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工霸业-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虽然只是增加了几毫米口径,但是这样研究难度却大幅度的增加。先说这个12。7版本的,虽说就多了几毫米,可是这个难度却增加了好几倍。首先是这个枪械材料的问题,不同的位置材料也是要求不同的。比如这个枪管,就必须要根据坚硬的高碳钢来制造。可是大家知道,咱们国家对于这种特殊钢材的研制方面一直是一个短板。虽然有了之前这个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但是这个是远远不够的,狙击步枪所使用的材料和要求和这个重机枪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这么高的射速下面,对材料的考验将会更加严酷。因为要发射12。7的大口径子弹,这就意味着子弹的******更多,从而产生的动能更强,对枪管的压强也会成倍增加。子弹的速度更快,这就意味这它对应枪管弹道的磨损加重。所以如果没有过硬的材料的话,一根枪管的膛线恐怕没打几枪就磨平了。而膛压是控制子弹是否准确击中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这个没了,那么这把枪离爆发也就没有多长时间了。

    还有这个枪身的强度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12。7的大口径子弹,这就意味着子弹的******更多从而产生的动能更强。这个也意味着它的后坐力会更强,对于枪身的作用力也会加强。而且这把枪上面的还有很多传动装置,在这么大的作用力下面,怎么样能够使得这个传动装置和其他零部件都完好无损,怎样在减轻枪身重量的前提下增强枪身的机构强度,这个也是摆在江晨他们面前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也还算幸运,那就是在之前研发这个大口径狙击步枪的时候,让这个材料研发实验室内,找到了一条研发思路。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就不断的开始对强度更大,韧性更好,更加耐磨,耐高温的材料进行研究。在这一段时间内,也有了一定的成果积累。所以在遇到这个困境后,枪械实验室,及时的和材料研发实验室进行的联系,并且很快的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在有了他们的材料支持下,那么这款枪的研发速度就大幅度的增加了,很快研发出来,然后进行相关的综合性性能测试了。

    不过,在这个20毫米的加特林炮上面,整个研发工作,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还是一样,材料的强度达不到要求。2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弹,它的装药更多,所以它的射程才更远,那么作用到炮里的力量也就更加强了。所以,按照现在材料实验室的积累的技术成果,距离达到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

    不得不说咱们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在遇到这个技术瓶颈后,并没有放弃研究,而是走了另一条道路。什么呢,那就是牺牲掉重量,来满足这个强度的要求。在这个牺牲并不是说是丢弃或者是减掉,而是相应的增加重量和体积。这样来增加零部件的坚固程度。不过为此,付出大代价也是巨大了,这款加特林的重量和体积已经大幅度的增加,这使得,它丧失带来快速机动的优势。所以,一直以来研究人员还在继续研发强调更加大的材料,然后用来减轻这款加特林炮的重量和体积。

    当然,这个是之前的事情,在近一段时间,这个方面,研发人员又有了新的突破。首先通过与其他国内的研究机构合作进行技术交换,从而使得材料实验室得到了一种强度比较大的材料。随着这一款材料的投入运用,那么这款20毫米的加特林炮的重量和体积将会进一步的减轻缩小。而另一个事情,那就是材料实验室在合金材料上面的突破,这使得枪械研发实验室也在做类似的尝试,将更多的零部件换成强度更大,重量更轻的合金材料,而这个20毫米加特林炮就是其中的一种。相信随着这个合金材料的投入运用,这款加特林炮将会更快的研发成功,并且投入测试装备。(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 火箭与导弹研发实验室

    这个部分说完,那就开始说研发中心另一个项目大类了。具体来说,就说这个火箭与导弹研发实验室下面的各个项目了。首先说和这个实验室,本命火箭是火箭,导弹是导弹部门。后面为了方便管理,江晨直接将这两个部门合成一起了,变成了现在一个专门研发采用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武器装备。

    首先,这个实验室的的第一大块就是这个关于火箭的研制工作。而之前的主要成果,也就是这个120毫米火箭筒和80毫米火箭筒的研制工作。现在在这个方面,技术人员的进步也很大的。首先是关于这个两个火箭筒方面的继续开发工作,研究人员通过努力,使得他们研发出来了新的火箭发动机和燃料配方,这使得进过升级后的火箭弹,在相同的重量下,因为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和新的燃料配方,使得火箭弹它飞的更远,打的更准,威力更大。而且研发人员还开发出来几款新型的弹药类型,方便战士们的使用和选择。

    而第二个那就是火箭方面的工程师们和研究人员,并不满足于现在的小火箭。他们正在逐渐摸索先进的,更大的,更远的火箭,进行研究突破。目前来看,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他们成功的研制了一枚口径在八十毫米的火箭弹,而这枚火箭弹也不负他们的期望,直接飞了十多公里。对此江晨十分高兴的,让他们继续研究开发,争取研发出来射程更远的火箭出来。而在场的关于火箭研发的工程师听到江晨的话,有些不高兴,因为他原想着有了这个成绩,江晨会多件照顾他们一下,然后让他们准备研发定型生产呢。可是,江晨不是这么想的,虽然说他对这种火箭弹也感兴趣,也想投入研发生产。但是这种火箭弹的体积庞大,重量较重,射程较远,那么它肯定就不能是再用简陋的工具进行运输了。必须需要一辆越野载重能力都能到达要求的车来当做载体才行。而现在西部公司那边的汽车厂,已经开始在对于这个载重车方面进行研发了,不过距离成功还有一段的距离。这就是江晨想让他们继续研究,先别拿出来的原因。

    火箭和导弹实验室的另外一大类,就是这个导弹了。导弹是依赖于火箭技术的发展的。只有火箭技术得到发展,那么导弹技术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随着火箭方面技术的发展,这边导弹的研制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这里的导弹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当然都是单兵类型的。先说这个反坦克导弹吧,随着新的火箭发动了,新的配方的投入实验,以及新型合金材料的投入使用,使得这款导弹的各方面性能都进展的很大。比如和这个射程,精准度,还有这个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也给整个导弹和反射系统的重量减轻了很大。这个也得多些了电子元器件研发实验室那边的技术突破,使得这个导弹的电子设备和光学观察仪器的重量边的更轻,体型边的更小。而且相应的,因为这些改变,使得这个导弹整体系统更加优异起来。江晨也相信,道年底防务展的时候,将这款导弹亮相展出时候,参观人员的为之惊叹。

    然后是防空导弹,这个要重点说一下。先是之前的那款单兵防空导弹,这款导弹的研制之路也是很曲折的,但是好在最后还是成功了,而且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而且这个成绩不但是在在国内,还有在国际上面,都是这样。首先是在国内。部队上面的科工委上面,都拿这款导弹去进行实弹打靶实验。通过各方面的测试,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果。在各项数据上面,都以大优势领先于国内同时期的另一款导弹,也就是红缨5单兵防空导弹系列。不过考虑到个型号已经外销,不利于国内装备。所有上面要求江晨他们在这个的基础上面,研发出来它的升级版本,用于国内相关单位的装备工作。

    而整个研发团队,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出来了新的样品。新的导弹,采用了新的火箭发动机和新的燃料配方。并且因为有电子元器件实验室和光学研发实验室的帮忙,使得这款导弹在这个指导方面又有了很大方面的提升。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老美的‘毒刺’。新的样品研发成功后,经过各个部门的严格测试,都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的,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赏。并且很快就批准可以进行生产,然后列装部队。但是对于江晨他们来说,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除了获得了一部分的订单外,其他的部分,江晨他们都按照要求,将相关的技术资料上交保存,和用于其他工厂投入生产了。这个是国防安全需要,虽然江晨很无奈,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服从大局。

    不过补偿还是有的,比如少得可怜的一些奖金,当然这个是对于江晨来说的,但是按照平常人来说已经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以现在紧张的财政情况,能批下来这么一笔奖金也是很不容易的。那么第二个就是荣誉,从整个研发团队,道江晨,道厂领导,都有份。而作为这方面的主管领导,也得到了一份很难得的荣誉奖励。虽然江晨不知道,他获得的这些荣誉有什么用。但是每当他看到自己办公室陈列柜里的那些个荣誉证书和奖章勋章,也挺好的。至少它们那金灿灿的光芒,看上去还是很土豪的。

    虽然这款防空导弹的升级型号被列装国内部队了,这就意味这不能进行外销了。不过这个也难不倒江晨他们,或者说难不倒军火商人。既然出口不了,那就出口一款能出口的,比如这个阉割版。虽然比不上国内部队装备的这款升级型导弹,但是比原来的那款防空导弹却强了很多,完全可以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销售需要。而科工委和部队上面也不会因此来找江晨他们麻烦,他们也知道,江晨他们也是要吃饭的,所以只要不违规,不影响道国防安全,其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七章 分散式弹炮合一系统的雏形

    而下面要说第二款导弹,这一款导弹也是从最初版本的防空导弹上研发的。它所研发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为了单兵携带发射,而是为了配合这个弹炮合一系统所立项研发的。这一款导弹,虽然它和单兵防空导弹在结构上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在体型上面,却变的更大更长一些。那就意味着这款导弹的射程更远,射空更高。而且因为它的体型更大,所以它的引导装置也变的相应的庞大起来,除了常规的红外追踪指导和前期雷达制导外,研发团队还给它增加了一套他们从毒刺导弹上面剽窃出来的敌我识别技术。有了这项技术后,当友军和敌军双方操作飞机同时在空域上空时这是一个明显优势。

    而且,这枚导弹是配合这个弹炮系统所研制开发的,所以在整个发射系统上面,研发人员也下足了功夫。除了常规的系统外,在指挥控制系统上面,还安装了一台火控雷达和对空搜索探测雷达。当有敌机进入探测范围后,搜索雷达将探测到的目标,转给火控雷达系统,然后由这个系统进行计算,然后显示各方面的数据,供指挥员进行判断,看是直接发射导弹好,还是运用这个火炮系统好。

    看了这些数据,江晨冲着王弘毅笑着说道:“很不错嘛,这段时间的进展很迅速。”

    “呵呵,都是大家的功劳。我们也想早一点能够看到,这套系统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