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念至此,张合暮然抬头正视前方,只见火光闪烁的昏黄夜空下,一道金色流影正以肉眼难觅的速度疾驰而来,此刻与他仅有五十步间距。
这一刻,张合没有看清李利的相貌,却十分笃定这道金色流影便是李利和他的神兽座骑金猊兽王。时至今日,盟军诸侯和将领们恐怕无人不识这个金色流影,因为这个身影实在太醒目太显眼了,可以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存在,但凡见过一次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虽然西凉军中还有一人的座骑也是金猊兽,奈何桓飞的体型太过高大壮硕,疾奔之中远远不及李利和金猊兽王的速度迅疾。
“快、快、快列阵迎敌!”
霎时,张合急声大呼,喝令身后的大军准备迎敌。既然李利已经出现在自己眼前,那轰隆隆的马踏声必然就是西凉铁骑之所在。
与此同时,他强忍着右臂的阵阵剧痛,攥紧长枪,提缰勒马,神色凝重地蓄势以待。
实话实说,张合此刻很紧张,持枪的右手手心里都是冷汗,额头上溢出密密麻麻的红豆大的汗珠,全身上下犹如绷紧的弓弦一般,全神贯注,不敢丝毫大意。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李利威名赫赫响彻天下,数年间东征西讨、纵横天下,迄今为止未尝一败。更有甚者,去岁函谷关下一战,李利手起刀落间便将韩德、韩猛叔侄二人斩于马下,一刀之威,使得数十万诸侯大军噤若寒蝉,再不敢轻举妄动。那一幕,至今还徘徊在盟军将领心头,片刻不曾或忘。
不承想,时隔数月之后,张合便要独自面对李利。这一刹那,若说他一点不紧张、毫不畏惧,那绝对是口是心非的自欺欺人。不过他终究是冀州四庭柱之一,一身武艺早已跻身顶级战将之列,虽然比之文丑、颜良二人稍逊半筹,却也相差不远,若是以死相拼的话,他未必会输给此二人中的任何一人。
“弓箭手准备,五轮散射,放???箭!”
眼看李利即将飞奔而至,张合强摄心神,悍然下令放箭。这一刻,他不讲半点武德,也根本没想过正面与李利一较高下,完全是不择手段,试图将李利置于死地,欲除之而后快。而这恰恰体现出他不愧是冀州四庭柱之一,很清楚自家主公袁绍一心想除掉李利,而他现在所做的便是袁绍一直想做却苦于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射杀李利。
霎时,上千支利箭应声飞出,没有任何弧度,全是张弓直射,密密麻麻的直挺挺飞驰,迎面扑向疾奔而来的李利及其胯下座骑金猊兽王。
“叮叮叮———!”
电光火石间,面对流矢箭雨激射而来,身披黄金战甲的李利岿然不惧,一边挥刀翻飞击落利箭流矢,一边驾驭着金猊兽王疾驰飞奔。眨眼间,数十支箭矢穿过刀光流影,扎在李利和金猊兽王身上,但大多数利箭都被战甲所阻,折矢落地。不过,仍有漏网之鱼穿透战甲,嵌入黄金战甲之上,却随着李利疾奔之中的身形起伏散落坠地,俨然对他不构成威胁。
这一幕落入张合眼里,却是令他神情骤变,惊骇不已,下意识认为李利刀枪不入、箭矢难伤,赫然是天神附体,得天庇佑。
“吼———贼将受死吧!”
伴随金猊兽王的咆哮怒吼,风驰电掣中李利暴喝一声,双手握刀迎空劈向心神不定的张合。那裹挟着强劲气流的战刀,划过夜空时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凶猛无匹地直奔张合的脑袋挥斩而去。
霎时,心神被摄的张合完全是下意识地单臂挥枪迎击,左手则是凭借本能猛拉缰绳勒马转身,企图逃离阵前,退回战阵之中。
“铛!”砰然而起的碰击声激荡夜空,仓促迎击的张合在这一击之下倒拉着缰绳,连人带马急退十余步。所幸,身后的巨盾兵见机不妙及时撤去盾牌,否则必将张合绊倒落马。
————————————
第764章 一骑绝尘()
【感谢:灰太狼+a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
即便如此,被巨力震退的张合仍是险些栽落马下,镔铁长枪也随之脱手失落,失去兵器的右臂瘫软低垂着,右手鲜血淋漓,显然已身受重创。
性命攸关之时,但见张合趁着战马急退之际左手提缰勒马,踉跄落地后,当即打马疾奔逃向军阵,试图第一时间摆脱李利的追杀。
一刀震退张合的同时,李利身形一顿,错失了趁势斩杀张合的最佳时机。
恰在此时,一阵“飕飕”的箭雨从他头顶上空呼啸而过,倾斜坠入袁军阵中,瞬间射杀数以百计的巨盾兵和弓箭手。显然,这是金猊卫骑射所致。由于距离太远,导致箭矢与李利几乎同时抵达袁军阵前,若不是李利被张合所阻,只怕他自己也将置身于流矢打击之中。
“敌将哪里逃,速速下马受死!”
三轮箭矢当中,李利只身单骑斩杀数十名巨盾兵,硬是在袁军阵前杀出一片赤地,将密不透缝的巨盾阵生生撕开一个大豁口。待箭矢过后,李挚已率领两万战骑冲到身后,这时李利跃马冲入袁军阵中,瞅准被自己打伤的敌将一边厉声大喝,一边挥刀砍杀袁兵,直奔敌将逃窜的方向追杀上去。
而他之所以紧追不放,并不是执意斩杀落荒而逃的敌将,而是企图沿着敌将逃亡路径给身后的战骑杀出一条血路,以最快的速度冲破敌阵。继而直取袁绍中军,与张燕所部合兵一处。联手截杀袁绍。
正如曹操所说,在此次娄底原决战中,李利并不在意西凉军能够斩杀多少盟军诸侯和将领,真正在意的是整个决战的胜利。也就是说,李利立足于全局,旨在取得整场战役的最终胜利,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个诸侯或是某一个单方势力,欲将其赶尽杀绝。
因此。在李利眼里,时下的当务之急便是,打败诸侯盟主袁绍及其麾下的冀州军,至于能不能斩杀盟军将领则无关大局。毕竟,只要击溃了数十万盟军,区区百余个将领又能有何作为,根本翻不起大浪。不足为虑。
疾奔追杀之中,李利一马当先,金猊战刀左右翻飞,手起刀落间掀起一片腥风血雨,血雾弥漫。金猊兽王所到之处,袁兵纷纷避让。避之不及者便沦为刀下亡魂,身首异处。数以千计的袁兵在李利刀下根本没有一合之将,刀光飞舞闪烁之中,碰着即死挨着便亡,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而随后赶到的西凉战骑也没让李利失望,李挚亲率金猊卫打头阵。赶在袁军堵住阵前豁口之前率军冲进阵中。三千余金猊卫战骑仅是一个冲锋,便将阵前的巨盾阵冲得七零八落,为随后而来的黑山骑兵扫清道路。紧接着,金猊卫战骑如下山猛虎般冲进藏身于巨盾阵之后的弓箭手阵营,致使上千名袁军弓箭手撤退不及,顷刻间便倒在金猊卫骑兵的铁戈大戟之下,死伤殆尽。
与此同时,紧跟金猊卫身后而来的黑山骑兵也表现不俗。在黑山军三首领王当的率领下,两万名黑山骑兵全是勇猛彪悍之辈,犹如饿狼扑食一般,一举荡平巨盾阵,剿杀仓皇逃窜的弓箭手,继而势如破竹的杀进敌阵。
接下来的战事正如李利预料的完全一致。由于张合帐下的两万余步军尚未完成军阵便突遭攻击,使得袁军措手不及,战阵根本没有发挥出半点作用。此外,其主将张合一击受伤,随之惊慌撤退,直接导致军阵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反受张合败逃的拖累,纷纷给他让路,而李利又随后追杀,致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军阵未战先乱,数以万计的兵士拥挤成团,混乱不堪。
如此以来,张合帐下的两万多将士无法形成合力,更谈不上彼此配合杀敌,其战斗力可想而知。面对凶猛如狼的两万余西凉铁骑的战骑冲杀,在兵力相等的正面厮杀下,这些袁军将士根本挡不住战骑冲阵,甚至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除此之外,眼下正值深夜,战场上的所有人马全是依靠火把照明,超过五十步的景物便是模糊一片,看不清究竟。是以,袁军将士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西凉铁骑究竟有多少人马,只觉目之所及全是西凉骑兵的身影。
世人对未知的事物有着本能的恐惧,此刻张合帐下的两万余将士便是如此。
眼看西凉战骑凶猛如洪水猛兽般源源不断地冲杀而来,置身于拥挤混乱中的袁兵没有拼死抵抗,而是本能地选择了逃跑。而且,他们逃跑的方向也不尽相同,哪里没有西凉骑兵,他们就往那里跑。可谓是慌不择路,仓惶逃窜。
然则,逃亡的袁军将士都忘了,面对战骑冲杀,越是不战而逃,就死得越快。因为他们放弃了抵抗,等于是任由骑兵砍杀,可两条腿的人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呢?只可惜,人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是一味地想着逃生活命,却不知越是慌乱就越容易出错。而这个时候出错的代价,将会极其沉重,一念之差就会丢掉性命。
短短两盏茶的工夫,张合帐下的两万余将士便逃亡一空,超过六成的兵士都被西凉战骑轻而易举的当场斩杀,真正逃离战骑追杀的兵士不到三成,而余下一成人马则是跟着张合直接逃向袁绍中军。
击溃张合所部人马之后,李挚和王当率领的战骑再次合兵一处,并且追上了一路领先的李利。
火光闪烁的夜空下,李利沉刀驻足,冷峻地望着眼前两百步开外的袁绍中军战场。
在那里,张燕所部五万黑山军正在与袁绍麾下的嫡系人马正面厮杀。眼下双方激战正酣,从飘扬在夜空中的旗帜上看,黑山军的旌旗明显少于袁军,显然是处于劣势,处境堪忧,时刻面临着被袁军围歼覆灭的危险。
然而,李利此时却没有急于率军冲杀过去,也没有对仓皇逃窜的敌将穷追不舍,更不会不管不顾地只身单骑冲进袁绍中军。今时今日的李利,早已不是曾经那个孤身犯险的武威太守了,像东山口之战中从马蹄之下逃生的情形,绝对不可能再次发生在他身上。
之前,他之所以身先士卒亲率大军冲阵,是因为形势需要,全军将士需要一个表率带动士气,从而勇往直前的奋勇冲杀。所以,他义无反顾地的站出来,一人一骑一柄战刀,一骑绝尘,勇不可挡。
但此刻,李利不再率军冲阵了。因为全军士气已经达到顶点,众将士热血沸腾,斗志高昂,该他做的都已经做了。而他作为全军主帅,却是没有必要继续上阵厮杀,更没有必要身先士卒、亲身犯险。
此外,直到现在,李利还不知道,被他打伤后落慌而逃的敌将就是冀州四庭柱之一的张合张俊义。否则的话,只怕张合就没那么容易从他手里逃脱了,若是不能生擒,必被他斩于刀下。
“主公,一战之下我军战骑折损五千人,战死的全是混编骑兵,也就是临时交给张燕指挥的张扬和孙策二人帐下的五千骑兵。而我金猊卫营仅仅折损百余人,王当率领的飞燕轻骑也损失不大,只有一千余人战死,一共斩杀袁军一万六千余众,剩下几千残兵全部溃逃。”
趁着短暂的休整空隙,李挚迅速收拢兵力,并大致估量出战果。
“伤亡六千余人?”李利闻声后眉头微皱,沉声道:“看来我们刚刚遇到的袁军很不简单,远非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