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星持找了关系,没有效果,少林寺不仅是一座寺庙,还代表国内的佛教界。
“你们愿意改电影名字么?不改名字我们也没辙。”于东摇头道。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好梦公司不愿意插手,总局的态度已经摆明了。
黄勃作为《我的野蛮女友》的主演,又懂粤语,在电影首映式上回答了香江记者的提问,机智的应对赢得了不少掌声。
他在内地有了名气,在香江还是新人。
《无间道》开机一个月,实际情况并没有他和小叶说的那么好,刘德桦等一众演员的态度还行,工作人员就没有那么友好了。
他们觉得黄勃挤掉了原本属于香江演员的工作,或者认为黄勃没什么名气。
不需要刻意针对,只要在工作的时候稍微敷衍就行了。
黄勃没有太在意,每天认真的演戏,和导演沟通,就算是配角也不能马虎。
《我的野蛮女友》上映后,在香江的反响不错,五天票房突破了二百万港币,成为淡季的一匹票房黑马。
这种有点无厘头,有点煽情的片子获得香江观众的认可。
以前的国产电影要么太严肃了,要么地域色彩太浓,这部片子一点都不严肃,刻意减少了京味,就是一部都市爱情喜剧。
江至强扩大了影片的上映规模,其他院线也有意上映该片。
从目前的势头看,《我的野蛮女友》在香江的票房可能破千万。
四五月份是电影市场的淡季,一般的影片只有几百万的票房,香江的娱乐媒体做了大篇幅的报导,黄勃和高园园成了焦点。
这一天,黄勃像往常一样到《无间道》的剧组,他来的比较早,等着化妆。
以往化妆师总是先给香江演员化妆,然后才轮到黄勃。
今天不太一样,黄勃刚坐下,化妆师就过来了,脸上带着热情。
黄勃吓了一跳,香江的化妆师给人的感觉女里女气,他心想这人不是看上我了吧,我可是个正常男人。
他忧心忡忡的化完妆,碰到管服装和道具的工作人员,感觉没有平时疏远了。
就是香江的演员和导演,也对他亲切不少。
此时,黄勃意识到这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现实世界。
第六百八十九章 档期
对于黄勃在《无间道》剧组的遭遇,好梦公司当然不会置之不理。
公司在香江有负责人监督剧组的拍摄进度,同时负责考察香江电影的大环境,作为以后和香江电影人合作的参考。
具体的说就是分清楚谁能合作,谁不能合作。
以《无间道》剧组这个小圈子为例,态度表明一切,碰到那种对内地演员态度极其恶劣的人员,可以直接辞退。
态度不好的人员记录下来,下一部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这是刘德桦筹建的剧组,找来的都是和他有过合作,较为熟悉的电影人。
至今没有出现太过分的事情,只是小矛盾不断。
香江电影圈目前的状态是处在上层的一批人受影响不大,中下层的电影从业人员面临失业和转行的局面。
林子轩现在做的是梳理的工作,把香江电影圈的情况搞清楚。
经过考察,吸收一批香江电影的专业人才,利用香江的发行渠道打开亚洲的电影市场,这是好梦公司走出去的第一步。
香江的电影市场这么萎靡,为什么还有内地演员想混进港圈?
因为影响力和渠道。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香江电影在全盛时期影响力遍及东南亚,甚至和好莱坞合作投资电影,野心勃勃。
就算如今没落了,但港片在一些地方仍然有市场,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影迷。
即便是在内地,观众对港片依旧有一种怀旧的情绪,推崇香江明星,谈起香江电影滔滔不绝。
这是香江电影人用二十年的时间塑造出来的品牌形象。
内地演员混港圈无非有两点,要么在内地混不下去了,要么想借助港圈走出内地,提升在亚洲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香江有成熟的发行渠道和专业的人才。
他们能把电影推销到世界各地,熟悉欧美等国电影市场的运作模式。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在香江设有办事处和分公司,这是国际大都市的优势。
在林子轩看来,即使以后香江不拍电影了,也能利用这一点养活一批电影人。
实际上,现在还没到瓜分香江电影资源的时候,香江电影还没有完全倒下,至少从外表来看,还有一批人在支撑着。
整个行业的没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林子轩只是做一点准备工作,包括人才储备和筹建自己的发行渠道。
他不需要插手太多,只要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就好,旁观香江的电影前辈花费二十年的心血建立的基业就这么一点点的凋零。
《无间道》就像是落幕时的烟花,绚烂却短暂。
事实上,这部电影自筹拍之日起就受到香江媒体和电影人的关注。
首先是投资,两千多万的投资属于大制作,而且来自内地。
香江媒体和电影人对此反应不一。
有人认为这是内地资本对香江电影行业的入侵,要保持警惕,何况好梦公司在香江的名声并不怎么好。
有人觉得既然内地的电影公司那么有钱,不如弄个剧本骗些钱花花。
反正内地人不懂电影,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后拍成烂片也无所谓,内地人的钱嘛,捞一票就跑。
也有人是真心想合作拍电影,苦于在香江找不到资金,只好转向内地。
特别是传出好梦公司投资八个亿和英国电影公司合作的消息后,这些人更为积极了,在他们看来,内地人不差钱。
于东在香江受到欢迎,是被他们当成财神爷了。
不过好梦公司有着严格的审查程序,不是说拿个剧本写个大纲就能获得资金,香江电影人的名头在林子轩这儿不好使。
其次是演员。
香江媒体用“火树银花”这个词语形容《无间道》的演员阵容,刘德桦、梁朝维、曾志维和黄秋胜四大影帝的超强组合。
其中,刘德桦和梁朝维是十年来的首次合作。
还有香江年轻一代演员的加盟,以及一帮在港片中经常出现的黄金配角助阵。
光是这些演员的片酬就超过一千五百万港币,怎能不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
最后是故事,《无间道》的故事没有保密,帮派片是香江最主要的类型电影,不过近些年难以拍出新意。
古惑仔系列红火了一阵子。
大家一窝风的拍古惑仔,一帮小青年拿着砍刀,在街上打打杀杀。
香江电影行业的跟风和粗制滥造毁掉了这个系列,观众流失严重,但帮派电影在影迷心目中的影响并没有就此抹去。
《无间道》的故事除了娱乐元素和帮派片中的兄弟情谊,还有些深刻的东西。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片,正因为如此,即便这么多明星出演,有些媒体和电影人还是不看好这部片子。
在电影没有上映之前,谁也不知道是赚是赔。
于东回到京城,和林子轩聊了这次的香江之行,说了自己的感受。
“既然他们觉得咱们人傻钱多好骗,咱们就趁机装傻,不过就是不掏钱,陪他们玩玩。”林子轩说笑道,“《无间道》在香江上映还需要香江电影人的支持,先应付他们吧。”
“有些人不看好这部片子,觉得赔钱的可能很大。”于东提醒道。
从票房的角度讲,的确如此。
两千五百万港币的投资,加上后期的宣传费用,至少八千万的票房才能回本。
“想办法让电影在内地上映,电影局让怎么改都没关系,咱们全力配合。”林子轩决定道。
“这么一来,档期不好安排,弄不好咱们要自个打自个。”于东考虑道。
《英雄》、《小雪的大冒险》和《无间道》三部片子都集中在下半年。
其中,《小雪的大冒险》定档在圣诞节前后,华国和英国同时首映,有了总局的支持,排片不用担心。
《英雄》放在了春节档,留给冯晓刚和姜闻足够的时间。
《无间道》只剩下了十一档期,这不是最好的档期,可实在是没办法,总不能自己投资的电影打擂台吧。
“那就国庆档期吧,让宣传部门早做准备,考验他们的时候到了,而且,咱们还要和盗版继续做斗争。”林子轩如此说道。
第六百九十章 窘境
四月二十七日,李桉来到京城。
他二十二日从洛杉矶回到宝岛,受到热烈欢迎,在宝岛的五天里,李桉与宝岛电影界和政界的人士会面。
收获了各种奖章,算得上荣归故里。
宝岛的电影行业没落已久,只靠小成本的文艺片撑场面,在国际影坛的影响越来越弱,存在感很低。
李桉是宝岛能拿得出手的国际大导演。
这次《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奖,无论是民众还是政界要人都很重视。
他在京城只逗留一天,随后前往香江参加二十九日的金像奖颁奖典礼。
林子轩在京城饭店招待了李桉,还有一百五十多位参与《卧虎藏龙》拍摄的内地工作人员和为电影提供赞助的厂商代表。
主要是为了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
席间,他们谈到了香江的金像奖,金像奖如今的境况不容乐观。
这一届香江金像奖的主席是程龙。
选出程龙做主席是想用他的影响力提升金像奖的人气,挽回香江观众的信心,为日益低迷的香江电影行业提振士气。
然而,程龙在好莱坞拍戏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只是挂名。
据说他会缺席这一届的金像奖,连主席都不参加,还怎么提振士气,香江媒体和业界同行对此颇为不满。
还有资金问题,金像奖的颁奖典礼大概需要三四百万港币。
组委会每年通过向电视台出让转播权和拉赞助来筹集资金,在香江电影的黄金时代,几百万港币不是问题。
近些年由于颁奖典礼的收视率屡创新低,香江观众自己都不爱看,广告商更不愿意掏钱赞助,导致资金入不敷出。
电视台趁机压低转播费,今年只愿意拿出六十万港币。
加上各方的集资,也不过一百五十万港币,对于颁奖典礼来说,太过寒酸了,连租场地和布置现场的费用都不够。
最后,由政府部门的电影基金会拨款两百万港币,才勉强凑足数目。
由此可见,香江电影行业面临的窘境。
说白了,就是大家没有信心,不愿意投入,撤资的撤资,转行的转行。
再说,金像奖是一个小圈子的奖项,或者说是香江电影人自娱自乐的一个奖,在开放程度上,远不如宝岛的金马奖。
好梦公司只象征性的派了两个人参加。
《卧虎藏龙》应该会拿奖,不过内地演员拿大奖的可能性不大,陈导明和俞菲鸿等人正在赶拍《英雄》,没有出席。
两天后,林子轩听说一件事儿。
李桉在香江参加了一个导演座谈会,在座的只有他不懂粤语,于是,一帮香江导演为了照顾李桉,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