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主管道:“快去快回,天黑了不要乱跑,现在这一带外人多!”

    喜庆答应着,一路小跑着出了铺子,泥鳅一样从人群里穿过街道。

    沿着自己白天指给孙二郎的路,喜庆一路跑着,边跑边找孙二郎。这里的道路他熟悉无比,拐了两拐,便就到了场务工人住的地方。

    大门口那里,果然看见孙二郎和彭三叔的车子。孙二郎跑上去,看看空空的车子,对一边的孙二郎道:“果然早早就卖完了,怎么还在这里?”

    孙二郎拉着喜庆走到一边,小声说道:“你也不把路指清楚,我们顺着你说的方向走进来,结果一个人影不见,还以为走错了呢。多亏两位大姐,买了我们几个石榴,尝了之后觉得不错,才领着我们来到这里。喜庆,这里的人真大方,一车石榴没多久就卖完了呢!”

    “那是自然!场务里做工的人,每月都发现钱,手里活泛得很!我跟你说,出手大方不在于有钱没钱,而在于手里有没有活钱。你看乡下的土财主,他们家里的钱比这里做工的人多得多吧,但向外掏几文铜钱就肉疼得不得了。无他,家里再多钱,都是死的!”

    孙二郎想一想,好像真是这个道理。乡下土财主再有钱,却舍不得花,想让他们买点石榴之类土产那可是千难万难。这些做工的人就大方多了,觉得好吃,家家都买几个。

    低头琢磨着这道理,孙二郎对喜庆道:“这才没多少日子不见,你从哪里学来这些生意经?比我见识高了不知多少,真是士别三日,就当刮目相看!”

    喜庆笑道:“我在三司铺子里,天天都跟生意人打交道,天天听郑主管讲这些道理,耳朵都起茧子啦!对了,石榴卖光了,你们怎么还不走?”

    孙二郎拉过喜庆,附在他的耳边小声道:“这里住的都是在场务里做工的,他们家里有便宜的棉布,还会裁衣缝衣。既然赶上了,我和彭三叔便做几身衣服,带给家里人穿。他们说这种事不好叫外人知道的,你可不要出去乱说!”

    喜庆笑道:“我以为什么了不得的事,你神神秘秘的!在这附近住的人,哪个不知道这事?你看我身上,穿的就是在这里做的棉衣!你放心,这是平常事,他们是怕你们外地人没有见识,不知出去传成什么,才特意嘱咐你的!”

    孙二郎听了将信将疑,扯着喜庆身上的衣服看了好久,才道:“果然好料子!原来你们都是在这里做衣服啊,我还以为自己走了大运呢!”

    “你就是走了大运啊!他们这里虽然做衣服,但都是偷偷做的。棉布是工人从场务直接买回来,比外面卖的便宜,说好是做衣服自己穿,不许外卖的。大概是看你们两个做生意老实,人家才愿意给你们做。不然他们的棉衣又不愁卖不出去,轻易不跟外乡人打交道。”

    孙二郎点了点头,似懂非懂,不过交好运这种事,总是让人高兴。

    用徐平前世的话说,用出场价买棉布是给工人的福利,不许流向市场。但私下里怎么可能控制得住?官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分开起铺子大搞,也就由得工人们赚这外快。徐平态度也是如此,管理要松严适当,不要过死,只要不影响市场秩序即可。(未完待续。。)

第133章 疯狂时代(四)

    孙二郎穿上棉布新衣,小心翼翼地用手摸了摸,感受了一会,对喜庆道:“棉布就是不一样,与平常布匹比起来又细又软又轻,真是好物!”

    “那是自然!不然怎么会全天下的客商都来洛阳城里抢着进货。你不知道,我们那个铺子里每天都有客人为了先发谁的货争吵,有时候还能打起来呢!北边到代州,西边到秦州,东边到登州,都有客商来。有时候我也觉得怪,这些商人的耳朵怎么这么长,棉布出来也没多少日子,他们从哪里听说的,就能赶过来!”

    一边整理车的彭三叔笑眯眯地道:“行商行商,这些人一年到头都全天下乱跑,不定是在哪里得了消息,不一定是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的。”

    喜庆摇了摇头:“三叔说的虽然有道理,但看起来却不像。铺子里收钱,真的有代州秦州的飞票呢,我和郑主管商量几次都讲不明白。好了,天色不早,三叔收拾了车,我带你们到洛河边上吃好吃的去。现在洛河码头那边人来人往,最是热闹。因为都是在晚上装船,卖吃食的彻夜不息,越晚人越多,好吃的可多了!”

    工人出手大方,今天一车石榴卖了个好价钱,又低价做了几身棉布衣服,彭三叔心里高兴。听了喜庆的话,套好车,让两个孩子坐在车辕上,赶着顺喜庆指的方向走去。

    向北走也没多远,便就到了洛河边上。

    此时太孙刚刚落山,华灯初上,夜里的凉风未起,洛河边车水马龙,热闹非常。

    孙二郎坐在车上左顾右盼,吃惊得闭不上嘴巴,对喜庆道:“这里怎么这么多人?上次你带我去天津桥,说那里是西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也没有这么多人啊!”

    喜庆在车上摇晃着双脚,开心地道:“都是棉布生意带起来的,这里的人啊,大多都在棉布上找钱呢!棉布走水路出去,大多都是在这里上船。你想想啊,有船家,有向船上搬货的,还有跟船的生意人,怎么能够不热闹!现在还不算什么,等到了夜深了,这里才热闹呢!周围的灯都点起来,照得跟白天似的,来来往往的人挤得跟蚂蚁一样!”

    彭三叔牵着马,看了这个架势,不由苦着脸道:“热闹是热闹了,只是人这么多,车子没地方停啊!地直赶着车,路上走着多不方便”

    喜庆伸直脖子,指着不远处的河边道:“无妨,三叔你向着那边河边赶,可以把车停在那里。那处货场是专门放我们铺子货物的,我跟那里主管熟悉,说一声就好了!”

    彭三叔看了喜庆指的方向,牵着马小心避让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向河边去。

    路并没有多远,只是不住地要避让行人,彭三叔竟气喘喘吁吁,跟走了好几里路似的。

    到了河边货场,一眼看见的就是堆得山一样的棉布。河里码头边停了两艘船,几十个工人正来来回回不停地装货。一个监工坐在岸边的大柳树下,手里捏了一大把竹签,装货的每搬一次便就到他手里领一根竹签。这监工一张黑脸,在这秋风渐起的季节,竟然还油汪汪的满脸大汗。

    见到彭三叔赶着车过来,监工眼睛一亮,扯开嗓子吼道:“那边赶车的,是不是从乡下来的?晚上不出城,过来赚些铜钱,回去给孩子买些果子吃也能哄得浑家开心!”

    彭三叔一愣,不由答道:“正是从乡下来,要在城里过一夜,你那里有什么赚钱营生?”

    听了这话,监工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塞给过来的工人一根竹签,抽着空闲对鼓三叔喊道:“看见我身边的布匹了吗?运上船去,按数计钱。我看你平时是个做活的,一身使不完的力气,来我这里做一夜,三二百文铜钱总是能赚的!”

    见彭三叔的样子并不怎么热切,监工忙又加了一句:“若是卖力,五百文也是有可能的!”

    五百文可是大钱,尤其是在乡下地方,能做许多大事,彭三叔听了不由有些心动。

    监工见有戏,急忙又加一句:“都是足陌,都是足陌,洛阳城里现在不兴省陌的!”

    徐平每到一地,都想方设法把省陌改为足陌,不然有省有足钱数计起来太麻烦。这事情听起来简单,实际上远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若真是容易,这个年代的人又不是傻子,早就改过来了。省陌官方的算法是七十七文为陌,实际上日常的交易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惯例,并不是如此整齐划一。

    这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并不是谁心血来潮想出来的,而是因为各种商品真实的价格有一定的换算比例。而官府在收税等时候,往往是用陌抽成,再加上晚唐五代收税方式经常变化,年积攒下来,要跟官方的经济管理制度配合,必须使用这种换算。不然就会导致不同的商业行为税负不同,引起市场混乱。其实不仅仅是百文各地各行业实际钱数不同,就连度量衡也是不同的,布帛一匹的重量,米麦一斗的容量,各地是不一样的。

    以前曾经针对米麦规定过统一的度量衡,官方铸斗强制推行,结果由于引起了税负的变化,造成江南米麦种植面积的剧烈波动,又不得不改回来。造成这种结果,还是因为官府的法令规例与事实不符,统一了斗,相应收税的比例却不跟着新容器变化,百姓当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例的种植方式。改度量衡和计钱方式容易,新应的法令规例修改起来却异常复杂,不相适应就会造成民间混乱。

    也就是徐平因为前世的见识知道统一度量衡和计钱方法对商业的重要性,愿意下这个功夫,其他官员都是能凑合就凑合过去,谁去给自己找这不自在?

    见彭三叔心动,坐在车上的喜庆道:“三叔,不要听黑脸蔡瞎叫唤!这里是三司铺子的码头,给的工钱比别的地方少,在这里做事的都是贪这是个长远活计,不计较多少。你又不在洛阳城里长住,还指望在这里长久做啊?若真是有心赚这个钱,等一会跟我和二郎吃过了饭,我给你找个工钱多的。你身子骨好,做一夜说不定能赚到近一贯呢!”

    彭三叔吓了一跳,回头看着喜庆睁大眼问道:“一夜赚一贯?这一年得赚多少钱?!”

    喜庆笑道:“三叔,这是个出大力的活计,再强壮的汉子也连着做不了几天!若是长久做的,都要顾着身子,赚几百文就不错了。你反正明天要走,可以豁出去多赚一点。再者说了,运棉布也就这一两个月,怎么可能整年做?”(未完待续。。)

第134章 疯狂时代(五)

    太阳落下山去,码头附近的各种灯笼火把都点了起来,反而比刚才更加亮了。喜庆拉着孙二郎带着彭三叔灵巧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如同一条泥鳅一样,不一会就到了河边。

    指着河边一片巨大的草棚,喜庆道:“三叔,二郎,那里是张相公家里的铺子,专门在码头旁边做生意。他家的菜色又好吃,又便宜,我们过去尝一尝。”

    孙二郎有些犹豫:“我们乡下人,吃不来城里的好菜色,不要过去破费。还是在岸边找个小摊子,随便吃点填填肚子就好。”

    喜庆笑道:“若真吃好的,我也请不起你们。张相公铺子里卖的菜色最便宜,而且又解馋充饥,码头这里做活的都到他们铺子里吃呢!”

    一边说着,喜庆一边拉着孙二郎跑向河边。彭三叔生怕走丢了他们两个,伸着脖子小心看着,一路小跑,紧紧跟着两人。

    到了棚子边,正在忙来忙去的小厮认识喜庆,忙道:“现在人多,你可不要乱跑,小心摔在地上!且在一边等一等,我给你找处干净的座头。”

    喜庆笑着谢过,又道:“小二哥,我今天带了朋友来做客,你找处清静些的。”

    小厮口里应着,看看彭三叔和孙二郎,上前拱手见礼,让三人稍等。

    喜庆对孙二郎道:“自在建春门开了新的铺子,这里的地头我最熟,附近没有我不认识的。以后你们再到这里,不管遇到什么事,说是认识三司铺子的喜庆,人人要给几分颜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