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航行,鱼雷艇支队以及紧随其后的扫雷艇支队克服了风大浪高的不利因素,最终抵达了距离加莱港不足1o海里、到对岸多弗尔山崖大约15海里的预定水域,之前一天他们就曾在这里进行过持续大半夜的扫雷,并且安全清扫出了7枚由英军舰艇或飞机布设的锚雷和1枚磁性水雷,而在主力舰队抵达之前,他们将再次认真检查这片水域,以确保不会有哪怕一枚英国水雷因遗漏而威胁到德国海军的主力舰艇。
在得知了此行的真正目的之后,整个编队中从军官到水兵无不士气高涨。和往常一样,扫雷艇支队的11艘扫雷艇以特定的阵型开始在这片海域展开有序的扫雷行动,护航的s级鱼雷艇则各自占据有利位置以防英国舰艇偷袭在过去的交手中,远道而来的德国海军官兵已经逐渐熟悉了这个老对手的习惯。英国佬往往仗着地理上的优势从多弗尔港风一般呼啸而来,若是现对手比较强大,他们一通炮击或射若干鱼雷后即高撤退,如果看到对手弱于本方的情况,他们逗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也不至于陷入久战,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空军还不致于压制对岸强大的德国空军!同样道理,轻巡洋舰级别以上的英国战舰很少出现在这片海域,除非他们试图护送某支重要船队穿过这片危险的水域。
在紧张的布雷与警戒中,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看来英国海空军在海峡布雷的行动因为这恶劣的天气而暂时中止了,扫雷艇部队仔细搜索之下仍没有现一枚水雷。此时尽管饱受颠簸,艇员们却依然个个兴高采烈,仿佛已经赢得了一场堪比挪威战役的大仗似的。
“北面有情况!”
德国主力舰队的身影尚未出现,但艇内联络筒传来的声音却已经令人足够亢奋的了。神经粗大十有*会以为那是来自于本土的强大德国舰队,但在这关键时刻,经验丰富的军官们还是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指挥艇很快利用弱光灯传达出重要指示:“全体备战!s艇加前进!”
随着动机噪音不断增强,以度见长的s级鱼雷艇开始力,它们甩开扫雷艇部队以战斗横队向着现情况的方向驶去,艇长们不约而同的向自己的艇员下达了做好战斗准备的命令在这距离英国本土最近处仅有十余海里的地方,英国舰艇完全可能在任何时间出现!
风雨交加的海面上隐约传来了舰艇全航行时轮机出的机械噪音,视线中却看不到一星半点光……( )
第6章 偷天陷阱(5)
如同那个时代的其他级战舰一样,历史上的“俾斯麦”号也是因为航母技术演进而沦落为失意的。在那个世界里,它的足迹远未像声名一样远播世界的各个角落,除了在波罗的海有限的海域活动,它仅有一次踏足大西洋的机会,但紧接着便是一曲豪壮而令人惋惜的悲歌。
现在,改变历史的良机再一次出现在张海诺眼前,以“俾斯麦”号为核心的德国舰队已经在英国人尚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到了英吉利海峡东边的入口处,接下来的道路是数百年来许多国家海军在战争期间想都不敢想的。不过,张海诺闪念之间的想法只是促成这一行动的源头,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在法国战役以及不列颠空战期间固执己见的德国独裁,喜欢尝试新事务且追求完美的他出人意料的对这一思路异常欣赏,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张海诺心底的不满得以一扫而空。
凌晨3时1o分,海图测算和无线电测向得出的数据均显示舰队已经来到了距离多弗尔角仅仅15海里处,处于英军大口径要塞炮的火力覆盖范围,但张海诺丝毫不担心那些部署在多弗尔附近的大炮,因为在这样糟糕的天气里英军飞机和舰艇就算冒黑出动也无法对自己的炮兵进行精确的指引,至于实力上占据优势的英国本土舰队主力此刻更是身处数百海里的苏格兰北部基地,真正能够阻碍德国舰队的,除了英国海军布设的水雷之外,看起来便只有驻扎在英格兰南部的小型舰艇了!
初春地凄风冷雨不像夏日的暴雨来得凶猛去得也快,而是以一副连绵不绝之势而令人厌烦。海面上风大浪高,却少有雷鸣电闪,所以当耳际传来隆隆“鼓声”之时,张海诺和他手下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官们在第一时间得出一致的结论:拉响警报。准备战斗!
此时此刻,一场规模不大地战斗正激烈进行中,交战一方是前来掩护友舰扫雷和实施接应的德国鱼雷艇编队。它们已经对巡逻至此的一艘英国驱逐舰形成了左右夹攻之势,那阵阵炮声便是英国战舰出地它试图以舰上的4。7英寸炮驱走不断逼近的德国鱼雷艇,无奈对方数量大大出他们的预期,区区4门舰炮根本无法兼顾所有的目标,能够阻碍对方实施雷击战术的看起来只有汹涌的浪涛,但在迫近到足够的距离之后,那些高航行地德国鱼雷艇还是争先恐后的射出鱼雷,黑色的海面上顿时出现了一条条可怕的白色浪迹。任英国驱逐舰极力闪躲也无济于事,但在被击沉之前,尽职尽责的英国水兵还是利用无线电出了“在多弗尔海峡现多艘敌舰”的信号。
位于多弗尔港的英军指挥部和设立在加莱附近的德军无线电监测单位几乎在同一时间获得了这份未经加密地电报,战斗的进程也因为这突的遭遇战而悄然生了改变。
风浪中的战斗固然惊险,但对于久经战斗考验的德国鱼雷艇指挥官和艇员员们而言,这样地战斗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在法国投降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部署在英吉利海峡附近的德国轻型舰艇和英国舰艇之间总共生了4o余次交火。平均下来基本上每周都有战斗生,考虑到英吉利海峡多半时间处于相对恶劣的海况之下,实际交火地频率要比人们想象地高出一些。在这些通常势均力敌的战斗中,德国海军地s级鱼雷艇总共击沉击伤英*舰9艘、商船17艘,击落英国飞机1架。如此战绩在德国海军中已经非常不错了,但他们自身也损失18艘鱼雷艇,战损率之高在德国海军中同样是屈一指的。
不多时,舰艇高行驶时的轮机声再度从夜幕深处的海面传来,仍在搜救英军幸存的德国艇员们顾不上疲惫便准备好投入新的战斗。舷侧挂架上额外搭载的鱼雷让他们具备再动一次攻击的能力。但若一击未中或是仍有敌舰幸存。他们便只能对着敌人叹气了以舰上的2毫米机关炮根本无法对付鱼雷艇以上级别的舰艇,就算是英国佬的小型炮艇也能欺负这些失去了鱼雷的s艇!
夜幕下渐渐显现出来的。是一个又一个朦胧的黑影,领头的鱼雷艇谨慎的向对方出灯光信号,这次回应的不再是劈头盖脸的炮火,黑暗中一闪一闪的光代表着德国海军特有的联络信号:这里是k,请在前方领路!
德语中的kong即是国王之意,众所周知,如今的德国海军中配得上这一名头的仅有一艘战舰。不过鱼雷艇支队的普通德国水兵们对于高级联络密语并不了解,艇长和主要军官也是在启航之前才从来自柏林的特别联络官那里获知这些代码的。在火力强大的主力舰队面前,这些仅有百来吨的s级鱼雷艇看似无足轻重,但因为日常活动的关系,它们对多弗尔海峡一带十分熟悉。在指挥艇的组织下,这群s级鱼雷艇很快进行了重新编队,它们以近似V字形航行于德国舰队前方,而庞大的德国主力舰队此刻从前至后的顺序依次是“沙恩霍斯特”号、“俾斯麦”号、“格拉夫。齐柏林”号和“欧根亲王”号,5艘护航驱逐舰分别位于舰队左右两侧和队列后部,大小17艘舰艇以相对紧密的队形高向英吉利海峡深处驶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多弗尔港的码头上灯光晃眼、口号声声,自打前往多弗尔海峡执行巡逻任务的e级驱逐舰“蚀”号回最后一条无线电信号之后,多弗尔港务司令部一方面向伦敦去请示,同时向驻扎在港内的巡逻舰队出了紧急战斗命令。从睡梦中惊醒的军官和水兵们迅从营房赶往各自所属舰艇,而这其中反应最快的当属英国皇家海军第22“海上骑兵队”的小伙子们,他们是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中和德国海军接触次数最多的一支部队自从西线战事开始起,他们就频频和德国轻型舰艇尤其是吨位相当的s级鱼雷艇展开争斗。尽管绝对度不及德国同行,但他们仍凭借出色的火力和良好的战术在与敌人的交手中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在隆隆的马达声中,1o艘mTB型鱼雷艇就像嗅到了血腥味道的战马一般按奈不住奔向战场的冲动,而此时驻扎在多弗尔港的警戒部队中,还有十余艘巡逻舰、炮艇以及两艘早期建造的驱逐舰d级驱逐舰“引诱”号和e级驱逐舰“特快”号,由于多弗尔港和整个英吉利海峡都处于德国空军的直接打击范围,所以这些舰艇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大都加强了防空能力,尤其是两艘驱逐舰几乎按照防空驱逐舰标准进行的改装:后部鱼雷管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门威力颇大的12磅防空炮,原机枪塔和2磅炮全部更换成2o毫米厄利孔机枪,“特快”号还在两个月前的改装中撤去了舰桥上的测距仪和方位盘,装上一部初期型的对海搜索雷达,桅杆上的对空警戒雷达也大幅度增加了它的防空预警能力,并因此成为多弗尔警戒舰队当然不让的领舰!
海军司令部还未作出正式反应,拉姆齐就迫不及待的派遣两艘驱逐舰以及整个第22鱼雷艇支队出击了,12艘舰艇以36节的航向南急驰而去,很快便隐入风雨交加的大海深处。
在长不足4o公里、最窄处仅里的多弗尔海峡中高航行,英德海军的两支舰队无须耗费太多的时间现对方,双方的雷达技术在细节上各有千秋,但总体而言德国大型舰艇雷达的探测距离稍远,因而德国舰队也有机会及早作出反应。雷达室一传来有若干不明身份的舰艇自多弗尔方向而来的报告,张海诺便下令整个舰队拉响战斗警报,其实自从设置在加莱的德军无线电监测部队及时来密电情报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这场战斗已经开始了,而且双方都没有回避的机会!
15ooo码、12ooo码、1oooo码,如此距离若是换了白天双方舰艇早已大打出手,但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和火控射击精度注定了双方出手的时间要比平时延后一些,不过在密集的炮声响起的一刹那,来袭的英国舰队中每一个经验丰富的军官和水兵均大感不妙,从声势来看那绝对是巡洋舰级别的火力,而紧接着落下的炮弹也印证了他们的判断6英寸和8英寸的舰炮方能具备这样的威力,而从一个波次落下的炮弹来看,出现在他们前方的似乎是整个德国轻舰队!( )
第7章 偷天陷阱(6)
风雨中,满载排水量达到4。94万吨的“俾斯麦”号在高行驶中仍保持着惊人的平稳度,这对于炮手而言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海上射击平台,在Fumo4o型雷达的指引下,右舷12门双联装15o毫米副炮和18门双联装1o5毫米高平炮连连开火,炮口喷射的火光映亮了大片海域,炮弹更是如流星雨般砸向远处,爆炸的频率简直比落在舷窗上的雨点还要密集,此情此景,在所有目睹这一切的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高高的舰桥里,张海诺默默站在舷窗旁看着几近沸腾的大海,德国海军独特的造舰理念使得每一艘德国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