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姌媺虽然气哼哼的,却也没有独自离开。她目前还不敢太得罪林彥彧,她能如愿转学到镇中心小学,还是沾了他的光。
他们的这次转学,是林家姑丈陈森的手笔。陈森虽说受过高等教育,但骨子里还是个传统保守的男人,思想守旧,他和林姌媺的小姑只生了一个女儿,他想尽办法想再生个儿子,但他们是双职工,政策上不允许生二胎而且海城的计划生育落实得相当严,一经发现他和林姌媺小姑的工作都得丢。加上又不能保证再生一个就一定是儿子,最后只得选择放弃这个想法。
但独生女还是挺孤单的,陈森的女儿陈丽现在在海大附小读五年级,本来他是想直接把林彥彧弄到海大附小的,这样和陈丽上学放学也有个照应,而且他觉得女孩子总是比较容易吃亏,就想有林彦彧看着她比较放心些。但那校长是他的死对头,硬是卡着不签转学申请,说不符合规定,而且林姌媺也闹着要一起转学,两个人就更没希望能通过了。
他和镇中心小学校长是同学,转念一想,就把人先弄到中心小学这边再说。这个时候农村的小学是未开英语课的,得到上初中才开始学。陈森的第二方案是让他们初中考到海大附中来,海大附中在海城算是数一数二的初中学校,要进去就读不会英语是通不过入学考的。而镇中心小学从四年级开始就学英语了。
烤好的食物由李杏花送了上来。
炭烤牡蛎和粉丝扇贝林彦彧倒是吃过了,之前听说苏家在镇上开了苏记后很受欢迎后,林彦彧说想吃,林爸就带他们全家去市里的饭店吃过一次。但荷香鱼林彦彧倒还是第一次吃,他们家没有种地,他奶奶和妈妈的空闲时间多得是,整天拘着他们在家看书或学习,因此除了上学外,他们和村里孩子的接触不多。煨番蕃什么的小孩子爱玩的好玩的他都只是在学校时听那些同学们讨论,都是想象中的事。
这没有放其他多余调味只靠荷叶本身清香入味的荷香鱼正对他喜欢清淡一点的胃口,他吃得挺多的。
林彦彧的妈妈也跟着到镇上陪读来了。她搬得倒轻便,反正在家时也没有做什么活,也没有地里的事交接什么的,收拾了包衣服就出来了。租的是学校附近的房子,这两天忙着搞清理和添置东西所以没顾得上煮饭,让兄妹俩出来先随便对付吃点。
林彦彧吃完了鱼,又叫了一条荷香鱼和一份扇贝粉丝外卖,才笑着和苏妍苏恺道别。
苏妍一直没怎么理林彦彧他们这一桌的事,一开始还怕苏恺吃林姌媺的亏,后来见他应对自如就放心去对她的账了。
苏妈现在也学会了偷懒,苏记的账全交给了苏妍,被她改成了每个星期才对一次。今天一见她到店里,陈雪就把好几沓单塞给了她。
林彦彧离开前和苏妍打招呼时,她正和苏恺一起把单据按时间归类。闻言对他灿烂一笑也说了再见,然后如愿地见到了林姌媺黑着脸离开……
第25章 重组
这天晚饭后,苏家四人聚齐在客厅,进行了一次家庭会议。
讨论的重点在于把目前牡蛎场的规模收一收,以及把之前准备在市里开超市的计划提上日程。
刚刚过去的一季牡蛎收成的结算资料出来后,苏元扬和苏妍发现养殖场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了,就商量着还不如腾出点精力和资金出来做点别的。
经过讨论,最后决定牡蛎场只保留最开始养殖的那五亩最纯净的水域,留着给自家的店用,不再出售到市场上。
而开大型购物超市是苏妍一早就有的设想,这个时候的海城还没有购物超市的出现,市场的空间巨大。苏妍找机会提出了这个设想之后,苏家父女溜达了整个市区,经营的品种都讨论过了,连地址都有了待选的几个目标。苏元扬甚至初步联系了货源。
再者就是计划在市里开一家以牡蛎为主题的海鲜餐厅,和苏记不同,新的餐厅走中高档路线。
听完苏元扬的计划后,李婉贞提出疑问:“这超级市场和餐厅开起来后,摊子是铺大了,岂不是完全没有时间再顾现在的生意?”
“初期时先两头兼顾,到时候再视乎市里生意的发展情况而定。”苏元扬还是比较谨慎的,“到时实在忙不过来也可以考虑找老二老三来帮忙看顾一下。”
“嗯。”苏妍也点头,“到时顺便让苏瑞苏祥转到中心小学来上学。”
苏元扬赞许地看着苏妍:“妍妍的这个想法不错!”
既然连后招都想好了,李婉贞也没有什么意见,就拍板决定开始进行新项目。
接下来的时间苏元扬经常带着李婉贞往市里跑,主要是带李婉贞去看看之前他和苏妍看好的那些超市的地址。
一个星期后,苏家开第二次家庭会议。
几个地址中李婉贞属意于那个闹区中的,认为人流量大,客源有保证。
苏妍却不那么认为。她看中的是一个新建住宅区的临街商业裙楼,那个商场由于不是闹市区一直做不起来,之前去看的时候负责招租的人见苏妍他们要租的地方大,还主动租金打折给他们。苏妍前世虽然很少到市区,却依稀记得这个地方后来发展得很好,甚至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中心区,而成为了新的中心!苏妍有个大胆的想法,她想趁着商场目前处于萧条期好压价,直接把场地买下,不然到时他们的超市一开,吸引了人流量大增把商场带旺后,没准开发商就会翻脸不认人,往死里加租金。
苏元扬听了之前也比较支持苏妍的想法。他对于超市的前景从来没怀疑过,这个时候的人购物都是就近在一些小店里购买,价格不便宜不说,如果要买的东西品种多,还要跑好几家,而一旦有了一家他设想中的超级市场出来,价格优惠质量有保证而且还可以一站式购齐,肯定能吸引日子越过越精细的海城人。
最后投票的结果是二比一。隔天苏元扬便带着苏妍去那个住宅区去谈商场的购买事宜。
那个小区的住宅楼是在卖800元一平米的,苏元扬他们想买的是商业裙楼的其中三层共计六千平米(每层两千平米),开发商开了发每平米2000元的价格,那相对较贵了,最后谈成了1500块每平米成交,总价就是900万。双方当场就签了房产购买合同,苏元扬付了10万订金,约定了隔天交590万,剩下的300万等一个月后出了房产证后再交齐。
确定好了超市的地址,苏元扬就开始着手超市开业前的准备。
拿到平面图后紧跟着就是联系工程队进行装修。
苏元扬要开始落实货源的事,苏妍就自告奋勇接过设计货架的活。
外出一个星期跑了一圈,苏元扬带回了厚厚的一沓供应合同,他把货源基本都给确定了,只等超市开业那边就可以开始供货。农产品和海鲜干货之类的就直接用他们家养殖场和农场的,还可以打出又新鲜又健康的概念吸引消费者。他们家没有的,也可以帮衬村里。
这时苏妍的设计图也出来了,苏元扬和她一起去实地量好尺寸,确定好大小就去找做货架的公司订做。
从货架公司出来,苏妍拉着苏爸去看房子……
按照本来的计划,超市的项目进行得差不多后,下一步就到餐厅的,不过之前买的那商业楼面积很大,完全可以预留出餐厅的经营位置有余,苏家人经过商量,就决定餐厅直接开在超市旁边,这样照顾起来也方便,不用两头奔波。这样一来就省了不少事。
而在市里买房的事情也是计划内的。苏家的生意往市里发展,他们家自然也会跟着搬过来,而房子就是首先要解决的事情。
苏元扬看中了他们超市那个小区的顶层精装修复式公寓,建筑面积三百多平,五房两厅的格局,其中三个大房都有大阳台和独立的卫生间,一口价三十九万。因为之前刚刚签了购买商铺的大单,开发公司给打了个九折再抹去零头,最终以三十五万成交。
那个时候的精装修还是很实在很靠谱的,基本上只需要进家具就可以入住了。苏元扬就是看中了它省事!
而苏妍对于海城二中附近的楼盘心宜已久。二中周围这几年陆续开发了好几个楼盘,苏妍一直有留意,她看中的是那个就在二中后门的小高层,环境幽静、保安严密,业主有很多都是二中的老师或亲属。这天苏妍拉苏元扬来看的,就是这个小区。
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学位房的概念,这个小区的楼价也就一千元每平。苏妍看中的五楼三房户型的将近一百平米,总价十万不到。
这些年苏妍自己给自己发的工资加苏元扬兴之所至给的各种名目的奖金、压岁钱、零花钱,村里的奖学金,林林总总的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万。她想用自己攒的钱把房子给买下来,之所以带苏元扬过来,是因为她年龄太小,需要个大人来办手续。
办完手续后,苏妍一面欣喜自己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物业,一面又看着数字重新回到三位数的存折想着要尽快多赚钱。房价在以后只会升不会降,手上有钱当然要趁着现在楼价低尽可能地多置物业。他们家在买了商业楼后,家底已经掏出了一大半,剩下的流动资金还要进货,开餐厅,以及备用,不然的话她都想让她爸在这个小区也买个几套。不过那三层商铺本身已经是很大的投资了。
第26章 布局
搞定了房子的事,苏元扬又回到了村里,路上刚好遇到了村长,便到他家坐了会,谈起了他在市里开超市的事情,顺便讨论了他想帮村里一部分农产品解决销路的初步想法。
如今村里一开始规划的农场早已经扩大了规模,除了一开始种起的那几种作物,还种起了一些当地少见的蔬菜,各种果树,产品越来越丰富。也有不少人在搞海产品养殖场,还增加了好几条渔船,针对养殖场和渔获往常丰收时又一时卖不出去的问题,村里还成立了个干货加工场,如果苏家村牌的海鲜干货已经打出了名堂,成为海城比较有名的特产,很多外地旅客都喜欢买上一些带走。还有养各种家禽的,卖禽蛋的。一应俱全。当时的设想是减少供大于求时候恶性竞争和自我消耗,也丰富和合理了品种。
苏元扬告别了村长后,就到了苏元河家,让苏瑞去把他叔苏元江也叫了过来,一起商量事情。
苏家农场也早扩大了,除了原来种植的淮山、莲藕、圆椒、番薯、花生、玉米和换茬时种的菜心、豆角等蔬菜,还开辟有专门的菜园,种植白萝卜、红萝卜、奶白菜、蕃茄等等,白萝卜可以腌制成萝卜干,奶白菜也可以晒成菜干,都是非常畅销的品种。等苏元扬的超市一开,苏家农场的产出有大半他都可以包圆了。
苏元扬的超市已经在工商局注册好了公司,眼下就要准备开始招聘员工,少不得有好一段时间的忙乱,到时超市的事情办好开业后,又到餐厅的筹备。目前李婉贞在苏妍的建议下已经在报会计班学习,苏妍毕竟要上学,由她一直掌控家里的账目不现实,将来除非请人,否则会计方面工作的肯定要交给李婉贞。但是账目这种东西还是自家人抓着比较放心。
所以苏记和养殖场的事情他们一直半会实在是无暇顾及,苏元扬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