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卡拉是条狗》在全国各大院线陆续下档,票房刚刚过千万。

    这不是葛尤票房最差的电影,但和几部贺岁片相比逊色不少。

    对好梦公司来说,这部片子不赚不赔,勉强保本。

    用大明星演文艺片从而带动票房的路子证明不太好走,葛尤是目前国内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之一,结果还是不够理想。

    葛尤在考虑这件事,心里踌躇。

    “这本子不错,我觉得演的还行,可观众不爱看,我弄不明白是咱们自个的问题,还是观众变了。”葛尤不解道。

    这里面既有矛盾,也有统一。

    作为文艺工作者,总是说为人民服务。

    可怎么为人民服务,是按照老百姓的需求,拍大家喜欢的片子,还是拍文艺性的片子,来提升大众的审美。

    这种矛盾在葛尤身上尤为明显。

    他拍贺岁片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是在迎合大众,但他对贺岁片的兴趣不大,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葛尤不止一次的说不愿意重复自己。

    可拍文艺片又得不到观众的认可,他就在商业和文艺当中徘徊着,寻找平衡。

    “都有问题,社会在变,观众在变,咱们自己也在变。”林子轩回应道,“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生活节奏快了,观众没有耐心看慢节奏的电影,为了迎合观众,咱们也要跟上节奏。”

    “你觉得什么时候能慢下来?这么一直跑着也不是办法啊。”葛尤琢磨道。

    “谁知道呢,估计很难慢下来了。”林子轩如此说道。

    在英国,赵莉颖正在伦敦的大街上奔跑着。

    她穿着东方式的裙装,引起路人驻足围观,身前和身后都是摄像机。

    有路人认出了这是在拍《小雪的大冒险》,赵莉颖在英国参加过宣传活动,媒体有过报导,还曾引起小说读者的争议。

    原着党争论这个女孩适不适合小雪的角色,有赞成也有反对。

    有书迷拿出两年前陈导明的女儿陈咯的照片,证明这个才是真正的小雪。

    电影还没有上映,赵莉颖已经在英国有了不小的名气。

    这正是小说改编电影的优势,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体。

    英国电影公司为《小雪的大冒险》建了一家网站,不时的发布剧照和小演员的信息,网友可以在下面留言。

    留言关注最多的是赵莉颖和艾玛。

    这部电影在英国掀起了一股热潮,顺带的图书销售大增,出版社趁机推出了精装版和纪念版,捞了一笔。

    《小雪的大冒险》外景不多,绝大多数场景都在摄影棚内拍摄。

    英国电影公司启用了十间摄影棚,每一间摄影棚布置成魔法学院的一处场景,力求真实可信,实在做不到的只能用后期的电脑特效弥补。

    后期制作用的是好莱坞的特效团队,英国电影人和好梦公司提供创意图稿,具体制作由好莱坞的团队负责。

    一亿美金的投资中三分之一用在了特效上,保证影片的整体质量。

    赵莉颖跑了好几次,在火车站前面碰到了那个扮演哈利的小演员。

    几位小演员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互相了解,培养默契,虽然还不是特别要好的朋友,也不是陌生人。

    他们的演技算不上很好,勉强凑合。

    好在导演对小演员的要求不高,这部电影的定位是合家欢的商业片,不是要拍成经典,只要过得去就行。

    小叶站在一旁,望着逐渐适应英国生活的赵莉颖。

    赵莉颖这两个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大人要强。

    小叶自己也有变化,如今她的视野更为开阔,对未来更有信心。(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八章 风波

    慕姗姗把公司筹备了两个月的《蒙面歌王》暂停了,估计只能明年再说了。

    这是因为总局要对和音乐相关的内容进行一次大整顿。

    事件的起因是四月底在金陵举办的华国流行歌曲榜的颁奖晚会,歌手田振公开指责主办方的奖项缺乏公正性并拒绝领奖。

    这件事在国内的乐坛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颁奖典礼有黑幕这在圈内不是什么秘密,大家心知肚明,但公开说出来的真没有几个,说出来就捅了篓子。

    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众说纷纭。

    大概的经过是这样的。

    主办方原本告诉田振她拿到了最受欢迎女歌手奖,这是压轴大奖。

    田振因为在外演出的关系不确定能不能出席,主办方把这个奖给了其他歌手,谁知道田振当天有了空闲,赶到了金陵。

    主办方建议临时设立一个全球华语最受欢迎歌手奖给田振,先颁奖,把事情应付过去,奖杯以后再做。

    田振觉得既然我拿的是最受欢迎女歌手,观众投票选了我,为什么要其他奖。

    双方沟通出现了问题,这才导致田振指责主办方缺乏公正性。

    国内歌坛这些年有一个怪现状,各种音乐排行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就今年来说,举行或即将举行的就有华语榜中榜,原创音乐流行榜,华国流行歌曲榜,音乐风云榜等七八个榜单的颁奖活动。

    这么多榜单和奖项,不仅歌迷煳涂,歌手有时候也弄不清自己拿了什么奖。

    奖项的权威性荡然无存,颁奖晚会沦为了商业工具。

    在榜单泛滥的背后是商业利益和对名利的追逐,有人希望借助榜单获得金钱,有人希望拿到奖项,成名成腕。

    音乐公司为了包装新人,借助榜单让新人拿奖,暗箱操作。

    歌坛乱象丛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公正性可言。

    华国流行歌曲榜的主办方认为自己没错,这是业内的规矩,颁奖晚会上如果获奖人不能出席,就把奖项颁给第二名。

    第二名的歌手叫做那瑛。

    这的确是圈子里不成文的规矩,可大众并不知情,田振事件引起了强烈反响。

    媒体质疑这个奖项到底是谁说了算。

    是由观众投票决定,还是说主办方想让谁获奖谁就获奖,甚至可以临时加奖。

    大众支持田振,爆出了歌坛的黑幕,抵制了歌坛的不正之风,这样随意的奖项是在愚弄观众,亵渎音乐。

    圈内人在担心田振这么做付出的代价,不值得。

    每一个榜单都牵涉到巨大的利益,比如这个华国流行歌曲榜,主办方就有华国广播电台和多家商业团体。

    按照媒体的说法,田振面临着被封杀的危险。

    事实正是如此,华国广播电台的文艺中心通知下级单位对田振的歌曲进行冷处理,暂时不做播出安排。

    这就是五月份歌坛的封杀风波。

    媒体采访了歌坛的多位着名歌手,有人避而不谈,不愿意发表意见,有人认为国内的音乐环境太差,过于商业化,不够纯粹。

    有人觉得田振完全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解决问题,不应该这么冲动。

    真正表明态度支持田振的人不多。

    五月中旬,总局主管各种颁奖典礼的文艺处处长对此事做出回应,总局将对国内的音乐排行榜进行规范和监督。

    实际上,不仅是音乐排行榜,各种音乐类综艺节目同样受到影响。

    总局的整顿是一方面,还有观众对音乐节目的抵制和不信任。

    在排行榜奖项黑幕曝光后,媒体又报道了各家电台每月的排行榜和打歌榜其实是音乐公司花钱买的。

    出的钱越多,歌手在排行榜上的名次越靠前。

    这些黑幕引起了大众的强烈不满,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姗姗文化今年准备推出《蒙面歌王》和《华国之声》,《华国之声》有了前两季的铺垫,在观众中拥有口碑。

    但这种竞赛类的节目仍然免不了遭到质疑,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华国之声》将会继续下去,不过这一季的前景不太乐观,《蒙面歌王》只能暂停,等待这场风波过去。

    “田振可惜了,就算能挺过来,以后也不太好走。”慕姗姗惋惜道。

    这不难理解,想想陈配斯和朱世茂的境况就知道了。

    田振在国内流行音乐女歌手里数一数二,名气很大,只是得罪了太多人,总局整顿榜单势必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

    “看情况吧,明年的《华国之声》可以邀请她来当评委。”林子轩考虑道。

    这是他能做的,就像陈配斯和朱世茂,有机会的话林子轩会请他们拍电影。

    “对了,你看看这本杂志,有篇文章写的挺有意思。”慕姗姗推荐道。

    林子轩接过来看了看,《叁联生活周刊》,他听说过这本杂志,只是很少看。

    好梦公司的公关部门负责收集报纸杂志上关于公司演员的各类报导,一旦发现负面新闻,能够及时做出处理。

    公关人员会把处理结果通报给林子轩。

    所以,林子轩看到的是经过筛选的简报,通过简报了解娱乐圈的动态。

    慕姗姗由于要做《姗姗访谈录》,寻找社会热点事件,喜欢随手翻看杂志,养成了一种阅读习惯。

    做媒体工作的人大多都是如此。

    《叁联生活周刊》针对的是知识分子群体,内容符合慕姗姗的品味。

    “就是那篇《文艺的生活》,从上个月开始连载,这是第四期了。”慕姗姗介绍道,“前面三期写的是你、尤哥和冯哥的事儿,这一期轮到我了,这记者文笔不错,应该做过不少的调查。”

    林子轩翻开杂志,看到了那篇文章,作者叫做孟净。

    这一期的副标题是《那时青春,时光正好》,他给慕姗姗的图书写的序言。

    “我们无从猜想这两人在大学里度过了怎样的青春时光,京城广播学院的林**上留下了多少欢声笑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毕业后他们走在了一起,这一期我要说的正是慕姗姗,林子轩背后的女人。”

    文章的配图是林子轩和慕姗姗当年在纽约的合影。

    两人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身后的背景是纽约的世贸大厦。(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门砖

    孟净的这个专题以人物为主线,每一期介绍一位好梦公司的重量级人物。

    这些人物之间产生不同的交集。

    这种交叉描述的方式极大丰富了专题的内容,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人物影像,给读者一种立体感和层次感。

    前三期分别写了林子轩、葛尤和冯晓刚的早年生活,一直到他们相遇。

    “据说三人第一次相遇是在一家小饭馆,那家饭馆早已被拆除,消失在京城年复一年的城市建设中,老板不知所踪,我们无法了解他们当时谈了些什么,是意气相投,相见恨晚,还是说只是一场普通的饭局。”

    文章中出现诸多类似猜想式的语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专题的题目叫做《文艺的生活》,每一篇都有一个副标题,指明所写的人物,下面有若干小标题,代表所写的故事。

    在每一期结束的时候有一个预告,说出下一期的内容。

    第四期写的是慕姗姗,第五期是张国粒,好梦公司的那些人够她写大半年的。

    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题目。

    如果孟净把所有人物写一遍,内容涉及到大半个京城演艺圈,相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