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器时代-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都认识他,此刻他居然拿出了一两银子,并且是一枚崭新的细丝锭子,看样子是刚从票号里兑换出来的,老头说:这是我行乞半个月的收入,就捐给灾区人民买饼子吃吧,他们过的还不如我这个老乞丐呢。

    刘子光忽然感到胳膊被人摇动,曾橙轻轻柔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相公,咱们也捐吧。”

    “好啊,你打算捐多少?”刘子光问。

    “咱们一共有三十五两零三百我二十八文,留下二十八文买米,剩下的都捐了吧。大不了咱们不租房子了,还回湖里住,咱们可以住船上,水再大都不怕。”曾橙小心翼翼的说,生怕刘子光发火,骂她是败家媳妇。

    刘子光当然不会发火,他郑重的点点头:“就依你。”

    曾橙开心的笑了,兴冲冲的排队走到募捐桌前,拿出三十五两银子又三百文铜钱交给负责登记的官员。

    官员很吃惊的看着这个美丽的有些惊人的少妇,看她打扮不是富贵人家出身,居然拿出这么多的银子,想必是清囊而出了,官员很敬佩的问道:“大嫂请在功德簿上留下姓名。”

    曾橙道:“妇道人家不留名字了,要留就留我家相公的名字。”说着提笔写下几个字,高高兴兴的走了。

    官员目送着她美丽的身影离去,回过头看功德簿,上面的名字把他吓得差点晕倒,赫然是三个娟秀的小字“刘子光”。

8…13 湖广赈灾

    银子都捐了,荷包里顿时空荡荡的,曾橙怯生生地问:“相公,我把你打渔跑单帮赚的钱都捐了,你不会不高兴吧?”

    刘子光道:“怎么会呢,咱们的小船、渔网、锅碗瓢盆都在,钱可以再赚,灾民们可是连家都没有了,你这样善良我欣慰还来不及呢。”

    曾橙高兴的挽住了刘子光的胳膊说:“我就知道相公最好啦。”忽然她又想到了什么,蹙起秀气的眉毛问道:“先前那些坐在棚子下面的员外们捐款,那个姓王的大叔怎么只捐了八百两啊?和其他人比起来少多了。”

    刘子光鄙夷的说:“什么大叔,那人就是个王八蛋,等着瞧吧,那帮书生不会放过他的。”

    曾橙的新家已经安排好了,是个清净的小院子,邻居们也住在附近,巷口里很整洁,绝无地痞流氓的踪迹,事实上整条巷子都被刘子光包下来来,公主殿下的安全至关重要,何况现在殿下肚子里还有个小侯爷呢,所有进入巷口卖杂货、收破烂的小贩都是南厂人员客串的,巷口头的小店更是南厂的据点,小店门口那几个经常聚在一起下棋的闲汉其实都是大内侍卫出身,一等一的高手,店子里的货架子下面是一排崭新的撞针雷汞火铳,这条小巷,依然是楚门的世界。

    从湖心岛上搬来的家当都放好了位置,刘子光借口说出去联络跑生意的同伴便离开了,曾橙自己在家收拾东西,淘米做饭不提。

    把老婆安顿好,刘子光返回皇宫办公,现如今赈灾指挥部就设在乾清宫,各个衙门的官员汇集在这里办公,彼此沟通也方便很多,这种形式渐渐有点向满清的军机处靠拢了,军机处是由特务机关演变而成的皇帝秘书处,而朱由校面前的这个赈灾指挥部只是一个临时机构。

    路过醉仙楼的时候,刘子光发现这里已经进行了改建,酒楼加高了层面,沿街的窗子也更多了,更加适合无聊的书生们发帖子骂人,这里已经演变成为京城的一处风景,想看热闹,听新闻最佳的去处莫过于此,今天募捐大会的具体情况已经传过来了,各个书院的学子们兴奋的品头论足,谈论着这个捐的多了,那个捐的捎了,俨然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法官,今天悬挂在窗子外面的帖子比较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张辱骂王久的大字报,雪白的宣纸上用大黑字写着:王久,汝之人格仅八百两矣。后面跟帖无数,书生们无情的对王久进行了讽刺,先是称其为王八百,后来直接称之为王八,每一张墨迹未干、畅快淋漓的帖子从醉仙楼的窗户里贴出来之后,就引得楼下围观的闲人们一阵叫好,看客们兴致上来了还可以直接上楼写帖子发布,帖子写得好了连酒钱都会有人帮你付。

    刘子光看了这些帖子只是淡淡一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王久这家伙以前打交道的时候觉得为人还可以,现在才知道是这么伪善的一个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个道理刘子光是明白的,王久的经济状况他很清楚,青岛码头和城墙的头期款二十万两已经付过了的,要说他们王家流水紧张那纯粹是骗人,王久只捐八百两并不犯法,刘子光也找不出理由来制裁他,可是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些一腔热血、百无聊赖的书生们就是王久的对头,醉仙楼的影响很广泛,每天的帖子都有闲人编纂成册,在江南一带流传,这么一搞,王久的声誉算是完了,即使王久托官场上的朋友帮忙也是白搭,醉仙楼是南厂罩的地方,镇武侯给反方方面面都打过招呼的,书生不以言获罪,哪个衙门敢为了王久这个商人忤逆侯爷的意思啊。

    刘子光来到乾清宫,赈灾方案已经紧急出炉,准备调集江南的十万石米粮和三万匹松江布支援灾区,礼部尚书侯恂和镇武侯刘子光携带头批赈灾款五十万两银子赶赴武昌,其他物资随后赶到。

    灾区什么都缺,但最紧缺的还是粮食,现在是夏天,穿衣和住宿都不是大问题,江南的粮食很充足,但是运输的麻烦很大,长江洪水泛滥,行船是不可能了,连日的暴雨,道路也变成了泥潭,天气恶劣,飞艇也不能正常航行,一切只能靠马车了。

    其实湖广一带的粮食很足,但都集中在土豪手上,这些人吝啬残忍,唯利是图,趁水灾抬高米价,把灾民手上仅有的一点值钱的东西也要掠夺走,所以赈灾钦差要携带大量的现银,在当地购买米粮,开设粥棚救济灾民,头批五十万两银子也够支持到后续物资到达了。

    光施舍灾民几十万两银子足够了,后续的物资和银子是为了重建湖广,恢复朝廷的统治,详细的计划由南厂制定,和先前朝堂上商议的差不多,无非是两厢暗藏刀斧手,摔杯为号杀出诛杀左良玉,侯恂和左良玉有旧,想必能将其诱到钦差行辕,负责主刀的自然是镇武侯刘子光,有他出手万无一失,擒杀左逆之后,以其首级号令部属,敢有不从者一概诛杀,将湖广总督何腾蛟解救出来,然后恢复朝廷统治,这个计划的关键之处在于保密,刘子光要扮成侯恂的侍卫,如果让左良玉知道刘子光这个猛将去了,定然会察觉到朝廷的用意,这个计划就算泡汤了。

    对这个计划刘子光没有异议,国家分裂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左良玉割据湖广使得大明的政令不通,国力整体衰弱,作为朝廷第一猛将,这个任务他当仁不让,连日的暴雨导致各种技术兵器,尤其是强有力的空军和水师无法使用,只能运用相对原始的红衫团骑兵部队了,部队人数不能过多,否则还没进入湖广就被左良玉发现了,只能带五百人左右,这五百人都是红衫团的骨干力量,除了表面上的盔甲刀枪,暗地里还用油布包裹了不少先进的火器携带着,左军虽然势大,但是纪律涣散形同土匪,一旦首脑被杀,便会群龙无首,红衫团的五百精兵再加上犀利的火器,定然能守住武昌,坚持到后续部队的到达。

    援军随着后续的赈灾车队进入湖广,这是朝廷从京军中抽调的一万精兵,押着上千辆大车西进,带队军官是袁崇焕强烈推荐的青年军官吴三桂,这支部队到达武昌之后,归总督何腾蛟调遣,把左良玉的地盘全部收过来,和朝廷掌握的南直隶。广东连起来,同样处于割据状态的江西就成了囊中之物了,四川、河南、陕西、云贵这些态度暧昧的地方当然会被朝廷的雷霆兵威震慑,统一域内指日可待。

    兵部、工部、户部、南厂合力将完整的作战计划以及赈灾计划整理成册,交给皇上拍板。核心机密只有少数官员才知道,都是二品以上的大员,自然不担心泄密的问题,就连赈灾的部属也不知道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左良玉,只有刘子光和侯恂两人知道。

    这是钱谦益内阁上台以后的第一件大行动,钱阁老自然是希望能马到成功的,为此他还特意找侯恂谈了话,希望侯尚书能摒弃前嫌,和镇武侯通力合作共赴国难,侯恂虽然恨极刘子光,但是大是大非还是能区分的,他信誓旦旦的表示此行绝不会因私废公。

    赈灾钦差是礼部尚书侯恂,随行的有工部的水利专家,都察院的御史、户部的官员、兵部和南厂的情报军官,还有五百名钦差卫队,自然都是红衫团士兵假扮的。这些人携带着五十万两银子先行出发,顺着南直隶的地界,经芜湖、铜陵、安庆,黄石、鄂州抵达武昌,路很难走,水网密集,还有丘陵山脉,这段时间又是雨季,此行注定艰难。

    但是更艰难的事情还不止于此,他们的详细计划书已经被魏忠贤偷偷抄了一份,安排了快马专人奔赴武昌送给左良玉去了。

    雨还在下,司马先生栖身的小型豪宅里,魏忠贤和司马胜举着酒杯相对而笑,借刀杀人这条计策被他们运用的天衣无缝,凭着刘子光那五百人吗,就是天兵天将也不是左良玉十万大军的对手啊,更何况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事先被对方知晓,哪还有取胜的希望。

    “司马先生真乃当世高人,妙计连连,让咱家佩服不已。”魏忠贤衷心的赞叹道,因为当水灾的消息一传过来,司马胜就帮他把计谋规划出来了,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设计在进行,一丝一毫都没有偏离。

    司马胜很是自得,轻轻摇晃着玻璃杯里的西洋葡萄酒,咕咚一口就吞了下去,魏忠贤想告诉他红酒不是那种粗俗的喝法,可是一想到这位高人脆弱的自尊心,便只是笑笑,终于没说什么。

8…14 当信使遇上番子

    镇武侯府的书房内,软木叶片的电动风扇在天花板上不紧不慢地转动着,刘小猫坐在梁头上用手不停捕捉着栓在风扇叶片上的红绳子,甚是专心,对于下面正在进行的家庭会议毫不关心。

    书桌旁坐着刘子光和彭家姐妹,每人面前放着一瓶冰镇可乐,韩雪儿捧着银盘子站在旁边,盘子里盛着麻将大小的冰块供人取用,他们正在商议救灾的事情。

    “这次铁厂拿出这么多银子,连买煤的钱都没有了,幸亏相熟的几家煤矿能赊账,要不然可就断顿了。”彭静蓉说。

    “国之大难,匹夫有责,我刘子光白手起家,混到今天这步田地,是要回报一下社会的,再说了,我这个层面上的人,一举一动人家都看着呢,谁不知道利国铁厂是我的资产,要是不捐个相应的数额出来,以后还怎么见人?你们是不知道,王久那家伙只捐了八百两,他的名字在就醉仙楼挂了好几层楼,全是谩骂的,以后人家都得叫他王八。”刘子光说。

    “活该,那老家伙太吝啬了,还是姐夫大方,出手就是二十万两。”彭静薇说。

    “银子捐了可以再赚,人死了可就没了,灾区几十万流民衣食无着,挣扎在死亡线的边缘,都是大明的子民,咱们不帮谁帮?我已经决定了,等水灾控制住还要拿出起码一百万两来支援灾区。”刘子光淡淡的说,好像一百万两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