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人的**永无止境。”宝鼎说道,“白氏和司马氏解禁了。老秦人接下来就是为武安君翻案,而熊氏为了牢牢控制王统,必然在这件事上给老秦人以帮助。说到这里,我们来看看当初武安君一案爆发的原因。你知道昭襄王为什么要利用范睢对付武安君?”
    魏起脸色微变,若有所思地望着宝鼎。
    “我父亲为什么蒙受不白之屈远走北疆?”宝鼎继续问道,“以当时的形势来说,以我父亲和老秦人的关系来说,只要我父亲一往无前,那么武安君一案还会爆发吗?老秦人还会遭到无情的打击吗?”
    魏起已经想明白了,对宝鼎也更加了解了,这位年轻的公子站得高看得远,有大智慧,老赢家出了一位罕见的天才。
    “我不会重蹈我父亲的覆辙。我更不会像我父亲一样们弱,我会一往无前,我要让大秦统一中土宝鼎说道”“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我必须和熊氏重建信任,就像当年我外祖父武安君和你祖父攘侯一样,彼此信任,如此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魏起郑重点头,然后轻轻叹息。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这是老秦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创造了大秦,他们理所当然要享受大秦的权力和财富,但时代变了,在争霸兼并的过程中,在强国的过程,君王和持有先进理念的士卿们走到了一起,君王需要更大的权力和财富小士卿尤其是那些起自寒门的士卿愿意为君王冲锋陷阵,愿意帮助君王赢得更大的权力和财富,而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削弱和录夺贵族的利益,宗室贵族和军功贵族就成了首要目标,于是矛盾开始了,激化了,爆发了。谁对谁错?君王和士卿有错吗?宗室贵族、军功贵族,包括外戚贵族有错吗?权力和财富是一切矛盾的根源,根源永远存在,矛盾便永远存在。
    宝鼎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他的崛起导致老秦人东山再起,而老秦人的东山再起必将导致大秦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但君王和士卿绝不会修改律法,给予老秦人更多的权力和财富,于是矛盾必然激化,而那时宝鼎会做出选择,这个选择可以对君王和士卿不利,也可以对熊氏不利,但前提是,他首先要确保自己的权力和财寄,于是就有了即将开始的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打败了,宝鼎凋零小那么一切谋划全部失败,反之,谋划成功,咸阳局势牢牢控制在既得利益集团手中,那么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将对既得利益集团非常有利,对既得利益集团中的熊氏尤其有利。
    这就是老太后和君王夫人愿意与宝鼎冰释前嫌全力相助的唯一原因,而做为主掌地方的魏起。他站得没有那么高,也看不到那么远,他不敢把所有的本钱拿出来孤注一掷。
    “我必须留一条退路。”魏起说道。
    宝鼎失败了,楚系还要生存,还要确保南郡这块根基之地,魏起的要求合情合理。
    宝鼎微微点头”“我可以满足你的所有要求
    “我要蔡园的冶铁之术。”魏起毫不犹豫,目标直奔水力鼓风。这个时代的权贵豪门大都经营盐铁,水力鼓风是提高治铁技艺的关键,有了水力鼓风技术等于拥有了取之不竭的财富。魏起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宝鼎一口答应了。
    “这一仗假若打赢了,我想去咸阳魏起提了第二个要求。
    宝鼎迟疑了片刻,说道,“我觉得你留在这里更好。如果这一仗打赢了,接下来我们就要打韩魏,打赵国,然后打齐楚,直到统一中土。你可以带着军队攻城拔寨,建下显赫战功停了一下,他又说道,“咸阳有昌平君、昌文君,还有熊瑁、熊布,朝堂上的熊氏子弟太多了,你即使回咸阳,也不过就是个。口”千石的大员。很难做到二公九卿的位凹
    魏起沉吟不语。
    “我和大王有约定,中土不统一,我就绝不回咸阳。”宝鼎笑道,“在你看来,我或许再也没有返回咸阳的机会了,但假如我成功了呢?大秦统一了中土呢?那时候你随我一起回咸阳,身份地位将完全不一样,甚至封君拜侯也不是没有可能。”
    诱惑,这绝对是诱惑。对于魏起来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重建祖辜的功勋,封君侯,权倾一时。
    “打完这一仗再说吧。”宝鼎不待魏起回答,接着说道,“如果那时你坚持回咸阳,我鼎力相助小这是我的承诺。当然了,如果你愿意与我并肩作战,一统中土,我也给你一个承诺,我保证你封君拜侯。”
    “再说吧。”魏起没刃法说服自己,他实在看不到宝鼎取胜的机会,现实一点的做法还是尽快把蔡园的冶铁技艺搞到手,那才是实打实的财富。
    “武烈侯需要什么?军队?粮草?武器?民夫?”魏起问道。
    宝鼎笑了起来,“你就不问问我这一仗怎么打?”
    “你刚才说了,先打韩国,把中原战场的战火点燃,迫使咸阳向中原战场派遣援军和提供物资,然后与合纵军决战。”魏起说道,“我认同这个计策,虽然咸阳给你增兵的可能不大。提供的粮草也非常有限,决战的胜算微乎其微,但我现在也没有退路,只能竭尽所能了。”
    宝鼎拱手感谢,“我们来具体谈谈。这一仗能否打赢,关键就在你南郡能给我提供多少军队和钱粮了。”
    蒙武来得非常快,日夜兼程赶到宛。
    蒙武急需一场胜利来重新赢得秦王的信任。从战绩上来说,蒙武不算差,十几岁就跟随父亲蒙骜征战沙场。立下无数战功,可惜他被父亲的光芒所掩盖,声名不显。蒙骜死后,他出任上将军,统率大军,并且成功击退了合纵军,但可惜的是,这个功绩又被吕不韦拿去了。
    前有蒙骜,后有吕不韦,蒙武的功绩和才能就这样被埋没了但秦王一清二楚,军中将率对他也是非常敬重。可惜,当他好不容易获得一个机会,独自指挥大军攻打赵国的时侯,又碰上了强悍的李牧,结果大败而归,饮恨沙场。
    秦王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蒙武。蒙氏是秦王的左膀右臂,股脑之臣,一场战斗的失败无足轻重。当年蒙骜为秦军统率的时侯,也打过不少败仗,甚至最终败死于疆场。哪个将军不打败仗?当然,武安君是个例外,他是战神,从无败绩。
    蒙武已经从弟弟蒙嘉的书信里获悉了咸阳政局的变化。秦王和武烈侯在三年之约的基础上又定了个十年之约。不管这个约定多么荒诞,也不管武烈侯能否成功,秦王都已经下定决心支持武烈侯,让武烈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用统一大业把武烈侯牢牢牵制在关东战场上。
    由此可以推测,未来关东战场烽烟四起,而蒙氏能否重建辉煌,就在于武烈侯能否吞并六国完成统一,所以,蒙氏要秉承秦王的命令,全心全意帮助武烈侯赢得战场上的胜利。
    宝鼎率相府、郡府官员出迎。给足了蒙武面子。
    宝鼎姿态很高,但手下一帮官员却暗自腹谤。蒙武战败于河北,降职为将军,镇戍三川郡。这明显就是赏罚不公。
    祖腑战败于河北,贬为庶民,手下将率全部受到连累。反观蒙武,不过降职而已,手下将率没有受到丝毫的连累。原因无他,蒙武是秦王的亲信,亲信的待遇就是与众不同,律法的公正在特权面前根本就是笑话。
    随同蒙武前来的是他的次子蒙毅。蒙毅身材削瘦,相貌英俊,与蒙恬比起来虽然勇猛不足,但更有儒雅之气。蒙恬独自在北疆打天下,而蒙毅则一直跟在父亲身后。就像当年蒙武更在蒙骜后面一样,贼功不少却声名不显。
    一番宴请招待之后已经是深夜了,蒙武无意休息,与宝鼎连夜商谈。
    “赵弗魏楚四国的合纵已经成功了?”
    “肯定。”
    “武烈侯是否奏报了大王?”
    “当然。”宝鼎把秦王的书信递给了蒙武。秦王的回书虽然寥察数言,但意思明确,武烈侯实际主掌中原地区的军政大权。
    “武烈侯打算如何应对?”
    “即刻攻打韩国。”
    “打韩国?”蒙武略感吃惊小“合纵大军尚未出现,武烈侯用什么理由发动攻击?”
    “理由充足。”宝鼎把自己的计策详细述说,“将军回到洛阳后,马上集结军队,陈兵于秦韩边境,做出攻击态势,以吸引韩军主力,掩护我偷袭叶城、舞阳一线。”
    蒙武点头认可,“武烈侯有多少耸队?”
    宝鼎尴尬地笑笑,“目前两手空空,尚没有一兵一卒。”,(未完待续)
    ,
第219章 谁做统率
    这个武官职级别高,宝鼎以一等封君爵出任,在级别上已经超越国尉和上将军,但尴尬的是,它既没有实际统兵权,也没有战场指挥权,只有协调权。
    护军中尉怎样才能实际承担起协调诸军将率的职责?首先护军中尉的爵位要高。大秦律法坚决维护爵秩等级。爵位高于一切,高爵位者有绝对优势。其次要有实力。实力决定一切,谁的实力大,谁说话就有份量。其三要德高望重,尤其在军队里,功勋越大,越受人尊敬。
    宝鼎三点都具备。他的爵个是一等封君。他的背后有宗室和老秦人两股势力。他的功勋虽然不足以比肩老将军,但他以一个宗室贵公子的身份,从刑徒到刺客,从刺客到将率,从将率到出塞使者,然后在塞外诛杀匈奴人三个王,斩杀北虏万级,这是一个传奇。武人尊崇强者。像宝鼎这样的传奇强者正是武人崇拜的偶像,即使他算不上德高望重,却足以赢得大秦将士们的拥戴。
    现在宝鼎正在履行护军中尉的职责,但蒙武在军中是个特殊的存在。他是上将军蒙骜的儿子,他自己也做了九年的上将军,如此一个显赫人物,不是宝鼎这种突然崛起的新贵可以指挥的,即便是协调,那也要看蒙武是否愿意配合,假如蒙武不屑一顾,宝鼎对其毫无办法。
    用什么办法才能赢得蒙武的配合?当然是给蒙武足够的未来利益的预期。
    如果宝鼎是中原诸军的统率,他可以用手中的权力镇制将率,但他不是。他无法“命令”将率们,只能“利诱”将率们去实现自己的意图。对于蒙武这样的人,唯一能“利诱”的办法就是给他建立功勋的机会,让他洗雪战败河北的耻辱。
    蒙武问,武烈侯有多少军队?这分明是明知故问。武烈侯哪来的军队?手里不过三千私兵,三千私兵能干什么?不过三千私兵到了武烈侯手上就能创造奇迹,出塞攻击匈奴就是例子。但中原不是塞外,在中原打仗,打得就是攻城拔塞,打得就是军队和钱粮,以弱胜强不是没有。不过这一仗根本不存在以弱胜强的可能。
    武烈侯没有军队打什么仗?可以打,他是护军中尉,他可以拿出策略,然后说服大王和咸阳。再说服和协调诸军将率,仗就可以打了。但这时候问题来了,战场指挥权交给谁?谁来指挥这一场大战?
    武烈侯肯定拿不到战场指挥权,因为大王绝不会把军队交给他。那么放眼看看中原诸军统率,能够统领诸军的理所当然就是蒙武了。如此一来,仗打赢了,主要功劳是蒙武的。打输了,蒙武可以把主要责任推给武烈侯。
    护军中尉这个武官职纯粹是政治的需要。而不是战争的需要,说白了它就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替罪羊”
    蒙武明知故问,意在拿到战场指挥权。从咸阳局势来看,中原大战的战场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