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满足。
这些基本的元素以往常常被国内的电影人忽略。
华国讲究“文以载道”,总是先讲思想、先讲主题、先讲它的伟大意义,似乎有了这个就有了对观众的吸引力。
其实不然,这样做的后果是失去了电影的娱乐性。
好莱坞的很多片子看起来俗不可耐,但它有能力讲故事,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煞有介事,而且制作精良。
大明星一来,把观众吸引住了,票房就这么到手了。
在国内,文艺和政治的关系太过密切,缺乏娱乐性。
这是观众不喜欢看国产电影的原因之一,什么片子都要讲内涵和主题,以《英雄》为例,不杀国君说是追捧帝王思想,有奴性。
杀了国君又会说“侠以武犯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商业大片不需要那么复杂,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娱乐,只要观众看得愉快,愿意花钱就算是成功。
至于引起的争议,那是附带的效果。
还有影评人指出商业武侠大片不是国产电影的出路,《卧虎藏龙》的成功的确带起了一股武侠片的热潮,但武侠片的市场空间非常狭小。
尤其是在西方市场,武侠片只是西方观众的调剂品,不是他们的正餐。
偶尔看看觉得新鲜,难以成为打入国际市场的主流电影类型。
这种说法较为客观,林子轩不认为武侠片能一直火下去,不过现在的确很火,市场的反馈是最好的证明。
自从《英雄》上映以来,各家院线纷纷传来喜讯。
观众在电影院排队买票成为常态,影城的工作人员除了打击票贩子,还不得不安排工作人员维持售票处的秩序。
由于有了前期长达一个月的电影票预售,《英雄》的票房异常火爆。
上映首日票房高达一千三百五十万人民币,三天内票房突破四千万,十天内票房超过一个亿,打破了《小雪的大冒险》创下的纪录。
《小雪的大冒险》输在了题材上,青少年喜欢看,不代表中老年人一定爱看。
《英雄》上映时几乎是场场爆满,出现了扶老携幼举家出动的场面,为国内低迷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第七百六十章 选角
在宾馆的套房里,灯光通明,墙角处有一台摄像机,正在工作。
“不,你们冤枉我,我没有在陛下的饮食里做手脚,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清白的,我要见李总管。”孙丽对着摄像机大喊道。
“李总管已经招供了,就是你对陛下图谋不轨。”有人在一旁冷冷的说道。
“我不信,李总管他为何要这么说,我什么都没做。”孙丽大惊道。
这是《大长今》的试镜现场。
此时已是第二轮试镜,孙丽穿着宫女的服饰,半躺在地上,表情不断变幻。
这场戏讲的是她在宫中遭人陷害,被关押起来,为自己争辩,从不敢置信到大惊失色,再到痛哭流涕,最后是迷茫无助。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经过了好几次情感转换,很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底。
这段剧情较为虐心,既是整部剧的转折点,也是容易出彩,吸引观众的地方。
演员要把这场戏演出层次感,让导演和制片人信服,才有可能拿到角色。
层次感是指演员在表演的时候情感的递进或者多样化,不能什么时候都是一种表情,那不是表演,是面瘫。
在艺校招生或者演员试镜的时候,有个题目经常出现,让演员做表情练习。
最基本的是喜怒哀乐,也可以加上其他表情,比如惊讶、鄙视、痛恨等等,演员在不同的表情中自由切换,这是基本功。
孙丽在艺校里进行过表情训练,但训练和拍电视剧不同。
在电视剧里,演员需要根据剧情揣摩该用什么表情,这要靠对角色的理解和想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像哭也分为很多种,低声抽泣,嚎啕大哭,撕心裂肺。
孙丽对每一场戏都做了角色分析,这一场人物处在什么状态,应该怎么表演,在试镜阶段,没有人指导,只能靠自己琢磨。
等到正式拍摄,和其他演员搭戏,还要根据对方的表演进行调整。
导演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所以说表演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为了整部剧服务。
好梦公司有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用来选出适合角色的演员,虽然不能杜绝那些关系户,却能保证有一个相当公平的竞争环境。
表演完毕,孙丽走出宾馆的套房,接下来是经纪人的工作,她等消息即可。
出了宾馆,不远处就是地铁站,她要乘坐地铁返回住处。
在京城,地铁是最准时的交通工具,不用担心堵车,地铁站张贴着《英雄》的大幅海报,显著位置是几位演员的照片。
海报的抬头写着“京城好梦影视公司出品”,下面是“冯晓刚导演作品”。
孙丽在等地铁的时间里打量着海报,作为好梦公司的一员,她清楚这个月公司正在忙这部片子,票房已经破亿。
去年《小雪的大冒险》成为国内的年度票房冠军,这部《英雄》估计提前锁定今年的票房冠军。
好梦公司在国内影坛可谓是一枝独秀,即便是华影集团也没有这么风光。
华影集团以数量取胜,每年筹拍几十部影片,好梦公司一年最多投资七八部电影,整体实力存在不小的差距。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出演这样的大制作?
孙丽暗自想着,地铁到站,她走了进去,车门关闭,在京城的地下疾驰而去。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大长今》的选角工作进展的还算顺利。
好梦公司不缺女演员,不过为了收视率导演肯定希望使用出名的演员,要是俞菲鸿来做主演那就最好了。
《英雄》上映后,除了姜闻等三位男主角,俞菲鸿和徐晶蕾两位女性角色也受到关注,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卧虎藏龙》以女性角色为中心,《英雄》则是男人的世界。
俞菲鸿和徐晶蕾的戏份不多,还有感情纠葛。
有评论者认为这段情节莫名其妙,就算剪掉也不影响剧情的发展。
也有人觉得对这两个角色刻画的不够,过于单薄,和《卧虎藏龙》里的人物比起来,没有灵魂。
不管怎么说,《英雄》的热映给两人带来。
《大长今》的导演试探过,不过俞菲鸿和徐晶蕾都没有档期,他只好在年轻演员里寻找,孙丽、刘滔和高园园等人都是主角的人选。
试镜结束,导演和制片人联系演员的经纪人。
导演选择演员不仅看演技,以及适不适合角色,还要考虑演员的档期和片酬,这需要和经纪人进行沟通,综合考虑。
虽然是公司的演员,也要按照流程来。
“我们为了这部戏可以放弃其他片约,不接广告,就专心的跟组拍戏,片酬按照公司的规定,绝不加价,也没有额外的要求。”小叶保证道,
小叶在为孙丽争取。
孙丽的劣势在于没什么名气,不能成为收视保证,优势是她可以专心致志的拍戏,不受其他琐事干扰。
刘滔和高园园已经成名,不缺戏拍,还要接拍广告和商业活动,档期紧张。
“这么大投资让新人做主角我不放心,还是高园园更合适。”导演摇头道。
高园园在亚洲都有名气,出演《大长今》有广泛的观众基础。
“孙丽可是林总招进来的,你还信不过林总么?”小叶反问道。
这就是谈话技巧了。
小叶暗示林子轩和孙丽的关系,林总的眼光还不值得信赖么?既然林总认可了孙丽,那还有什么担心的。
听起来似乎不靠谱,但在好梦公司,这句话很有说服力。
林子轩看上的演员大多都走红了,一方面是公司的着力培养,另一方面是演员有表演上的潜力,需要的是一个机会。
导演清楚小叶在公司的地位,手底下有赵莉颖这样的国际明星。
“你要是让赵莉颖客串演出,我就用孙丽做女主角。”导演提出了条件。
赵莉颖可以出演少年时的孙丽,有了赵莉颖的加盟,收视率不会太差。
“这样吧,你把小颖的戏份集中起来,半个月拍完,我只能挤出这么多时间。”小叶想了想,答应道。
赵莉颖正在英国拍摄《小雪的大冒险》第二部。
经纪人做的就是协调工作,交换资源,合理分配,达成目的。
第七百六十一章 狗仔
导演答应由孙丽这个新人出演主角,经过了慎重考虑,一方面孙丽试镜时的表现不错,对角色的把握到位。
另一方面还能把赵莉颖拉过来撑场面。
赵莉颖如今是炙手可热的国际影星,登上了春晚舞台,红遍大江南北。
一旦她加盟《大长今》剧组,这部剧必定成为媒体的焦点,不光有了足够的话题度,还能卖出个好价钱。
至于说她的演技怎么样,真没那么重要,就是客串演出,四五集的样子。
由此可见,有一位人脉广泛,资源丰富的经纪人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赵莉颖不是小叶手下的演员,小叶也就没办法和导演谈条件,为孙丽争取到优质的资源。
经纪人和演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演员走红了,经纪人在圈子里的地位水涨船高,有了地位,就能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帮助演员继续成长。
小叶把结果告诉了孙丽,让她安心的等待,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与此同时,津门《每日新报》的娱乐新闻部门,一位叫做韩丙江的娱乐记者正在翻看着手里的《叁联生活周刊》。
《每日新报》创刊于二零零零年,是津门地区唯一的都市早报,隶属于《津门日报》报业集团,他们走的是市场化路线。
所谓市场化,说白了就是什么新闻吸引人就报道什么,注重发行和广告业务。
这么做没什么不好,追求经济效益嘛,但有时也会突破底线。
比如国内重量级媒体的娱乐部门一般称为文化新闻部,意思很明显,我们是做文化的,不只是为了娱乐。
《叁联生活周刊》就是如此,发表的文章具有深度和内涵,这是杂志的格调。
《每日新报》不同,他们明确表示我们就是做娱乐的,什么消息劲爆有趣,读者喜欢,我们就报道什么。
说到底,是面对的读者群体不同。
《叁联生活周刊》的读者是知识分子,《每日新报》的读者是市民阶层。
韩丙江翻看《叁联生活周刊》不是为了学习人家的风格,而是想从中找到一些八卦素材,这是他的一点小心得。
他善于从别人的报道中发掘新闻,关注那些别人不太关注的消息。
这是他少年时养成的习惯,他从小喜欢看野史和秘闻,后来迷恋上了电影,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工厂当了一名小秘书。
做秘书不开心,觉得没意思,就辞职到电影院搞宣传,写写影评。
等到《每日新报》创刊,招聘娱乐记者,韩丙江前去应聘,成为一名娱记,除了日常的电影新闻报道,他一直在琢磨我怎么才能拿到劲爆的新闻。
津门虽然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