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芝兰玉庶-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柳姨奶奶不干。

    开始时,日子尚浅,倒也没什么。

    可越到后面,柳姨奶奶越急。

    在问了几次,付亮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来之后,柳姨奶奶就急了。

    那是她辛苦冒着危险,截留下来的。

    容易吗?

    那是柳姨奶奶打算着,将来付国公死了,她带着那钱,与付亮后半辈子的依靠。

    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没了?

    付亮在实在拖不过去的情况下,直接告诉柳姨奶奶,那钱没了之后。

    柳姨奶奶当时一声不吭地,就晕了过去。

    虽然付亮是柳姨奶奶的心尖,打不得,骂不得。

    但钱没了,也等同于剜柳姨奶奶的心一样。

    柳姨奶奶自那以后,便就病了。

    拖拖拉拉,每日里唉声叹气,医生换了多少个,却也不见好。

    付国公急得,舍脸子去太医院求个老太医来,给柳姨奶奶看。

    被武老太君知道之后,又将付国公喊了去,骂了个狗血淋头。

    付国公面上讪讪地。

    但柳姨奶奶这是心病,就是神仙来了,也没则。

    后来,付国公听说高姨娘也病了,非说柳姨奶奶的病,是高姨娘带累的,便就动了心思,想让高姨娘搬出国公府,给柳姨奶奶躲病。

    还请了个道士来家里做法事。

    结果付亮和付悦两个,算计了半天,他俩个倒是先快斗了起来。

    高姨娘病得重,那是实病,不似柳姨奶奶心病。

    要真挪地方,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再回不来了。

    虽然高姨娘帮不上付悦什么,但现在,付悦国公府也没个依靠,还是需要高姨娘的。

    因此上,付悦倒是做了一件,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来。

    就在付国公趁着大家伙给请早安的空,提出让高姨娘挪动的事。

    付悦竟然突然硬气了起来,据理力争地,不同意高姨娘挪动。

    赵夫人也不出声,也不搭言。

    她说不管高姨娘的事,就果然问也不问一声。

    现在接星苑的一切,全都付宽管着。

    若哪天付宽回来的晚些,或是出去的早些,忘了安排高姨娘的吃穿用药,那就断顿呆着。

    任着牛婆子、付悦上赵夫人这头磕破了,赵夫人就是眼皮子不抬,只轻声地说一句:“去找世子爷。”

    赵夫人是再不换样的。

    无论你跟她说什么,高姨娘如何着急、可怜,赵夫人始终就这一句:“去找世子爷。”

    因此上,这一次,碰见这事,赵夫人也是作壁上观。

    眼皮子不抬一下,全当自己没在场。

    付新自然是向着赵夫人的,所以,也就跟着赵夫人站着,垂头不说话。

    倒是武老太君,因为成心要跟柳姨奶奶过不去,向着付悦说话,又将付国公狠骂了一回。

    弄得付国公在孩子面前丢了面子,将付悦记恨上了。

    家里闹完这一出之后,赵夫人高兴了好些时候。

    付悦便就自此,夹起尾巴做人,老实多了。

    再说,也得侍候高姨娘的病。

    也就没有时间做妖。

    很快到了崔家赏菊的日子。

    前一天,付新和武琪请了假。

    到了这天一早,赵夫人早早的预备了马车,跟随的丫头等都安排好。

    由于赵夫人这次,这般的慎重。

    付新不由得紧张起来。

    就怕自己的一言一行,失了分寸,让人笑话了去。

    付新先由绣燕,和着春杏等四个大丫头陪着,去了赵家。

    与崔太夫人会齐了,才出发去崔家在长安城外的别院。

    付新自上次来赵家之后,便就再没来过。

    此时见了崔太夫人,自然是磕头,请安。然后,顺嘴便就问了小土蕃狗的事。

    崔太夫人显然非常喜欢那一对小狗,一提起来,便就笑不拢嘴。

    崔太夫人带着的,赵府上次得了第一的小娘子。

    钱夫人的小女儿,名叫赵芝。

    在赵家女孩儿里,行三。

    付新笑盈盈地冲着赵芝喊了声:“三姊姊好。”

    赵芝笑道:“五妹妹好,怎么这么些日子,也不来家里玩?”

    付新笑道:“每日里上学,没有空。”

    表姊妹两个,有说有笑地。

    崔太夫人自己乘一辆马车,而赵芝,则就坐付新来时乘的马车。

    赵芝也是一个婆子,四个丫头。

    与绣燕几个一块儿,挤在了最后的一辆马车上。

    崔家别院,出了京城的南门,临着曲池不远处,号称百里。

    付新坐在马车里,从车窗帘处往外望去,一带的河卵石彻的墙,蜿蜒绵长。

    从这墙上,就能想像里面有多宽阔。

    付新忍不住问道:“三姊,果然有百里菊园?”

    赵芝轻轻地笑了。

    那笑,多少有些轻蔑的意思。

    付新看得有些糊涂。

    在她接收到的信息,好似崔家这个宴会,很难得的。

    一般人都出席不了呢。

    赵芝沉思了下,并没有直接回答付新的话,而是慢条斯理地说道:“我说你,还是别抱太大的希望。”

    付新笑道:“三姊别笑话我,三姊也知道,我是从广陵出来的,没见过什么事面。一会儿到了菊园,有个什么不懂的,可提点下我,别让我出丑。”

    赵芝笑道:“你别紧张,去年我就来了,所以知道。没咱们什么事,哎呀,说也说不清楚,等你进去了就知道了。”

第二十六回 风劲传香日已期 秋花还是旧时姿 1(不相衬)

    付新听得有些懵懂,赵芝又是一副不愿多言的模样。

    而付新自忖,与赵芝不是特别的熟。

    就不好意思追着人家深问,只得自己一个人,暗自纳罕。

    付新倒没对这次宴会报多大希望,只是好奇而已。

    平日里,付芸几个,偶尔提起,她有机会来崔家的菊花宴,就一副非常羡慕的模样。

    就是今天出来时,付悦看向她的那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都让付新对今天的宴会,生出一种期待来。

    可瞅着赵芝的意思,好像崔家的菊花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付新想:难道我真是乡下土包子?

    没见过大场面,所以才会这样?

    马车转过路,就到了崔家菊园的前院门。

    由于是郊外,菊园门口非常的阔大。

    一面的大空场,立着数不清的栓马桩。

    付新没想到,乡下别院,竟也是五架的大门,檐顶飞翅平展,底下的家丁一水的,十几二十岁的样子,模样清秀。

    只是穿得朴素了些。

    这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崔家是世家大族,又不是暴发户。

    虽然五架的大门大开着,但进出的人,均打东西两面的边门上来去。

    栓马桩上,已经有马栓在上面。

    还有停在一边的马车,有已经卸了马的,还有正在卸马的。

    地面上,全是大粒的沙石,洒上清水。

    马车停到别院的门口,绣燕几个先下来,赶忙去扶付新和赵芝下车。

    然后,付新和赵芝才去到崔太夫人的马车前,请老太太下车,伸手轻轻地搀扶着。

    站在门外迎客的,是崔家嫡出的五子,今年四十岁。一身宝蓝色箭袖便服,不肥不瘦,皮肤微白,一把山羊胡子。

    他身边,还跟着两个年青的小子,十七八岁的模样。那是他的两个儿子。

    崔十郎和崔十三郎。

    崔五爷领着两个儿子,已经站到了崔太夫人的车前面。

    崔太夫人一下车,崔五爷便就打恭道:

    “七姑姑好,一向身子可还硬朗?侄子还担心呢,九姑姑说来,今儿一早上,打发了人来,说是身子不爽利,不能来了。”

    “老九怎么了?我前些时候看她,身子还行。”崔太夫人一听,急忙问道。

    以前在崔家当姑娘的时候,姊妹之间,使个小心眼子,抢个东西,争个宠的。

    现在,都老了。

    嫁人,随着夫家,离京的离京了,在京的,活着的,也没几个了。

    刚嫁人那会,崔太夫人和着这位九妹妹,也曾经不认命的争过。

    但现在,已经挣不起来了。

    谁赢谁输又有什么关系?

    主要是现在,找个能说些老话的人,都难了。

    因此上,崔太夫人和着这位崔家九姑奶奶,老了之后,反倒比年青时候,走得亲近了。

    崔五爷也是面露担心地说道:“来人说,九姑姑受了些寒。唉,现在入秋了,天气不定,一会儿热一会儿凉的,九姑姑自小的时候,身体就不大好,一个注意不到,可就病了。”

    崔太夫人叹道:“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可就万事要精细着些了。她啊,脾气还跟以前一样,想起一出是一出,可怎么好。”

    崔五爷笑了,引着两个儿子管崔太夫人叫“姑奶奶”。

    崔太夫人便就介绍付新和赵芝,让她俩个与崔五爷,还有崔十郎、十三郎打招呼。

    然后有小厮上来,引着崔太夫人,付新和赵芝在边上扶着,从西边门进到内院。

    从里面转出个婆子,和一众的小丫头来,给崔太夫人见了礼。

    有力气婆子推了辆林轮椅来,崔太夫人坐上。

    由着婆子推着,付新和赵芝在边上跟着,往里面走。

    而先前的小厮便就退了出去。

    崔家别院,在京享有盛名,也不是空穴来风。

    但见别院的前面,迎门是一个假山,山上种着松柏等树木。

    边上有漫坡的浅台阶,能环绕到山上。

    山顶一面,有一个小凉亭。

    当然,崔太夫人乘着车,自不能直接从假山上走。

    她们是从左面转过假山。

    但见沿途种着竹子,青翠喜人。

    里面的路,全是青石子漫的。

    蜿蜒曲折,渐进深入,听着风过竹林,听着耳边的飒飒声,却更觉得静了。

    隔个十几二十步,便就会有石墩,石桌若在竹林子里,或在竹林子边上,供人休息。

    等走出这段幽径,眼前豁然开朗,一溜的茅舍,便就出现在了眼前。

    茅草顶上,长着翠绿地狗尾草,而毛舍的窗子,也全是纸糊的。

    除去入门的道外,两面全都种着菜。

    架子黄瓜、豆角等物。

    从竹林子里,就时不时的见到散养着的鸡。

    慢悠悠地踱步,时不时地啄两下地。

    再不时地,“咕噜”两声。

    付新她们来得比较早,客人来得不多。

    这便就是崔府别院,待客的主院落。

    而茅舍后面,便就是号称延绵百里的菊园。

    门口有丫头婆子进出。

    见崔太夫人几个过来,有丫头赶忙往屋里进。

    也有丫头婆子迎上前来,给崔太夫人行礼:“姑奶奶一向身子还好?”

    崔太夫人与众人寒暄了几句。

    里面就见门帘打开,出来一众锦衣锦裙的人,与这茅草屋,极为不相衬。

    付新和着赵芝,随着崔太夫人进到屋里,却发现,原来茅草屋纵向特别的大。

    因此上,进到室内以后,就会发现,里面并不像外面显现的那样,浅窄。

    众人与崔太夫人见了礼。

    付新和着赵芝,也与崔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