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宝道人-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这些大神通者之间暗中起了龌龊,却说那玄娤大法师再将紧箍咒念了几遍之后,发现竟然无效,不死心之下,又换了一篇来念。此时那孙悟空正与那妖怪打的是不可开交,二人一个手持人皇大禹治水的如意金箍棒,一个手持太清道人亲自炼制的九齿钉耙,一个乃是西方护教弟子,随圣人化身习无上妙法,一个乃是天庭天蓬元帅,听圣人分身讲玄妙神通,也算是旗鼓相当。却不防身边玄娤大法师突然念咒,只听场中一声惨叫,振动四方。玄娤大法师听到叫声,紧箍咒念得更欢,谁知待尘埃落定,发现在场中抱着脑袋,声嘶力竭的惨叫之人,不是那肥头大耳的猪妖,而是自己的便宜弟子孙悟空。

    玄娤大法师见状,慌忙闭口,如此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那孙悟空才缓过一口气。此刻那猪妖也是注意到了这端坐白龙马之上的和尚,摸了摸头顶之上的金箍儿,不待玄娤大法师再次开口念咒,当即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和尚面前,道:“坐在马上的这位玉树临风,气度不凡的大师,可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求取经书的高僧?”

    那玄娤闻言点点头,心中暗自诽议道:这话怎么听得如此耳熟,记得好像曾经是贫僧的台词。心中不由对这猪头产生些许好感,正在思索间,却见那猪妖已经是叩首道:“师傅,弟子终于是等到你了,弟子本是天庭天蓬元帅,只因得罪了天帝,被贬下凡,谁知却是投错猪胎,从此缺吃少喝,幸亏上天并未放弃弟子,有幸得翠兰垂青,才没有饿死。前些时日又被一位佛门高僧渡化,给弟子取名悟能,不仅送给弟子一件帅气的头箍,还要弟子在此等候师傅,同去西方取经,为家人博一场功德护身,当真是我佛慈悲。”

    玄娤听这猪头分说,果然是自己师兄为自己找的弟子,当下也就不再怪罪他,命他收拾行装随自己起身,只是那孙悟空却是暗自不爽。孙悟空妖没除成,反而是吃了这贼秃的一顿紧箍咒,他不敢去找那玄娤大法师的麻烦,却一路来寻这猪悟能的麻烦。却不防这猪悟能虽然是一副猪相,却是奸猾如狐,老辣似龟,不但数次摆脱了孙悟空的挑衅,还令这猴子屡次被玄娤大法师处罚,时间久了,那猴子也回味过来,不再纠缠与他。

    几人继续西行,过了浮屠山,遇到乌巢禅师那老鸟,授予玄奘大法师多心经,又来到黄风岭下。这黄风岭下却是住着一头了不起的妖怪,此妖名为黄风大圣,乃是灵山脚下得道的老鼠,因为偷吃琉璃盏内的清油,逃到此地为妖,使一杆三股钢叉,又会使三眛神风,十分骁勇。那孙悟空与猪悟能二人,虽然一个火眼金睛,一个皮糙肉厚,却也是奈何不得那黄风怪。如此却是使得这玄娤师徒三人犯了难,前世之中,有那拜入西方佛门的度厄真人化身灵吉菩萨前来相助,只是今生那度厄真人死于封神之战,上天封神,却不知今生有何人前来相助。

    就在那猪悟能闹着分家,准备各奔东西之时,却是来了观音菩萨。这世间以后恐怕再也没有比这西游大的大功德之事,是以众人不管是真心,还是有意,都是纷纷加入进来,要在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毕竟靠救死扶伤,慢慢赚取功德是在是太难了。只是众人虽然有心前来,却因为没有克制三眛神风的法宝神通,而有心无力。观音菩萨却是不同,她有多宝道人赠与的三品莲台,虽然只有三品,但是作为圣人法器,用来镇压佛门气运之物,自然不是一个小妖能够能够破开的。

    观音菩萨化身千万,普度世人,几千年来也是坐下了无量功德,那三品莲台作为镇教法器,自然也是吸收了不少的功德,是以使得观音菩萨看起来圣洁无比。观音菩萨催动三品莲台来到那黄风怪的妖洞之前,那黄风怪此时正张罗着给那玄娤大法师开膛破肚呢,听闻小妖说是一个女菩萨前来救人,当下大怒,自己刚要与手下孩儿们聚餐,便有这不开眼的前来打扰,如何不恼,转身取了钢叉,在一众小妖的簇拥之下,来到洞前。

    只见这黄风怪打眼一看,险些跌坐于地,他本在灵山脚下修行,如何不认识这位列灵山四大菩萨之一的观音菩萨。只是此时祸事已经做下,也由不得他退缩,走上前来对那观音菩萨道:“原来是观音菩萨前来,只是不巧,那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已经被本大王杀了,本大王也知道此事是我不对,大不了将他熬成汤,分菩萨一碗就是。听人说吃了这唐僧肉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菩萨未必有用,当想来滋补养颜,滋阴壮阳是少不了的,否则那流沙河中的塘虱精也不会吃和尚吃上瘾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6章 三藏报仇 悟空盗宝() 
观音菩萨听那黄风怪说完,微微一笑道:“你倒是慷慨,只不过这次不比以往,若你真的将那唐玄娤杀了,恐怕在劫难逃啊。”那黄风怪听完,一双鼠眼滴溜溜的直转,观音菩萨也不管他打什么注意,只见她手中日月珠祭起,向着那黄风怪当头打来。黄风怪此时正自思索对策,不妨这菩萨表面柔弱,动起手来竟然是斯毫不含糊,忙将手中三股钢叉挡去。只是那观音菩萨修行几万年,若不是因为自己叛教之事,心中羁绊,早已到了斩尸的地步,虽未使出全力,也不是黄风怪这小妖能够比的。黄风怪只觉一股磅礴的大力自日月珠上透出,顺着手中三股钢叉向自己扑来,未及反应,只听砰地一声,被撞了出去,只将那黄风岭撞得是地动山摇。

    黄风怪好一阵才缓过气来,只觉浑身骨头都要散架。他未曾想到自己一个照面便被这看似柔弱的观音菩萨弄了个半死,心中不甘,运起本命神通,只见他化身成百丈巨人,巨口一张,三眛神风吹将出来。这阵风只吹得不远处观战的孙悟空与猪悟能二人,双目紧闭,站立不稳。却见那观音菩萨身下莲台发出一阵金光,将她护在其中,分毫未动。黄风怪见状,口中狂风不要命的向她吹来,只是场面虽大,依旧是不见寸功。正自纳闷,却见观音菩萨又将日月珠祭出,向着自己当头打来,急忙闪过,却因为此时身形巨大,只躲过了当头一击,却被那宝珠打在肩膀之上,黄风怪一个踉跄跌坐于地,再也难爬起。

    观音菩萨山前来,一指那黄风怪,只见一道金光射出,那黄风怪依旧化作常人大小。见菩萨来到眼前,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忙匍匐于地,接连叩首求饶。观音菩萨也不欲取其性命,见他求饶,开口道:“你即自灵山得道,也是与我佛有缘,可愿随我回南海聆听佛法,共参大道?”那黄风怪哪敢说不愿意,当下便随着观音菩萨回南海而去。

    孙悟空与猪悟能二人见菩萨降服了妖怪,也是取出兵器,将这黄风岭上的一众小妖打散,救出自己的师傅唐三藏,又牵来白龙马,继续西行。几人过了黄风岭,走了约莫八百里,终于是来到了那唐三藏的伤心之地,流沙河。此时流沙河中的塘虱精正自翘首以待,算算时日,那唐朝和尚应也该到了。

    那唐三藏也是有些打怵,这流沙河畔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而且这记忆之中几乎与美好二字沾不上边。正在唐三藏踌躇不前之时,那塘虱精也是发现了几人,哈哈大笑道:“长老,你与我真是有缘。”说完便手持宝杖,向唐三藏扑来,却是直接将唐三藏身边的两个兽头人无视了。那唐三藏虽然心中害怕,然而一路行来也是知道自己两个徒弟有些本领,心存侥幸之下,也就没有急着赶去投胎。孙悟空二人见这妖怪竟然无视自己,心中恼怒,不待唐三藏吩咐,便取出兵器迎上。那塘虱精本领本不算高强,自然不是孙悟空二人对手,当下在二人联手之下,疲于应对。

    那唐三藏在一旁也是看的兴奋,自己九世仇敌如今被座前弟子狂追猛打,如何能不高兴。唐三藏定下心观看,却发现那水魔头上此刻竟然也是多了一个明晃晃的项圈,心中恼怒:你个腌臜泼才,竟然也是贫僧弟子,如何能饶你。当下口中紧箍咒奔放的念出,他这一念却是吓坏了正与那塘虱精交战的孙悟空,也不管那塘虱精了,跳出战圈,抱住了自己脑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却不想惨叫自身旁响起,却见那猪八戒抱着自己一颗硕大的猪头,正嗷嗷惨叫着满地打滚儿。

    有了之前孙悟空的前车之鉴,那唐三藏也知道自己念错了咒语,忙自换了一篇,却被他歪打正着,正念到禁制塘虱精的那篇。见那塘虱精惨叫的样子,唐三藏心中是说不出的畅快,只见他翻身下马,径直自怀中取出一把绘有美人出浴的折扇,刷的打开,一步三摇的念着咒语,那潇洒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作诗呢。

    正自享受这酣畅淋漓的虐待之时,忽然闻到一股骚臭自妖怪的身前散出,打眼看去,却见那妖怪竟然是大小便又失禁了。唐三藏知道这妖怪是自己师兄为自己找来的弟子,见闹到如此田地,也不好将他弄死,便自停了口中的紧箍咒。

    那塘虱精受弥勒交代,此刻也是知晓了这长得像个娘们儿的贼秃就是自己那便宜师傅,缓过一股劲之后,忙爬起来上前拜道:“圣僧可是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几年有几个胆小如鼠的和尚大胆冒充圣僧,被我给宰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怎么能与圣僧相比,如今却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弟子不知是圣僧当面,一时误会,还请圣僧原谅则个。哦,忘了自我介绍,弟子原本是天庭卷帘大将,只因犯了过错,被天帝贬下凡尘,受弥勒佛祖指引,在此等候圣僧前来。”

    唐三藏见这人挑明了身份,也是不便再去找他麻烦,只是看着这人胸前挂的九颗骷髅头,心中就不舒服,当即命猪八戒将白龙马上的行李取下,令这自称沙悟净的水怪担着,也算是变相的体罚。唐三藏虽然是暂时放过了这沙悟净,谁知那猪八戒在听到他自我介绍之后,却是心中咯噔一下,心道:他也是被天帝贬下凡的,莫不是也是因为调戏那嫦娥?若真是如此他就是俺老猪的情敌,自当给他些颜色瞧瞧,令他知难而退。

    一行四人又自各怀心事的启程,这一日来到那万寿山五庄观前,这五庄观乃是那地仙之祖镇元子的道场,那镇元子因为受到多宝道人欺骗,心中恼怒,只是他毕竟没有圣人撑腰,想要存身于世却是有些艰难,他虽然洁身自好,也知道不成圣即为蝼蚁的道理,便想借机再找一方势力交好。此时镇元大仙恰好得那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清微天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镇元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如今知名者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只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

    却说那唐三藏一行来到五庄观,见天色已晚,便想借住在此,那清风明月早得到镇元子交代,不但允了几人留宿,还奉上两个人参果招待。那唐三藏也曾听如来佛祖讲起过这人参果的玄妙,此仙果又换作草还丹,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的灵根所结。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