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世衡应诺,想想道:“十万贯钱买酒肉,会不会让秦州的牛羊价格上涨?”
“涨一涨好。眼看着就是冬天了,蕃羌牧民越冬养不了那么多牛羊,我们不买,价钱必然会跌下来,这是每年的惯例。我们来了,这一年对秦州周边的蕃部骚扰不少,并帐为村,编户齐民,更是让许多人心怀忐忑。在他们难的时候,示之以恩才难收拢人心。俗语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们现在大量收牛羊,就是雪中送炭啊。除了军中收买,由帅府出面,拨出钱来,再敞开收牛羊。趁着冬日天寒,腌了做成咸肉,卖到中原去。或者直接等些日子渭河结冰,用大冰块运鲜肉到中原。让中原人吃上便宜的肉,秦州赚到需要的钱,岂不是两全其美?牧守一方,不要只想着让治下百姓做什么,还要想一想能给他们做什么。有了百姓衷心拥护,仗打起来就容易许多。”
说到这里,徐平对众人道:“常说论功行赏,仗打完了,打了胜仗,现在就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你们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这仗才圆圆满满。各军的副统兵官尤其要在这上面下功夫,哪个做得不好,帅府要找他麻烦的!”
讲到论功行赏,众人的心情都放松下来。这是对党项开战的第一场大胜,依照常规来说,朝廷也必然予以重赏,在座的每位官升一两阶是最起码的。
这个时候种世衡肩上的担子最重,他管帅府的赏功司,同时还是秦州的通判,军政两方面都要兼顾。说到发赏,现在徐平手里的钱足够,但种世衡不敢直接洒钱出去,洛阳时他就在徐平的转运使司做事,经济上的概念很清楚。一下子大量发放货币,必然会造成物资短缺,引起物价飞涨,好事做成了坏事。
怎么样做才能既让参战的将士满意,又要尽量减小对秦州地方经济的影响,种世衡要拿捏其间的分寸。对他来说,这场仗才是刚刚开始。
徐平让亲兵上了茶来,让大家闲聊,排解一下这几天压抑的情绪。
从几个月前知道了禹藏花麻要进犯,秦州便就按部就班的开始准备,由于徐平的高度重视,每个人都觉得肩上挑了千斤的担子。到了最后,决战却近似于一场闹剧,没有什么大战便就收场了。现在再回想起前几个月的日子,每个人都觉得好笑。
喝了一会茶,徐平对王拱辰道:“君贶,这一次俘获蕃人不少,战俘我们是不会放回去的,免得以后再生事端。你营田务里还缺不缺人?若是缺人,挑些身体强健,态度恭顺的补进去。若是不缺,我就全部解到南边去运粮了。”
王拱辰道:“还是让他们去运粮吧,营田务里都是汉人,一切都有了一定之规,补进些蕃人来,不定惹出什么事端。真缺人,还是从川蜀几路招募,我们省许多麻烦。”
徐平点头:“这样也好。这一仗打完,周围的很多地方都空了出来,营田务缺的人手极多,只能从川蜀地方招募。此次凡是参战的蕃部,哪怕没有到三都川来的那些人,一样要夷其族帐,态度恭顺的并帐为村,不恭顺的,只好发往各州牢城,或者到南部运粮。他们部族的地便就空了出来,你派人去各地查看,适合营田务屯垦的,便就隶营田务。”
王拱辰笑着答应了。这一带适合耕种的田地多是在山谷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营田务,太过细碎的地块只能建村子,给营田务会赔钱的。营田务的地是变动的,有的地方变得不合算了之后,会被营田务放弃,把地卖出去。特别是在中原地区,营田务把地开垦出来,变成熟地之后,很多会放弃,成家立业的营田务人员直接成为地方编户。
生产力的限制,当人口增多,每个人耕种的田地小到一定程度之后,营田务的管理成本上来,再继续这种形式就不合算了。营田务真正适合的,还是在边疆屯田。
第91章 大势
崇政殿里,赵祯与李迪和晏殊聊着最近向陕西路拨运的钱粮。因为上次坚决反对徐平对禹藏花麻一仗的方略,陈尧佐已经被罢相,晏殊进位集贤相。此时的两府,已经是主战派的天下,只分积极进取和稳扎稳打两派。晏殊在政治上一向小心谨慎,从不出头,任集贤相备位而已,大的方略基本不拿主意。
正在这时,小黄门来报,枢相吕夷简在垂拱门外求见。
让小黄门去吩咐吕夷简速速进殿,赵祯对李迪道:“此时许国公来,想必是秦州详细的奏章已经到京。依徐平战前所上的秦章来看,这一仗必然斩获不少!”
李迪捧笏道:“徐平到秦凤路一战大胜,足见陛下英明,用人得当。这是对党项的第一场大胜,朝廷当不吝赏赐才好,以激励人心。”
赵祯点头,心里暗暗琢磨给徐平的赏赐。以职换武之后,徐平已经为节度使,升也无非是小藩换大藩。本官礼部侍郎,升的空间还大得很。侍郎有超迁,而尚书左右丞之上就必须一级一级向上升了,到吏部尚书还有漫漫长路,使相就更是要当了宰相之后才有。徐平在秦凤路任职,以后因为军功升官的机会必然多,现在跟不上的是他的爵位。
并没有等多久,吕夷简进殿,行礼如仪,取出徐平新到枢密院的奏状道:“陛下,此次三都川一战详细战报,秦凤路已经送到枢密院!”
赵祯命小黄门取了来,却放到案上并不观看,问吕夷简道:“枢相,具体战况如何,便劳烦你讲一讲,中书也好知晓。下一步徐平要如何,也一起说说看。”
吕夷简捧笏,把徐平奏章中所写的斩获数,缴获的马匹、器甲等大略说了一遍。
听完,晏殊道:“斩获颇多,缴获马匹也有不少,只是强弩器甲少了一些。”
吕夷简笑道:“这一仗打的是禹藏花麻,他那里又有什么强弩器甲?若不是如此,这一仗也不会如此顺利。依徐平奏章里所说,此战除了最后对党项的三千‘步跋子’,再没有什么苦战。西蕃部族战力不济,这一战已经露了底,看来我们以前对厮估计过高了。”
李迪道:“厮还是不同。依秦凤路先前所报,厮手下战兵主要来自河西六谷蕃部。他们雄距河西数百年,与周边征战不断,当不是禹藏花麻这种蕃部能比。”
赵祯点头:“宰相说得不错,厮当不是其他蕃部可比。不过,现在徐平所部与兰州只有一山之隔,如果下了兰州,秦凤路兵马就可以直逼河西,也不需要青唐策应了。”
这是徐平给赵祯的奏章中提到过的,秦凤路兵锋直指兰、会两州,与党项的西线战略形势已变,青唐厮的地位降低,朝廷不需要对他恩宠太过。
说起了西北局势,吕夷简取了一轴地图出来,道:“这是徐平随着此次详细战报一起送到枢密院的地图,画出了秦凤路以北的山川地理,及党项与本朝的兵马所在。兰州是西北枢纽,此城一下,后两年的战事必然转到那里,陛下先看徐平方略。”
赵祯兴致勃勃地让小黄门挂起来,离开几案,与位宰执一起观看。
三都川一战刚结束,徐平便就命快马向朝廷报捷。只是那时候战果没有统计清楚,赵祯和宰执只知道徐平打了胜仗,到底是多大的胜仗,今天详细战报来了才清楚。而此战的意义,只有对照着徐平送上来的地图,大家才会有清楚的概念。
在徐平去西北之前,朝中上下对与党项交界的地方山川地理一无所知,甚至是哪里是战略要地都模模糊糊。哪怕是太宗、真宗两朝跟党项打了几十年,银州、夏州是从大宋手上丢掉的,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从关中到党项,大家只是约略知道有那么几条道路,但这几条道路能过多少大军,补给运送困不困难,枢密院并不是非常清楚。
现在对照着徐平送来的地图,便就一目了然。
要从东线进攻党项,出发基地实际上不是关中,而是河东路。关中与党项隔着绵延无际的黄土高原,山川破碎,道路极为难行。即使有黄河的支流洛水、清水能够利用,也只到横山地区,而翻过横山,接上的水道是无定河。如此便就不如直接从无定河下游逆流而上,利用河东路的水道,比从关中出发近便得多。更重要的是,沿无定河进攻党项,只能够经略夏州一带,与党项腹地兴庆府还隔着大漠,大军行动极为不便。党项南下,可以利用河套和横山蕃部,大宋却没有这样的便利。从山川地理上看,把对党项的军事重心放在延和麟府两路,就是采取守势。
真正以关中作为战略基地,进攻党项的道路,只能是泾原路的葫芦川谷道。由葫芦川入黄河,直逼党项的腹心之地,战略重心转到这里,就意味道宋军由守转攻。
为了防备宋军从葫芦川谷道进攻,党项在谷道两侧设了两个监军司。西侧是柔狼山北天都山附近的西寿监军司,东侧是韦州的静塞监军司。这两个监军司都有便道进入葫芦川谷道中,宋军从这里进攻,就有可能被这两个监军司截断后路。其中又以西寿监军司威胁最大,从天都寨出发可以直接插到镇戎军附近,甚至可以绕过镇戎军,直下秦州和渭州。
消灭了禹藏花麻,秦凤路的兵锋直指兰州和会州,便就绕到了西寿监军司的侧后。如果打掉了西寿监军司,则宋军以关中为战略基地进攻党项的路线便就打通,双方攻守易势。
同时,兰州北边一二百里便就是卓罗和南监军司,这是守住河西之地的门户,同时控制河湟地区的蕃部。打掉了这里,便就断掉了党项一臂。
吕夷简指着地图道:“徐平上奏,秦凤路现在兵力不足,无力进占兰州和会州。三都川一战之后,桑怿所部宣威军已经进占秦汉榆中城,打开兰州门户。刘兼济所部进占了会川城,以后可以沿祖励川南下,进攻会州。兰州一下,威胁河西之地,会州一下,可以直逼党项西寿监军司。兰、会两州俱处黄河岸边,连成一体,我们与党项就攻守易势了。”
千言万语都不如一幅地图简单明了,赵祯和几位宰执虽然不晓军事,从地图上看也一目了然。转过年来,宋朝和党项必然把军事重心转到西线,全力争夺和兰州和葫芦川谷道的控制权。谁能够控制住这两地,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第92章 可以招兵
赵祯沉吟一会,道:“秦凤路兵力不足,但若是从其他几路抽调,又怕出意外”
李迪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地图,听了赵祯的话摇了摇头:“其他路调不得!徐平的奏章也一再说,今年党项必然向东边延和麟府两路大举用兵,也正是要向那两路用兵,才造成党项西部空虚,被秦凤路抓住了空档。战事集中于泾原和秦凤两路,再怎么说是来年的事情,今年防党项进犯,还是在延和麟府两路。”
从兴庆府到横山地区,中间要过大漠,对党项来说这样的调动也不是易事。此时党项的主力实际上已经集中到东线,只是还没有大举进犯而已。元昊急需速战速决,在东线打一场胜仗,对宋朝造成压力,然后来看挥兵向西,全力争夺葫芦川谷道周边要地。
赵祯点头,想了想又道:“不错,延和麟府路的兵调不得,难道要再调京城禁军?”
吕夷简道:“京城禁军已经抽调大半,不好再调了。再者说,沿边除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