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做到老总的都是精明之人,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随时关注国家的政策走向,判断投资方向。

    林子轩心里明白,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要改变了,资本将逐渐成为主导。

    如果说九三年资本进入演艺圈只是试水的话,那么这次就是来真的。

    从整个电影产业的角度看,这是好事儿。

    有了资本的注入,在电影投资上,影院建设上,国内的电影产业会快速升级,更新换代,实现电影产业的工业化。

    比如以前一部国产电影投资一个亿是很难想象的事情,资本进来后,一个亿或许只是大制作影片的最低标准。

    不投资一个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拍的是大片。

    有了资本的介入,豪华影院会像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建设起来。

    与此同时,资本也会扰乱影视行业的正常秩序,资本逐利,投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电影的艺术性。

    一方面商业片会获得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文艺片的生存空间会被挤占。

    在资本的冲击下,国内的电影行业很可能会进入一个烂片时代。

    林子轩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大趋势,市场化的结果就是如此,他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可能的在商业和艺术上保持平衡。

    六月份,京城的艺术院校又有一批学生即将毕业。

    好梦公司签了几名年轻的导演和演员,包括黄小明、夏宇、刘晔和袁荃等人。

    林子轩拿出一千万成立了一个青年导演扶助基金,预备投资五部小成本电影,给那些青年导演练练手。

    只要有一个好剧本和拍摄计划,通过好梦公司的审核后就能拿到拍摄资金。

    好梦公司还会为青年导演提供剧组成员和演员,包括后续影片的上映发行。

    以此发掘有潜力的青年导演和演员,为好梦公司做好人才储备。

    青年导演扶助基金每年都会有,金额是好梦公司上一年收益的百分之十,公司赚的越多,基金就会越多。

    林子轩出席了青年导演扶助基金的新闻发布会。

    “电影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青年导演,他们才是这个行业的未来,我们愿意为青年导演提供这样的发展平台,帮助他们走出第一步,希望他们未来能走的更远,走向世界。”林子轩如此说道。

    看着台下鼓掌和拍照的记者,林子轩有瞬间的恍惚。

    曾几何时,他还是这个圈子里的新人,骑着自行车,拿着剧本到京城电影制片厂寻找把剧本拍成电影的机会。

    如今他坐在台上,有能力给那些刚进入圈子的新人提供拍戏的机会。

    他觉得就该如此。

    老人带新人入行,这是圈子里的传承,有传承才不会断绝,才有希望。(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一章 锻炼

    青年导演扶助基金的负责人是林晓玲,由她决定给哪些电影项目投资。

    这个基金不注重商业性,偏向于文艺片和独立电影。

    科班出身的林晓玲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她接受过系统的学院教育,拿过国外电影节的大奖,拍过卖座的影片,有着丰富的拍片经验和指导青年导演的资。

    林晓玲更容易理解青年导演的想法,沟通起来没有障碍。

    如果让林子轩或者于东负责这个计划,他们看剧本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可能是市场因素,本子能不能卖座。

    林子轩把林晓玲推出来不光是因为她合适,比她合适的大有人在。

    比如说田状状,在资和人脉关系上都要比林晓玲强。

    一方面这是对林晓玲的一种锻炼,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她在青年导演中的威信,提高在演艺圈的地位。

    以后那些通过这个基金成名的青年导演都要感谢她,这就是人脉。

    一千万虽然不多,按照每年投资五位导演来算,十年后至少有五十位导演接受过林晓玲的指导。

    只要有七八位导演闯出了名堂,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是个得罪人的活,拿到资金的人会感谢我,那些拿不到资金的人肯定会恨我,说起来还是拿不到资金的人更多。”林晓玲计算道。

    “你要懂得拒绝,拿不到资金说明他们的剧本不好,说服不了你,你让他们继续打磨剧本,明年再来。”林子轩提醒道,“也不是说让你一个人负责,你可以和电影学院合作。”

    林晓玲出身电影学院导演系,导演系的学生缺少资金拍电影。

    如今有了这笔钱,电影学院的老师肯定愿意合作,推荐优秀的学生,甚至主动参与到计划中来。

    在这个社会上,不能光是单打独斗,还需要借助各种资源。

    林子轩只是提点一句,剩下的工作由林晓玲完成,她要整合自己的关系网,扩大交际层面,增加在圈子里的影响力。

    林晓玲邀请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教授郑洞添出面,和电影学院达成了合作协议。

    她会优先考虑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从而获得了电影学院的支持。

    郑洞添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把这位得意弟子夸赞了一番。

    郑洞添和好梦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作为圈子里着名的电影理论家,他对电影行业有着独特的见解。

    就像这次关于《卧虎藏龙》的争论,他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他认为这部片子好看,主要是放在什么框架内去看。

    如果非要和传统武侠片比较,非要达到那么一个标准,就会失望。

    如果把它作为一部以东方文化为载体,具有西方意识的片子,就会好看。

    郑洞添认为李桉的创作态度很严肃。

    比如影片中武当派的剑术,打法很正宗,是地道的武当剑术,而那些香江武侠片中的武当剑术恰恰是乱打一气。

    从这个角度讲,李桉让武侠片回到了正宗,修正了武侠片的概念。

    观众对于武侠片的了解其实很片面,往往以香江武侠片作为模板,不符合这个模板的就是坏的,符合这个模板的才是好的。

    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与其讨论这部片子是不是商业片,是不是给外国人拍的,李桉有没有拍出武侠片的味道,不如讨论这部片子的制作过程更有意义。”郑洞添在报纸上发文章说道,“这么大投资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复制的可能,华语电影的大片时代是不是到来了?”

    他分析了好莱坞电影的投资规模,好莱坞的常规影片,每年是两百五十部。

    常规电影是指投资在四千万美金以上的影片,如果加上那些小成本电影,好莱坞一年制作的电影在五百部到七百部之间。

    国内每年制作的电影在一百五十部左右,一千万美金以上的影片几乎没有。

    想要和好莱坞大片抗衡,就要有大投资和大制作,目前华语电影怎么拿到投资比拍什么内容显得更为重要。

    当然,没有一个好剧本也吸引不到投资。

    郑洞添是从电影产业的角度讨论《卧虎藏龙》,影评人更为关注电影本身。

    新闻发布会结束,林子轩和郑洞添闲聊了几句。

    “听说你们准备弄一部投资两千万美金的武侠片?这类片子在国外真的有市场?”郑洞添好奇道。

    国内的电影人对于《卧虎藏龙》在国外的真实境况不太了解。

    香江拍了那么多部武侠片也没见打入西方市场,《卧虎藏龙》真的行么?

    “美国的电影公司很看好李桉的片子,他们花了六百万美金购买北美地区的放映版权,还打算投入两千万美金做全球宣传。”林子轩回应道。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非常重视宣传。

    无论是参加各地的影展,还是在电视上投放广告,包括奥斯卡的公关,没有一两千万美金根本拿不下来。

    他们信奉高投入才会有高回报,好电影是宣传出来的。

    “咱们拿两百万来培养青年导演,算起来不到三十万美金,真是不能比啊。”郑洞添感慨道,“你们给国内的电影企业淌出一条路,别管电影是拍给谁看得,先把这个市场做起来再说。”

    这是实话。

    只有市场做大了,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容得下各类型的影片。

    上映一个月,《卧虎藏龙》的总票房达到三千三百万,很难突破四千万。

    这和后期盗版光盘出现,以及种种争议有关,影片在国内的口碑不佳。

    时光网上,《卧虎藏龙》的评分是六点五,说明年轻观众不太认同这部电影。

    在好梦公司的调查中,知识分子偏爱《卧虎藏龙》,他们觉得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电影理论家认为这部片子值得借鉴和思考。

    武侠片爱好者和部分影评人是抨击的主力,集中在《卧虎藏龙》不够原汁原味和西化两个方面。

    青少年观众进电影院是为了看打打杀杀,图个爽快。

    他们感觉《卧虎藏龙》太墨迹,看不懂。

    这份调查对于《英雄》的制作会有帮助,虽然《英雄》同样是一部面向海外市场的武侠片,但也要顾忌到国内观众的感受。(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二章 渠道

    周星持带着助手来到京城。

    他打算拍一部功夫片,把功夫和足球结合在一起,叫做《少林足球》。

    他找林子轩不是为了拉投资,也不是谈演员,而是想让好梦公司负责影片在内地的发行上映工作。

    准确的说是想让林子轩帮他打通进入内地电影市场的渠道。

    自从九七年香江回归后,由于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加上香江电影的独特性,香江制作的影片在审查上仍然拥有自主权。

    在拍摄题材和内容上非常自由。

    不过总局规定,如果是香江和内地电影公司合拍,或者要在内地上映的影片,必须通过总局的审查才能公开上映。

    说白了,就是让林子轩搞定总局。

    《少林足球》的投资规模在一千万美金左右,由香江的一家电影公司出资。

    在香江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也只有像周星持这类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大明星才能拿到这么多的投资。

    林子轩对这次的合作兴趣不大。

    不参与投资获得的收益有限,相当于是一份跑腿的活,没什么意思。

    再说,总局是那么好搞定的么?

    林子轩让公司的总经理于东和周星持等人谈谈,能谈拢最好,谈不拢就算了。

    到了年底,好梦公司拿到电影发行权的批文,就有了发行电影的资格。

    针对《少林足球》这部影片,他提出了两点意见。

    想让影片在内地上映,最好把片名给改掉。

    “少林”在内地是一个品牌,嵩山少林寺是国家星级的旅游景区,他们注册了商标,在版权上存在争议。

    要叫《少林足球》也行,先和少林寺达成协议,授权周星持使用这个称谓。

    只是恐怕少林寺不会同意。

    电影里把少林武功和足球放在一起搞笑有可能引起佛教人士的反感。

    如果是一部弘扬少林武术文化的电影,那就没问题了,喜剧片很难被接受。

    还有电影中关于踢假球和使用违禁药物的剧情,有映射的嫌疑。

    《少林足球》的故事背景是在内地,还是全国性的足球比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