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单纯的依靠我们从正面突破,对于日军这种大纵深的防御态势,以日军的战斗力來看这进度会是相当缓慢的,而从我们目前面对的整体战局,以及我们手头的物资储备來看,这样对我军是最为不利的,一号,战决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所以我认为装甲一师在突破日军侧翼防线之后,应该兵分两路,一路配合正面突破的部队,直插商都、化德一线,配合正面起攻击的部队,先打他的第二梯队,也就是第二道防线。”

    “将其这两个日军集团分割开來,使其两道防线之间无法相互策应,在我军的攻势之下只能各自为战,同时以一部兵力直插丰镇、陶林、凉城一线,将日军第一军的援军堵在长城以内。”

    “至于归绥方面的日军骑兵集团,我建议还是以一部兵力暂时看着为好,如果他们不动,那就是一步死棋,我们可以先不用管他们,等到东部战局稳定了,抽出手來之后在逐步的解决他们。”

    “如果他们向围,我们集中跟随装甲集群行动的骑兵部队,或是将其阻击在卓资至凉城一线,或是将其放至于察哈尔正黄旗与丰镇、凉城之间的盆地,先集中兵力解决他们,彻底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

    对于陈翰章的坚持,杨震摇了摇头洠в辛⒓创鸶此悄闷鸷炖肚Ρ恃刈潘漳崽刈笃熘敝了淖油跗欤缓笤俚轿浯ɑ艘惶跸撸骸袄铣拢绻慵凶凹滓皇Γ饧右桓銎锉煤鸵桓瞿ν谢奖Φ谋Γ铀漳崽刈笃熘辈逅淖油跗欤缓笾苯咏止樗缪燮ぷ拥紫碌奈浯ā!

    “等抢占武川至归绥一线之后,你除以部分兵力围歼归绥的日军骑兵集团之外,再集中一部分兵力利用你的机械化优势,抢占丰镇、凉城一线,将山西可能出关增援的日军兵力,堵在长城一线,这个计划,你看怎么样。”

    “从苏尼特左旗到四子王旗一路都是草原、戈壁地形,除了少数内流河之外基本上无永久性的河流,相当有利于我军机械化骑兵集群的快突破,而四子王旗到武川一线,是阴山的传统南北走向的隘口,这一线还有日军修建的简易公路可以为我所用,而一旦抢占武川,那么剩下的问睿秃媒饩隽恕!

    “日本人为了控制察西与绥东、绥中,在阴山南北修建了为数不少的公路,从四子王旗到武川一线,虽说公路的质量很次,但是对于我们的坦克來说,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相对來说,反倒是归绥到武川一线,倒是更为困难一些。”

    “而这种大范围的迂回穿插,也比较符合我们装甲一师的装备,t三四坦克在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之下,最大的行程三百七十公里,而t二六坦克最大的行程,也在二百公里以上,虽说在越野的情况之下,最大行程要短了七十公里,但这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日军的主要防御兵力,现在看基本上都在大青山以南、以东地区,而其在大青山以北,整体防御态势还是比较薄弱的,如果我们选择大青山以北地带作为主要突破口的,那么我们的整体推进度会相当的快。”

    “另外,晋绥军区在大青山的游击支队,虽然因为实力所限无法配合我们作战,但是有他们在那一带活动,就相当于给我们安装了一双眼睛,大青山的各个南北通行隘口,敌军的布放兵力,至少我们也能掌握一个大概。”

    “还有,中央已经从活动在大青山游击支队中,抽调一批得力的,对那里地形比较熟悉的干部返回延安,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批人下个月就会抵达延安,等这批人到了我们这里,你们就相当于有了活地图。”

    “最关键的是,不仅仅是日军,甚至还包括这世界上所有的军队,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认为,那就是坦克根本无法在山区作战,尤其是阴山大青山段这么一道相对险峻一些的山地,日军根本就不会认为我们会利用坦克,从这里作为突破口。”

    “所以他们的防线,基本上都部署在化德一线以东丘陵与山地之内,以及化德以南的丘陵地带,正面防线的选择上,也是部署在有利于日军防御的草原与山地结合地带的明安旗境内,其整体防御部署,基本上都是沿着阴山山脉向东延伸走向,以及察东的丘陵、山地。”

    “他们这么做就是认为我军的坦克集群,是根本无法横穿阴山山脉,即便是抢占了绥北,也无法突破阴山山脉,而绥北都是草原、荒漠,也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区,人烟稀少不说,境内无常年有水河流,便是连饮用水都很困难。”

    “即便丢给我们,对于他们來说也洠в惺裁创蟛涣说模辽俨换嵘私疃牵峭耆梢砸劳幸跎缴铰觯匦滦纬梢惶跬瓿傻姆烙卮箍梢岳の颐堑牟垢撸撬媸钡姆椿髑卸衔揖谒缭兜厍慷拥暮蠓酱刺跫!

    “而如果单纯的依靠对地形要求少的步兵,我们也就相当于将战场的主动权交到了他们的手中,他们可以利用机动防御,來弥补兵力上的不足,从日军目前在察东布防的态势來看,他们集中了那么多的汽车中队,绝对不是只为了解决补给。”

    “观点过于守旧的日军这种认识,对我们來说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如果我军选择从西北方向突破阴山山脉赴敌背后,就会达成最大的战役突然性,这是不是要比你从正面以及浅纵深,一点点的硬啃要好的多,同时付出的代价,也要小的多。”

    “至于搭载摩托化步兵师的那些汽车,如果实在无法通行,可以留下一定的部队保护,先放在四子王旗一线,以一部分步兵搭载坦克,一部步兵随后跟上,我们的坦克,尤其是那九十辆t三四坦克,搭载一些步兵和物资还是足够的。”

    “老陈,你的担心我明白,但是我们对于战术的研究,要更多的考虑尽可能的挥我们手中装备的所有长处,坦克的优势,并不单单是在正面掩护步兵起攻击,而这种武器最大的优点,也不单纯的就是装甲防护力。”

    “这种武器最大的长处,就是将防护力与火力以及机动力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结合,而苏制坦克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人机功效差,而忽视了其他的优点,三百七十公里的最大形成,用于小纵深迂回穿插,是不是有些浪费了。”——+1986150——>;

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 
杨震沉吟了一下之后道:“我的意见是兵力部署按照你的来,但是整个穿插行动的范围,还是要尽可能的扩大。你说的没有错,无论是从敌我可调动以及投入战场的兵力来看,还是从物资储备的总量来看,此战我们都拖延不起。”

    “从整体战场态势来看,我军属于三面出击的同时也是面临三面受敌的态势。一旦战役打响,也就是说在短时间之内我军的实力便处在使用到极致的情况。而日军却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本土、朝鲜,以及关内其他战场调集兵力。”

    “兵力的不足,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而此次战役发起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打通与关内之间的联系,以便利用关内丰富的人力资源为我所用。但对于我们来说,此次会战胜利了,这个问题的确可以迎刃而解。”

    “但是在此次会战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所有的一切对我们来说还只是一个未知数。也就是说我们暂时还要依靠手头的力量,来承担所有的压力。也就是说兵力上的短板,至少在此次会战之中,依旧是我们所面临的短处。我们面临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尽可能的速战速决。”

    “这就要求我们在战略和战术布置上,多动一些脑筋。如果这次会战,我们按照常规模式去打,按照你的判断,恐怕时间上会对我们相当的不利。所以说此战之中,无论我们情愿不情愿,都要冒一些险,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战术。”

    “在四零年德军进攻法国的战役之中,面对着法国人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德国人并未硬着头皮去发动进攻,而是选择了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之间的阿登森林地带为主要突破口。因为没有人认为坦克这种与步兵和骑兵相比,笨重的多的装备会从阿登山区通过。英法两军从上到下,根本就没有预料到德国人会选择那里作为突破口。”

    “结果怎么样,德国人的赌博成功了。他们不仅避开了正面坚固的马奇诺防线,还一举深入法国境内并横扫比利时,切断几十万英法联军的退路。此一战基本上可以说,一举奠定了西欧战役的胜局。”

    “当然阿登山区的地形,远没有阴山山脉复杂。平均海拔只有二百多米的山区,更远非动辄上千米高的阴山可以相比的。但我们有着熟悉那里的大青山游击支队的配合,总比德国人要强的多吧。”

    杨震只举了德国人在西欧战场上的战例,来说服自己这个得力的部下。其实作为山地坦克突破战,杨震认为更具代表性的,不是德国人在阿登地区打的那场几乎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突破战。

    阿登山区地形虽说复杂,但那是相对于一马平川的西欧平原和荷兰低地来说的。要说地形复杂,整个欧洲加在一起,也没有中国的地形复杂。其实坦克山地穿越战,最具代表性的是自己来的那个时代,也就是在几年后苏联人坦克集团军横穿大兴安岭的那场突破战。

    整整一个坦克集团军,翻越了地形地貌远比阿登森林复杂的大兴安岭林区,避开日军防线正面直接进入嫩江平原,达成了最大的战役突然性。那才是真正堪称坦克山地穿越战的经典之战。

    至于阿登森林,只不过是林子比较茂密而已。论地形的复杂性,与大兴安岭是没有办法相比的。虽说这个战例是他无法说出口的,而且这场让中国人损失惨重,整个东北工业基础一扫而空的战役,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发生的可能。

    但杨震却是认为既然苏联人能够做到的,为什么抗联就做无法做到?总是跟在别人后边拾牙慧,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情,就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到,那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成熟起来?更何况几年之后苏联人装备的坦克论吨位,要远远高于现在的抗联。

    二战结束后的苏军无论是js重型坦克,还是当时的苏军主力坦克t三四/八五型,还是那些自行火炮,论重量都远远的超过装甲一师所装备的两种主力坦克。人家的重型坦克都能横穿大兴安岭,那么自己的中型和轻型坦克就穿越不了阴山?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苏联人既然能以笨重的多的装备做到,那么抗联也未必不能够做到。大兴安岭虽说险峻程度上,要比阴山山脉差很多。但是那里遍布的沼泽、茂密的森林,也不是处于干旱地带,几无沼泽与原始森林的阴山山脉可以相比的。

    更何况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重要通道的阴山,山间可通行的隘口数量,也不是人烟稀少,眼下还没有进行开发,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从山区一直到嫩江沿岸的大兴安岭地区可以相比的。即便不能说通行能力要好的多,但至少不用先找通行通道。

    而且阴山山脉的长度虽说很长,山势也要比大兴安岭要高耸的多,但是宽度却远远无法与大兴安岭相比。整体的山势,也不像是兴安岭那样连绵不绝成为一个整体,整个山势走向之中的隘口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