层对他的戏称。胡大海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为人心思缜密,有大智若愚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