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员外就莫跟我装糊涂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颗丹药是从一个死者身上找到的,而且是一个年轻的死者,可能二十多岁。”宋璟不温不火地回答。
    “什么?死者?”荣武仁惊愕道。
    “对。”
    “如此看来,若语他们已遭不测了。”荣武仁满脸悲戚喃喃道:“刚刚我还在叨念他们,没想到却在半路遇害了。”
    说罢,荣武仁禁不住失声痛哭,老泪纵横。
    宋璟不失时机道:“还请荣员外能把有关丹药的事如实相告,以便我们尽快侦破案子,抓到凶手,绳之以法,好让张若语他们入土为安。你放心,我绝不会把此事传出去。”
    荣武仁踌躇片刻,便把丹药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宋璟。
    原来,荣武仁有个养子,叫张若语。张若语是个孤儿,自幼父母双亡。但很聪明好学,而且很有进取心。去年的春闱,他就考中了贡士。所以。荣武仁很喜欢这个养子。
    去年夏天,张若语去终南山游玩,偶然发现有有一伙陌生人在山上活动。于是他就悄悄跟踪。从他们嘴里得知,山上的冲虚观专门秘密为当今陛下炼制丹药。这些人已经打进冲虚观,控制了炼丹房,在给皇帝炼制的丹药里加入了某种容易上瘾的药物,让皇帝服用丹药后成瘾。以便进行控制。
    张若语大惊,回来后便把此事告诉了荣武仁。由于事关皇帝的安危和社稷的稳定,责任重大。两人合计,准备向朝廷报告此事。但考虑到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证明冲虚观里确实存在阴谋,不但不能把这个阴谋揭穿,反而使自己深受其害。权衡利弊后。张若语决定先弄清这些人加在丹药里的成瘾药物是什么。再作打算。
    “那他弄清了吗?”宋璟紧张地问道。
    荣武仁摇摇头,说:“没有,丹药里含的成分很多,要想一一弄清,谈何容易。这就像大海里捞针,难啊。而且若语还得为进京赶考做准备,他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做这项工作。”
    “那张若语他们是何时进京的?”
    “大约五天前,城西的李准和他一起去的。”
    宋璟点点头。“那张若语走时。带走了多少颗丹药?”宋璟继续问道。
    “就一颗。因为陛下严禁这种丹药流落民间,他也不敢多带。带一颗在身上。主要是赶路时万一疲倦,可以用丹药来提神。”荣武仁哽咽道。
    “那张若语和李淮平时有没有与谁结仇?”
    “没有,绝对没有。”荣武仁断然说道:“两个孩子都是良善之人,哪里会去与人结仇。平时,他们俩都是一副热心肠,街坊邻居有什么大事小情,找他俩帮忙,他们都随叫随到,很少拒绝的。所以,他俩在我们这里口碑很好。你说,谁会与他们结仇?”
    宋璟思量片刻,便安慰荣武仁几句,然后就离开了荣家。
    至此,宋璟总算是弄清了两个死者的身份。他们确定是张若语和李淮无疑了。但两人的死因,依旧还是个谜。本来,宋璟还怀疑两人可能死于仇杀。否则,凶手的作案手段不会这么残忍恶劣。但现在看来,这一可能基本上被排除了。那他们到底是何人所杀呢?手段为什么会如此残忍呢?宋璟百思不得其解。
    刚回到县衙,宋璟就看见几个衙役提桶端盆,从后院出来,人人满脸灰黑,狼狈不堪。
    宋璟大惊,厉声问道:“发生什么事啦?”
    “回大人,昨晚停尸房突然失火,我们救了一夜,才把火扑灭。”一个衙役怯怯地答道。
    “里面的尸体呢?”宋璟焦急地追问。
    “都被烧没了。”
    宋璟立刻火冒三丈,本想发作,但想到了什么,便按压了下去。
    “行了,你们辛苦了,回去休息吧。”宋璟没好气地说,挥挥手,示意衙役们下去。
    他当即叫来主簿和县尉,劈头盖脸地把他们痛骂一顿,斥责他们疏忽大意,消极懈怠,以致火起萧墙,烧了无头尸身,彻底地断送了破案的线索。
    主簿和县尉大气不敢出,只是唯唯诺诺。
    宋璟这虽然弄清了两个死者的身份,但对于两人的死因,他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查。以前还有两具尸身,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就像一个人置身于黑漆漆雾茫茫的旷野中,他不知道路在何方,如何才能走出这迷雾重重的旷野。
    李陶见宋璟忧心忡忡的模样,笑着安慰道:“宋县令,你莫急,这破案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看呀……”
    就在此时,裴岳匆匆进来,在李陶耳边轻声说说了句什么。
    李陶听罢,霍地起身,脸上惊喜一闪而过。他踱了两步,停下后对宋璟道:“宋县令,我有急事要赶回长安,这个案子你不能放松,一旦有了进展,速速告诉我,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也别客气。”
    宋璟点点头。
    “那我就告辞了!”
    看着李陶匆匆而去的身影,宋璟脸色越来越沉重……
    一回到王府,李陶就急急召来李申。
    “在哪里找到的?” 李陶一脸的急切。
    李申禀报道:“长安安化门外,我们的人找到她的时候,她只说了一句‘我要找阿陶’便昏厥了。”
    李陶心中一惊:“她怎么了?”
    “没事,小主人,她是饿晕的,休养几日便无碍了!”
    “她现在在何处?”
    “安置在华郎中那里了!”
    李陶点点头:“走,我们现在就去华郎中那里!”(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见卢月儿
    
    刚起身,李陶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停了下来:“李申兄长,你先去吧,我还有些事处理!”
    “是,小主人!”
    ……
    “阿娘,你看这事怎么办?”李陶将卢月儿的事情给元氏说了一遍。
    “这孩子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陶儿,这事你一定要管!”元氏叹了口气。
    华菁菁眼珠一转问道:“阿陶,你准备如何安置月儿?”
    李陶挠挠头:“我还没想好呢,想听听阿娘的意见。”
    “还想什么?月儿为找你吃了这么多苦,你这个没良心的,应该马上把月儿接回府,好好待人家!”
    “啊?”李陶没想到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不由愣住了。
    “还愣着干什么?走,我陪你去接月儿!”华菁菁起身道。
    李陶看了一眼元氏,元氏笑了笑:“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就成,不用听我的意见。”
    ……
    卢月儿还是当年的模样,只不过憔悴了许多,李陶见了卢月儿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倒是华菁菁一点也不生分,与卢月儿说了不少话。
    从华菁菁与卢月儿的聊天中,李陶得知了卢月儿这段时日的经历。
    原来,当卢月儿得知李陶在长安的消息后,心中激动万分。华郎中与范和甫要举家迁住长安的消息传来,她汲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谁也没有告诉。不动声色地暗中做着准备。当两家动身之后,卢月儿用自己攒的钱雇了一辆车,紧紧跟着两家人后面。他们在哪里住宿。卢月儿也在哪里住宿,只是掩藏了自己的行踪,不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行踪。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可有一天卢月儿起床后,却发现自己雇的车夫和马车都不见了,自己带来的钱也没有了。此时,华、范两家人已经上路了。卢月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奈之下问清了长安的方向,她便只身向长安步行而去。
    出门在外。没有钱寸步难行,更何况卢月也没有吃过苦,当她走到青山县时,便又累又饿病倒了。好在她被一个叫白锦娘的人救了。白锦娘是青山县县令苗文生的娘子。并没有县令夫人的架子,而是请了郎中尽力为卢月儿治病。因为白锦娘的悉心照顾,卢月儿的病很快便痊愈了。卢月儿向白锦娘辞行,白锦娘赠送了她一些盘缠。就在卢月儿刚要离开青山县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坏消息,白锦娘因杀人罪被关入了大牢。卢月儿为了救白锦娘,日夜兼程赶往长安寻找李陶,好不容易赶到长安。又一次病倒了。幸运的是她再一次被李申布下的眼线救了。
    “阿陶,求求你。你一定要救救锦娘,她是好人!”卢月儿泪水潸然。
    “她杀了什么人?”李陶皱眉问道。
    “据说她杀了他的相公!”
    “就是那个青山县令苗文生?”
    卢月儿点点头。
    华菁菁在一旁道:“阿陶,你就帮帮月儿吧!”
    卢月儿也焦急地催促道:“阿陶,你一定要快,要晚了锦娘就没命了!”
    李陶起身道:“菁菁,这几日你就陪着月儿住在这吧,锦娘的旱情交给我了!”
    李陶走了几步,又转了回来,他犹豫了片刻还是问道:“月儿,有一件事我想问问你!”
    卢月儿惊诧道:“什么事?”
    “那一天你为什么最终还是没来?”
    卢月儿当然知道李陶问的是什么,当初自己答应李陶要共同逃亡,可最后却食言了。卢月儿将那日的情形说了一遍,李陶这才了然,他点点头一言不发,转头走了。
    华菁菁叹了口气:“那日,阿陶一直等到天快亮也没等来你,这件事情已经快成他的心病了,你今日的出现算是解了他的心病了!”
    ……
    “刘老夫子,你马上派人将此人提到刑部来!”
    “青山县白锦娘?”刘玄疑惑道:“此人是怎么回事?”
    李陶摇摇头:“我也不是太清楚,只有人来了才知道。”
    “明白了!我这就安排人去!”
    “记着,将此案的全部宗卷也一并带来!”李陶补充道。
    ……
    “九郎,这段时日也没见你了,忙坏了吧?”李陶刚刚回府,范长风便匆匆赶来。
    “忙,真忙,那么多事情都要我处理,怎么会不忙呢?”范长风似乎瘦了些。
    “你阿爹他们都安置好了吧?”
    “安置好了!”
    “九郎,现在不比在潞州了,我们的滩子越铺越大,你也不必事事都亲历亲为了!”说到这里,李陶疑惑地问道:“董少卿与程国玉难道帮不上你的忙?”
    “哦,不不不,这两人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不然就算我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特别是董少卿,他天生就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只是……”
    “只是……他的有些做法,我很是不解……”范长风支吾道。
    “不解你直接询问就是了,你是范氏商号的大掌柜呀!”李陶有些奇怪。
    “阿陶,你说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怕要是问了董少卿会认为我对他不信任就不好了。”
    听了范长风的话,李陶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范氏商号虽然已经具备了后世商业公司集团的雏形,但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若是长期以往,将来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李陶沉吟片刻“九郎,有哪些做法你不解。”
    “董少卿让我们所有的客栈都免费接待参加科考的举人,仅仅十数日,我们就亏损了七万贯!”
    李陶心中一动,他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董少卿长安又开设了绸缎庄、珠宝店,在渭水河畔建立了粮食周转和货物储存栈,这些都无可厚非。可他最近又开始大量的收购粮食。”
    “粮食?”
    “是的,董少卿这次敞开收购,很多仓库均有存货。”
    “想必董少卿发现了什么商机!”李陶也想不明白董少卿为何会收购粮食。
    范长风忧虑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