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孤九天面色微微一变,问道:“彭大师何以知晓此物?”
彭和尚道:“想当年,航天教主与家师相交之后,两人无话不谈。有一次,航天教主与家师说起贵教之事时,突然叹气,老衲当时正好在场,便问他为何叹气,航天教主便说自家教内本有一件宝物,可惜早在唐朝的时候被波斯教偷走了,如果有此宝物的话,一定能够令本教的声势大增。老衲问那件宝物名叫什么,航天教主也不隐瞒,说是叫做神农杖,乃上古时期的神农大帝传下来的。因此,这神农杖之名,老衲早已是闻其大名了。”
独孤九天心头微微一凛,暗道:“太师祖与韩山童之父不打不相识之事,过去了许多年,便连大长老,也只是从老一辈的教中长老中得知一二,那个时候,别说是我,即便是师父,也尚未出世呢,我又哪里知道详情是怎么样的。听彭和尚的口气,太师祖与韩山童之父虽然只是结交了几年,但交情深厚,连神农杖之事都告诉了对方,不知道神农杖中的秘密,太师祖是否说了出来?”他心中这么急电般的想了一下,口中笑道:“原来如此,难怪彭大师能够一下子说出神农杖这个名号出来。”
彭和尚道:“独孤教主,你用不着与老衲客气,论辈分,你比老衲低了两代,论年纪,老衲实不在航天教主之下,所以,你尽管动用神农杖便是。”
彭和尚的这番话让许多人不明白,按照许多人的想法,彭和尚的师父既然是韩山童之父,那么,他的年纪应该比独孤航天(即独孤惊天的徒弟,也就是独孤九天的太师祖)小不少,怎么可能会不在独孤航天之下呢?其实这个问题说穿了不难理解,只是外界不知道彭和尚早年的底细罢了。
在此,顺便叙述一下彭和尚当年的秘事,免得让人看了费解。
彭和尚幼年的时候,曾拜在一位高僧的门下。这位高僧是彭和尚的启蒙老师,传授了不少东西给他。当彭和尚长大成人之后,他离开家乡,闯荡江湖,也曾会过不少武林好手,但他渐渐发现,他所会过的武林好手,比起真正的高手来,连提鞋的资格都不配。
后来,他结交上了一个白莲教的朋友,在这位朋友的引介下加入了白莲教,知道白莲教势力庞大,高手众多,便存心想找第二个师父,多学些高深的武功。可是他找来找去,总是不满意,要么是人家嫌他之前有了师父,要么就是人家的武功比他高不了多少。到最后,一个天大的机会降临:元廷为了遏制白莲教的发展,派大内高手刺杀白莲教主。
其时,韩山童之父才刚担任白莲教主不足半年,一旦遇刺,白莲教势必群龙无首,被元廷所分化。在一次激战中,彭和尚凑巧来找他的那位白莲教朋友,见韩山童之父遇险,当时就为其挡了一刀,险些丧命。从那以后,韩山童之父对彭和尚十分礼遇,更要与彭和尚结拜。
彭和尚若就此与韩山童之父结拜,他在白莲教中的地位就不会像后来那样崇高了。他有自己的打算,他认为如果只是与韩山童之父结拜的话,将来无论如何发展,都达不到自己想要的。于是,他以“武功低微”为理由,愿意拜韩山童之父为师父。
这件事在当时的白莲教中掀起了一场风波,以白莲教大长老为首的一帮老教友极力反对,认为这破坏了白莲教的规矩,但韩山童之父见彭和尚是个人才,而自己才担任教主不久,怕今后被大长老一伙人所架空,便力排众议,坚持收彭和尚为弟子。他虽然大彭和尚不足十岁,但他的武功的确是比彭和尚高出不少,加上又是白莲教教主,绝对有资格收彭和尚为徒。
在那以后的十余年时间,彭和尚一边向韩山童之父学武,一边帮韩山童之父打理白莲教的事务,尽管多次遭到白莲教大长老一伙的刁难和嫉恨,但彭和尚总算在教内建立了自己的威信,得到不少人的支持,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主大弟子。也就是这十余年的后面几年,韩山童之父到京师传法,遂有了与正天教教主独孤航天不打不相识并结交之事。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彭和尚的秘史(下)()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彭和尚的秘史(下)
不过,在那一场激战中,大长老也知道了彭和尚的实力,知道再给他几年的时间,就能够与自己打个平手,遂不遗余力的排挤彭和尚。彭和尚败给大长老后,一时心灰意冷,加上得知启蒙老师病危的消息,便回了家乡。
在陪伴启蒙老师的半个月时间里,彭和尚聆听了启蒙老师不少教诲,并得知启蒙老师有一个朋友,居住在极北之地,武功之高,犹在启蒙老师之上。他面上虽是一副受到了教训的样子,心底却打起了“歪主意”,请求启蒙老师修书一封,在启蒙老师过世之后,便去极北之地投入白虎老人门下,终生不再与江湖中人打交道。那高僧信以为真,认为白虎老人可以教导彭和尚,使他回到“正途”上来,于临终前写了一封信。
高僧死后,彭和尚进过一番辛苦,终于来到极北之地,见到了白虎老人。白虎老人无意收徒,可一来他见彭和尚不辞辛劳来到极北之地,这等意志,不是一般人可以忍耐的,二来又有老友的书信,便将彭和尚留了下来。一面让彭和尚做花童,一面观察他的德行,打算等“百莲花”花开之后,如果彭和尚是个可造之材的话,便收他为入门弟子。
谁曾想,彭和尚等得不耐,认为白虎老人架子大,不肯传授自己绝学,登时起了贪念和愤恨,将“百莲花”偷走。那“百莲花”叶生百片,花开之后,人吸其香气,百日可曾二十年功力,如若食之,不但能延年益寿,万毒不侵,而且所增加的功力,更是无法计算。白虎老人辛辛苦苦栽培了几十年,本想用它来助成自己求得大道,谁想竟会让彭和尚偷走,白虎老人自是火冒三丈,南下追击。
彭和尚自知一旦被白虎老人抓到,不死也脱层皮,回到中原武林后,便收了一个弟子,在其家一住便是三年,任你白虎老人再厉害,也无法得知他的所在。说来也是命中注定,就在彭和尚在极北之地当花童的当年,韩山童之父与独孤航天因为叛徒的出卖,被元廷大批高手和军队围攻至死,彭和尚若是没有到极北之地去的话,多半也会死于此捷。
在那三年间,彭和尚一方面吸食了“百莲花”,勤练武艺,自认可以纵横武林,纵然遇上白虎老人,也能够敌挡百来招。另一番面,他让他的这个弟子,代他去联络他的一干旧相识和旧部下,以便将来出山时,能够与大长老一伙一较长短。
三年后,彭和尚北上白莲教总坛,打算辅佐小师弟韩山童。可惜的是,韩山童对这个“大师兄”不冷不热,加上又有大长老一伙人的推波助澜,彭和尚一气之下,南下创立了白莲南宗,但私底下,彭和尚还是以韩氏为本的白莲北宗为根本的。
又过了三年,彭和尚自以为可以起义,便与他的那个弟子率众起事,这个事件也就是元末起义中,相当早的“袁州起义”。在起义之前,彭和尚曾写了一封信给韩山童,信中称韩山童为“教主”,请韩山童届时发难,一同对抗元廷。
韩山童得了信后,立即去请教大长老,大长老深恨彭和尚,自然表示反对,韩山童待要回信说明起义之事不必着急,大长老却阻止了他,说什么只要不回信,彭和尚没有外援,自会打消起义的念头。暗地里,大长老却偷偷写了一封信给彭和尚,要他如期起事,到时定会与之呼应,此外,信上还有不少愿意与彭和尚握手言欢之语,言辞恳恳。末了,还盖上了教主的大印。
彭和尚虽是很有头脑,但仍是被大长老摆了一道,袁州起义之后,北宗按兵不动,南宗独力难支,一败涂地,连彭和尚的那个弟子,也被元兵擒获并砍了头。他的这个弟子,也就是号称“周王”的周子旺。起义失败后,彭和尚隐藏了十数年,秘密招收的门徒,越来越多,均以“普”字为号。
到了大起义的那一年,韩山童写信给彭和尚,约他一同起事,南北呼应。这时候,大长老已经病死,继承大长老之位的,是他的弟子刘福通。
刘福通不但继承了大长老的位子,还继承了大长老的一身所学以及对彭和尚的“嫉恨”,他在书信中搞鬼,让彭和尚误以为八月起事,哪里想到,五月的时候,北宗已经起事了。声势之大,震惊朝野,因韩山童在起事的时候,中了火炮,被俘遭杀,因而刘福通一人独享其名,顿时成了天下百姓中的“大英雄”,前去投奔者,前后加起来,数以百万计。
彭和尚晚了一步,虽于八月起事,但影响力又哪里比得上北宗,自己的名声,自然也及不上刘福通了。他索性退居幕后指挥,让不是他的门徒,却与他的门徒邹普胜交好的徐寿辉做了名义上的首领。是年十月,徐寿辉称帝,邹普胜做了太师,彭和尚诸多门徒中,除了部分做了他的亲随外,其他的都当上了将领。当彭和尚得知白虎老人第二次南下,将要来找他算账的时候,他便率领部分门徒,带上一支队伍,去攻打杭州。
杭州一战,因元军的火力甚猛,这支队伍也几乎全部阵亡。彭和尚因白虎老人随时会追来,又见自己的队伍死伤无数,灵机一动,借假死来迷惑天下,以便潜回本部,暗中策划。一旦时机成熟,再以真实身份露面,权掌天下。谁想到白虎老人查出他假死隐匿之事,多方打探,将他的藏身之所找出。
彭和尚见“假死一计”瞒不过白虎老人,只好出来与白虎老人交手。他本以为能接白虎老人百招左右,谁料三十招过后便连番遇险,亏得他的一班门徒及时杀出,给他解了围。
他总算是“见识”了白虎老人的厉害,也顾不得门徒的安危,一逃而去,再也不敢出世。自此,他所亲手建立的白莲南宗一片散沙,渐渐地,也就名存实亡了。
彭和尚逃到南海后,“野心”也并未就此尽除。他一面在南海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一面派人到中原探听消息,谁料消息一年不如一年,叫他十分“心痛”,到最后,竟是让朱元璋出了头,并夺得了天下。彭和尚自知天下已定,遂灭了坐一次龙椅玩玩的念头。他早年所收的门徒中,大多数战死,少数没有战死的人,能活到现在的,也寥寥无几了。
那两个举着巨大“莲花”的和尚,便是他早年所收的门徒。他在南海发展势力后,每隔十年,便会收一次门徒,收了五次以后,便不再收,因此,他现在的门徒,年纪最小的,也都是七八十岁。武功虽然参差不齐,但也都是超一流之上。
至于那白莲童子,他并非是彭和尚的门徒,他的师父就是当初引介彭和尚进了白莲教的那个人。他师父在与元军大战中死掉,此后便跟随了彭和尚。因他身材太过矮小,形同侏儒,飞鱼帮开始争霸武林之后,他便自号为白莲童子,帮中弟子见了他,都要尊他一声“童老”。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八咫镜与八尺沟琼玉()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八咫镜与八尺沟琼玉
南海如来与南海菩萨的师承,与彭和尚并不是一脉的。他们的师父,乃白莲教中的一位女长老。这女长老与彭和尚关系甚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