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塞尔维亚政府慌作一团的时候,塞尔维亚军队统帅普特尼克站了除了,下令军队进入紧急状态,并且进行全国动员,做好战争准备。同时,命令驻俄国大使觐见沙皇尼古拉二世,请求俄国的支持。
战争,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可避免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国反应(求月票)
1914年6月28日星期天,下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皇储秦天,正在基尔海面的游艇上,游览附近的景色。随行的还有海军大臣提尔皮茨伯爵元帅。
这一次的游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视察经过拓宽之后的基尔运河。基尔运河经过拓宽之后,停泊在基尔的海军战舰,可以经过运河,直接前往威廉港,而不需要绕行日德兰半岛,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同时还能够保证舰队的安全。毕竟,绕行日德兰半岛,极有可能会遭遇英国皇家海军的围攻。
“陛下,基尔运河已经全线拓宽了。这样的话,我们就再也不用为舰队的分别部署而担忧了。”提尔皮茨伯爵元帅一脸的笑容。
“嗯,帝国海军越发的强大,我非常的满意。这一次,我们打败英国人的可能性将非常的高。”威廉二世对于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海军,很是满意。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目标正在一步步的成功。
“陛下,海军之所以能够有现在的规模,皇储殿下可谓是功不可没啊!要不是皇储殿下的支持,以及他设计的这些战舰,海军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提尔皮茨伯爵元帅一脸的赞誉。
“元帅阁下言重了。为帝国的强大而尽力,本来就是我的职责。”秦天很谦逊。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参谋军官走上了游艇的甲板。
“禀告陛下,奥匈帝国方面急电。”参谋军官说道。
“哦?发什么事了?”威廉二世问道。
秦天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知道,应该是那件事发生了。要知道,今天一天他都有些提心吊胆的,生怕历史发生了改变。现在,他总算可以将心放回到肚子里面去了。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参军官接着说道。
“什么?”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伯爵元帅都惊呼起来。
但随后,两人的脸上就都浮现了一丝笑容。斐迪南大公的死活,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在意的是,因为这件事给德国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机会。
“陛下,太好了!斐迪南大公遇刺,这无疑给了奥匈帝国一个向塞尔维亚开战的借口。俄国人必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塞尔维亚遭到奥匈帝国的攻击的。他们肯定会出兵帮助奥匈帝国的。而根据我们和奥匈帝国的盟约,我们有义务帮助奥匈帝国!”提尔皮茨伯爵元帅兴奋的说道。
威廉二世连连点头,一旦俄国和德国都双双出手的话,英法两国必然也会卷入到其中。这场大战,将会因此而爆发。
“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威廉二世感慨道。
“立刻返回柏林,将陆海军的主要将领都召集起来,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威廉二世命令道。
对于一心想要通过战争改变现在的国家格局,获得更为广阔的殖民地和市场的德国来说,此次的萨拉热窝事件,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德国的军事准备,早就已经完成了。部队的动员,早在3月份就已经秘密的完成了,随时都可以发动进攻。
而德国的主要对手,俄国和法国,他们的陆军还在进行整编。这就使得德国将在战争当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俄国首都莫斯科,夏宫,尼古拉二世在接见了塞尔维亚驻俄国大使之后,召见了俄国的军政高官们。
“先生们,塞尔维亚向我们求援了。他们即将面临奥匈帝国的入侵。而我们,绝对不能够让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一旦他们霸占巴尔干半岛,这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态度十分的强硬。
“是的,陛下。不管斐迪南大公的死,和塞尔维亚有没有关系。一旦奥匈帝国霸占巴尔干半岛,对俄罗斯帝国都非常的不利。所以,我们必须要阻止他们!”首相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说道。
“我们的陆军,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动员?”尼古拉二世看向了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
“陛下,我们的动员,至少需要三个月。”苏克霍姆利诺夫回答道。
尼古拉二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三个月的时间显然太长了。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俄罗斯帝国的疆域太广阔,基础设施建设又极其落后,动员体制也同样漏洞百出呢?
“陛下,即便是没有完成动员,我们也不用担心。德国人的主力都在西线,而我们的常备军就足以攻入东普鲁士,打败他们了。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打到柏林去!”俄军统帅尼古拉大公一脸的笑容。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也不由得笑了起来,如果俄军能够打到柏林去,他会非常高兴的。他很想看看,到时候那个刚愎自负的远房表兄,还有什么可说的。
“海军呢?”尼古拉二世问道。
“陛下,海军不是德国人的对手。但保证圣彼得堡的安全,还是没有问题的。”海军大臣伊万?格里格洛维奇上将回答道。
尼古拉二世满意的点了点头。俄国海军经历了日俄战争的惨败之后,开始了辛苦的重建。虽然,发展很快。但和德国海军依旧有很大的差距。不过,俄国最强大的是陆军,而不是海军。所以,尼古拉二世也并没有指望海军能够创造什么奇迹。海军能够配合海岸防御工事,保证俄国本土的安全,那就已经足够了。更何况,德国海军虽然强大,但他们的敌人,可不是俄国,而是海上霸主英国。
“诸位,我已经向塞尔维亚保证了,一旦他们遭遇奥匈帝国的入侵,我们就将立刻进攻奥匈帝国,支援他们。如果德国人敢插手,我们就进攻东普鲁士!”尼古拉二世意气风发的说道。
俄国过去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国际危机中,曾经三次让步和退缩,但是这一次,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这次绝不让步和退缩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后通牒(求月票)
法国和德国,自普法战争之后就成为宿敌。法国一心想要报普法战争之仇,一雪前耻。而同样的,德国也想要再一次击败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之后,法国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要求军队开始秘密动员,做好战斗准备。同时还要求驻俄国大使同俄国方面联络。法国和俄国,可是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的,两国一旦遭遇德国的进攻,另外一国必须要无条件的进攻德国。
法国人深知,德国的军事实力膨胀的太快了。如果仅凭他们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是德国的对手。所以,他们只能够拉上其他的国家,一起来对付德国。好在,德国的对手并不少。法国和俄国联合,在陆地上足以遏制德国了。再加上英国的支持,打败德国,并非是不可能的。
海峡彼岸的英国人,态度则有些不一样了。英国也已经做好战争准备,并且认为迟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将对自己不利。因为英国看到德国的生产能力比自己强大,在海军造舰竞赛中将会很快赶上来,希望在1914年仍保持海军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战争击败危险的竞争对手。
不过在萨拉热窝事件后,英国开始并没有流露参战的意向,因为它既担心德国悬崖勒马,又怕承担首先发动战争的责任。同时,英国议会和内阁中存在着一个亲德派。英国内阁中,12名阁员不赞成参战。整个工人阶级和大部分自由党人反对参战。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群众集会要求英国宣布中立。在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的压力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向德国驻英大使说,英国同俄法两国没有任何同盟关系,不受任何义务约束,并一再申明英国的态度是“尽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国之间发生战争。”
7月5日,奥匈帝国驻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的亲笔信呈交给威廉二世。信上说:奥皇储遇刺,“是俄国和塞尔维亚大斯拉夫主义者直接鼓动的结果;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国同盟,分裂我的帝国。……如果我们容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意味着我的朝廷和我的领土将长期遭受危险。……最近在波斯尼亚的可怕的事件发生以后,你一定也认为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敌对关系想要求得友好的解决已是不可能的了;只要贝尔格莱德这种罪恶的煽动根源不受到惩罚,则所有欧洲君主国家的和平政策将受到威胁。”信中所谓惩罚塞尔维亚,就是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恳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他的战争行动。
7月5日和7月6日,威廉二世接连召集高级将领和政府大臣,在波茨坦宫举行会议。他把可能发生战争的信息告诉自己的臣子们。将军们回答皇帝说,一切战争准备已经就绪。总参谋部的军需部长报告皇帝说:“在这次觐见后,我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了。动员计划已在1914年3月31日完成。军队和往常一样,都已做好准备。”由此可见,德国的战争准备早就已经完成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德皇威廉二世下达了准备战争的命令。
7月20日,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和总理勒内?维维亚尼访问俄国。两国相互保证,一旦对德国开战,两国一定履行自己作为盟国的义务。俄法在两国会谈公报中以及在公开的外交场合,都一再强调两国“珍贵的友谊”,大肆渲染“亲如兄弟的海陆军力量”,并互相表示要“忠诚不懈地与它的盟邦合作”。两国首脑会谈期间,俄国政府在彼得堡冬宫举行了招待宴会。席间,雷蒙?普恩加莱特地同奥匈大使交谈,要大使转告奥匈帝国政府“应当特别慎重”处理对塞尔维亚的关系。他强调说:“塞尔维亚在俄国人民中间是很亲密的朋友,而俄国又有盟邦法国,在这个问题上真不知有多少可怕的纠纷。”
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政府满足奥匈帝国的以下要求:查封任何引起对奥匈帝国皇室憎恨和藐视的刊物;马上取缔民族自卫组织,并取缔其他作反奥匈帝国宣传的组织;即时从教育团体及教学方法中,删除任何会或可能会煽动反奥匈帝国之宣传的教学内容;革除军部或行政部中被指进行反奥匈帝国之宣传的官员,而此等官员的名单由奥匈政府提供;接受与奥匈帝国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在塞尔维亚镇压企图颠覆奥匈帝国领土完整的活动;在奥匈帝国政府指定的有关部门之协助与指示下,采取法律行动,惩罚策划或执行6月28日之刺杀事件,而1914年于塞尔维亚领土的人士;即时逮捕奥匈帝国初步调查所显示的两名被点名人士;保持合作,以有效措施遏制其境内的军火走私;向奥匈解释对其怀有敌意、在塞尔维亚境内或境外的塞尔维亚高级官员之言论;马上采取以上措施,并告知奥匈帝国。
对于奥匈帝国提出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除了第四条和第五条之外,都愿意接受。但是,这显然不是奥匈帝国想要的结果。
奥匈发出最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