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沧海-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那七八百人的永久性伤残士兵都是经过了镇海新军训练洗脑的,他们出身贫贱,被钱惟昱规划的上升通道和优厚待遇所感召,对钱惟昱也算是绝对的忠诚。在伤残退伍之后,钱惟昱又按照他们受伤之前的军饷等级提了一级,继续养着——如今在五代这个时候,战乱频仍,谁家伤残后没有利用价值的普通老卒,还能说比照军中服役时那般待遇找个闲差?便是真个诸侯军阀近侍的内牙兵基层军官,也不过是靠着个案的恩典才能如此。
    所以,当钱惟昱从里面挑出两百个不能打仗、也不能挖矿,但是好歹找矿勘探的本事还在的家伙,出来给自己找石见银山的时候,那保密性就绝对可靠了。那些人中就算是最差的,也可以拿个什将、军使的军饷待遇,在日本安度晚年。
    制度的激励和士气用命之下,5月底的时候,石见山内第一个银坑就被发现了,7月初的时候,银坑和矿脉被找到的数量增加到了4条,而其中最早发现的银坑,已经开挖出了一批白银样品,经过简单粗炼后,跟着商船运到了苏州市舶司,呈给了钱惟昱。
    钱惟昱看着这第一批只有一千五百两、区区三个大锭子石见银的时候,心中着实感慨万千。虽然这批银子从数量上来说,对如今的钱惟昱根本不值一提,但是他可以看到一个即将进入井喷式增长的日本白银流入时代。
    根据他任命的银山奉行的汇报,目前刚刚开始投产的第一条银坑还仅仅开发出三分之一的产能。石见银山已经发现的4条银坑或者矿脉,如果全部全力运转起来,每条矿脉都可以达到平均200两的日产量,一个月总计就是两万多两,一年就是三十万两。而且根据勘探范围来看,石见银山已经勘探发现的银坑数量还不到远期预估储量的一半。即使不改良开采技术的话,勘探开发充分后,一年就产银量可以达到80~90万两白银。
    如今可不是五百年后大明朝、墨西哥白银随着“盖伦帆船循环”大肆涌入中土的时代。五代十国时候,中原各国自产的白银以及通过各种原有海外贸易渠道,净注入中原的白银不过二十万两每年。可见光是石见银山的产出,就相当于如今中土新净增白银速度的四倍之多了!这八九十万两白银的注入,可不仅仅是相当于八九十万贯的钱财,更可以大幅度增加中土经济贸易的通货流动性。
    因为在此前,无论是隋还是唐,中原朝廷其实是一直处在贵金属通货紧缩的状态,实际实用性货物诸如茶叶、绸缎等产量并没有足够的贵金属去等量贸易,以至于大唐时候除了用铜钱进行交易外,大额贸易还要靠各种等级的织锦、缎匹充当一般等价物。而银子如果可以快速注入的话,将会让中原各国更快进入商业化程度更高的社会形态。
    这个时代的其他人,包括钱惟昱那个精通经济的十叔钱弘亿,以及钱惟昱生意上的得力臂助蒋洁茹,抑或是小茹的老爹蒋衮,他们都不会理解“让中原各国更快进入商业化程度更高的社会形态”意味着什么。但是两世为人,拥有一定后世经济学常识的钱惟昱却知道,一旦这一天到来了,那么对于富庶而且社会化分工贸易比中原朝廷更加发达的吴越国来说,将会有什么好处。
    这还仅仅是一个石见银山……按照山阴地区开发速度的预期,在投产后的第一年,银山的产出将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和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上面,第二年开始净反哺的利润就可以占到总产出的一半以上。预计三年之内,石见银山就可以充分开发到全力生产的状态。而生野银山、佐渡金山也可以在来年开始初步产出,预计到公元957~958年的时候达到全盛产能。
    生野银山的产能比石见山小一些,规模大概是石见山的六七成,佐渡山却是墨西哥金矿发现之前地球上最大的金矿所在。到958年的时候,钱惟昱手头的所有金银矿可以实现每年150万两白银和25万两黄金的年产出。这个数据,在如今这个时代的地球上,已经是绝对的全球第一大金主了。
    
    第172章 汉和字典
    
    “师弟,这本《汉和字典》上的‘假名拼音’之法着实精妙得紧,姐姐这月余时日以来,越是钻研其奥妙越是觉得其深谙汉文精妙之极限,也亏得你竟能想出这等一统反切法不一弊端的妙法。此书若成,定然比你此前研发出活字印刷之法和协助冯相完成《五经文字》、《九经字样》更加功垂史册。
    五经和九经,不过是基于经书罗列的字音、字形和注释,是汉代《说文解字》的进一步扩充完善。但是你这套《汉和字典》,不仅仅比五经、九经更为全面,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此书对于汉文启蒙识字的读音教学要简便数倍之多。
    以姐姐的估计,原本一个资质平庸的启蒙幼童,如果家境允许,得以正常蒙学读书,一年不过识认三百字,此后熟练之后,也不过一年五百字。启蒙三四年,才能学完千字文、三字经等读物。有了此书之后,因为对字音和字形的匹配对照之法可以便捷数倍,勤学的学子一年之内识别千余字也是寻常。以此估计,只怕在读书的支出不变的情况下,天下的读书人数量得以增加三五倍。”
    周娥皇把手头那最后一册的《汉和字典》搁下,一个多月来,她算是把这套书彻底深读、吃透了,还列出了不少揣误和可以优化的问题点。对于这套书的优点,她也是非常明白,而且越看越心惊。
    这套书籍便是去年钱惟昱回国之前,让选子内亲王、清少纳言两位小萝莉,带着他们可以调动的贺茂斋院下属和歌司、物语司等汉和文学机构、以及大批台州国清寺和日本学问高僧一并整理的、旨在将来可以把如今还处在“万叶假名”时代的日语扼杀在待完善阶段,同时也能提前一千年解决汉语拼音的问题。
    钱惟昱听了周娥皇的评价,心中不免得意,对娥皇的见识,也是非常赞同。后世的一年级小学生要学语文数学和其他一些杂学课程,靠着汉语拼音的教学法,一年的识字量也有七八百字。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基本上就是一门语文课,连数学都不用学。所以如果精力集中专门识字的话,配合汉语拼音或者假名拼音法的便利,一年的识字量翻一倍以上还是很轻松地。
    而反切法因为切音用到的字本就很复杂繁多、不规范,发蒙阶段的启蒙学童基本上是靠着先生一个字一个字的教读音来完成的,识字效率低上三倍那是很常见的情况。
    “师姐所言不假,不过,师弟编纂此书,如今也有些新的问题。如今这部大典的拼音、部首等环节已经编纂完成,但是若要成‘典’,与《说文解字》、《五经》、《九经》那般的字义解释也是必不可少的。《说文解字》和《五经》等可以借鉴的成例其收录的字数均不如这套《汉和字典》,古今异义的问题更是让有些释意不可通用。
    小弟欲图以这部大典宣扬我吴越王室的文治之功,不愿假手其他名家插手其间。最多只能借重一番林克己林大学士的编修协助,而且还不能让林大学士挂名——所以,小弟便想到了师姐。
    如今咱们身边的人,除了小弟自己其他事务繁忙,没有时间专心编书之外。日本国方面,选子内亲王和清子的才学要想胜任此前的汉字部首、注音还勉强可以,要想完成释意的活计,其汉学终究不够精深。因此,此事便要烦劳师姐师妹总揽全局了……当然,小弟麾下其他文人,只要不是知名的名家,皆可任由师姐调用。”
    周娥皇淡然一笑,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如今她身子也大好了,虽说每日琴棋书画寄情山水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但是真的能够著书立说名垂青史,对于她这等性子自傲、又有想法的奇女子,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给姐姐一年,再把林大学士和一些通儒院中的得用之人、府中服侍宫女中通文墨之人全数借给姐姐调用。到时候定然会有一个结果,快的话,七八个月便能济事也说不定。”
    吴越国的通儒院是等效于那些建号称帝国家的翰林院一样的所在,不过通儒院既然是国有的,其中诸多大学士自然都是听命于钱惟昱的王叔钱弘俶的了,因此若是让那些饱学之士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来,肯定要被那些学士以及王叔钱弘俶分润走大部分的功劳和名声。这对于需要积攒学问大家名声来施放烟雾弹的钱惟昱来说,便不是好事。
    通儒院学士当中,只有林克己是近年来钱弘俶一直拨给钱惟昱使唤的,如今已经俨然钱惟昱的心腹得用之人,所以通儒院的系统里面,钱惟昱只能用他,其他文人只能通过别的渠道解决。不过根据封建时代的传统,身处高位的人编纂书典本来就多有其门下文人门客的参与,倒不一定是本人完成的,所以就算略微有些从旁协助的人参与、并且将来为外人所知,倒也不虞被世人觉得钱惟昱欺世盗名。
    正如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往往会为文人诟病,那不过是因为吕不韦本身是个商人、没啥文化罢了。但是南北朝时,南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文选》却并不曾遇到过这种诘难。照理说,根据时人的一些笔记片段、和后人考证,萧统的《文选》编纂过程中,其手下门客、当时文豪刘勰(《文心雕龙》的作者)以及殷芸、王筠等人都有协助编修,可是因为萧统自己便是当时以文名著称的,所以些许门客的作用也就被人忽视了。
    如今,对于钱惟昱来说,他不希望其他著名文人在《汉和字典》的成书过程中窃取太多功劳,但是在中原、周娥皇周嘉敏涉猎其中他是无所谓的。而且才女作为编修者加入,不仅不会冲淡钱惟昱的功绩,还能给这番事情平添一份谈资和八卦,加上一抹旖旎的色彩。而在日本那边,日后的宣传中,以后把选子内亲王的功绩一并加入其中一并,也是颇有好处的。
    钱惟昱又和周娥皇切磋了一番此事其中的细节,把两人的想法充分交流了一番,事情便算是定了下来。临了,就在钱惟昱准备起身告辞的时候,周娥皇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师弟,事情姐姐可是接了,不过,这其中的打算,你当真只是为了博取‘心向文学、无心军事’的名声而已么?”
    “怎敢相瞒师姐,恰才所说,自然是最主要的目的了,不过,也不仅限于此,小弟本想着,借着这次编修大典的活计,还能助我吴越收拢一些天下读书人的人心。如今北朝战乱不休,文治不兴,科举往往间断,读书人投效无门之状时有发生。而南朝的唐国,情况师姐是最清楚不过的,李昪李璟父子两代优礼文士,收士民之望垂二十载,北方读书人多有过江南渡投效。如今大唐能臣韩熙载、孙晨皆此辈也。
    我吴越承平之久,垂五十年,自武肃王晚年以来,重用文人之风也日渐繁盛,而文穆王、忠献王两朝,更是虚怀下士,按说吸引治国之才的本钱不逊于南唐。然有一桩劣势,我吴越始终无法解决,那便是我吴越一贯尊奉正朔、不曾僭号称帝,因此开不得科举。自隋炀帝建科举以来,此法已经成为寒门士子出人头地的不二法门,大唐三百年来,科举之途已然深入人心。
    现在周师南下,南唐节节败退,有志之士尚未投奔明主者,纷纷观望机会,以图出山。两淮之民因战乱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