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主
在从京城飞往湘南的飞机上,刘滔坐在商务舱内。
她的位置靠近窗户,能看到外边的云层和阳光,在她身边的是经纪人小叶。
旁边的位置上大多是好梦公司的演员和员工,共有二十多人,不乏像是俞菲鸿和徐晶蕾那样的国际大明星。
徐晶蕾刚刚凭借《卧虎藏龙》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拿到最佳女配角。
虽然是女配角,不过那可是北美地区着名的电影节。
国内媒体做了大篇幅的报道,认为她会成为续巩莉和俞菲鸿后,第三位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华国女演员。
刚刚还有乘务人员激动的向俞菲鸿和徐晶蕾要签名。
从这点就能看出各人名气的大小。
除了这两人,不少好梦公司的演员都被要了签名,然而,上飞机后还没有人找她要签名,甚至都没人认出她来。
这就是差距。
“别泄气,你可是林总钦点的,她们当初也是林总发掘的,你和她们的差距就是少拍了几部戏。”小叶低声鼓劲道,“等拍完《白蛇传》,你也能红起来。”
这话是没错。
媒体上关于俞菲鸿和徐晶蕾的报道很多,随着《卧虎藏龙》在国外受到追捧,不少陈年旧事被翻出来报道。
在媒体的报道中,林子轩在洛杉矶偶遇俞菲鸿,顿时惊为天人,认定她是出演俞秀莲的不二人选。
并力邀她回国拍摄《卧虎藏龙》的电视剧,从而造就了一位威尼斯影后。
徐晶蕾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被林子轩看中,出演玉娇龙。
正是通过电视剧的锻炼,一部部电影的打磨,才成为如今的徐晶蕾。
刘滔回想着这些报道,心里并没有放松,反而露出一丝苦笑。
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她是林子轩发掘的没错,但和这两位国际影星不同。
俞菲鸿和徐晶蕾都是电影学院表演系科班出身,她是拍广告片进入的这个圈子,以前没有表演基础。
在《白蛇传》剧组,黄晓明和海青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
两人会讨论这一段该用什么方式演,这句台词怎么发声,语速的快慢等等,都是相当专业的话题。
刘滔在一旁听着,才知道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门道,那么演的确会好一点。
她觉得自己像是旁听生,努力的跟上对方的节奏。
和她一样不是科班出身的还有黄勃,两人因为是一个经纪人的缘故走的很近。
而且,在聊演戏的时候不会说那些听不懂的专业名词。
黄勃总能用直白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演戏的看法,给了刘滔不少帮助。
她感觉和黄勃交流更为顺畅,但她学不来黄勃的表演方式。
黄勃善于自由发挥,表演上很灵活,他的角色是个反派妖怪,演的出格一点没有问题,还能把妖怪乖张凶恶的一面表现出来。
事实上,反派比正派在表演上发挥的空间更大,更有戏。
刘滔扮演的是白素贞,人物受到性格的限制,只能表现出温婉端庄的一面。
对于新人演员来说,角色的性格单一是好事儿,只要按照剧本来演,基本上不会出现偏差,比较稳定。
结果可能是观众觉得刘滔演的既不算很好,也不能说糟糕。
这正是刘滔的想法,公司投了那么多钱,她首先不能演砸了。
通过这一个月的拍戏,她认识到科班出身和业余演员的差距,她不会去想我怎么在表演上寻求突破,只想着安安稳稳的把戏拍完。
或者说,刘滔还没有把自己放在专业演员的位置上,定位不明确。
刘滔是第一次参加金莺节,为《白蛇传》做宣传,俞菲鸿和徐晶蕾是作为颁奖嘉宾,为电视艺术节增加人气。
林子轩坐在前面,正在和徐晶蕾闲聊。
徐晶蕾说了说《卧虎藏龙》在北美的情况,下个月她还会飞去美国参加宣传,一直到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虽然这大半年没有拍戏,可她的收入反而快速增长。
随着徐晶蕾在西方名气的增长,一些国际大品牌纷纷邀请她拍广告和做代言,拍一周的广告就能收入三十万美金。
不过这种赚快钱的机会不多,更多的是三到五年的长期代言。
这种代言至少要一百万美金以上。
林子轩交代过暂时不要谈代言,等到奥斯卡之后再谈。
国际大品牌的代言是女星们争夺的焦点,毕竟女星太多,国际大品牌有限,但现在签约谈不出价钱来。
“对你来说,《卧虎藏龙》已经是过去式了,要把更多心思放在《英雄》上,这部片子你的戏份不多,却有出彩的地方。”林子轩如此说道,“你有时间想想今后的发展,是像巩莉那样继续走国际路线,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林哥,你觉得呢?”徐晶蕾询问道。
“到了这个份上,我不会再替你安排了,看自己的兴趣吧。”林子轩回应道,“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做你想做的事儿。”
徐晶蕾听到这句话,心里突然有种失落。
一直以来,都是林子轩在帮她安排要走的路,要拍的电影,把她一步步的捧到了国际影星的位置。
林子轩就像是一把伞,替她挡风遮雨。
她心里有过不少念头,如果不做演员,她想成为画家,或者去做导演。
像林晓玲那样,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不过这些念头只是在脑海里转了转,她知道如今的局面来之不易,华国那么多女演员,有机会成为国际影星的又有几位。
同时她有些感动。
如果在其他电影公司,花费那么多资源捧起来一位国际影星,肯定会把她当成摇钱树,不断的接戏,为公司赚钱。
林子轩能给她自主权,让她选择今后的生活,这是把她当作朋友或亲人看待。
一时间,徐晶蕾心潮起伏。
从九零年她看到林子轩的小说,到九五年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再到现在她坐在林子轩的身旁。
十年时光就这么过去了,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
她望着林子轩的侧面,机窗外的阳光映照进来,格外耀眼。(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五章 报道
林子轩不像徐晶蕾有那么多感慨,他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他没有那种我捧红你,你就要为我卖命的思想,那是封建家长。
在旧社会或许行得通,现在都是新世纪了,讲究的是合作共赢。
他让徐晶蕾自主选择,有人情的成分在里面,也是因为徐晶蕾如今有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选择。
像巩莉那样走国际化路线,最好是和好莱坞的经纪公司签约。
这不影响徐晶蕾和好梦公司的关系,好莱坞的经纪公司将负责徐晶蕾在北美地区的演艺工作,包括接戏和广告等等。
同样,他们会从中抽取提成。
通过《卧虎藏龙》成名后,徐晶蕾在好莱坞的片酬能拿到八十到一百万美金。
这和李连节一千万美金的片酬无法相比,不过和巩莉相差不多。
如果徐晶蕾想朝着其他方面发展,比如成为导演,林子轩同样支持。
以俞菲鸿为例,她看到一部心动的小说,推荐给了林子轩,想拍成电影。
林子轩看了看,小众的文艺题材,赔钱的可能性极大,即便以俞菲鸿目前的影响力,也不能改变国内观众的观影兴趣。
巩莉拍的片子照样会赔钱,这是由市场决定的。
但林子轩没有拒绝,而是让她继续打磨剧本,做好充足的准备。
就算赔钱,也能赔的少一点。
他支持旗下演员的各种想法,多方面发展,不过是在他们成名之后。
对于那些还没成名的演员,安心的拍戏才是正途。
所谓演而优则导,这说明你在一个行业成功了才有资本进入另一个行业,否则可能两边都做不好。
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一味地让演员拍戏,不注重演员的自身需求,可能导致双方的关系出现裂痕。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还有对簿公堂的案例。
林子轩想让好梦公司保有一点人情味,即便真的离开,也是好聚好散。
俞菲鸿和徐晶蕾还好,心性比较淡然,对利益看得不重。
有些演员出名后想自立门户,成立影视公司或者自己的工作室,这无可厚非,谁都想自己做主,赚得多一点。
只要没有什么矛盾,林子轩同样支持。
他反感的是那种离开公司后不懂得感恩,和公司反目的人。
所以,在签约演员和招收员工的时候,他更看重品性。
就算再有才能,如果品性不佳,林子轩也不会招进公司,这是原则。
飞机降落,好梦公司一行人走出机场。
由于在金莺节期间,机场有大批记者和粉丝蹲守,俞菲鸿和徐晶蕾是这次电视节邀请的主要嘉宾,成为记者关注的对象。
他们刚出机场就被记者围了上来。
好梦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这种阵势相当熟悉,从容应对。
不能太过冷漠,要回答记者几个问题,也不能停留太久,影响机场正常运营。
在机场安保人员的配合下,好梦公司的演员接受记者的拍照和采访。
十分钟后乘坐金莺节组委会派来的车辆离开。
作为国内影视圈的重量级人物之一,林子轩在金莺节上的活动不少。
这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主办方安排影视公司的老总们畅谈电视行业的发展。
还有湘南卫视的一个访谈,以及出席自己公司电视剧的宣传工作,最后是参加金莺奖的颁奖典礼。
在酒店休息一晚,林子轩没想到自己上了一家湘南本地报纸娱乐版的头条。
头条的内容来自于一张照片,好梦公司的人从机场走出来。
照片上,林子轩穿了件黑色风衣走在前面,身边是俞菲鸿和徐晶蕾,身后是公司的其他明星,两边是公司的工作人员。
这么一大帮明星一起出来,的确很有看头。
然而,照片的焦点没有对准明星,而是对准了林子轩,突出了林子轩在其中的地位,把其他明星放在了陪衬的位置。
不得不说,摄影师选取的角度很好,让林子轩看起来有一种众星捧月的气势。
这篇报道的名字叫做《林子轩的影视王国》,重点介绍了好梦公司和林子轩的发展轨迹,认为好梦公司已经有了国际化的雏形。
报道列举了一些材料。
好梦公司在演员方面拥有包括葛尤、俞菲鸿和徐晶蕾这样的国际影星,还有众多国内的一线演员。
在导演上有冯晓刚和林晓玲这样的大导演,还培养了一批青年导演。
好梦公司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和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这一切都表明这家公司正在走向国际化。
林子轩正是这家公司的带头人。
可以说,一个围绕着林子轩的影视王国正在形成。
整篇报道言过其实,过于想当然。
报纸在照片旁边还加上了备注,用了“王者风范”四个字来形容林子轩。
“这不是咱们的媒体吧?”林子轩看了报道,疑问道。
“不是,我们打过去问了,这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