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禁城内到处张灯结彩,一进门最显眼的就是海澜准备的那个热气球,热气球升在半空,上面挂着四阿哥亲书的一副对联“从古称稀尊上寿,自今以始乐余年”。
四阿哥的大字道劲有力,海澜看了这幅对联不由停下了脚步,她倒不是欣赏这几个宇,而是觉得四阿哥是不是太着急上位了,这么写康熙皇上会高兴吗?什么叫“自今以始乐余年”啊,这不是告诉康熙皇上从今以后你别再管朝廷事儿了!康熙皇上现在可还没把皇位让给你呢!这么写不是授人以柄吗?
海澜这么一想,心中不由得焦急起来,她急急忙忙想着赶紧找到四阿哥问一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四阿哥一向谨慎,按理说不会作出这样的事儿!
彩绸结成的“万寿无疆”、“天子万年”等大字,不时出现在紫禁城的墙上,者起来比过年还要热闹繁华,只是海澜无心欣赏,弘历见额娘脸现焦急,低声问道:“额娘,出了什么事儿了,你是觉得那对联不妥吗?阿玛是个谨慎的人,应该没关系的。”
“不管怎么样,总应该问一问额娘才放心。”
弘历点头道:“额娘,阿玛现在肯定正忙着,儿子看到十三叔了,不如去问问他!”
经弘昼一提醒,海澜也看到了胤祥,她赶忙把刚刚看见的对联对胤祥说了一遍,胤祥笑道:“四嫂放心好了!那幅对联原本皇阿玛要亲自写,可是写大字他现在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才让四哥亲书的……”
海澜一听这才松了一口气,带着孩子们先去给德妃娘娘请安,刚到永和宫,就听见厅里传来阵阵十四阿哥爽朗的笑声……
海澜一进门就看见十四阿哥,十余年不见,十四阿哥面色黑了不少,不过整个人却显得神采飞扬,最打眼的是他留起了胡子,一双眼睛黑漆漆的带着几分探究的眼神看着海澜,海澜无视他的目光,眼角余稍瞥到他身边站着的是福晋舒舒觉罗氏和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长子弘春和次子弘明也都在,却根本就没有香澜的影子,让人意外的是弘时也在。
海澜带着子女们先上前给德妃娘娘请了安,然后弘历他们又见过十四夫妇,因为弘春、弘明两个都比弘历他们大,弘历他们小哥儿个都依次上前跟兄长见了礼,又见过了弘时,弘时和弘春、弘明也上前见过海澜,一时间屋子里全都是问侯声。
等到落了坐,十四阿哥对海澜笑道:“多年不见,四嫂风采依旧啊!怎么不见四哥来?难道他忙得连额娘都没空见了吗?”
海澜看见德妃娘娘的脸沉下来了,急忙说道,“额娘,本来说好了四爷是要一起来见额娘的,不过皇阿玛一大早就把四爷喧了去,说是有要事相商,四爷临行的时侯还让媳妇替他向额娘告罪……”
德妃娘娘冷“哼”一声道:“你也不用替他狡辩,是他根本就没有把本宫这个额娘放在心上!”
海澜默然不语,分明是这个额娘没把四阿哥放在心上才对!有了小儿子在身边了,对四阿哥更是吹毛求疵起来。海澜知道他们母子之间的事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和缓的,便也懒得说什么,倒是弘历上前抱住德妃娘娘的胳膊说道:“妈嬷,早上阿玛真的这么说过的,当时孙儿就在场,额娘没有说谎……”
海澜嘴角扯起一丝笑容,这个弘历睁着眼睛说瞎话,不对她喜欢……德妃娘娘听了弘历的话,笑道:“好好!八月你起来!就算是妈嬷误会你额娘了。你这小猴子,都这么大了,还会撒娇,亏得你皇法码从小把你养在身边,若是被他着见你这拌,肯定就不会说你'伊命贵重。福将过予。'了。”
海澜听了心中冷笑,十四阿哥却是神情一僵,皇阿玛什么时候对弘历说过这样的话?他询问的眼神看过去,德妃娘娘冲着小儿子一笑,那意思是说,你皇阿玛不过是喜欢弘历小时候天真烂漫,弄他进来解个闷罢了,并不能代表什么。
在德妃娘娘看来,四阿哥虽是个亲王,但是除了办差之外,一直都是一副于世无争的模样,而且他办的那些差事,根本不能和小儿子的差事比,小儿子现在是什么?是有实封地倭国王!他打下了倭国的大片领土,那是多大的功劳!唯一欠缺的就是朝中没有接应,只有那个没什么脑子的老十在朝里为老十四奔走,若是有四阿哥的帮忙,老十四何愁大事不成?偏偏四阿哥却总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德妃娘娘只恨自己养了这么一个无用的儿子……
绿意轻声说道:“娘娘,时辰也差不多了,是不是应该出发了?”
海澜和舒舒觉罗氏亲手服侍着德妃娘娘换上朝服,一行人出了永和宫。只见天上万里无云,暖风吹在脸上,人都好像带了几分醉意似的。大家一直来到保和殿,就见大殿里已经坐满了人,虽然如此,却是肃静得很,海澜诧异的向大殿的高台上看去,只见上面并排放着两把龙椅,这两把龙椅上金漆的金龙缠绕,一条正龙昂首立干椅背中央,两把龙椅的周围摆设着象驮宝瓶,两把龙椅并排放在一起,想来是大家都看见了这一幕,都觉得不可思议吧?
十四阿哥脸色敬重起来,他四下看了看,众位兄弟都在,唯独缺了四阿哥,更为奇怪的是中间坐着的居然是浑身朝服的满汉大臣……这是怎么安排的?上次皇阿玛六十大寿的时侯,这些满汉大侍好像是在畅春园招待的呀!十四阿哥心中暗觉不妙,他转而去着海澜,只海澜面色平静,从外表什么也看不出来。十四阿哥疑惑的走向八阿哥的那一桌,在兄弟中间坐下了,轻声的询问起来……
德妃娘娘也很纳闷,却没想的太多,她跟官妃坐在了一处,海澜看见五福晋坐在左近,便靠着她坐下了,几个小儿女也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大家刚坐下片刻,自干清宫正门一蔡御撵出来了,御辇的前后,大批侍卫随行,道路两边,宫女内侍垂首跪成一行……
御辇一直来到保和殿,身着皇帝服色的康熙身上从御撵上下来,他缓援地走到龙椅前,李德全高声喊道:“身上驾到!”
保和殿内所有的人立刻都跪下了,三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呼过后,康熙皇上却并不叫起,而是对着身边的李德全一挥手。大殿里跪着的众人都满心惊诧,皇上这是要干什么?
只听见李德全说道:“有圣旨!”他说完停顿了一下,看清四下一片寂静,便打开手中的圣旨念道:“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途、休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干未乱,夙夜孜孜,寇寐不皇,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今朕年已七旬,在位六十二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历观史册,白黄带甲子讫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其少……朕之子孙百有余人,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朕决定在七十寿辰之际,格皇帝位让于雍亲王皇四子胤禛,朕观之之日久,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朕将退而为太上皇,从今日起,为雍正元年!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长长的圣旨读下来,足有一刻多钟,大殿里的众人谁都没想到康熙皇上会来这一手,众人跪在地上前惊呆了,有不少人抬头看,他们有惊讶的、有嫉妒的、有怨愤的、也有欣喜的……
康熙皇上看着他们的种种脸孔,倒也不以为忤,只有海澜没有惊讶,不过她却暗暗的抱怨自己太傻,明明知道今天要下跪,怎么不把那'跪得容易'带上呢?肯定是舒服日子过得久了,把这事都忘了,跪了这么久,她的膝盖可是有些疼了!
康熙皇上很满意保和殿里大家的神态,他面露喜色就像是一个恶作剧得逞的小孩子一样,看见大家谁也没敢说话,康熙皇上说道,“胤禛,你上来吧!”
“喳!”四阿哥胤禛身穿龙袍,在朝臣亲贵的注视下,面色沉稳,慢慢的走上汉白玉的台阶,他一只手扶着鎏金的九龙栏杆嘴角忍不住的上翘,冷清的眼眸里划过一丝激动,另一只手使劲的攥成了拳头,四阿哥目不科视的走到康熙皇上的面前,跪下给康熙身上叩了三头。
“起来吧!”康熙皇帝说着,从李德全的手中接过传国玉玺,双手递到四阿哥的手里,“从今以后,朕把大清的江山就交给你的了!”便在这时,大殿里响起了乐曲声,同时午门的鸣钟鼓也响起来了。整个皇宫中顿时鼓乐齐鸣,李德全高声喊道:“文武朝臣,王公贵胄向新皇行三跪九叩大礼!”
众人还都跪在地上呢!接着又恭敬的行礼叩拜,三跪九叩的大礼行完。众人都纷纷站起身行,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看着安坐在宝座之上的胤禛,心中酸涩无比,这些年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明明是自己,为什么坐上皇位的居然是他?
十四阿哥的眼睛里恨不能喷出火来,他梗着脖子,双手颤抖不己,为什么他只能俯首称臣,明明他是最有希望问鼎皇位的皇子!不甘心!不甘心啊!
胤禩的嘴角露出苦涩的笑意,他真的与皇位无缘吗,这些年他的一言一行都学着皇阿玛的的举动,他宽厚待人,结交群臣,即使是在高丽,他得来的金银珠宝也都用来铺路了,难道被皇阿玛觉察了,还是因为远离了朝堂才失去了机会?
胤禩侧头看向胤祯,见他紧咬着牙根,眼睛里都是埋怨愤恨,胤禩忙低声说道:“十四弟,冷静些,这样的场合可别逞能……”
此刻,和康熙皇上并排坐在鎏金漆云龙纹宝座上的胤禛,他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闭上眼睛,他感觉这一切都像是在做梦,他的手不停的数着手中的念珠,慢慢地睁开双眸,居高临下看着太和殿中间的众人,他的目光开始找一个人,终于看见了海澜,二人对视一眼,四阿哥的脸上漾出笑意,自己能有今天,海澜功不可没。这么多年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走过,只有和海澜相处的时侯,才是他最放松的时刻,她的柔情蜜意,娇嗔痴缠,她的左一个又一个的新奇点子……每每想起,就让四阿哥的心中溢满了幸福的感觉,就像小时候生话在孝懿皇后身边……
四阿哥的目光从海澜的身上移开,又看向胤禩,随即转向他身边的胤祯,四阿哥的嘴角露出意思嘲讽的笑意,他觉得自己是后背挺的更直了,坐在龙椅上的感举真不猎!君临天下就是好!
十四阿哥看见四阿哥的眼神,那眼神分明是在向他示威,十四阿哥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气,他“腾”的一下站起来,说道,“皇阿玛,你的决定儿臣不服!不论文来还是武功,儿臣每样都比四哥强,论功劳,四哥更是提着裤子也撵不上儿臣!为什么要有他来继位!”
四阿哥一听这话,顿时气得脸都变色了!他没想到十四弟说话竞然这么阴损!可是四阿哥顾及到身边还坐着皇阿玛,他便把火气往下压了压,今天老十四蹦出来,不正是自己期盼的吗?皇阿玛若是不处置他,到时侯自己出手,皇阿玛也应该不会说什么,还有老八,不知道他会怎么办?
四阿哥如老僧入定般坐得稳稳当当的,康熙身上心中对四子的评价又高了几分,他冷冷的看着自己的十四子,原本他还觉得老十四虽然性子直些,未必真如史书上所记载的那么混蛋加胡搅蛮缠,今天一看,这史书上记载的事儿大有可能!自已还没死呢!他就敢当面盾疑自己的决定了!真是目无君上!不知道他是莽撞还是缺心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