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三十六章 巨无霸

    京城饭店内,众人喝酒闲聊。

    林子轩邀请的大多是和《卧虎藏龙》这个项目有关的人物,比如京影厂的厂长韩三评,华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的负责人张讯。

    要在国内拍摄这么大投资的电影,需要和这两家单位合作。

    当然,不是一定要和京影厂合作,林子轩可以选择其他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只是两家一直合作的很愉快,没必要找其他单位。

    在国内,只要是使用境外资金的合拍片,就要通过华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这是规定。

    其他人包括好梦公司的冯晓刚和于东,张国粒、陈导明、俞菲鸿和徐晶蕾等人。

    大家见见面,以后好合作。

    江至强在香江同样是知名的电影人,多接触没有坏处。

    韩三评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的,京影厂没有投资《卧虎藏龙》的打算,只是为好梦公司提供拍片的便利。

    包括工作人员和拍摄器材等等,到时候他会挂一个出品人的头衔。

    只要是和京影厂相关的电影在出品人一栏上基本上都是韩三评的名字,他不需要做什么,只因为代表着京城电影制片厂。

    再说,以京影厂目前的境况,也没有资金参与这么大的项目。

    而且,韩三评觉得林子轩有些冒险了。

    他承认好梦公司在《一声叹息》上再次取得了成功,这几年没有失败的投资,可参与到接近九千万人民币的电影项目,还是不太稳妥。

    和国际合作固然是好事,但不能把自己给坑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韩三评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不过这种冒险还是算了。

    他过来只是交交朋友,非常放松,在酒桌上闲聊些和电影相关的话题。

    美国奥斯卡颁奖在即,《泰坦尼克号》能否获奖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比较的国际化,能和江至强聊得起来。

    否则大家谈论内地电影圈的事情,江至强不了解,参与不进来,就有冷落客人的嫌疑。

    在酒桌上如何掌控话题,活跃气氛是一门学问,不能太过冷场。

    亚洲金融危机同样是一个好话题,香江股市受到冲击,大家在内地感受不深,不过在香江,股市牵动着每一个人,就连卖菜的阿婆都懂得炒股。

    除此之外,还聊到其他影响力较大的话题。

    有件事与韩三评和张讯都有关系,可以说关系到国内的每一位电影从业人员。

    那就是华影公司的改组。

    总局有意对华影公司改组,把京城和电影相关的七家单位合并到一起,组成华影集团。

    这件事还要从引进好莱坞大片开始说起,自从九四年引进了好莱坞大片,对国内的电影产业形成了冲击,怎么和好莱坞电影公司相抗衡,在业界争议不断。

    由此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借鉴好莱坞模式,建立国产电影的工业化体系。

    一派表示反对,主张电影首先是一种艺术,工业化是流水线作业,会破坏电影的艺术性。

    电影首先是艺术,还是首先是工业产品,这就是工业论和艺术论之争。

    以郑洞添为首的电影理论家认为电影首先是一种工业产品,想要发展国内的电影产业,就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经过两三年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总局采取了电影工业论的说法。

    第一步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起工业体系,也就是华影公司的改组。

    在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影片的创作、生产、发行都是各管各的,没有内在联系。

    改组后的华影集团包括华国电影公司,京城电影制片厂,京城儿童电影制片厂,华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华国电影器材公司,京城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等七家单位。

    华影集团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重组和改革,成为华国最大的电影制作和发行机构。

    从电影的创作到生产,从发行到院线上映,都掌控在华影集团手里。

    它还垄断了好莱坞大片的发行,民营影视公司想要拍电影都要和它合作。

    和华国电视台一样,华影集团在国内的电影行业就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

    总局想通过华影集团这个巨无霸建立起华国电影的工业化体系,以此和好莱坞相抗衡。

    民营影视公司只是华影集团的有益补充。

    改组的事情在九七年就有风声从总局传出来,为此总局还开了不少次研讨会,这可是七家国有单位的整合,过程困难重重。

    不说其他的困难,光是人事任命上就会让组织部门为难。

    这七家都是国有企业,正经的正厅级单位,单位的领导在级别上都是正厅,他们在改组后担任什么职务,什么级别,谁正谁副,都要通盘考虑。

    那些闲置下来的几十位厅局级干部怎么安置,下面还有一大堆的处长需要考虑。

    韩三评作为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正厅级别,不过他清楚进入华影集团后他成不了一把手,因为他的资不够。

    他从巴城电影制片厂调到京城来,从副厅转为正厅,还没到五年时间。

    更何况,京城里藏龙卧虎,改组后华影集团的权利太大了,董事长相当于国产电影行业的武林盟主,正所谓号令一出,莫敢不从。

    有资格成为华影集团董事长的人不少,韩三评在候选之列。

    他倒不是没有那个想法,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进入华影集团的时候谋取一个好位置,以后再做打算。

    至少也要是个有实权的副董事长。

    改组计划如今已经从讨论进入到了实施的阶段,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七家国有单位一定会风起云涌,风波不断,谁都想抢占一个好位置。

    按照总局的规划,今年之内一定要改组完成,争取在两千年之前做出些成绩来。

    这在国内的电影圈是一件大事,大家的看法不一。

    在电影理论界,是电影工业论的胜利,对于民营影视公司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依附在华影集团下面,图谋发展。

    因为民营影视公司没办法和这种巨无霸的国企竞争,想竞争也竞争不过,只能选择合作。

    唯一能做的是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合作。(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工

    江至强吃了顿饭,和内地的电影人闲聊了一番。

    晚上在宾馆休息的时候,他脑海里对林子轩和好梦公司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好梦公司拿出来的那些票房数据很容易验证,内地媒体都会有相关的报道,作假的可能性不大,一打听就知道了。

    好梦公司的股权组成中除了林子轩、冯晓刚和葛尤三人,还有京城电视艺术中心。

    这家单位每年制作数百集的电视剧,实力雄厚,还投资电影行业和影视基地。

    这些是好梦公司的资产部分,证明林子轩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投资商业大片。

    从饭局上的谈话可以看出,林子轩和京影厂的厂长韩三评的关系不错,两人不像是上下级的关系,或者是一方交好另一方的关系。

    而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从言谈举止中就能发觉,强势的一方会矜持些,摆摆架子,弱势的一方说话会小心翼翼。

    韩三评和林子轩用平等的态度谈话,一方面是两人合作多年,再加上慕致远已经是文化部的副部长了,韩三评没必要摆架子。

    在京城,大家知根知底,该用什么态度心里都清楚。

    江至强觉得林子轩是一个关系广的人,或者说是混得开,在内地拍戏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林子轩来打通关系。

    这两天的所见所闻,让江至强打消了疑虑,认可林子轩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

    即便如此,接下来的谈判也不能说顺利。

    由于林子轩和李桉达成了共识,这次谈判没有牵扯到改编版权的问题,但有关改编版权的条款要写进合同里。

    比如不得干涉李桉对于电影的创作,在拍摄续集前要通知到李桉以及相关的投资方。

    好莱坞和香江是一个司法体制较为健全的地方。

    大家经常在美剧和香江影视剧里看到,某个人被关进了警局,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律师没来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

    这不仅仅是影视剧,而是现实情况,他们非常依赖律师。

    江至强和林子轩谈完之后,这份合同需要林子轩和李桉签字才能生效,然后他拿着这份合同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谈播出版权的事宜。

    美国公司更加注重合同中的条款,会有律师进行逐条审查,所以每一项都要写清楚。

    为此,江至强特意从香江请了一位律师过来,林子轩也在京城找了一位精通电影方面法律的律师,大家一起商讨。

    而且,好莱坞、香江和内地在电影方面的法律有所不同,需要仔细沟通。

    比如好莱坞和香江的电影都会进行分级,内地采用的不是分级制度,而是一刀切,但比好莱坞和香江都要严格。

    “这就是国际化,都是法律术语,能看懂才怪。”林子轩翻看着一叠合同,无语道。

    “看着麻烦,不过好处很多,出了事谁负责一清二楚,大家都方便。”于东回应道。

    于东负责跟进谈判,了解整个过程,他对此很有兴趣。

    “公司是不是应该成立法务部门了?”林子轩琢磨道。

    好梦公司目前只需要和员工签署劳动合同,和演员签署演艺合同,这些合同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其中的薪酬。

    就算是和其他影视公司合作拍戏,只要找律师代理就行了,不需要成立专门的法务部门。

    不过随着好梦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或许真要请精通各国电影相关法律的专业律师了。

    虽然合同条款要一条条的来,但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

    在《卧虎藏龙》这个项目中,林子轩需要在九八年下半年拿出一千万作为启动资金,后续还要追加一千五百万,相当于三百万美金的投资。

    在内地拍戏期间,好梦公司为剧组提供各种支持。

    江至强拿着合同向好莱坞寻找发行公司,说服好莱坞的发行公司签订发行合同,并用这些合同向银行贷款剩下的七百万美金。

    这需要在一年内完成,《卧虎藏龙》预计在一九九九年上半年才会开拍。

    江至强还要在香江为李桉寻找制作团队,包括熟悉武侠片制作的摄影师和服装师。

    最重要的是找到武戏指导,这是一部武侠片的关键,在香江,有各种武戏班底,比如程家班、洪家班和袁家班等等。

    他们各带一帮武师,是香江武侠电影的根底。

    林子轩建议和袁家班接触,这些事情由江至强来谈要方便的多,他们都是香江人,容易沟通,知道底细,不会漫天要价。

    在选择演员上,江至强不像李桉那么坚持要用香江的大明星。

    他清楚香江的大明星片酬很贵,一部戏请两个大明星,投资要去掉一半了。

    他同意请一些较为出名的配角演员,价格好谈,还不麻烦。

    大明星的档期往往很紧张,不一定会完全配合剧组的拍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