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既然过去了,你不用多想,把这个角色演好就行了。”林子轩交待道,“李桉那边不需要担心,角色既然定下了,他会用心来拍的,如果拍摄的过程中出现了状况,你别当场和他顶撞,交给公司来处理。”

    《卧虎藏龙》这个项目到了如今的地步,除非是资金出了问题,否则很难停下来。

    毕竟牵涉到各个方面,涉及到数千万的资金,李桉追求完美,但他明白一部电影不可能完美,能够做到一半的程度就不错了。

    导演在拍戏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权利,他可以修改剧本,减少某个演员的戏份。

    林子轩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李桉只要找到合适的理由,就能削减徐晶蕾的戏份。

    他觉得李桉不会这么做,玉娇龙是电影的主角,减少戏份会破坏影片的架构和完整度。

    这么说是以防万一,遇到这种事徐晶蕾不要直接和李桉发生争执,有好梦公司出面协调,留有回旋的余地,才是稳妥的做法。

    拍摄的过程还可能碰到其他问题,香江的制作班底和内地工作人员做事方法不同。

    这些都需要公司派人协调解决。

    “我知道了,谢谢林总。”徐晶蕾道谢道。

    “小玲说得对,你太见外了,咱们认识几年了,在外边叫林总,在家里叫林哥就行了,别拘着,等会留下来吃饭,我妈那边应该快做好了。”林子轩随意道。

    “好的,林哥。”徐晶蕾点头道,“这是什么?《小雪的大冒险》出英文版了么?”

    在林子轩身旁的桌子上,有一本英文图书,封面上是个在奔跑着的小女孩。(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一章 副业

    徐晶蕾的英文还行,看到了图书封面上的名字。

    “这是出版社寄过来的样书,他们准备在圣诞节之前发行,现在正在做宣传。”林子轩拿起图书,递给了徐晶蕾,“你要是喜欢拿去看看,出版社寄了十几本呢。”

    圣诞节在欧美等国相当于华国的新年,非常隆重。

    西方人过圣诞节会互相赠送礼物,出版社觉得那时候出版《小雪的大冒险》能促进销量,大人给孩子买童话书相当正常。

    在英国,讲述儿童故事的图书一般是六万字,《小雪的大冒险》翻译后在十万字左右。

    这还是翻译者缩减了部分内容后的结果。

    字数牵涉到给图书定价的问题,十万字和二十万字都是分水岭。

    在华国,十万字以下的图书不会超过十二块钱,除非是那种精装版,二十万字以下的图书不会超过三十块钱。

    图书的定价会影响到读者的购买情绪,英国的儿童图书设定在六万字,价格不高。

    大家觉得无论是字数还是价格都能够接受,如果一本童话故事超过三十万字,不说价格问题,家长会担心孩子能不能读懂这么厚的童话故事。

    不看内容,仅仅从字数和价格来看,六万字的童话故事一定比三十万字的要畅销。

    国外的出版社会认真研究读者的消费心理,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营销方案。

    《小雪的大冒险》第一册在国内出版的时候是十五万字,翻译后压缩到十万字,一个原因是中文和英文不同,同时也是为了增加销量。

    再说,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并非是直译,而是意译。

    翻译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故事。

    比如故事里林子轩重点介绍了位于东方的昆仑山和其中的术士,这一段对老外来说既难翻译也难理解,翻译者直接用一个叫做“昆仑”的神秘之地来代替。

    大大缩减了在昆仑山的篇幅,着重介绍发生在伦敦的故事。

    主要是为了迎合英国读者的口味。

    林子轩看了翻译的版本,除了一些缩减外,基本上忠于《小雪的大冒险》,没有过多的偏离,否则他不会同意出版。

    这是一次尝试,只有书籍在英美等国畅销,才能进行后续的计划。

    这些事情不用林子轩操心,他在英国找了一位声誉不错的代理人,帮他处理各种琐事。

    在签署的代理协议上,包括《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小雪的大冒险》三本书籍的海外版权,以及林子轩后续的作品。

    那位代理人对林子轩颇为重视,毕竟林子轩拿过意大利的文学大奖,算是着名作家。

    他为林子轩制定了一系列在国际文坛提高知名度的计划,比如到欧美等国的着名大学演讲,参加国际文坛的各种会议。

    甚至是到瑞典的文学院进行文化交流,这个文学院负责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工作。

    他建议林子轩走文学家路线,而不是畅销书作者,畅销书作者或许能获得名利,但文学家才能够在文学史上留名。

    如果他能成为着名文学家的经纪人,对他来说同样是一种荣誉。

    在史上不乏这样的故事。

    一位家和经纪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文学家去世后,经纪人帮着整理遗稿,出版发行,从而和家一样在文学史上留名。

    林子轩在他眼里只是有这种潜力,还不算是家。

    他可以通过关系给林子轩联系英国的着名大学,剑桥牛津都没问题,反正每年会有各个领域的学者到大学里做演讲,提高知名度。

    演讲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主动发出的邀请,一般是名气很大的学者,学校要给演讲费。

    一种是自己联系学校,想到人家学校做一次演讲,如果有一定名气的话,学校不会拒绝,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思想和理论。

    这种是没有演讲费用的,还要付给学校租用演讲厅的费用。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名气,怎么说我也是在剑桥演讲过的。

    林子轩的名气还没有到那种学校主动邀请的地步,所以去演讲只能采用第二种方式。

    他婉拒了这种提高知名度的计划,觉得真没必要。

    倒不是说他放不下面子,大家都这么做,不光是国内的,国外的学者同样如此,这是学术界的潜规则,不丢人。

    林子轩觉得他的重心在影视行业,作家只算是副业,不需要下那么大的功夫。

    心态不同,所以能够淡然处之。

    张嘉绎从长安回到京城,来回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他要到长安电影制片厂办理停薪留职的手续,还要安顿好家里人,和相熟的朋友聚聚,以后就要在京城长期生活了。

    拍戏一旦忙起来,就顾不得回家,有些演员一年到头都在跑剧组。

    对于演员来说,有戏拍是好事儿,没戏拍就麻烦了。

    等他回到京城,《卧虎藏龙》选角黑幕的事件已经平息下来,十二月份是贺岁档期,影视公司为了宣传自家的电影,各出奇招。

    没办法,贺岁档的竞争太激烈了。

    他们从好梦和新映画公司的炒作中找到了灵感,在宣传自己的同时,不忘抹黑对手。

    这种方式一旦被大家接受,这个圈子就没有了规矩,或者说会形成新的规矩。

    张嘉绎不关心这些乱七八糟的八卦,他在京城租了一间公寓,条件一般,但比那些住在地下室和大杂院的北漂强多了。

    他和好梦公司签了合同,正式成为一名签约演员,接下来就是拍戏了。

    林子轩让他等一等,不是说不给他安排戏拍,而是不到时候。

    张嘉绎这时候接戏,片酬是按照二线演员来算,五六千块一集,等到《借枪》播出后,他的身价肯定上涨,上万一集都有可能。

    林子轩这是为张嘉绎考虑,反正《借枪》在十二月中旬就要播出,不必急于一时。

    《借枪》没能在华国电视台播出,他们对谍战剧仍有顾虑,尤其是张嘉绎扮演的这个地下党有点不靠谱,只能在地方台首播。

    如今的地方台基本上都是上星频道,面向全国观众,影响力越来越大。

    张嘉绎明白林子轩是为他好,只是他真的很想演戏,带着这种心情,他等待着《借枪》在全国三家上星频道同时播出。(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二章 抢播

    《借枪》中虽然没有大明星,都是二三线的演员,可打着《潜伏》原班人马制作的旗号还是引起了不少家电视台的关注。

    而且,这是林子轩出任制片人的剧集。

    就算这部电视剧无法复制《潜伏》的成功,但在质量上应该有保障。

    林子轩不可能砸自己的招牌,他经手制作的剧集,基本上都是精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台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以前他们在自己省里闭门经营,和其他省的电视台关系不大,如今他们要争夺的是全国市场,制作更好的电视节目,播出更好看的电视剧,才能提高收视率。

    这不仅是面子的问题,还牵涉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在电视剧这一块,对于精品剧集争夺的相当激烈,所以,《借枪》能在三个上星频道同时播出也就不奇怪了,他们看好这部谍战剧。

    即便是三家电视台同时播出,也存在着竞争。

    电视台往往采取删广告的做法,把《华国新闻》后面的广告删掉,和剧集无缝衔接。

    甚至连电视剧的片头都剪掉,直接进入剧情,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比其他电视台更早播出,以此吸引观众。

    这叫做抢播。

    不过删掉广告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按照总局的规定,在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段黄金档内,广告时间不能超过正剧时间的百分之二十。

    要是广告时间比电视剧还长,那就违规了。

    当然,地方电视台会打打擦边球,经常会超过百分之二十,但超出的不明显。

    如果总局严查的话就改回来,不严查的话就这么继续下去,毕竟广告时间代表着收益。

    这么算下来,电视台在每晚的黄金档广告时间有二十五到三十分钟,删掉了《华国新闻》后面的广告,相当于损失了五分钟的广告收入。

    这一来一去,损失至少是几百万。

    电视台不会让这笔钱白白损失,他们心里有笔账,虽然撤掉广告要和广告商协商,会损失一大笔广告费,但这些广告收入可以用其他方式弥补回来。

    要是因此流失了观众,流失了收视率,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总局在抢播这方面没有明文规定,只要不是恶意抢播,就不算违规。

    京城电视台在这方面比较坚持,他们会在天气预报和广告时段结束后,才播出电视剧。

    “这是京城卫视的一贯做法,我们不参与这样的竞争,京城卫视依赖观众对于平台的忠诚度,而不是抢播这种无序的竞争手段。”

    这是京城电视台的官方说法,其实他们是有苦难言。

    电视台本身在京城,受到多方面的监管,要是做的太过分,总局分分钟下文件严查。

    《借枪》在十二月中旬准时播出,导演和一众演员配合电视台做宣传。

    张嘉绎作为男一号自然少不了,他每次上电视节目或者接受记者采访,总会被拿来和王志闻扮演的余则成做比较。

    没有人喜欢被拿来比较,尤其是在《潜伏》获得巨大成功的情况下。

    就好像上学那会,家里人总会说隔壁家的那谁每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