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亏待了她。”

    高园园看着自己担心了一天的麻烦就这么解决了,心情放松下来。

    这就是大公司的做派。

    高园园和父亲离开好梦公司不久,接到了李总的电话。

    李总在电话里恭喜她进入好梦公司,祝她早日成为一线明星,又惋惜自己的公司太小,不能替她提供好的资源。

    话里话外透着交好的意思,让高园园不要忘记他这个老东家。

    结束通话,高园园感觉很奇妙。

    她听过林子轩的事迹,了解林子轩在圈子里的地位,不过那都是私下里的八卦消息,大家传来传去,真假难辨。

    今天才算是见识到了,传言不虚。(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章 上课

    这个周末,林子轩要去上课。

    上课的地点在文化部的一间会议室内,周末两天,共八节课。

    包括外交礼仪、英国文学概论,以及有关英国社会文化方面的常识。

    这是为明年一月份出访英国做准备,由外交部和文化部组织。

    参加的人员有六位作家、两位对英国文学有研究的学者和随行的文化部官员,目的是熟悉英国的礼仪和文化。

    即使是作家,也难说就了解英国的文化。

    他们或许知道那些英国着名作家的作品,但对英国的文化所知不多,谁没事研究那个啊,那是专家学者的工作。

    由于会和英国王室接触,社交礼仪不可避免。

    倒不是说按照他们的礼仪来,只是要弄清楚哪些东西让他们避讳。

    既然要和英国的学者交流,不能连人家的文化都不了解,至少提到某个人物的时候有印象,知道是干嘛的。

    这六位作家里,林子轩最为年轻,是小字辈。

    其他五位都是华国作协的领导,年纪有五六十岁,在国内文坛具有影响力。

    此次出访由文化部副部长带队,规格不低,不少作家都想参与进来。

    人生在世,逃不过“名利”二字,这些老作家或许不在乎钱,但在乎名声。

    他们对林子轩的态度不错,林子轩现在是京城作协的副主席,是组织的一员,在没有利益纠葛的情况下,大家相处融洽。

    课余时间,几个人一块闲聊,主要是他们聊,林子轩听着。

    “小林啊,你有创作才华,但不要浪费在影视上面,文字才有魅力,才能流传千古,影视能做到么?”一位老作家不以为然道,“那部童话故事是畅销,不过你应该把精力放在严肃题材的作品上,不能太浮躁。”

    “小林还年轻,还有时间,不像咱们都老了。”另一位作家感慨道。

    “我就是这么说说,现在的年轻作家沉不下来,总想着把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出名赚钱,不像咱们那时候写作是为了给社会和民众留下精神财富,是反映一个时代。”先前的老作家抱怨道。

    林子轩也不争辩,配合着说上两句。

    传统作家看不起影视编剧,小说讲究雕琢,无论是语法还是词句都要仔细琢磨,一本小说往往修改上几十遍。

    剧本就没有那么讲究了,只要把意思表达出来就行,以对话为主。

    尤其是电视剧的剧本,为了拉长集数,灌水是常见现象。

    电视剧是按照集数卖钱,集数越多越赚钱。

    九十年代初期,二十集的电视剧是主流,到了中期,四十集的电视剧大量出现,现在朝着五十集以上发展。

    剧情不够对话来凑,一集电视剧没什么剧情,就看两个人闲聊了。

    电影剧本要好一些,一般是九十分钟的剧情,但同样存在灌水的现象,有些甚至拍成了广告片和歌曲mv。

    年轻作家为了小说改编成剧本,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就走影视剧的路线。

    这是传统的老作家看不顺眼的地方,认为那样的小说缺乏深度。

    对于小说和影视剧谁能流传更广的话题,林子轩觉得没有分别。

    只要是经典的东西就具有价值,能流传下去,小说带给人想象的空间,影视剧更为直观,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老作家们谈到即将在明年年底举办的文代会。

    这是第七次文代会,到时会改选领导机构,包括主席、副主席和荣誉委员。

    华国作协同样会进行选举,林子轩应该能成为作协三十名主席团委员成员。

    想成为作协的副主席,就要五年或者十年以后了。

    没办法,这个会议五年一次,选举也是五年一次,除非出现意外状况。

    “小林这回有希望进入主席团,你是京城青年作家的代表,我们几个都看好你。”有老作家支持道。

    “我上次就说要退出去,给青年人机会,可主席不同意。”有老作家无奈道。

    这么说更像是炫耀自己和主席之间的亲密关系。

    如今的作协主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说起来和林子轩有些渊源。

    林子轩当初把《活着》投给沪城的《百花》杂志,《百花》杂志社的社长正是这位作协主席的女儿。

    有了这层关系,《活着》才得以发表。

    作协虽然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但也有地域观念,全国进入作协并成为作协委员的作家有八百多人。

    在选举上,京城地区的作家肯定支持林子轩,其他地区有各自的支持者。

    两天的课程很快结束,讲师来自于京城名校的教授,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做不到深入了解,只是泛泛而谈。

    他们不用死记硬背,这不是考试,有个大概的印象就达到目的了。

    几位作家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写一篇演讲稿,有可能到英国的大学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无非是文学方面。

    林子轩没打算发表深刻的见解,这种场合老生常谈最保险。

    这是一次官方活动,不是个人秀,他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就好。

    十一月份,李桉带着《卧虎藏龙》参加了北欧的斯德哥尔摩影展,西班牙的圣萨巴斯汀影展和英国伦敦影展。

    电影在欧洲受到欢迎,李桉收获了奖项和赞誉。

    跑完欧洲的影展,接下来是十二月份在美国本土的宣传和上映。

    以前只是起跑,现在进入了冲刺阶段。

    美国影艺学院每年会选择一部电影义演作为筹款,今年选择了《卧虎藏龙》。

    十二月五日,《卧虎藏龙》将在洛杉矶举行盛大的首映式。

    随后影片会在纽约两家、洛杉矶一家影院上映,等这三家影院的口碑传出后,再扩大院线规模。

    时间表跟着奥斯卡的时间而定。

    两周后是美国传统的圣诞节档期,竞争激烈,但也是绝佳的宣传机会,只要能保持良好的口碑,就有机会杀出重围。

    配合着年底各种奖项的颁发,从而吸引观众。

    林子轩不打算参加在美国的首映式,他让于东带着演员前往,这是一次和好莱坞主流电影圈接触的机会。(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一章 品牌

    在一间豪华影厅内,林子轩和好梦公司的一众高层正在观看一部电影。

    电影结束,影厅内灯光亮起。

    “大家觉得怎么样?”林子轩询问道。

    他问的不是电影,而是在这间影厅里看电影的感觉。

    座椅是否舒适,音响效果是否满意,在不同的位置是否存在偏差等等。

    这是好梦公司用大半年的时间,花费数百万改造出来的一家影院。

    影院共有五间影厅,可同时容纳上千观众。

    他们所在的是最大最豪华的一间,放映设备全部来自美国,这次是为了体验这套进口设备的观影效果。

    在此之前,工作人员做过测试。

    不过好梦公司的高层都是圈内人,不少人在国外的影院看过电影,他们从电影人的角度进行对比,判断能不能达到国外影院的水准。

    像这样的影院在沪城有一家,花城有两家,还在施工当中,春节前完工。

    加上京城的两家,这五家影院是好梦院线的基础,总投资将近三千万。

    “感觉上有区别,国外院线在建造初期就考虑到回声的问题,他们用吸音材料和吸音装置避免出现干扰。”有人回应道,“咱们是在旧有影院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改造的不太彻底,存在一定的干扰。”

    这家电影院不是新建,原本是一家经营不善的影院。

    好梦公司用低价拿到了十五年的租期,按照合同规定,十五年后这间影院仍归原业主所有,包括对影院的改造。

    以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行情,业主能有稳定的收入就偷笑了。

    而且,十五年后还能接手一家豪华影院,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对林子轩来说,这是权宜之计。

    等好梦公司的资金充足,会把电影院给买下来。

    先租后买,一步步的来,如此就能花费较少的资金快速扩张。

    国内院线的设备老旧,改造后仍然无法达到国外影院的效果。

    “座椅的设置存在问题,坐在后排和边上有少许的差别,最好能做出调整,照顾到所有的观众。”有人提议道。

    “我觉得应该设有残疾人专座,为他们提供方便,这在国外的影院很常见。”还有人建议道。

    大家从各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有些容易做到,有些只能以后再说。

    林子轩想打响好梦院线这个品牌,就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不仅是为观众着想,也是为以后的加盟商设定标准。

    好梦院线的标准就是为观众服务,你不为观众着想,观众凭什么到你的影院看电影,你怎么赚钱。

    今后院线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品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老百姓去电影院看电影,第一个想到的是好梦院线,这才算是成功。

    影院改造完成,接下来要选择一个好时机开门营业。

    林子轩准备在春节前后,与沪城和花城的院线同时开业,营造出声势。

    开业上映的第一部电影相当重要,一定要是好梦公司自己的影片。

    十二月份,总局将下发文件,批准五家民营影视公司拥有电影的发行权。

    其中,京城三家,沪城一家,杭城一家。

    这标志着好梦公司脱离了华影集团,能够自己发行放映影片,从依附合作的关系变成了竞争对手。

    当然,说竞争对手有些夸大,还是以合作为主,只不过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华影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电影集团,掌握着院线的排片。

    林子轩深知在今后的电影行业里得院线者得天下,对院线的投资不能停步。

    按理说,好梦院线的开业影片非冯晓刚的贺岁片莫属。

    既有票房保障,又有纪念意义。

    然而,冯晓刚正在忙活《英雄》,葛尤在拍《卡拉是条狗》,两人缺席了今年的贺岁档,让其他的影视公司颇为振奋。

    《卡拉是条狗》同样是个不错的选择,葛尤的转型之作,备受观众期待。

    “还是算了,片子是好片子,可我心里没底。”葛尤婉拒道,“不是说演不好,就是觉得观众可能接受不了这种太现实的题材,这和贺岁片不一样,没那么闹腾,很平淡一故事,要是票房不好,对公司有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