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闼直入,没有谁能够阻挡。
大伙跟着樊哙来到御榻前,只见刘邦独自枕着一个小太监在睡觉。樊哙顾不了许多,扯着大嗓门吼道:
“陛下,你倒睡得好稳!你知不知道黥布谋反了!”
刘邦惊醒,猛坐了起来:“什么?黥布谋反了!”
他旁若无人地愣了半晌,又慢慢地躺了下去,好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的样子。
樊哙气急败坏地喊道:“陛下,你怎么又躺下了?你倒是快出主意呀!”
近年来,从韩信谋反、陈豨谋反,哪一次刘邦不是闻风而起,亲自率师远征。黥布的谋反也是他早已料定的,只是时间的早迟而已。然而,当刘邦此刻听到黥布谋反的消息时,他分明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精力也不够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已经多次想到过最后时刻的到来,真不敢想象,自己在马上得到的江山,在有一天他死去后,还会不会姓刘?一想到这些,他心灰意冷了。自己已经到了老弱多病的时日,尚没有一个堪当重托的太子。想废不能废,想立不能立,安得猛士守四方!
他的心病比身病更沉重了。
他心里矛盾到极点,你们大家都说太子不能废吗?现在有人谋反了,就让太子去带兵打仗吧!又来找我干什么?
竟然有用江山赌气的皇帝。
于是刘邦说:“这次朕想让太子将兵去剿灭黥布,大家以为如何?”
群臣无言,关系社稷安危的大事,能派太子去么?周勃说从长计议吧,大家不得不告退了出来。这场闯宫既没有闯出祸事,但也没有闯出结果。
吕后的耳目众多,皇上想让太子领兵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她的耳中。不过,她左右权衡了许久,始终不知道是让太子去的好,还是不去的好?
女人的机智多用于打小算盘,真正遇到大事还是束手无策。
她把建成侯吕泽叫来,让他到太子那里去请教商山四皓。
这时吕泽已经按照留侯的指点,到商山去把四位高人请到京城来了。他们虽然都已经是八十多岁的人了,一个个银发皓然,精神矍铄,声如洪钟,目光如炬。四位老人和太子刘盈住在一起,替太子讲授四书五经与王者之道。
吕泽见过四位老人说:“黥布谋反,皇上准备派遣太子出征,请教四位老先生,能否去得?”
四位老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同时摇了摇头,他们一致认为,如果太子领兵,事情就麻烦了!
他们向吕泽分析了太子为什么不能领兵的道理。因为太子领兵去讨伐黥布,即使大获全胜又怎么样呢?他本来就嗣君,除了皇上就数他的地位最高,还能得到比太子地位更高的封赏吗?反之,如果没有功,那就会从此受祸了。更何况太子率领的诸将,都是跟随皇上打江山定天下的猛将,如今叫太子去指挥调遣这伙人,有如让羊去统率狼,将领们决不会听他的指挥,象这样能建立功勋吗?还有,母亲受到宠爱的,她的儿子也同样受宠爱。如今戚夫人白天黑夜都侍侯在皇帝跟前,赵王如意也常在皇上面前,他必不肯让那位他不满意的太子位居赵王之上,早晚会让赵王取代太子的。因此,太后何不寻找一个时机,向皇上哭诉说:“黥布是一员天下闻名的猛将,又善于用兵。诸将们都是陛下的股肱,太子能号令他们吗?如果黥布知道是太子将兵,不更加猖狂地肆无忌惮地击鼓西进吗?皇上虽然有病,可以躺在车上监督诸将,诸将们敢不尽力吗?皇上虽然吃点苦,但也应该为你的妻着想!”
吕后果然依计而行,她忍气吞声首先就那天送药斥责戚夫人的事,向皇上道了歉。为了讨得皇上的欢心,主动派人去把戚夫人请了回来。并在皇上面前,好言嘉许戚夫人温柔能于,侍奉皇上功不可没。等把这一切铺垫好后,才就太子出征问题,向皇上哭诉了一翻,这样水到渠成,果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刘邦当即点头应允,毕竟还是自己家里的事,又跟谁赌气呢?
对于刘邦来说,本来就是一半真病,一半心病,不过是因为废立太子问题掣肘,闹闹情绪而已。对于刘邦来说,只要一息尚存,他是绝对不允许诸王谋反,要想把嘴伸进他的缽里来分一羹品尝,是决不容商量的。你别看他躺在卧榻上装得若无其事,其实他早已浑身血沸,心跳加速。黥布是还没有被消灭的少数几个异姓之王了,岂能漠然置之!他不最后解决这少数几个心腹大患,死不瞑目!
吕后的一番哭诉也说得有道理,现在你才明白你儿子还是不行么?他越来越讨厌吕后自从杀掉韩信之后,那副不可一世、咄咄逼人的样子。今天你也知道哭鼻子了么?也知道来求我了么?你那么能干,连韩信都杀得了,为什么不辅佐你的太子去东征黥布,跑来央求我干什么?人就是如此,即使至高无上的帝王,也还是喜欢人家恭维,也还是喜欢处于驾临于弱者之上的强者的地位。
真正能够打动刘邦,除了权力因素和个人恩怨外,还是因为吕后打出了戚夫人这张牌。吕后料定,只要由她出面请回戚夫人,再难的事也会办成。
戚夫人才是打开刘邦心灵大门的一把钥匙。
第二天宫门开了,刘邦撑着病体上朝视事,下令赦天下死罪以下的囚犯,命令他们穿上军装,扛上武器,上前线去征讨黥布。立长子为淮南王,以取代黥布。征发各路诸侯之兵,由他亲自率兵东征。命太子留守京都长安。
刘邦毕竟是刘邦,他玩政治毕竟是大手笔。
出征那天,太子和群臣来到霸上为皇上送行。刘邦坐在车上,望着猎猎军旗和整肃的军队,想起十一年前最先入关驻军霸上,十万大军何等雄风,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年华啊!如今老病缠身,都还没有一个令人放心的足以安邦定国的继嗣。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出发时,刘邦坐在銮舆上,用他疲惫的目光,在群臣中扫视了一番,他在寻找张良。他知道张良不会来,只是想意外地发现他,可是不见子房的身影。
他在出发之前,曾闪过一个念头,想让张良随行。去年发兵平息代相国陈豨之乱,他曾坚持让张良随行,张良也只好从上击代。当军至马邑久攻不下的时候,结果还是张良出奇计攻克了马邑。这次要是张良能够随行该多好啊!但听说他又病了,他真是不再忍心把他拖去。多年来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打仗进军,不管环境再险恶,只要有张良在自己身旁,他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如果张良不在,他就有一种不安和失落的感觉。无可奈何,他只得下令出发。
刘邦率军行至新丰西边的曲邮,他突然得到报告说后面有一辆车追了上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刘邦命令全军就地待命。
等到这辆车追上了他们,上前一看,车上躺着一个人,是留侯张良。
刘邦惊喜得顿时忘掉了病痛,挣扎着下车来,踉跄上前,紧紧抓住张良的双手,泪光莹莹地说:
“子房!子房……”
他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今天早上张良醒来,感到头昏目眩,浑身乏力,但他还是努力挣扎起床,扶着一只木杖一步一步在林间漫步。实在走不动了,就靠着松树的虬枝喘息一会儿。
何肩端了一碗煎好的药赶来,让他趁热喝下。
张良见何肩欲去又止,象有什么话要说,便问道:“有什么事吧?”
何肩犹豫了一下说:“早上林子里湿气重,虽说是七月天气,你的病刚好一点,别又受了凉……”
张良淡然一笑,挥了挥手说:“不妨事,去吧!”
何肩转身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似乎有话非说不可。
张良了解何肩的性格,他的心头是装不住话的,何况他更知道,什么话是非告诉张良不可的,什么话是张良不愿意听的。今天他去而复返,必有非说不可的大事。
张良叫住了他:“何肩,发生了什么事?”
何肩只好说,“今天满朝文武在霸上为皇上送行,皇上率兵东征黥布。”
“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及时报告?”张良神色严厉地问。
“留候有病,不是早杜门谢客了么?”何肩怯生生地回答说。
张良有些生气了:“我是有病,我是不愿意过问后妃之间的立嗣之争,但是黥布谋反是关系江山社稷的军国大事,皇帝有病在身尚且率兵出征,我就是有一口气,也应当去为皇上送行!”
何肩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你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备车!”
何肩历来知道张良行动果断的脾气,一言即出是难以改变的,于是他转身备车去了。
在他扶张良上车时,留侯仍在激动地说:“你要记住,一个血性男儿,不能苟且偷生!国家危急之时,当挺身而出。去年皇上去平息陈豨之乱时,我不也正病着吗?可是当皇上要我随他一起出征时,我不是也毅然前往了吗?今天如果皇上仍要我随行,我仍然万死不辞!”
车缓缓向霸上驶去,何肩每次都要驭者放慢速度,怕留侯虚弱的病体受不了颠簸。可是此刻张良心急如火,不断催促何肩加快速度。马车愈奔愈快,等他们拼命赶到霸上时,送行的朝臣早已散去,皇上率领的大军正向东北方向的新丰开去了。
当何肩把车掉转准备回家时,他听见留侯毫不犹豫的用坚决的语气命令道:
“立刻向新丰追去!”
“留侯…”
“还在等什么?炔!”
马车向新丰飞快地驶去,何肩不时回过头来,看见颠簸中的张良,脸色苍白,大滴大滴的冷汗直往下淌。他咬紧牙关坚持着,靠在车上那副痛苦难受的样子,使何肩几次想停下车来,让他喘口气。但是每次看见何肩回转身来那恳求的目光,张良都坚决地向他挥挥手,马车仍然飞快的向前奔驰。
何肩完全懂得留侯的个性和心情,在军国大事上他向来毫不含糊。
从霸上到新丰这条路,也就不过几十里。张良对这条路十分熟悉也毕生难忘。十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道路上铺满了积雪,他正陪同沛公从霸上到离新丰不远的鸿门去拜会项羽,折冲群樽俎,避免了一场对沛公不利的血战。如今刘邦和他都是病体缠身,当年雄风今何在?岁月不饶人啊!
在新丰西边的曲邮,张良终于追上了刘邦的大队人马。当皇上首先跳下车来,双手抓住他使劲摇晃时,他的热泪也夺眶而出。
他们之间不用话语也完全可以交流。
正好晌午已过,刘邦下令埋锅造饭。他没想到张良会赶了上来,真是喜出望外。他决定今天不走了,他要和张良痛快地谈一谈。
“皇上,臣没有赶得上到霸上送行,是臣的罪过呀!”
“子房,别这样讲,朕知道你病了,不忍心惊扰你。但是,有一点你是知道的,多年来朕哪次出征,身边能没有你呢?这次没有你随行,朕的心中总有点觉得不踏实,空荡荡的!”
刘邦说到这里动情了,张良也动情了,相对唏嘘,感慨不尽。
张良真诚地表示:“陛下,要是你真正需要臣相伴随行,臣一定万死不辞!”
刘邦没有置之可否,他只用双眼默默地望着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