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羽于是派人去见楚怀王熊心,使者对怀王说了项羽进入秦宫一事,其实这里面的意图非常明显,项羽不想立刘季为关中王,却又不愿意直接说出,他想借熊心的口,以堵天下之口。

熊心明白项羽的意思,却不愿意合作,他直接告诉来使:按原来约定的办!

就是说,我还是看不上你项羽,我依然要立刘季为汉中王!

项羽怒不可遏。

我问你是给你面子,你既然不识抬举,那么就不好意思了。

如果不怒,他就不是项羽,如果依熊心的意思行事,他也不是项羽。

霸王当即召开军事会议,会议上,他很不客气地说:熊心这个楚怀王,是我项氏所立,这个人何德何能,凭什么订立盟约,说什么先入关中为王。

当日起兵反秦,只不过借助各国后裔之名,这些所谓的王,空有其名。实际上攻城略地的都是我们,我们辛苦三年才能灭秦,如今天下大定,这都是大家的功劳。熊心无功,应该将其封地分封个人。这是我的意思,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这番话其实是非常离经叛道,为大义不容的。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国诸侯将军,这些名义上都在楚怀王的领导下,共同反秦。项羽功高居伟,但地位上其实是和在座各位一样的。

即便如此面对项羽,又有哪个敢说个不字。大家异口同声:太好了!好得不能再好了(甚善)!

项羽给了熊心一个“义帝”称号,这意思很像我们说的“太上皇”。接着就开始裂土封王。

封侯拜相是每个造反者的目标也是动力,正是这些才支持大家走到了今天。接下来的时刻是动人心弦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造反历程在心中重温了一遍,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功劳就是决定他们能分到什么地盘,能当什么王侯,能享受多少侍奉的准则。

当然这只是原则上的。项羽就是个不按原则行事的人,从他能口出不逆之言,离经叛道行事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被大家公认的以军功这杆秤,被项羽抛在一旁,他拿起了他准备好的另一杆称——个人好恶。

在个人好恶这杆秤的称量下,项羽裂土封王名目如下:

尊楚怀王为义帝,据有长沙之地,建都于郴。

立沛公为汉王,据有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建都南郑。

立秦降将章邯为雍王,据有咸阳以西,建都废丘。

立秦降将司马欣为塞王,据有咸阳以东,建都栎阳。

立秦降将董翳为翟王,据有上郡,建都高奴。

徙魏王豹为西魏王,据有河东,建都平阳。

立楚将申阳为河南王,据有河南,建都洛阳。

立赵将司马为殷王,据有河南,建都朝歌。

徒赵王歇为代王,据有代地,建都代。

立赵将张耳为常山王,据有赵地,建都襄国。

立楚将英布为九江王,建都于六。

立番君吴芮为衡山王,建都于邾。

立楚柱国共敖为临江王,建都江陵。

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建都无终。

立燕将臧茶为燕王,据有燕地,建都于蓟。

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建都即墨。

立齐将田都为齐王,建都临淄。

立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建都博阳。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楚、梁九郡,建都彭城。

以上就是名单所列,除此之外有两个人,他们参加了抗秦,但是没有得到封赏。一个是陈馀,一个是田荣。前者,和老朋友张耳闹矛盾,交出将印后游荡草莽,没有跟从项羽入关。后者,多次悖逆项羽的意思,也没有跟从项羽入关。

项羽南皮周边的三个县分给了陈馀,田荣却芝麻都没给一粒。

在这张裂土封王名目表中,存在这无数的问题,概括来说四个字,分赃不均。

请大家注意接受封王,或被排除在外的这些人,他们的身份明着说是诸侯将军,说白了只是一群造反者。他们都是亡命之徒。

这种人习惯刀头舔血,他们的经历给了他们最直接的行为模式——你不封我王,很好,老子自己打个王出来。

很快就有人这么做了,还不止一个。

汉王赴巴蜀

前206年,汉元年四月,诸侯受封已毕,在项羽的旗帜下罢兵,分别前往各自的封国。

项羽以“古之天子,地方千里,所居之处,必在水之上流。”的借口把熊心迁长沙,长沙这个地方,地处偏远,消息闭塞,是个很方便行事的地方。

封刘季为汉中王,却将其封地定在巴蜀,这一决定其实是经过深思后的结果。

项羽既不想封刘季为汉王,但又怕天下人怨他不守信约,于是就和亚夫范增商议。

两个人商量后很快有了结果。他们都觉得封必须要封,但封的方式要灵活些。

他们最终给刘季挑了个巴蜀这个地方。

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四川,可能有人要说了,四川好地方啊,历来的天府之国,物产富饶。但请大家注意,四川有天府之国这个称号是从唐宋才开始的。在秦汉年代,这个地方地形崎岖险峻,是秦朝流放犯人的地方。这实在不是个好地方啊,穷山恶水中到处都是面目狰狞衣衫褴褛的犯人。

选这个地方一是因为这里太穷,太贫瘠,另一个原因就是巴蜀属于关中地区。好吧,既然刘季这么想当关中王,那么我就让你去巴蜀去当王吧。

仅仅这样项羽还是不能放心,他分封了三位王,镇守关中,就是上面说的章邯、董翳、司马欣,这样刘季不但被困在贫瘠之地,也处在三秦的包围之下,这样你刘季有再大本事也翻不出天了吧。

“巴蜀亦是关中之地,应立沛公为汉王。”项羽这么对外宣布,刘季的封地定了。

对这个蛮横的命令,刘季默然接受了。此刻,除了接受,别无他法。

咸阳城外,刘季起程去他的封地。

看看富饶的关中之地,再想想此去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刘季实在不甘心。

部下周勃、灌婴、樊哙等人也都愤愤不平,大家愤愤怂恿刘季和项羽火拼,没办法,这口鸟气实在咽不下去啊。

关键时刻,萧何阻止了他们。

萧何说:汉中虽然地处偏远,环境也不好,但总算是南面称王,总好过和项羽硬拼兵败被杀。

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让刘季很不服气,他立刻反驳道:凭什么说我必败!

面对刘季的疾言厉色,萧何没有退却,他只是平静地分析道:我们别的不说,请问汉王你有多少人马?项羽又有多少人马?这还是从简单的兵力方面来看,再考虑双方士兵的战斗力?双方将领的指挥能力呢?我敢斗胆断言,您现在和项羽打,死一百次都不嫌少。

对此刘季沉默了。他无言以对。不如人就必须示弱,示弱是为了韬光养晦以图后计。

萧何趁机进言道:臣等愿意随汉王入汉中,我们在汉中称王,韬光养晦,让人民休养生息,搜索天下豪杰志士,积聚力量以图后计。

刘季听从了萧何的劝解。

临行前张良来送行。张良本来是韩国贵族,之前受命韩王成协助刘季入关现在使命完成,韩王成又有了自己的封地,张良自然要跟韩王成走。

相送之时,张良和刘季相对无言。

尽管此刻情景凄凉,但张良明白,迟早有一日他们必会重逢的!重逢之日必定会有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刘季感念一路上张良的扶持帮助,就送了金百镒、珠二斗给张良。张良接受后,将全部礼物都送给了项伯。刘季知道后,又准备了一份厚礼,让张良代为交给项伯。

项伯这个人的秉性,张良和刘季都已经完全吃透,这是个爱财惜命的人。

刘季借着送礼,趁机让项伯替自己说情,他既然已经愿意去当汉中王,就想要当个真正的汉中王。

原来项羽防备刘备,即便封了他那么一个狗不拉屎,鸟不生蛋的穷地方,也只是给了他一半的地盘。项伯受了礼,就去代刘季说情,项羽又一次答应了。这真是个看重亲情的人啊。

答应将全部汉中地盘给刘季的同时,项羽还派出了三万人陪同刘季回汉中。这三万人名为保护实际上是送押。由于之前刘季约法三章的效用,很多人愿意跟随刘季入汉中,一下子刘季的军队扩充了好几万人。

张良一路相送,一直走到褒中这个地方。刘季说:就送到这里吧。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褒中这个地方已经深入巴蜀之地,一路上山势非常陡峭,都依着山势铺设木材用来作道路,称作“栈道”。

张良临别前对刘季说道:您看到这些栈道了吗?巴蜀之地就靠这些东西传递消息调遣兵将。项王始终疑心您与他争夺天下,您可以将这些栈道全部烧毁。这样一来绝了项王的疑虑,表示您此生都不会再入主关中,二来也可防备其他封王进攻汉中。

刘季听从了张良的话。命令士兵每走过一处就烧毁一处栈道。消息传到项羽那里,项羽果然从此对刘季放心。

刘季的军队继续向巴蜀腹地深入,越走路越难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外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士兵们的情绪越来越低落。这些士兵背井离乡,去巴蜀,而且按现在的形势看来,恐怕这辈子都不能回家乡,再也见不到家中的父母亲人。

士兵们怨声载道,很快就有人私自逃跑了。逃跑这种事情就像一阵风,一个逃就会有十个逃。

等部队走到南郑的时候,清点人数,士兵们不论,人数太多了无法统计,将领就已经逃跑了十多个,这是个多么可怕的概念。此刻刘季的军队有四个字可以很好地形容:军心涣散!

按理说,军队有大量将领士兵逃跑这件事情应该引起最高领导者的重视,对此刘季的反应却是爱理不理,他毫不追究逃跑者的罪责,只是命萧何当丞相,将逃跑将领的空缺换人补上,继续走。

这种情形每天都在继续,由于领导不管,逃跑的人越来越多。

直到有一天,有人向刘季汇报说:丞相萧何也逃跑了!

刘季大惊失色,悲痛万分,那种感觉如同被人活生生砍去一只手。

韩信

事实上,萧何没有逃跑,他是去追人。逃跑的另有其人,此人就是韩信。

韩信,淮阴人士,生年不详,卒于前196年。

小韩信有个不幸的童年,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带着他艰难度日。家里的经济状况自然不容乐观。说起来小韩信在某种程度上和刘季有些相似,成年后的韩信,也不爱好耕田劳动,又不会经商做生意,为了养活自己,他也想到了要去当公务员。谋生之路,到这里都和刘季很形似,但他比不上刘季的是,这是个默默无闻的人,长到这么大都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才能,人家刘季至少还有个宽厚爱人,讲义气的好人缘。同时,韩信的家境比起刘季也差太多了,前者虽然不富裕,但后者已经到了难求温饱的地步。就这样既没有人夸赞推荐,又没有钱上下打点,想当公务员?想都不要想了。

种田,经商,当官三不就的韩信,成为一名无业游民。不但不能奉养年迈的母亲,连自己的三顿饭都要人救济。韩母生了这样的儿子,无奈之下,只好给人做些针线活,勉强养自己。这种窘迫的日子老人家没有受太多的苦,因为过了没多久,韩母就去世了。

韩信想安葬母亲,但家徒四壁,无奈之下只好草草殡殓,把灵柩停在荒郊野外。没办法啊,等到有钱再埋吧。

这就是小韩信和成年韩信过的日子,虽然已经如此窘迫,但韩信却心怀大志。他常常走到野外,替他的母亲寻找墓地。要求还很高,要求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