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玄松道-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请原谅弟子不孝,违背你“上天有好生之德”的教导啊,弟子今日便以鲜血洗刷自己的罪孽……

    长眉道人的眼中,突然就滑落出两颗浊泪。只听见那泪珠落在地上,出“噗噗”的两声……

    整个蜀山上红光冲天,处处响起了九九八十一篇《道德经》。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一曲终了,曲断人肠!

    西贺牛洲群妖攻打蜀山是役,蜀山派创派祖师长眉道人在位门人讲解一番《道德经》后,自爆身亡,灰飞烟灭,连封神榜也不曾上,蜀山派齐漱溟等七大弟子尽数自刎身亡!昔日地界修真之地蜀山派唯有周轻云、齐灵云两位三代弟子,被八仙所救,不知所终!

六三节 金军撤退() 
《洪荒玄松道》来源:

    天外天,八景宫中。

    玉清圣人元始天尊一脸惋惜,望着那八百里蜀山,长长的叹了口气。原始旁边的太清圣人太上老君却还是在闭目修行,彷佛并不知道此事的生一般。

    原始却是感觉到了,就在长眉道人自爆那一刹那,老君的眼皮不自觉的抖动了几下。

    唉……吕洞宾(徐福)的童男童女祭,长眉道人的杀妖取丹……师兄的心中也是困苦啊!唯盼师兄经此之事后,修为更上一层楼,离道祖鸿钧天道又更进一步。

    玄木岛,玄木府内,李松一个人在静静的坐着。方才一众门人已经全部回来向李松汇报了各路战况,玄木岛可算是大胜而回。

    孔宣在朱仙镇阻挡了佛教燃灯布下的上古七佛大阵,虽然受了轻伤,却无大碍;牛魔王罗刹女前去请求冥河老祖出兵,结果幽冥血海将佛教在轮回地狱的势力完全拔起,红孩儿甚是讨得冥河老祖的欢心,被冥河老祖留在幽冥血海内悉心教导,不过后羿与嫦娥两夫妻却是身受重伤,没有几百年时间是是别想从弈台出来了;袁洪等四只猴子率领的西贺牛洲群妖将也是功成,使得地界从此再无蜀山修真一派;最为轻松的是云霄竹灵梅韵所在的东海,三人摆下那九曲黄河大阵后,天**之人不敢进入,而后来的道教诸人又知事不可为,最后这挑起此次大战的东海之事竟然不了了之。

    李松遥望着蜀山方向,摇头苦笑一声。长眉道人性子之刚烈,倒是出乎李松的意料之外。在李松后世众多修真门派中,五花八门,却惟独那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蜀山派没有流传至今,原来竟然是因为如此的原因。

    李松伸手一招,那取自道祖鸿钧紫霄宫的混沌至宝鸿蒙剑已经现于手中,一股冰凉却又熟悉的气息从那鸿蒙剑上传来,彷佛是在与李松打着招呼。李松看着那黑黝黝的剑身。点了点头,算是应过。

    李松暗道:佛道两教围攻玄木岛。却是被自己送了佛教地藏上封神榜,断了道教蜀山一脉,而玄木岛却是几乎毫无损,这便是气运的好处了,如今自己玄木岛上有鸿蒙剑与混沌钟,气运已经要高于佛道两教了只要几位圣人不出,玄木岛门下便当无忧。

    想起佛道两教的几位圣人。李松那原本松开地眉头却又皱了起来。自己仗得法宝之利,或许不怕其中任何一位圣人,但是对方一拥而上,自己也只有败退一路可走。

    李松复又抬起眼睛,看向那遥远的宋金朱仙镇战场。那里有一个纠结,一个玄木岛所有有希望成圣之人地纠结。

    宋金朱仙镇战场。到处是残肢断手。哀声遍野。几只鹰鹫在天空盘旋。出凄厉地叫声。这些宋金士兵地尸体堆它们来说。便是那最可口地美味。

    大宋兵马大元帅岳飞正立在丞相张百忍地身旁。两人静静地站在这昔日大宋地都城开封城楼上。一脸沉重地看着张宪、牛皋等将领带着士兵们在打扫战场。将那些尸体火化掩埋。

    在岳飞和张百忍地身后。那号称地界第一城地开封已是破破烂烂。断壁残垣。到处都是烟尘弥漫。偶尔从几处民房中还闪烁着火星地噼啪声。在夕阳地照耀下毫无生气。成了一座死城。再不复昔日地气派模样。

    金军为了不使宋金在开封得到补给。在撤退前将开封城洗劫一空。将正老百姓能杀地便杀。不能杀地便虐走为奴。最后又点了一把火。将整个开封付之一炬。

    饶是如此。宋军收复开封地消息还是迅在整个大宋传开。大宋军民士气无比高昂起来。纷纷要求上阵杀敌。岳飞也成了大宋军民心目中地战神。便是那无所不能之人。

    张百忍虽是丞相。因为要主持封神。平时甚少出面。故名声反而比不上一直冲杀在前地岳

    因为宋军在朱仙镇一战中也是损失巨大,十去六七。于是张百忍下令,大军在开封休整数日,同时命人想临安的宋武帝赵兴汇报,请求兵员与物质补充。

    临安的朝堂之上此刻却是乱成了一团,主战派与主和派各站一边,主战派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将金军完全消灭,血债血偿;主和派认为如今大宋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地成功,金军也派人前来臣服请降,大宋应该宣扬教化之道。

    反正大宋太祖赵匡胤有言: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以言获罪!因此众人也就没了顾忌。两方将大殿当成了菜市场,在那里口水翻飞,争得个面红耳赤,就差没抡起拳头往前砸了,却是谁也没有说服谁。

    东胜神州的文字总是有两面性的,比如后世的某某政府,一边说是“某某特色”,一边说是“与世接轨”,反正他怎么搞都有理。只有那些升斗小民,整天被迷得头晕脑胀,辩不清方向,于是便一天比一天更迷惘了。

    武帝赵兴见此情景,也是烦闷不已,大喝道:“尔等如此争吵,成何体统,实在是有辱斯文,尔等都给我退下!”正想拂袖而去,却是瞥见御史大夫秦桧(铁背蛟)在似乎胸有成竹,并不参与两方的争论。

    赵兴心中疑惑,道:“秦爱卿,你且留下!”

    待得众大臣退下后,赵兴询问道:“秦爱卿,却不知你于此次战事有和看法?”“微臣恭喜陛下,金国如今主力尽丧,已是惊弓之鸟,再也对我等大宋构不成威胁,我大宋将士不日便可直捣黄龙(辽沈),活捉金兀术等人,恭迎先皇徽宗、钦宗二帝!”秦桧满面喜色,跪倒在地,拜服道:“民间皆在传言,岳元帅乃是天神下凡,率领岳家军前来拯救大宋!”

    赵兴笑道:“岳飞确实有本事,朕也听说他与那金兀术一战,上天下地,斗转星移,待得岳飞率领大军功成后,朕定要亲自设宴款待,好好奖赏岳飞与三军将士!”

    秦桧闻得此言,却是淡淡道:“却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封赏岳元帅,又打算如何封赏岳家军,更不知陛下将至徽宗、钦宗二帝于何处?”

    “岳飞立此奇功,一扫我朝檀渊之盟、靖康之耻,那自然是……”赵兴神情兴奋,彷佛那事便在眼前,然说到此处,突然满面铁青,抽出随身佩戴宝剑,指着秦桧厉声大喝道:“秦桧,你说此话,离间我与岳飞君臣之义,我与徽宗、钦宗父子兄弟之情,是何居心?”

    秦桧有那金仙后期修为,自不会怕武帝一介凡人,然而秦桧却是眼光一闪,匍匐在地,痛哭流涕道:“陛下,微臣拳拳之心,唯有天日可鉴啊!微臣闻得那岳飞昔日在汤阴之时,与张宪牛皋等军中将领交好,然张宪牛皋等人却是皆称岳飞为大王,后岳飞建立的军队,也是以岳家军相称,如今我大宋百姓于娜岳家军一般,可是只知有岳元帅,不知有武王陛下!”

    牛皋张宪等人皆是岳飞(鹏魔王)从八百里狮驼山带来,在汤阴岳飞神智刚清时,确实是按照以前在狮驼山地称呼,唤岳飞为“大王”,后来岳飞投军,才改过来。

    此事赵兴也有耳闻,自不会被秦桧三言两语便蒙混过去,当即骂道:“混帐,那岳飞背上有其母受刺下的精忠报国四字,难道也是假的?”说罢,便将手中宝剑望前刺去。

    秦桧却是怡然不惧,突然一字一顿,静静道:“陛下可还记得陈桥兵变否?”

    昔日大宋太祖赵匡胤为前周朝统兵大将,在率兵征辽途中,行进陈桥之时,被部下大将黄袍加身,从而夺得天下。

    秦桧的字彷佛有无穷的魔力,在赵兴的耳边盘旋,直入赵兴的灵魂深处。赵兴神情一顿,手中的宝剑便再也刺不下去,反而是一脸颓废的坐在龙椅上,口中喃喃自语道:“陈桥兵变、陈桥兵变。”

    秦桧暗道事成,当下眼中闪过一丝恨色,上前一步道:“陛下宅心仁厚、宽于待人,微臣愿意做此恶人,替陛下分忧!”

    顿了顿,秦桧道:“如今金国已不足为虑,陛下可召回岳飞,命其表明心迹,若岳飞轻装而回,自是无碍,若岳飞强留军中,则定有二心!”

    武帝赵兴满脸大汗,只觉浑身虚脱一般,脑袋中一片空白,再没了半分力气。赵兴咬了咬嘴唇,那片刻地疼痛让自己稍微地清醒,道:“秦爱卿所言甚是重大,且荣朕再想想……再想想……”说罢,踉踉跄跄的望回奔去。

    秦桧看这赵兴地背影,面上失望之余却又出狰狞。这赵兴不愧为天定之主,在自己如此修为的诱导之下,还守得了一丝清明。不过,猜疑的种子已经播下,只要细心经营,离那收获的季节定业不远了。

六四节 准提故友() 
《洪荒玄松道》来源:

    宋金战场,朱仙镇。

    在宋金进入汴京城后,尽管空气中海带着浓浓的血腥味,但朱仙镇又恢复了往日的静逸,一轮残阳斜挂在西天的山头,阳光如火,似要在黑夜来临之前燃烧尽这个世界的一切罪孽。

    韩非(红云)一袭红色长袍,手中执一只青色长笔,腰间别着一个红色葫芦,一脸迷离的望着天空,那孤傲的身影和这斜阳天地似乎已经融到了一处。在韩非眼光尽头,有一片火烧云,在不停的幻化着模样,一会儿如高山大岳,一会儿又如虫草禽兽。

    云者,乃雨凝聚,雨,乃阴阳二气之结合!阴阳二气最是虚无缥缈,是故云朵也是变幻莫测。

    我本就是云朵化形,来无影,去无踪,又何必苦苦纠缠于自己的根脚?过去便是过去,再沉迷其中又有何益?

    韩非突然感觉到心神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宁,这一刻,自己好想放下以前的一切恩怨因果,好好的睡上一晚,醒来后,定是那风轻云淡,阳光明媚的早晨。

    韩非缓缓的闭上眼睛……

    “宝焰金光映日明,西方妙法最微精。千千璎珞无穷妙,万万祥光逐次生。加持神杵人罕见,七宝林中岂易行。今番同赴莲台会,此日方知大道成。”就在此时,韩非突然闻得梵音阵阵,异香连连,韩非抬眼看去,只见一佛教僧人踏歌而来,菩提金莲铺路,七彩功德霞光缭绕,好不让人心生敬仰之情。

    来人似缓还急,待走得近来,韩非才瞧得个真切,此人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一手合十,一手拿一枝树枝。普天三界之中,能唱此歌谣,做此打扮者,只有那道祖鸿钧门下六圣之一,先天庚金之精的佛教准提。

    这是韩非第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