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10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7章 黄金彪的难处

    林照和岑振希见黄金彪与徐平说个不停,起身告罪,去找张载和刘敞说话。

    张载和林敞中进士之后,暂时没有外放为官,先留在忠佐司,教进来的将校读书。都是年轻人,他们两个的学问好,容易被将校们接受。林照和岑振希都是殿试落第,与张载和刘敞算是同年,平时关系比较密切。

    看两个年轻人走开,黄金彪向前凑了凑,小声道:“相公,小的一事相求,不知”

    徐平笑道:“有话就直说,在我这里,鬼鬼祟祟做什么!”

    黄金彪尴尬地笑了笑,道:“前几年我跑高丽国的海路,赚了些钱财。最近一两年做这生意的人多起来,特别闽浙一带的海商北来,这生意越发难做了。”

    徐平道:“怎么个难做法?只要正经做生意,别人能赚钱,你不一样能赚钱?”

    黄金彪摇头:“闽浙海商都结会社,抱团在一起,如何做得过他们?以前从高丽国贩运货物,熟识的那些商家,都是卖了货之后下次再给他们结钱。现在闽浙海商来了,都是现钱买货,我们这些人便被冷落。这只是一端,似这等事,数不胜数。从买货,到回到大宋之后卖货,处处都受他们排挤。一般商人,手中有了钱财,往往都是添置财货,置办各种产业,谁会在手里留着许多现钱?闽浙人来了,我的生意做下去,只好借贷。只是京东路的银行,不肯贷给我们,是以难办。相公通融一下,左右我是有财货抵押作保,又不是白手从银行贷钱。东西两京就可以贷得,京东路凭什么不可以?”

    “有这等事?”徐平倒没想到。各地的银行受当地官府的经济政策限制,不是什么都可以贷款。这不针对特定人群,是针对某些行业,即当地官府经济政策中的劝和抑。京东路不向海商贷钱,肯定有自己的考虑,是抑某些行业或者某些势力。

    想了一会,徐平问黄金彪:“闽浙海商一样有钱置办产业,他们的现钱又从哪里来?”

    “赊来的呗。”黄金彪连连摇头,“我们是从高丽人那里赊货,有他们给现钱,高丽人便慢慢与他们做生意的多。他们的现钱,是结了会社,从本土要卖货物的商人手中先赊了过来。货物到了,买他们货物的商人再把余款补齐。京东路则无此风俗,莫说是我一个外人,其本地人也无法如此做生意,是以难办。”

    徐平点了点头,明白了黄金彪的困境。其实喜欢结会社的不只是闽越,开封洛阳等中原腹地也一样。与此相对应,商业模式是以赊销为主。即小贩从货主那里赊来货物,卖掉之后再结清货款。徐平的父亲徐正就是用这种方式,从一个小酒贩做大,在娶了常给他赊货的女儿,就是徐平的母亲张三娘,完成了底层破落户到一方财主的转变。

    这种商业模式与徐平前世是完全不同的,以信用为根基,商人起步容易,大浪淘沙之下做大的是真正有商业头脑的人。人为什么会守信用?因为有法律在规范,有道德在约束着,到头来还是要追到文明的认同所形成的文化上。道德一旦虚无,这种商业模式便就难以为继,即使在后世存在,也不得不退到宗族和地域的认同感上。在明清,晋商、徽商等等商帮形成,与这一商统有关,也与文明认同消散,道德虚化有关。

    这种商业模式威力相当吓人,一旦走入正循环,会把整个行业吞噬进来。徐平前世中国一旦进入某个行业,慢慢会把整个行业的上下游链条全部吞掉,残渣都不留给外人,也是这种商业传统的表现。礼失求诸野,上层忘掉这种商业传统,一旦有了机会,下层会自动再次拾起来。很多做大的行业,往往是在打拼的时候,借着这种传统做强做大。成了大企业之后,没有文化自信,觉得自己这种做法太土,追求洋气,要跟国际接轨,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没有文明认同的道理解释,只好求助鬼神,洋人的文化和制度也是一种神。

    之所以说国际化最终会消退,就是因为由工业革命带起来的欧洲文明,最终没有形成全球性的认同感,形不成全球统一的文化。从兴盛到停滞,再到衰退,为了保住认同感先是求治乱,大家纷纷盯住经济增长率,盯住就业率。治乱也无法给予国民认同感了,还是要走到文化认同上,先从人性的根本研究起,形成一套认同的道理。

    这个过程,从理论到实践,中唐到宋朝已经进行过了。蒙着眼睛只信鬼神,抱着洋神的大腿把历史当成垃圾堆,自然就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从洋人那里东一耳朵西一耳朵听来几个名词,在人民群众面前跳大神。大神要想永远装下去,就只能走明清两朝文明退步的老路,上层结成利益集团,下层按着血缘地域抱团,离心离德。

    徐平前世流行精英,讲究精致的生活,说着洋人起着洋名喝着洋酒,衣鲜华丽的灯红酒绿,不屑地看着圈子外面的穷人们。剥开外衣,其实还是当年洋人打进来的时候,买办们剪掉辫子,穿起洋装,学着洋人生活的文化底子。所以洋人的影响力衰退,有的中国人比洋人还恐慌,因为对洋人那只是生活,对他们却是跳大神请来的那尊神。

    徐平前世很喜欢看香港的老电影,特别喜欢看一些僵尸鬼怪片,亦乐一部洪金宝主演的《鬼打鬼》,看得特别有意思。现在想起来,那真是文化反应,历史糟粕中的跳大神,对应着文化上的跳大神。文艺能够反应民心,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这就是《诗三百》可以称经的道理。《东方红》可以入经,《走进新时代》可以,“我不下岗谁下岗”就不行。

    跳大神的经济学家,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金融的根本是配险配资,不学着洋人你的经济就无法发展。把心中的鬼神去了,其实这话一点道理都没有,人家的文化传统,有人家的道理,你的道理又在哪里?坚持只能够跳大神。银行业的收储放贷可以比作地租,发展到金融就只能比作放高利贷了。没有高利贷农业就没法发展了?宋朝开始规范化的行会商业一样可以,没有金融商业传统中一样有自己的资金和风险的分配方式。

    徐平做事小心翼翼,不跳大神,最终开始认识到商业文化怎么从整体的文化中自己生发出来。他拿着前世听来的洋人文化和制度,在这个年代跳大神,不但装不了逼,还会被王安石这些人用道理打得鼻青脸肿。

    文明认同感要想凝聚,就要彻底抛掉跳大神的文化,好好去找道理。现在正在建立的商业制度,就是将要建立的商业文化的核心。

第98章 民思无邪

    思虑再三,徐平对黄金彪道:“京东路不许银行贷钱给海商,有其不得已处,我虽然为宰相,也不能违其规制。违规则政乱,朝廷求治不求乱,这种事做不得。不如这样,我写一封书,你去找市舶司提举王彬,由市舶司出面向银行贷钱。用这钱买货回来,之后如何还给银行,让市舶司与京东路仔细商量。”

    黄金彪喜滋滋地谢过,至于徐平宰相当国,为什么不直接命京东路做事,黄金彪就不操这个心了。作为天下之民,自然信得过朝廷,朝廷做事总是有道理的。蛮人出身,黄金彪却对周边小国的人,一口一个蛮夷,就是因为他有这份觉悟。归明归正,由化外而成天下之民,转变的不只是身份,还有文明认同。

    政权治理天下就是政治,核心在一个政字上,政就是正。要立得直,行得正,才能够天下大治。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变手段,所以称权术,没有重大理由不要用,用了后患无穷。政就是按制度办事,制度定下来了,徐平作为宰相也要遵守,赵祯为皇帝也一样。

    不学无术是无能,没办法处理突出意外,不学有术则有害,会乱政。

    京东路是产丝绢的重地,随着棉花布匹的飞速发展,绢被大量卖到海外。既临海又产绢的京东路,这几年海外贸易发展很快。商业,特别是对外商业发展过快,随之就带来了流通中的货币过多,物价上升的问题。

    徐平当政,放松了对民间海外贸易的管制,京东路不得不限制海商的货币使用,尽量让他们以物易物。实物贸易,让京东路得到了对外贸易的好害,抑制了害处,这是不许银行向海商借贷的原因。徐平不按那里的制度做事,干扰的话,就会让当地经济混乱。经济是一个体系,乱了一点全局皆乱,当地的官员就干不下去了,所以宰相也得按着规矩来。

    市舶司总理对外贸易,由他们出面解决这个问题,为海商提供流动资金的同时,监管货币不大量流向本地。这个年代交通不发达,商业活动不充分,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扩散速度受很大限制,要由官府从大局上进行管控,以免害民。

    徐平发了话,事情一定会解决,虽然不知道怎么解决,黄金彪还是兴高采烈。一时兴起,忍不住向徐平讨酒喝。

    徐平笑道:“天近傍晚,左右无事,便与你们小饮几杯。”

    说完,吩咐吏人去叫林照等几个人,顺便把张载和刘敞一起叫来。徐平挺喜欢跟这些钻研学问的年轻人谈话,他们在学问上有一种一往无前的锐气,符合时代精神。

    吏人上了酒菜,张载、刘敞带几人向徐平敬过,饮了三巡。

    徐平问张载:“子厚,这几日到都总署司感觉如何?行军打仗,终不似坐书斋。”

    “好,好,军帐里身心舒泰,反觉得前些日子在书斋里气闷!”

    听了张载的话,徐平觉得稀奇。张载号称要读遍天下书的,怎么厌烦起书斋来了。

    刘敞摇头叹气:“前些日子,除了教将校读书,我与子厚等人还兼删削各地采风使所上诗哥、杂剧。这差事,唉,一言难尽”

    黄金彪听了,瞪着眼睛问道:“原来朝廷还采小曲杂剧啊!我最喜欢的是”

    “打住!”张载猛地伸手止住黄金彪,“不要提,我现在听了没有心情喝酒!”

    徐平大笑:“子厚,你们这个样子可不像是个做学问的啊。孔子编诗而为经,岂是容易做的事?你们现在做圣贤事,当诚心敬意而行。”

    张载连连摇头,问徐平:“相公,您看过采风使采来的那些杂七杂八吗?”

    徐平点头:“大约有浏览,公务繁忙,没有尽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采风使采来的,皆是淫词俚曲,可说满篇皆邪。编这些,于我等士子而言,实在强人所难。”

    徐平道:“民间小曲吗,就是这个样子。百姓皆是凡夫俗子,口中所唱,为其心中所思,其所思为其所欲。你们以为百姓的欲是什么?天理伦常?还是既寿永昌?自然最多的还是吃喝拉撒睡,还是男人想娶个如花美眷,女人要嫁个如意郎君。为学者,就要从这些各种各样的小曲、杂剧里面,找出百姓对政的思,找出为政的道理。比如乡间俚曲,便有少女怀春,想嫁一个如意郎君。你觉得少女怀春是离经叛道,败坏风俗,那就不足以其之为学。最起码的,要从看她们想嫁的是什么人,知道天下以什么为美。看她们想的是如何跟意中人结识,看天下之道德。你学的越深,从里面看到的东西越多。只看少女思春,那是勾栏瓦子里的话本人做的事情,是他们的眼界,你们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