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云宵,徐应寒突然说了一句,“云宵,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这有什么好辛苦的,我们三姐妹本来就是大人的女仆,为大人守卫这片土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云宵的话如果平时听来,徐应寒也许会很高兴,但是此时听来,徐应寒却有些难受,他不想让云宵三姐妹就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被困在这里这么长的时间。
看着云宵越发成熟的脸,徐应寒心中产生了一丝的不忍,他很认真地算了一下时间后对云宵说道,“你现在的实力也已经达到了十九重天,用的又是逆天法则之一,在洪荒上你已经算得上是没有什么敌手了,把西昆仑的事情交给你的两个妹妹去处理,到洪荒大陆上好好地去体悟一下人生吧,只要你在一百年内赶回来,这一次的大劫就不会落到你身上的。”
云宵看了徐应寒一会儿,最后竟然说道,“如果我要出去,能否跟在您的身边?”
徐应寒一听也是一愣,他没想到云宵会来上这么一句,在侧着头考虑了一下之后,徐应寒这才说道,“如果你愿跟着的话,那就跟着好了,反正在我身边,也不会有什么大麻烦的。”
见徐应寒答应下来,云宵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的喜意,不过云宵也算是个性比较稳重的人,并没有因为徐应寒这么答应下来,而做出太过份的举动。
反而她是老老实实地站在徐应寒的身后,那低眉顺眼的样子,就好像是一个小丫头跟着一样。
看着云宵这个样子,徐应寒是又好气又好笑,他还想说云宵两句,却又找不出什么理由来说,最后他只能在那里笑一笑,去准备出去的事情了。
这一次徐应寒是要去找龟灵圣母抢东西,这龟灵圣母可是组建了洪荒里面一个算是比较大的组织圣母宫。
再加上龟灵圣母本身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十九重天,徐应寒想要出手对付他,也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带上云宵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是他也要考虑在自己出击之时,西昆仑是不是有人可以守得住。
徐应寒想了一下,在离开之前还是把碧宵与琼宵给叫了过来,此时的这两位还在十七重天左右混着,虽然只差一步就能达到十八重天,但这一步之差就已经拖了很长时间了。
徐应寒看着他们,心中也不想给他们两个压力,但他也不想因为自己把云宵给带走之后,让西昆仑失守。
在盘算了几天之后,徐应寒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他出去找龟灵圣母麻烦的时候,先在西昆仑讲道几天再说。
徐应寒的打算一传出去,整个西昆仑都轰动了,此时的西昆仑里面,原本属于徐应寒的手下,还有那些居住在这里的原生生物与存在者们都激动万分,他们都明白,徐应寒是在紫宵宫里听过道的,只要徐应寒肯漏出一点来,他们得到的也足够多了。
但是直到开讲之后,这些聚在西昆仑主峰下的那些听道人才明白,徐应寒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漏出一点什么来,徐应寒讲的是道德经。
这一次的道德经还是五千言,只不过并不是徐应寒后世所知道的那五千言,而是徐应寒从六千言的原本里面再次重组出来的新道德经,这里面还有徐应寒自己的一部分理解。
一开始一些过来的存在者并不想听下去,但是徐应寒讲的还不错,而且他越讲越好,那些人也就听了下去。
这一次的讲道徐应寒一共讲了四十九天才停下来,讲完之后,徐应寒看了碧宵与琼宵一眼,发现她们两个正闭着双眼在那里思考着自己所讲的一切呢,徐应寒也就放心下来,他明白经过这一次的讲道,这两个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达到十八重天水平,到时徐应寒也就可以出去找龟灵圣母麻烦了。
但徐应寒没有想到,他在讲完之后,还有一个身着道袍一直不肯离去的,徐应寒对这位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记得他是这些听道的人里面最为认真也是最为兴奋的一个。
在徐应寒讲道道德经的时候,这个人好像以前听过一样,总是在不停地对比着什么,直到最后徐应寒说完一切之后,他这才伏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好像在等待徐应寒的反应。
看着眼前的这位,徐应寒反倒是来了兴趣,他往前走了两步,来到这人的身边,直接问了一句,“你是”
“道德宗宗主华明子,见过大人,请大家收我为徒,传我道德经原本。”
……………………………………………………………………………………………………………………
今天第四更了,正在努力之中,请大家多多支持我一下,正在爆发中,月票与推荐不要停下来啊。,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15章 太上太极图 道德宗主(五更爆发)()
对于华明子的行动,徐应寒是大吃一惊,他在仔细地问过之后,才明白这华明子是第二批的存在者,他一开始是后世道德宗第十三任的宗主,也是他们宗里传说最有希望成仙的宗主。
他能来到洪荒世界,成为存在者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事情,在来的时候,他正在通过成仙的最后一道考验,天劫,一开始他还很成功地挡下了天劫的攻击,可就在他以为天劫结束了,自己可以成仙时,最后他又被天劫给偷袭了一次。
也正是这一次的偷袭,把他给送到了洪荒里来,在最初的岁月里面,他就一直在虚空之中观察着洪荒世界的动作,很快他就发现眼前的洪荒与他传说中有些不太一样。
在这个洪荒里面没有三清,没有祖巫,自然也没有道德经,一开始他以为自己可以借着自己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在此开宗立派,最后成为一代圣人。
但是他才一进入洪荒,还没有把自己的理想给扩大呢,那边就遇到了麻烦,他遇到的第一个存在者竟然是白眉,这位自亲记录下了道德经原本的人,是最不喜欢听说有人对于道德经的理解比他更好的了。
一开始白眉还想要拉拢华明子进入他的门派,可是在华明子拒绝之后,他就派人不停地追杀着华明子。
可怜华明子本身的战斗力并不怎么样,再加上被追杀根本就没有什么心思提升自己的实力,在追追逃逃中,他花了三百年时间,才把实力提升到十重天水平,而此时的白眉实力已经达到了十三重天了水平了。
这个差距让华明子更是失去了与白眉战斗的希望,他正好想到自己在虚空之中看到的,洪荒里西昆仑有着保护领地不让外人攻击的实力,所以他干脆逃向了西昆仑,在西昆仑外混了一百多年后,这才得了个机会,在西昆仑安居下来,好生地研究着他的道德经。
这一次徐应寒讲道,他也只不过是过来听一下而已,但是听着徐应寒所讲的竟然是道德经,而且他发现里面有些与自己以前所学的道德经有些不太一样,不但有时加入了徐应寒对于道德经的理解,还有一些他所没有听说过的。
这一下华明子倒是明白了,徐应寒手上肯定有着道德经的原本,所以他才会在最后留下来,求徐应寒把这原本给他一观。
徐应寒听完华明子的话后,很认真地想了半天,最后他拿出一份竹简,一笔一笔地把六千言的道德经给默写下来放在华明子的面前。
“我有两个条件,第一你不许离开西昆仑,第二你研究出来的东西我也想要一份。”
看着徐应寒用手压下的这份道德经,华明子犹豫道,“我研究出来的东西送您一份是没问题,但是不出西昆仑,这个”
“你想要发展你的宗门是吗?那我也不会太过于强求你,不过第三次大劫之前,你不能离开西昆仑,这个条件你总可以答应吧。”
“第三次大劫?”华明子一下想不起来,徐应寒所说的第三次大劫是什么。
徐应寒在这方面也没有瞒他,直接就说道,“第三次大劫就是传说这中的神仙劫,你知道商周之战吗?这就是第三次大劫的开始。”
“你的意思是让我等到三次大劫之后再离开西昆仑?”
“当然,否则你认为就你的水平,可以在第三次大劫时摆脱危局吗?”徐应寒盯了华明子一眼。
华明子想了想也明白过来,他点点头说道,“行,在第三次大劫结束之前,我不离开西昆仑就是了。”
华明子这么一说,徐应寒就把手给松开,把手上的道德经原本给推到华明子的面前。
华明子接过一看,眼中就闪过了激动的神情,他在后世研究道德经时就怀疑道德经有缺失,在洪荒的虚空中所呆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他这样的怀疑可是越来越深了。
这一次他得到了这道德经原本,自然不会就此放过,在拿到竹简之后,他就直接坐在原地看了起来。
徐应寒一开始还呆在一边看着他,但是当他发现这华明子一坐下去就动也不动时,他也不由地笑了。
徐应寒转头对着准备留守的碧宵与琼宵说道,“你们两个看好他,不要让他离开西昆仑了,如果他有什么需要,你们满足一下就是了。”
碧宵轻轻地点点头,但琼宵却在一旁不解地问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作?”
“因为专业与传承,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我不得不考虑到他们道德宗那么多年来对于道德经的研究,这里面多少有一些我考虑不到的东西,如果我能吸收进来,对于我对道的领悟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可爱的琼宵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就这么跑下去了,此时的徐应寒转头看向碧宵,“琼宵的个性就是这样的,所以说起来西昆仑交给你们两个,还不如说是交给你,你好好地帮我管理好西昆仑,一切要小心为重,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或是有什么消息传来,你都不可离开西昆仑,现在天道正紧盯着所有的人,只要有一出头的,就会被打上主角的烙印,最后不得不进入第二次大劫之中。”
碧宵个性清淡如水,整天冷着一张脸,看起来就好像冰山一样,一听徐应寒这么一说,她也只是点点头表示明白就算了。
对此徐应寒也不是很在乎,反正只要碧宵能听明白就可以,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徐应寒还是在西昆仑里等了三个月,一直到碧宵的实力达到十八重天,琼宵也去闭关之后,他这才带着云宵离开了西昆仑。
当然在走的时候,徐应寒还从华明子那里拿到了一份新出炉的道德经见解,虽然只有前三章的解释,但徐应寒还是相当的满意。
………………………………………………………………………………………………………………………………
今天第五更了,又爆发了一天,请大家订阅的订阅,支持的支持,你们的支持将是我爆发下去的动力。,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16章 太上太极图 圣母宫(求月票)()
得到道德经见解之后,一路上徐应寒都在很认真地阅读此文,他发现这见解与他相比,在细节部分多出了一些新意与相当系统的内容。
只这这些细节上就可以看的出来,道德宗这几千年的道德经不是白研究的,这里面很多东西就算是当初的太上也没想到,可是最后却被他们一一分析出来了。
对于这样的文章,徐应寒并没有全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