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受。苏联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强国,有自己的尊严。中国也是大国,现在虽然是弱国,但同样也有自己的尊严。”
“今天我在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每一个未经允许进入我国领土的军队,我们都会视为侵略者,并会将其全部都干净彻底的消灭。你们苏联红军是怎么对待入侵你们敌人的,我们会同样去做。”
“让我们解除对入侵我们国土敌军的合围,还要释放所有的俘虏和交还武器。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要给他们赔礼道歉,最好再来点赔款?哦,按照满清时候的程序,我们是不是还要将兴安北省在割让给他们?”
“我想少将先生,是不是搞错了?现在不是满清时候,我们更不是的满清政府。我们的军队,也不是腐朽的满清军队。我们祖先留下的土地,在我们的手中绝对不会再丢失一分的。我们会让每一个侵略者,都付出他们应该付出的代价。”
“另外少将先生我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前方的战事已经全部结束,所有入侵两万余的蒙古军队除了被击毙数千之外,剩余的万余人现在已经都在战俘营。也就是说,现在再谈你说的那些已经没有任何的必要。现在应该谈的是善后的问题了。”
“这些蒙古战俘我们可以释放,也可以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但是惹了事情,想要一点代价都不付的,就拍拍屁股走人那是不可能的。每一个野心膨胀的人,都必须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去做,什么事情是不能去做的。”
“我想这些人既然都身居高位,应该都是成年人了。不能像一个孩子惹了事、闯了祸之后,回头往大人怀里一躲,以为就可以不受惩罚?我们不会纵容他们这个脾气的。我这个人的心胸很狭窄,没有那么大的肚量。”
“虽然不讲究瑕疵必报,但是别人给我一拳,我会反手打他一个满脸花。有些人闯了祸,就必须要好好的受到一顿的教训。不仅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还要给他们一个终身都难以忘记的教训。”
“少将同志,我们眼下正在进行的一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这个时候我们的确很虚弱。但并不代表我们会对某一些事情,一味的去退让。人家都打到了脸上,也不敢还手。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才是我杨震的为人。”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方面,我们愿意做出任何的牺牲。哪怕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在所不惜。你们苏联军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的军人一样能做到,而且在很多的方面还会比你们做的更好。”
“我们都是那种有骨头的人。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和领土,纵然是流再多的血,做出再大的牺牲,我们也会在所不惜。为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永远不会弯下我们的腰。这才是我们的风格,更是我们支军队的风格。”
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觉()
那位苏军少将被杨震这一顿连枪带棒噎的一声说不出来。那边的科瓦廖夫见到这种情况,却是不能不说话了。他知道,有些事情抗联耽搁的起,但是现在的蒙古境内的局势千头万绪,实在是耽误不起。这件事情上出了篓子,他也是担待不起的。
好在自从抗联与苏联全面接触之后,实际的事情一直都是科瓦廖夫操作的。他认为自己多少在杨震面前好说一些话。正是这几年之中的了解很多,他更是要杨震这个人骨子里面的那股子傲气。有些话,还是他来说比较方便一些。
仔细的措了一番辞后,科瓦廖夫看着道:“杨震同志,对于这件事情我们也感觉到很遗憾。我只能告诉你,这件事情并不是莫斯科授意的。莫斯科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搞出这些事情来的。”
“这件事情是蒙古某些高层背着莫斯科擅自作出的决定,莫斯科也是事后才清楚的。这件事情,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的。并且,我想等事情调查清楚之后,莫斯科会给你们一个交待的。你知道我们的眼睛里面是不揉沙子的。”
“驻蒙苏军集群司令员,以及部分参与到此事的蒙古党和军队的领导人,现在已经被召回莫斯科,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最严厉的惩罚。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我想你还需要给莫斯科一段时间。”
“但是现在,我希望你考虑一下现实。蒙古的党和军队并不是你们的主要敌人,眼下还占据着半个中国的日本军队才是你们真正的敌人。不管蒙古军队出于什么想法和心思,但是眼下的时局我想你们还是要让一步比较好一些。以免给我们之间的传统友谊,带来什么不愉快的影响。”
“这样,你们先把被你们俘虏的蒙古人民军的战俘释放。你们之前一直在追击二十三师团,他们的动向你们应该还是很清楚的。现在你们的友好邻邦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处于危急的时候,我想你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坐视不管。”
“满洲与蒙古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而你们中国人有句古语叫做唇寒齿亡。要是蒙古被日军占领,不仅失去的是与关内的交通线。在战略上,日军也会对你们形成一个整体包围的态势,这对你们相当的不利。”
“怎么样尽快解决进入满洲这些蒙古人民军的问题,让他们能早日回国参加对日本帝国主义作战。不仅关系到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安危,更涉及到你们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名军事家,这其中的利害,我想你还应该很清楚的。”
“要知道,在驻蒙苏军已经大部分西调的情况之下,一支强大的蒙古人民军可以帮你们大大的分散日军兵力的。这对你们今后的发展,无疑将会是极为有利的。杨震同志,这些诶事情我希望你能够慎重的用整体的战略眼光来看待。”
“至于剩下的事情,我们在慢慢的商议好不好?我们毕竟是盟友,在你们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之中,苏联党、政府还有人民也给你们相当大的帮助。我们不希望为了这点小事情,影响我们之间的传统友谊。”
“我可以和你们保证,搞出这些不愉快事情的蒙古高层中的野心家,我们一定会严肃的处理。我也可以和你们保证,今后类似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至于那些装备,包括弹药在内。就不用不交回了,你们可以自行的处置。就当做蒙古方面给你们带来损失的赔偿好不好?”
对于科瓦廖夫这番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话,杨震却是微微摇了摇头道:“科瓦廖夫同志,事情没有那么的简单。如果单纯给我们的部队带来的伤亡,看在苏联同志的面上,我们可以忍受。甚至看在苏联同志的面子上,我们也可以不做计较。”
“但是,这些人无故入侵我们的领土。不仅坐视日军屠城之举见死不救,还阻挠我们的部队西进。甚至在我们通过的时候,为了阻拦我们西进,还主动向我们发起攻击。耽误了我们救援的时间,酿成了海拉尔的悲剧。这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科瓦廖夫同志,在一个城市面临屠城的时候,自己不去救人,却还要阻挠我们的救援。我想但凡只要不是和日军一样的畜生,就不会做出如此的事情来。这是一支哪怕稍有正义感的军队都不会做出来的事情。”
“但他们却是恰恰做出了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来。你让我们怎么原谅他们?几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他们面前被屠杀,他们无动于衷不救援不说,还阻挠我们的救援行动。但凡他们哪怕能稍微的做出一些救援的姿势,我都会原谅他们。”
“但是没有,他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几万老百姓在他们的面前被屠杀而无动于衷。现在科瓦廖夫同志,你让我怎么能轻易的就这样的原谅他们?如果我轻易的原谅他们,那是对海拉尔几万无辜惨死的百姓的背叛。”
杨震这番态度很是强硬的话,让科瓦廖夫与那个苏军少将在对视一眼之后,却是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可奈何。他们在到海拉尔第一天,就被接待他们的嫩江军区政治部主任安排看了一场海拉尔屠城的纪录片。
虽说对于海拉尔被屠城的时候惨状,这两个即便是见惯了生死的军人,也不由的感觉到毛骨悚然。但是对于海拉尔被屠城的经过,他们两个人甚至不用看这些记录片,他们心里面就非常的清楚。
尤其是那位驻蒙苏军的参谋长,心里面更是相当的明白。当初二十三师团在海拉尔屠城的时候,随同第一梯队进入兴安北的苏军顾问在发现日军异动之后曾经请示过,是否渡河出击一下,解救那些被屠杀的老百姓。
但掌握着蒙古军队实权的驻蒙苏军司令部,却是在蒙古高层人员的劝说之下,却是严令禁止进入兴安北的蒙古军队,与日军发生任何的冲突。甚至为了避免与日军发生冲突,在日军屠城的时候,他们将已经进至海拉尔河以北的蒙古军队,向北调离了三十公里。
眼睁睁的看着二十三师团将海拉尔所有的居民屠杀一空之后,大摇大摆的撤离。而没有做出任何的举动。将所有的兵力部署,都放在阻挠正在翻越大兴安岭崇山峻岭,正在向西疾进的抗联身上。
无论是科瓦廖夫还是那位苏军少将参谋长,对蒙古高层此举的意思都心知肚明。作为苏军的一部分,在诺门罕参战过的蒙古军队,对日军的真实战斗力还是很清楚点的。知道自己军队的真实战斗力,与日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进入兴安北的两万多蒙古军队,几乎已经占据了只有七十多万人口的蒙古,所有军队的八成。而这两万人虽说看起来数量不少,但与已经全部收缩到了海拉尔的日军二十三师团相比,战斗力相差的实在太多了。
要是真的发生冲突,这两万没有后援的蒙古人民军恐怕还不够日军二十三师团塞牙缝的。要是这两万蒙古军中的精华全部折损在兴安北,对于依靠苏联人刺刀才建立起来的蒙古政府来说,几乎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蒙古人民军是趁虚来捡便宜的,抢夺地盘来的,并不是来兴安北地区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他们是不会冒着与日军正面冲突的风险,尤其是将手中这两万余人的支撑他们政权的本钱都折进去的危险,去救援那些被屠杀中国人的。
而且科瓦廖夫在内心之中还有一个是不敢也不可能说出来的可怕感觉。那就是已经将兴安北视为盘中餐的这些蒙古高层,对于日军屠杀掉海拉尔满城中国百姓的举动,就算不是默许恐怕也是默认的,甚至可以说是有意而为之。
海拉尔虽然在历史上一直是蒙古人的聚居区,但是这里与习惯了游牧生活的蒙古人相比,城内的百姓却更多是被日本人称之为满人的汉人。尤其是在蒙古驱逐华商的行为后,大量的逃离蒙古的华商都在海拉尔定居。海拉尔的城市命名虽然是蒙语,但城内的老百姓还是汉人占据了大多数。
在蒙古高层眼中,这些汉人都是会威胁到他们统治的一个危险阶层。就像当初的蒙古喇嘛一样,对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尤其是依靠推翻蒙古王公的蒙古人民革命党来说,都是一些极度危险的分子。
不消灭掉所有的汉人,即便中国人对其行动默认了,蒙古人是很难在那里站住脚的。对于人口全部加起来只有七十多万的这个所谓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来说,几万汉人的威胁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