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个想法,就是大逆不道!”
一个黑胡子大臣紧跟其后,义正言辞,“不立储君,诸子夺嫡,乃是大乾列祖列宗定下的铁律,你想当太子,就是违反祖制,就是对祖宗的不敬。”
第七百三十五章是否祖制()
“不错。”
他一顶大帽子刚扣完,又一个脸庞枯瘦的大臣站出来,言辞更加激烈,“而且现在皇上正值年富力强,春秋鼎盛,统御江山,还不知道要有多久时间,你就处心积虑,想要成为太子,藏的是什么心思?是不是有取而代之之意,哼,其心可诛!”
安朋无语,心想是皇帝封我为太子好不好?而且立我为太子,就是有谋反之意?这都什么逻辑。
“十九殿下刚才不是一直说自己是大乾皇室血脉,为了皇室,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建立多大的功劳,都是应该应分吗?”
一个二品官员轻轻一笑,略带讥讽地道,“既然是应该应分,那还要什么奖励?要什么封赏?”
众人眼睛顿时一亮。
“不错,身为皇室血脉,为家族做事,本就应该是你的责任,做好了是应该,没做好,还应该追求你的过责呢?要什么奖励,要啥自行车。”
“十九殿下,你这觉悟不行啊,如果你真的想青史留名,就应该拒绝陛下的封赏,什么都不要,两袖清风,回乡务农,这样我们才会赞你一声的确是高风亮节,嘿嘿。”
“就是就是,如果贪欲成性,看见了皇储之位,就往上爬,没有一点克制之心,这样的心性,又如何能够担任未来的皇帝?我们可不信服。”
“自己说过的话,就应该实现,你可是皇子,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吧。”
顺着这话,其他官员也纷纷讥讽道。
那二品官员笑容满面,颇为得意,看来自己想得这招不错吗,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让十九皇子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出来。
安朋冷笑一声:“你们说得都好有道理啊,不过做人不能双重标准,既然让我发挥高风亮节,不要父皇的赏赐,那你们是不是也要有所作则表率啊。”
他伸手一指那二品官员:“身为国家官员,当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百姓之苦,疾百姓之忧,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马上出去,到你治下的最穷的地方,看最穷的百姓过得什么样,如果你过得比他好,那就是不考虑百姓的死活,朝廷要你这样的官员有什么用?”
那二品官员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还有你们,刚才一个个大放厥词的。”
安朋也懒得理他,伸手一指那些冷嘲热讽的大臣,“不是说应该两袖清风么?很好,你们以后就别要朝廷一点薪水和赏赐了,朝廷给你们的,也请你们退还,家徒四壁,全身补丁,这才是真正的清廉,才是百姓称颂的好官。”
那些官员顿时都不吱声了。
说让别人高风亮节,不受封赏容易,轮到自己时,却是哪里能够舍得。
“还有说我违反祖制,想当太子,就是对列祖列宗不敬的。”
安朋冷笑着,又看向头发银白大臣等几人,“一群不学无术的家伙,也配当宰相尚书?我来给你们扫扫盲,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祖制,因为我大乾太祖从来就没定下过这样的规矩。”
“你说我们不学无术?”
头发银白老者脸色一变,愤怒无比地道,“老夫从小饱读圣人诗书,从十八岁中状元开始,到现在官至宰相,已当朝四十三年,对我朝历史如数家珍,你一个年不满二十的皇子,也敢讥讽我不学无术?”
“现在朝堂上站着的臣子,哪个不是中举大学士的出身,哪个没有一身的学问。”
那黑胡子大臣冷笑道,“倒是十九殿下您,不知道读了多少年书,认识三字经、千字文不?”
众人哈的一声笑出来。
这个世界也有三字经,千字文,都是幼童初学的读物,这黑胡子大臣说出来,显然是讥讽安朋才是不学无术。
安朋冷笑,心想我要是跟你说我前世是个科学家,能造出量子来,你还不得吓死。
他淡淡道:“既然你们都自称大学士,这个那个有学问,对大乾历史如数家珍,我倒想问问,大乾太祖留下的典籍或者立传里,哪条规定了不立太子,诸子夺嫡的祖制?”
众人一愣。
大乾太祖身为开国皇帝,距今已有万年之久,留下的典籍和立传可谓是数不胜数,他们就算是饱读经书历史,又如何能够清楚记得其中的细节。
“你这反驳纯属故意刁难。”
那脸庞枯瘦大臣冷笑道,“不立太子,诸子夺嫡是祖制,已经沿袭不知道多久,这是所有人都知道并且公认的事情,岂能因为你一句话反驳就不是?你要想证明不是祖制,就得先拿出证据来说不是。”
众人闻言,都不禁点了点头,刚才差点被安朋绕了进去。
“我当然有证据。”
安朋淡淡道,“因为不立太子,诸子夺嫡这个传统,根本不是从太祖皇帝那里流传下来的,而是第四任圣祖皇帝,因为两立两废太子,心中失望之极,自此便终生不立太子,而是由子嗣竞争,选出最强者来担任下一任皇帝,此后逐渐成为不立太子,诸子夺嫡的源头,然后在长期渐渐演变中,莫名其妙就变成了后世遵循的祖制,其实无论哪位列祖列宗,包括圣祖皇帝在内,也没有亲自下过这样的规矩。”
众人见他说得头头是道,都不禁一怔。
难道真有此事。
“胡说八道,老夫精通历代列祖列宗帝王历史,怎么会不知道这样的详情?”
头发银白的宰相又惊又怒,忍不住叱道。
安朋冷笑:“大乾的历史有万年之久,风土人情,法律节点,战争历史,帝王将相,无数风流人物,作书无以计数,就是穷尽一生,也未必能记住多少,你才读了几十年,就敢妄言精通大乾历史?”
宰相顿时脸色铁青。
“宰相大人就算读书再少,毕竟也比你十九殿下多吧?”
那黑胡子大臣冷笑着讥讽道,“难不成十九殿下年纪轻轻,不满三十,对大乾历史的精通,就已经超过钻研了一辈子的宰相大人了?”
第七百三十六章一群废物()
“年纪大,不代表学问就大。”
安朋嘿嘿一笑,“否则乌龟王八,活了千年万年,岂不是都可以爬到朝堂之上,当上宰相尚书了。”
“你”宰相气得差点没晕过去,这粗鄙无文的家伙,居然当面痛骂他是王八。
“我也不跟你们废话。”安朋冷笑道,“这段历史详情,记载在圣祖列传后续小记中的第九十三页,这部后续小记,乃是圣祖皇帝临终前的亲笔所书,保存在大乾秘籍阁第十五层里,不知道这算不算证据。”
众人面面相觑,这部圣祖列传后续小记,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
“大乾书籍殿里,有所有历史传记和历代皇帝亲笔所书的拓印副本,并且有目录索引,只要查找一下,马上就能知道你说得真假。”
那脸色枯瘦的大臣沉声道。
大乾皇帝没说话,只是向王公公点了点头。
王公公躬身,走到金銮殿外,向外面站立侍奉小太监吩咐下去。
小太监立刻飞奔而去。
片刻之后,小太监回来,手里捧着一部线装书籍,交给王公公。
王公公走上前来。
“念第九十三页。”大乾皇帝道。
“朕这一生,戎马倥偬,伐大顺,讨北奴,内摄宗派,威震天下,莫敢不从,事业已得圆满,然至死却有遗憾之意,朕之太子,两废两立,终究是朕识人不明,内心实为悲痛也,此后再无立太子之心,任由诸子夺位,挑选最强者担任朕之继任,愿后来者不再象朕,而是能和太祖太宗一样,识得人明,选得好太子之位,不再进行皇位之争”
王公公尖声念到这里,停住了口。
众臣脸色僵硬。
想不到,真有这段典故。
这书既然是从书籍殿里取来的,那自然不可能作假。
宰相、黑胡子大臣和枯瘦大臣面面相觑,神色惊怒。
他们谁都不知道还有这本书,或者就算知道,大乾典籍千千万万,记忆力有限,又怎么能记住。
可是安朋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还记得这般清楚,连页数都分毫不错。
还是他恰好看过这本小传?
安朋高深莫测一笑。
他知道这些,自然是因为脑海里有大乾秘籍阁绝大部分典籍的缘故。
有量子在,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智能搜索引擎,一息之内,便能查找到想要的内容。
这些宰相尚书大臣想跟他引经据典,讨论祖制,实在是自不量力。
“现在可否证明不立太子,诸子夺位不是祖制了?”
他缓缓道,“既然不是祖制,那父皇立我为太子,自然也就不是违反规矩,各位大人,难道打算是抗旨,违反我父皇的旨意吗?”
众臣面面相觑。
失去了祖制这个威力最大的杀器,他们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就算不是祖制,也是多年以来大乾秉承的传统,岂能说打破就打破。”
忽然,一个清淡的声音响起来。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名皇子站了出来,正是十一皇子。
“父皇,儿臣不同意立十九皇子为太子。”
他向着大乾皇帝,朗声道,“不是儿臣不认同十九弟的功劳,但是诸子夺位,本意就是要让大家竞争,挑选出最强者来继任皇帝之位,也只有最强者,才能把这个天下治理好,象父皇一样,威震四方,莫敢不从,如果现在就立太子,失去了竞争,人心不思,恐怕就成了一潭死水,这对大乾也是不利的。”
“儿臣附议十一弟的意见。”
他刚刚说完,四皇子便立刻站了出来,“再者,我等皇嗣立功,从来都是按律封赏,因为本身就是皇室血脉,为自己家族立功,实属应分,哪怕就是天大功劳,也不应当超过封赏律法的极限,否则朝廷没了规矩,恐怕会有很大影响啊,请父皇三思。”
“儿臣也附议四哥和十一哥的意见,十九皇子,不能因为功劳高,就断送了我们所有人的前途,未来还长着呢,说不定我们当中就有人的功劳超过他,到时又该如何封赏?”
二十三皇子赵启星冷冷地看了安朋一眼,上前说道。
“儿臣附议,不同意十九皇子立为太子。”
其他皇子皇女也都纷纷上前,附和说道。
安朋成为太子,对他们来说,是最不利的,自然要联合在一起。
虽然有些皇子皇女知道,就算安朋不当太子,他们也没有任何机会,但是漫长的竞争中,早已投靠向某个强势的皇子,自然也要表明立场。
没有立场的皇子,要么有实力,要么根本站不到这里。
众臣听见,也纷纷上前附和,发表同样的意见。
大乾皇帝不置可否,看向安朋:“启龙,你意下如何?”
“父皇,他们这是嫉妒我的能力和功劳。”
安朋淡淡道,“论修为,连我的十分之一都赶不上,论能力,连我的百分之一都赶不上,论功劳,连我的千分之一都赶不上,就这样一群废物,还有什么资格说要和我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