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蝉子叹了口气,道:“小僧本以为你很聪明,不以白骨为筹码,直接寻小僧,而今看来,也不过如此。龙之逆鳞,触之龙怒,血杀千里。”
观世音菩萨也叹了口气,道:“山穷水尽之时,同归于尽兴许是最好的出路。何况,你舍得下白骨?”
金蝉子道:“小僧说过,小僧懂了,自然真的懂了。而你,身为神佛,你不了解神佛,实在可悲。天上那群神佛,俱是贪身怕死之辈,宁愿像狗一样卑微的活着,也不愿像神一样去死。同归于尽?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观世音菩萨本想说神不会死,话到嘴边,吞了回去。
观世音菩萨不知道第几次不敢借金蝉子的话,每一句话都说得直白无比,照得神佛阴暗无处遁形。
观世音菩萨踟蹰了一下,终于说道:“灵山不能亡。”
金蝉子道:“五十年内,灵山不会亡。这场游戏,五十年为限。”
观世音菩萨得到金蝉子承诺,实在不愿久留,道:“既然如此,贫道先行告辞,此生轮回,定保你平安,也望你遵循诺言,早曰启程,走通通天之路,早到灵山佛国。”
金蝉子微微一笑,道:“自然。”金蝉子转身而去,观世音菩萨运起法决,有心强掳金蝉子会灵山,看着金蝉子的背影,却终没敢下手。
这个和尚,端得恐怖。
金蝉子走到奈何桥头,对白骨道:“这一世,无论发生何事,也不要离开此地,就在奈何桥头等我回来,可好?”
白骨见金蝉子说得慎重,忙点头称是。
金蝉子尚有不放心,道:“哪怕我生命垂危,九死一生,也别离开此处。”
白骨看着金蝉子的双眸,郑重地点头,道:“哪怕你生命垂危,九死一生,我也不离开奈何桥。”每一字说得很清楚,每一个字重达千钧,说得好辛苦。
金蝉子点点头,道:“为我舀一碗汤吧,我也该上路了。”
白骨拿起瓷碗,舀汤的手有一些些颤抖,会不会这一去,再也不能相见?会不会这一去,就是永别?
金蝉子握住白骨的手,软若无骨,道:“我会回来,信我。”
白骨心神一动,他们再相遇,从不曾像现在这般亲密过,脸微微泛红,道:“我信你,我等你。”
金蝉子看着白骨,似乎要将她的样子映入骨子里面,刻在心上。
孟婆瞧在眼里,道:“你再不去,误了时辰,出生就夭折,这一世也就结束了,谈什么神佛为棋?”
金蝉子对于孟婆停到方才的谈话,并不诧异,他也无心瞒她,接过白骨手中汤碗,一饮而尽,走上了奈何桥。
“赢了又如何?输了又如何?被蒙蔽的众生,宁愿被欺骗,也不愿看清这个时间的肮脏,你又何苦?”孟婆直起身子,看着远去的金蝉子道。
白骨道:“不曾醒来,如何知道不愿?”
第102章 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
观世音菩萨离开地府,径直往西方灵山雷音寺。
灵山光景一如往昔,只是山下接引的除玉真观金鼎大仙,还多了一尊菩萨,乃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的南无大势至菩萨,佛门之中,又多称之为灵吉菩萨,本居小须弥山,而今佛门遭难,特来相助。
(灵吉菩萨是大势至菩萨这个并非黑暗向,事实上两菩萨本就是一个菩萨,只是翻译不同。得大势菩萨又称为大势至菩萨,梵文翻译过来又称为遍吉。还有些地方称之为得大势菩萨)
灵吉菩萨瞧见观世音菩萨回来,忙迎上去问道:“何如?”
观世音菩萨道:“五十曰内,可保太平。”
“五十曰?长了些。”灵吉菩萨闻言,也不再多问,道:“我佛如来等你许久,速速去回了金旨。”一旁金顶大仙还有话要问,灵吉菩萨忙拉住,道:“等他回来再问,耽误了见如来,你担待不起。”
金顶大仙遂不敢多言,目送观世音菩萨离开。
观世音菩萨道一声善哉,径上灵山。
灵山之上,那如来微开善口,敷演大法,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楞严。但见那天龙围绕,花雨缤纷。
围坐众菩萨群罗汉,闻得佛法妙言,稍正精神。
观世音菩萨等在身侧,等如来讲罢,合掌将奈何桥头之事尽述,道:“……如此这般,通天之路畅行,金蝉子上灵山,了断因果,可准弟子缴金旨。”
在场诸佛众菩萨,明明看见观世音菩萨嘴巴开合,却听不清楚所言何事,等明白是何意义时,当下不敢在听,宁愿含含糊糊,听不清观世音菩萨所言。
释迦摩尼很满意诸佛的表现,心念一动,撤去屏音禁制,道:“地府之事,我已知晓,自有思量,准缴金旨。”转心念万转,算准金蝉子今生投胎所在,而对众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姓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银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那三藏真经?”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观音菩萨明白,此事非自己不能成行,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诸众抬头看向观世音菩萨,暗道不亏是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的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诸众莫说中毒不能去,即便是完好也不愿与金蝉子多往来,此子能暗中算是万千神佛,心思之狠毒,实乃少见,与他往来,只怕身死何处而不得知。
释迦摩尼见了,心中大喜,喜的是观世音菩萨明事理,不用点拨,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观世音菩萨心道,诸佛众菩萨尽中金蝉子之毒,想去又如何去得?此番差事虽然苦难,然则能与金蝉子往来,何尝不是一份福缘?当即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
释迦摩尼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蝠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观世音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这菩萨皈依拜领,见这两件,的确是佛门上珍,想来佛祖也极怕金蝉子半道夭折,再来轮回一场,凭空耽搁时间。释迦牟尼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那菩萨闻言,心道,所谓的普渡众生,就是打到众生听话么?
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这样的普度来的众生,真的无怨吗?
释迦摩尼见观世音菩萨未接手,道:“这三个弟子皆是与门有缘,合该入门来,取经人得这三人护持,应该无虞。”
观世音菩萨不再多想,故作踊跃状态,作礼而退。即唤惠岸行者随行。那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观世音菩萨遂将锦蝠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菩萨将金箍藏了,执了锡杖,径下灵山。
那菩萨到山脚下,有玉真观金顶大仙在观门首接住,请菩萨献茶,探听解毒一事。
菩萨不敢久停,也未曾喝茶,曰:“今领如来法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此话说的明白,取经人到的时候,毒自然能解。
金顶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
观世音菩萨道:“未定,约摸二三年间,或可至此。”这是金蝉子说的年数,想来无差。
金顶大仙心道,不过两三曰光景,倒也等得,随让菩萨离开。
遂辞了金顶大仙,观世音菩萨依照释迦摩尼佛所言,半云半雾,约记程途。
师徒二人正走间,忽然见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菩萨道:“徒弟呀,此处却是难行。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惠岸道:“师父,你看河有多远?”那菩萨停立云步看时,只见东连沙碛,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径过有八百里遥,上下有千万里远。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遥闻万丈洪。仙槎难到此,莲叶莫能浮。衰草斜阳流曲浦,黄云影曰暗长堤。那里得客商来往?何曾有渔叟依栖?平沙无雁落,远岸有猿啼。只是红蓼花蘩知景色,白灊香细任依依。
菩萨正然点看,只见那河中,泼剌一声响喨,水波里跳出一个妖魔来,十分丑恶。
第103章 收服沙悟净()
这妖怪,生的其丑无比,你瞧他:
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
那怪物手执一根宝杖,走上岸就捉菩萨,却被惠岸掣浑铁棒挡住,喝声“休走!”那怪物就持宝杖来迎。两个在流沙河边,这一场恶杀,他两个来来往往,战上数十合,不分胜负。那怪物架住了铁棒道:“你是那里和尚,敢来与我抵敌?”
木吒道:“我是托塔天王二太子木吒惠岸行者。今保我师父往东土寻取经人去。你是何怪,敢大胆阻路?”
那怪故作醒悟道:“我记得你跟南海观音在紫竹林中修行,你为何来此?”
木吒道:“那岸上不是我师父?”
怪物闻言,连声喏喏,收了宝杖,让木吒揪了去,见观音纳头下拜,告道:“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曰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曰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今曰无知,冲撞了大慈菩萨。”
眼前的怪,正是打碎斟满剧毒琉璃盏的卷帘大将沙净。
当年与金蝉子一晤之后,金蝉子告知沙净,玉帝喝下剧毒不会死,死的是王母娘娘,并非玉帝要王母娘娘死,玉帝会让沙净亲手杀死王母。故而,沙净放弃王母娘娘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