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胜利虽然是属于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但最大的获益者是英国和苏联,他们将彻底摆脱亡国的危险,完全从战争中解困出来。
尤其是苏联,眼下敌人兵临城下,城破人亡几乎就在一线之间,一旦诺曼底战役打响,德军为了自保完全有可能从苏联境内全线撤出,苏联反攻的时候也即将来临。
当然,前提是苏联能在这期间安然渡过,毕竟现在才九月份,距离明年四月还有将近七个月的时间。
而能让他们安全完成这个过渡的根本因素就取决于蒋浩然,第一是西北运输通道如期畅通,让他们能有充足的物资渡过这个寒冬。第二是平津战役如期打响,并且取得空前的胜利,将苏联背后的上百万关东军逼回中国的东三省,解除他们的东线危机,二者缺一不可。
所以从作战室出来之后,斯大林和朱可夫就跟屁虫似的跟在蒋浩然屁股后面,一直强调这两者之关键,恭请蒋浩然全力以赴云云,那份谦卑的表情,恐怕蒋浩然此时让他们叫爹他们都会屁颠屁颠地答应。
当然,蒋浩然不会如此恶俗低级,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很和煦地回应着他们,只要苏、米、英能把该付的款项及时到位,别让劳工们饿着肚子干活、各种设备也能及时在他身上。
平津战役的事情也不用太担心,只等他忙完吉大港的这一摊子事情,马上就会回去布置。
至于苏联前期答应过的武器装备什么的,也可以暂时不用给了,反正盟军现在大量的武器物资支援苏联,到时候从其中扣除一部分就行了。
当然,这话蒋浩然是避开罗斯福、丘吉尔他们说的。
斯大林点头如捣蒜,这是当然的,反正要付给中国人的,现在都可以省去运输麻烦了,两得其所。
斯大林虽然嘴里答应得漂亮,但心里只骂娘,有了这个借口,蒋浩然以后就可以随意克扣他们的物资了,但眼下有求于人,只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只要弹药、粮秣、药品这些物资不少,苏联的武器还能支撑下去,米英前期援助的武器恐怕只能便宜蒋浩然了。
众人在会议室里重新坐定,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就对蒋浩然提问道:“蒋将军,我很好奇,西北运输线和诺曼底登陆都是十分了不起的战术,而德军攻陷苏伊士运河到现在都不超过十天,难道你就在这短短的十天时间里,不但完成了这两个复杂的战略构想,还将它们完美地在兵棋上展示出来?或者是……”
艾森豪威尔说到这里顿了顿,眼睛却盯着蒋浩然一眨不眨,会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到了两人身上,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所有人都能听出其中的话外之音。
艾森豪威尔继续说道:“或者是你早就洞如观火,这一切都是你早有准备?”
蒋浩然一愣,显然没有想到艾森豪威尔会突然问到这个问题,瞬间一万只草泥马从脑海中呼啸而过。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几多欢喜几多愁()
♂!
这个问题真的不太好回答,西北运输线和诺曼底登陆分开来说哪一个都是惊天的杰作,涉及的方方面面不知凡几,别说两个事件都集中在这几天时间内,就算是其中任何一件,这么周密完备的计划都远不是十天所能完成的,偏偏蒋浩然不但拿出了完美的方案,还在地图、沙盘上逐一演示出来,这要说就是他蒋浩然在十天里完成的,说出去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人力范围,完全不科学。
但你要说早有计划,那问题就大了,尤其西北运输线的开通,明显给中国人带来了无尽的好处,再加上蒋浩然先前给苏联的“锦囊妙计”和东印度舰队“巧合”地无法在短时间集结,谁都会联想到这其中会不会是你蒋浩然的阴谋,一切都早已在你蒋浩然的计划当中,盟军完全被当枪使了。
“阴谋论”一旦成立,所有的一切恐怕都得重新计算了。
蒋浩然面带微笑沉吟不语,眼睛直勾勾地望着艾森豪威尔,只把他看得心里发毛,还总以为自己的提问是不是有什么不妥,他哪里知道这是蒋浩然惯用的伎俩,哪怕能赢得一点点时间,他就有可能扭转乾坤。
良久,蒋浩然道:“相信史迪威将军应该已经向你通报了艾登大使的情况吧?”
艾森豪威尔点点头默认了,蒋浩然继续说道:“我虽然没有跟希特勒有过正面交锋,但我发现他有一个战术特点,专捡软柿子捏,西面不利打南面、南面不利打东面,不知道众位认不认同这个观点?”
会场上人顿时交头接耳,很快得出结论,认为蒋浩然说的有道理。
当初因为英国人的殊死抵抗,德军放弃了对英伦三岛的继续进攻,把兵锋转向了非洲战场,非洲战场推进不顺利之后,又转向了苏联,当然,这其中有很大因素是因为苏联先挑起了战火,但德军在尝到了甜头之后,立即就调集兵力全线进攻苏联,非洲战场又由此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蒋浩然继续说道:“正是由于希特勒这个习惯,或者说是他擅长此道,加上东印度舰队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驶入太平洋,我就担心他们会袭击苏伊士运河,为此我还郑重地提醒过艾登大使,让他转告蒙哥马利将军引起注意,但艾登大使一口回应我,蒙哥马利将军已经有了精密的部署,所以这事我也没有继续深究,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过分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那就是多事,会引起人反感的,我可不愿意做这种小人。但我这人的危机意识十分强,也善于未雨绸缪,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在琢磨,万一出现了这种状况该怎么解决,所以,可以说,这两个方案也是在那个时候萌生的,至于刚刚大家看到的作战沙盘,这是我与史迪威将军、亚历山大将军、陈少宽将军、桂勇清将军等参谋将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赶制出来的,这个答案大家还满意吗?”
“呵呵,未雨绸缪?好,也得亏蒋将军的未雨绸缪,我们也不至于太窘迫,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就不必将时间浪费在相互猜忌上了,本着精诚团结、守望相助的精神,将万恶的法西斯打个屁滚尿流。”罗斯福朗声道。
诙谐的语气迎来一阵笑声和掌声,这事就算这么结束了,大家未必完全相信了蒋浩然的话,但在这个时候,谁都知道,没有比他的方案更好了,即便强行撕开血淋淋的事实,对大家并没有好处,这种话也只有艾森豪威尔这种耿直的将军会问,在场的这些政治家们,即便有这种想法,也绝不会将这种问题提到桌面上来。
会议如期进行,到第二天下午才结束。
会议几乎囊括了历史《开罗会议》的所有内容,但再次重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性,包括岛国侵占的台湾、钓岛甚至明清时期就属于中国的琉球,战后岛国都必须无条件归还中国,苏联承诺的归还中国西西伯利亚领土也获得了诸国认同和承认。
至于印度、缅甸、马来半岛等东南亚英属殖民地,鉴于目前英国已经完全失去对其管制,为方便战争中的协调,暂由东南亚战区部队代为管理,战后根据民意和实际情况另行商议定夺。
关于这个条款,英国人当时是十分愤慨的,但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失守,他们对这些地区也确实完全失去了掌控权,加上罗斯福一再重申这只是权宜之计,都是从战争方面考虑的,英国当局应当做出牺牲,无奈,丘吉尔只能咬牙同意。
但他同时也知道,英国的没落由此开始,日不落帝国的雄风从此不在,这不是蒋浩然的阴谋,而是米、苏、**同达成的默契,他们已经无力改变这个局面。
这个结果是罗斯福最愿意看到的,英国的强势来源于无数的殖民地,米国人不能容许两头雄狮盘踞大西洋彼岸,这一手连消带打十分漂亮。至于战后米国人怎么跟中国人瓜分这些地区,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也是肯定的事情,只不过将来的蒋浩然会不会如他们的所愿,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怎么说,吉大港会议还是圆满结束了,结果当然是几多欢喜几多愁。
各国领导人在当天下午就离开了吉大港返程回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太多,谁都不愿意在此多浪费一分钟时间。
从机场送走最后一批客人,蒋浩然回到指挥部的时候,所有将领夹道欢迎随即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大家手舞足蹈欢庆这个伟大的时刻,几乎都进入了癫狂状态,陈晨、白崇喜、陈少宽、肖光等人更是喜极而泣。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历史中,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会议,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扶摇直上,世界四强妥妥到手。
有眼睛的都能看到,苏联遭此浩劫之后已然雄风不在,英国也尝到了当初绥靖政策带来的严重恶果,丧失了大量的殖民地,又有米国的野心压制,翻盘的机会等同于无,而全速发展中的中国,假以时日就能稳坐第二把交椅,而且这个时间绝对不会太长。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千年难遇()
♂!
欢腾一片的指挥部里,只有英军亚历山大将军坐在一隅闷闷不乐地抽着雪茄,身边还有个有些不知所措的琳达小姐。
虽然吉大港会议的圆满结束对盟军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英国也能从亡国的威胁中完全解脱出来,但这些却是以无数的殖民地易主换来的,要说他们有多高兴还真没有。
“嗨,亚历山大将军,怎么看起来不太高兴呀?”蒋浩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亚历山大身边,奇道。
“噢,蒋将军!”亚历山大赶忙起身,道:“也没有不高兴,只是为眼前的战事烦忧。”
“坐!”蒋浩然冲着他一挥手,随即又向身后的史迪威道:“老头,你也坐,正好给你们说说印度防线的问题。”
史迪威上前在蒋浩然面前坐下,蒋浩然道:“这次印度边境就只能交给你们了,主力部队全部拉到巴基斯坦防线上去,我再从远三集团军抽调两个师给你们,同时,海军第一舰队随时为你们提供海上支援,战术上以防守为主。”
印度的外围防线主要是巴基斯坦,现在还没有到印’巴分治的时候,巴基斯坦依然属于印度。
“放心吧蒋总司令,只要有我亚历山大在,保证不让纳粹越过防线一步。”亚历山大挺直着胸膛道。
蒋浩然会心一笑,对这个以“逃跑”擅长的将军,他其实也没指望他能有什么大作为,不过,他相信德军应该还不至于兵犯印度,至少当前还不会,要不然他还真不敢将这个任务交给他,而调过去的两个师可不是单纯为了增援的,主要还是防止他们撤退,真到了那一天,那就怪不得他蒋浩然心狠手辣了。
“放心吧蒋,还有我在呢?”史迪威笑道。
对于史迪威蒋浩然还是很放心,这个有点固执的老头,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还是不错的,有他在,至少及时了解英军动态还是没有问题的。
蒋浩然点点头,道:“战事紧急,我也不留你们了,赶紧回去部署吧。”
两人当即起身,蒋浩然这才看着身边的琳达道:“你也跟他们走吧,你是我的联络官和翻译官,到时候远三集团军与英军的联络就交给你了。”
“这……总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