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同意请一些较为出名的配角演员,价格好谈,还不麻烦。

    大明星的档期往往很紧张,不一定会完全配合剧组的拍摄。

    这是导演和投资人的区别,李桉作为导演自然想用大明星来吸引观众,林子轩和江至强是投资人或者制片人,他们想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效果。

    当然,最终演员的选择还是要听取李桉的意见。

    下半年会进行《卧虎藏龙》的取景和试镜工作,李桉将通过试镜做出决定。

    在主要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细节上就好谈了。

    江至强负责香江的事务,林子轩负责内地的工作,在和好莱坞电影公司谈判的时候,好梦公司要参与其中。

    大体上就是如此。

    这时候,从美国好莱坞传来消息,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泰坦尼克号》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十一项大奖。

    卡梅隆在颁奖典礼上喊出了那句“我是世界之王”。

    一个商业片导演做到这个程度可谓是风光无限,这让同样是拍商业片的冯晓刚颇为羡慕。

    不过,两人还是不同,卡梅隆拍的是高成本的商业片,冯晓刚拍的是低成本的商业片。

    趁着奥斯卡奖的热潮,《泰坦尼克号》即将在国内上映。

    记者采访到华影公司相关的负责人,此人表示《泰坦尼克号》通过审查,一刀未剪。(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时地利人和

    华影公司的人指出任何损害一部优秀影片的艺术价值的做法,都不符合引进大片的两个基本方针:即基本代表世界电影优秀艺术水平,基本代表世界电影先进技术水准。

    以后删剪任何一部进口影片,都要本着更科学、严谨、更对艺术负责的态度。

    这话煳弄媒体和百姓足够了,但对圈内人来说,更像是个冷笑话。

    艺术没有固定的标准,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

    我觉得《泰坦尼克号》里裸露的镜头是艺术,其他人可能觉得不是,这个怎么评判。

    在“一刀不剪”的背后有着各种利益和博弈,这次高层定下了基调,下面的人只要照做就行了,不用担心有麻烦。

    和当年的《编辑部的故事》一样,华国电视台担心出事,不愿意播出。

    在高层发话后,《编辑部的故事》红遍全国,成为经典。

    所以说,这不是艺术标准的问题,而是没人愿意承担风险,宁愿不播,也不能犯错。

    而且,国内的政策不是死的,定下来就不能改,而是具有弹性,好多事情都可以商量。

    一部电影有一些争议,找找上面的关系,说说情,或许就过审了,政策是一方面,关键还是要靠人去斡旋和争取。

    华国是人情社会,这种弹性的处理方式一直存在,领导的一句话比什么都管用。

    即便如此,《泰坦尼克号》也不是真正的一刀不剪,底层的负责人担心事后有麻烦,偷偷的在胶片上剪去了三秒钟的正面裸露镜头。

    这个担心相当正常。

    国内不实行分级制度,对进入影院的观众没有限制,就算小孩子也能够看《泰坦尼克号》。

    在美国,美国电影协会认为《泰坦尼克号》里含有与危险和暴力有关的灾难性场面,裸露及感官享受场面,以及部分语言不适。

    影片为特别辅导级,十三岁以下的儿童要由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

    美国电影协会相当于国内的电影审查委员会,他们为每一部在美国上映的影片划分等级。

    给出这种分级后,美国影院不会让十三岁以下的儿童单独观看《泰坦尼克号》,父母在选择和孩子一起看电影的时候同样会有所顾虑。

    但在国内,只要你有钱买票,就能进电影院看电影。

    《泰坦尼克号》的票价可不便宜,在京城的影院是五十块一张,二三线的小城市不会低于三十块,单位的团体票半价,也就是二十五块。

    不少单位把《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票当作福利发给职工。

    相较而言,刚下档的国产电影《一声叹息》的票价是十五块。

    《泰坦尼克号》的片长有三个小时,《一声叹息》只有一个半小时,加上投资巨大,五十块的票价应该是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一九九八年,京城职工的平均工资是一千两百块,普通工人的工资只有一千块左右。

    这一年,大学生毕业后的实习工资是八百块,半年后转正的工资在一千两百块上下。

    这是指普遍状况,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各不相同。

    在这种收入背景下,花上五十块看一场一条船怎么沉没的电影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接受的,更何况大街上到处是盗版光碟,五块钱就能拿回家。

    即便上层定下了基调,电影拥有了奥斯卡光环,但对于一向勤俭的华国百姓来说,五十块不是小数目,一家三口的话就是一百五十块。

    无论怎么想,《泰坦尼克号》在国内都不会太过火爆,盗版光碟就是一个大杀器。

    《一声叹息》受到盗版的影响,下档的时候票房只有两千五百万。

    华国电影一直被盗版侵害,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很多事情不能用常理看待,一部电影火爆自然有其火爆的原因。

    《泰坦尼克号》四月初在国内上映,四月十日,国家级媒体《华国日报》上刊登了《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消息。

    这就像是一个信号,国内媒体纷纷对这部影片进行了密集的报道。

    娱乐版面基本上都能看到《泰坦尼克号》的新闻,有人在探讨人性,有人在探讨艺术,还有人在探讨电影的工业化。

    《泰坦尼克号》是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的产物,是电影工业的杰出成就。

    在《大众电影》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泰坦尼克号》是电影工业的世纪总结。

    国内支持电影工业论的理论家们认为这部电影是好莱坞工业化最为极致的体现,我们只要坚持走电影工业化的道路,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拍出这类好莱坞大片。

    这显然和总局成立华影集团的意图不谋而合。

    高层的赞誉,总局的支持,媒体和电影专家的摇旗呐喊,《泰坦尼克号》想不红都难。

    《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好电影,不过要非说它有多么的文艺,那是胡扯。

    它能获得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它的通俗,几乎没有文化上的鸿沟,每个国家的观众都能看得懂,容易引起共鸣。

    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它在国内如此火爆,上层的支持才是关键。

    否则让《泰坦尼克号》上映一个月就强制下档,国内票房能拿到五千万就不错了。

    这正是天时地利人和。

    但它给国内的电影人造成了一个误解,无论是国内的观众还是电影人,都认为《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典型的奥斯卡电影,拍这样的影片有机会拿奥斯卡奖。

    这导致不少国内的大导演为了冲击奥斯卡向《泰坦尼克号》学习。

    其实,如果不是《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太高,奥斯卡的评委根本不会理会这部电影。

    林子轩和慕姗姗去看了《泰坦尼克号》,感受一下华国观众狂热的观影热潮,结束的时候,影院里有不少看哭的观众。

    “尺度太大了,里面还有不少孩子呢。”慕姗姗担忧道。

    “就当是接受生理卫生教育了。”林子轩调侃道。

    可以想见,多年后,当这些青少年回忆起《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他们或许记不住沉船的灾难,记不住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但他们一定会记住女主角裸露的躯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 直面生活

    《一声叹息》下档后,冯晓刚轻松下来,要休息一阵。

    这不是说他就搁在家里休息,不到公司上班了,而是指精神上的放松,每天不用考虑那么多事儿,有时间闲聊唠嗑。

    家庭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要慢慢的来。

    冯晓刚是个闲不住的人,脑子里有不少有意思的点子,他在公司里和创作人员聊天,把这些点子转化成一个个故事。

    这些故事兴许某一天就会被拍成电影。

    作为好梦公司的领导层,冯晓刚对公司的发展相当关注。

    在《卧虎藏龙》这个项目上,无论是韩三评还是王钟军都觉得林子轩玩大了,过于冒险。

    但在好梦公司内部却没有不同的声音,首先是大家沟通的好。

    刚开始写《卧虎藏龙》的时候,林子轩就和冯晓刚、葛尤两人说了全盘的计划,那时候他们的感觉和韩三评差不多,认为这一步走的太冒险。

    林子轩就说咱们一步步的来,到时候再看,这让他们有了心理准备。

    几年过去,从武侠小说到电视剧,再到用《小城之春》让俞菲鸿在欧洲影坛有了知名度,和李桉谈妥拍片事宜,整个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

    从目前来看,一切相当顺利,合乎他们的预期。

    好梦公司要发展壮大,走国际化路线,拍摄商业大片,这都是必由之路。

    这次投资两千五百万参与到一部大片的制作当中,无论成败,都是宝贵的经验。

    其次,林子轩以往的成功给了他们信心,虽然不能说是盲目的相信林子轩,但在林子轩没失败之前,他们没有怀疑的理由。

    最后,三人朋友多年,彼此知根知底,这点信任还是有的。

    再说了,林子轩的身价不菲,作为畅销书作家,光是去年的版税收入就有上千万。

    粗略估计,林子轩和慕姗姗的总资产超过两千万,这还不包括他们住的四合院,投资的饭馆,以及其他无形的资产。

    比如《姗姗访谈录》这块招牌就值五百万。

    葛尤虽然是国内顶尖的演员,拍戏和广告的收入很高,但他的产量不高,不懂得投资理财,估计只有上千万的资产。

    冯晓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电影,除了导演的片酬还有电影票房的分账。

    在《一声叹息》两千五百万的票房里,好梦公司能拿到八百万,冯晓刚分到一百万。

    通过电影和公司的分红,这些年冯晓刚的总收入应该有七百多万。

    可以说,他们三人都是中产阶级了,基本上不会为了钱发愁。

    即便是《卧虎藏龙》真的赔了,也动摇不了他们的根基,所以,相对于韩三评和王钟军,好梦公司的领导层相当淡定。

    至于于东,他为能参与到这种国际化的合作而兴奋。

    既然林子轩做出了要拍《卧虎藏龙》的决定,他只要认真的执行这个计划就行了,每一个电影项目都存在着风险,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赔本。

    《泰坦尼克号》当初没有人看好,就连电影公司都做好了破产的准备,可结果呢。

    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这两天,冯晓刚到《回家》剧组里转了转,按照他的说法,就是看看文艺片是怎么拍的。

    作为半路出家的导演,冯晓刚的导演手法一半是在剧组学的,一半是自个琢磨出来的。

    从电视剧到电影,他整合了一套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拍娱乐片上获得了成功,不过他对文艺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