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抗联依靠苏联人提供的这批德国货,补足了重装备上的缺口,替换下了老式的已经不符合战场实际需要的装备。就连在东北换装整编的挺进军,也明显跟着沾了光。到战役发起的时候,已经是全部的法式钢盔,手中的日式装备也更换为德式装备。

    只是最遗憾的是苏联人提供的德军火炮,却是因为缺乏炮弹,而无法在短时间之内投入使用。这批德制一零五、一五零榴弹炮,以及七十五毫米步兵炮和一百五十毫米重步兵炮,苏联人一共转交过来不到一万发炮弹。在抗联自己没有形成产量之前,这批火炮还无法投入使用。

    相对于陆军的补充迅速,航空兵的战斗力调整却是异常的缓慢。英国人答应的战术轰炸机,都已经运到了海参崴,却又接到了命令被转运到了澳大利亚和印度。抗联得到了全部飞机,只有几十架虎蛾教练机。

    而美国人和英国人答应提供的战斗机,则干脆直接放了鸽子。美国人答应的作战个飞机转运给北非战场上的英国人,而英国人去年许诺的飓风战斗机,则被转交给了苏联人。到了战役准备最关键的时刻,抗联最急需的战术飞机却是一架都没有得到。

    不仅没有得到美英许诺的战术支援飞机,就连自己仅剩的苏二轻型战术轰炸机,也被苏联人硬生生给换走。也就是说抗联此次会战之中,能够提供战术支援的飞机,除了部分美制a二零攻击机之外,就只有那缴获的一百多架法国战斗机改装的攻击机。

    从这批坦克抵达抗联,代表着抗联正式列入美国《租借法案》开始,到四二年二月份整个攻势发起之前,抗联得到的全部美英飞机,只有三十架虎蛾教练机,以及珍珠港事变之后,从菲律宾专场来的三十多架b十七轰炸机和六架b十轰炸机。

    可这两种用来进行战略轰炸的飞机,拿来做战术支援这不是开玩笑嘛?至于虎蛾式教练机,的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初级教练机。百分百的英国飞行员,都是在这种飞机上成长起来的。但这是教练机,它能当攻击机使用吗?

    杨震总算明白了贪婪的苏联人,为什么没有按照他们与抗联的协议,从这批飞机之中扣除一部分。三十架虎蛾教练机,苏联人要是也下手,那可就连饥不择食都算不上了。而且对于苏联人来说,这些初级教练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用处。

    至于美国的轰炸机,是从东南亚经过重庆直接飞抵抗联的。根本就没有途径苏联,苏联人想下手都没有这个机会。尽管这些b十七轰炸机完整无缺的抵达东北,而且还随机携带了大批的零部件,但是动用这种飞机进行战术支援作战,他杨震还没有那么的阔气。

    对于这种这边刚刚签署完协议,字迹还都没有干,美英两国那边就单方面违约的事情,让杨震心中极为不爽。他再三的警告皮尔逊和那位罗斯准将,如果美英两国承诺的战术飞机无法抵达,他将不得不终止此次会战。

    被杨震训的灰头土脸的两个人,尽管找了无数的借口,但是杨震却依旧无法接受这种三方合伙算计自己的事情。英国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装备,苏联人也得到了自己虽说不爱要,但有总比没有好的装备。轮到抗联这里,却是两手空空。

    这种你这边弓已经拉满,那边却告诉你不好意思,我答应给你的箭因为别人需要,暂时转交给了别人,还了谁都不好受。对于这种情况,皮尔逊和罗斯两个人也很尴尬。只是这种事情,他们也做不了主。

    对于这两个人来说,他们只有监督权而没有决定权。所有的权利都在上面,上面是否全部遵守协议,这是他们决定不了的。而且对于两个人来说,各自的上级都有放鸽子的理由,而且理由都很充分。至少在他们上级的眼中,是相当充分的。

    只是他们决定不了援助究竟给谁,运到那个方向。但是这个替罪羊,却是只能由他们来承担。无奈之下,这两个倒霉的家伙只能厚着脸皮,一边坐在杨震的司令部催促抗联展开行动,一边挨着杨震的白眼。

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国人() 
实际上皮尔逊和美国方面,是坚决要求英国人按照协议,将这批他们已经答应的飞机提供给抗联的。对于英国人违约一事,皮尔逊也是相当的愤怒。因为英国人这么做,无疑是将美国人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而且英国人这种将这批飞机运送到了海参崴,货都已经送货到了家门口,却又将这批飞机给运到了澳大利亚和马来亚的举动。这在美国人看来,是相当有些不地道。你们不能这么干,货都要递到人家手中了,转个脸又收回去了。

    最关键的是美国人认为,这批飞机因为性能落后,已经不符合欧洲战场实际情况,在英军之中已经全部退出现役。别说在你们英国本土空军之中已经全部退役,就是在英联邦其他国家的空军之中。

    除了远离战场几千公里的南非本土,还有一定装备之外。就算是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空军之中,也已经不再承担一线作战任务。除去在欧洲和北非战场上的战损,你们还有上千架的飞机闲置着。

    就算你们认为这种飞机在欧洲战场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在亚洲战场对付日本人没有问题。想要利用这批飞机,在目前局势之下增强东南亚的防务。但你从哪里调集不好?非要在你们英国人第一次与抗联合作的关键时候,将这批答应下来的飞机抽调走?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最无奈,也是最坐蜡的是美国人。美国人答应年底移交给抗联的一批a二零攻击机,在那位大肚子首相的坚决要求之下,交给了急需战术支援飞机的北非战场,以遏制德国非洲军越来越猛烈的攻势。

    而苏联人在要求抗联交回苏二轻轰炸机的时候,也是他们拍着胸脯做的担保,英国人会提供同样类型的飞机,代替这批抗联也急需的轻轰炸机。但是最终英国人却是耍了一个滑头,将这批已经运到抗联家门口的飞机,又运到了别的地方,这自然让美国人很不满意。

    你英国人在索要那批攻击机的时候,你们可是拍着胸脯担保会提供一批足以满足中国人需要,在欧洲战场已经落伍,但是对付日本人绝对没有问题的飞机。但现在却是言而无信,这明显让中国方面怀疑美国人的诚意。

    美国方面答应你们英国人做到的事情做到了,但你们不能这么做。你英国方面不仅将中国人泡了一个透心凉,也把美国方面捎带着给泡了一个够。在这件事情,把美国人搞的里外不是人。

    只不过美国人对英国的做法,愤怒归愤怒,但在这个时候美国人不仅不能对英国人采取行动,反倒还是一边催促英国履行协议,一边还要想尽办法为英国人这种自私自利的做法去遮掩。

    但尽管美国人再三的催促,但是那位首相就是不松口。也不说不给,也不说给,三方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拖着。面对着战术支援飞机数量严重不足,战役发起时间已经日益临近的杨震,是一日三催就此事作为担保的美国人。

    而接到杨震催促电报的美国方面,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催促英国人履行承诺。但无论美国怎么催促,在这件事情上英国人那边就始终保持沉默。直到四二年二月,日军已经席卷了整个马来亚半岛,英国人的态度才出现转变。

    面对着东南亚战场越来越巨大的军事压力,同时在杨震提出的抗联因为缺乏急需的战术飞机,将无力配合英国人在东南亚的作战行动。并鉴于美英方面违约在先,抗联认为也没有必要完全履行协议的威胁之下。

    那位大肚子首相才紧急与美国人和苏联人协商,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从加拿大皇家空军装备的七百余架同型号飞机之中,抽调出三百架用在太平洋上还有航行自由,到加拿大装运粮食的苏联货轮运往了海参崴。

    没有办法,原计划提供给抗联的那批飞机,已经在日军零战和一战的横扫之下,在半个月的时间之内,全部损失在马来亚半岛。从英国本土抽调,时间上也来不及的情况之下,懊悔不已的英国人只能向自己的小弟弟加拿大皇家空军张嘴。

    好在作为英联邦最大成员国,拥有自己一定军工实力。在日本人已经势如破竹一般横扫东南亚,短短的时间之内连续攻占马来半岛和菲律宾,新加坡也即将不保的情况之下。生怕日本人完成东南亚作战之后,下一步会攻击加拿大本土的加拿大空军。

    在接到英国人的求援之后,没有用美国人做工作,不仅极为爽快的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还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全按照英国人的要求提供了足够的现货不说。还派出了十余名有着丰富该机驾驶经验的飞行员,随船抵达东北担任教官。

    实际上让这位英国大肚子首相最终松口的,杨震的威胁只能是一个方面。对于他来说,抗联的威胁,只不过是隔靴搔痒而已。有着美国人出面协助压制中国人,那些中国人是绝对不敢违反协定的。

    真正让他松口的是这些飞机,不仅在德军面前是被屠杀的对象。在原来一直被英国人轻视的日军海军航空兵面前,也一样没有任何的生存机会。在一月份的马来半岛战役之中,在一次短短十分钟的空战之中,英军投入的二十余架巴特尔轻轰炸机全部被击落。

    在随后的作战之中,剩余的同型号轻轰炸机不是在战场上被击落,就是被日军飞机炸毁在机场之上。到了一月中旬,日军发起进攻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批原来运到新加坡,以及后续从澳大利亚调过来的飞机,短短时间之内全部损耗余烬。

    经过实战已经证明了这种飞机,完全不是日军作战飞机的对手之后。甚至到了在日军对马来亚的攻势之中,被分配到驾驶这些飞机的英国和澳大利亚飞行员,公开拒绝驾驶这种飞机升空作战。就放任空战之中残存的飞机,在机场上被日军飞机一架架的炸毁。

    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之内,日军已经席卷了整个马来半岛,兵锋已经直指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东南亚英军已经面临彻底崩溃的情况之下。急需抗联在北方发起攻势,减轻英军在战场上压力的英国人,才最终向抗联转交了一批改型飞机。

    只是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的动作虽说很快,但这么来回折腾之下,这批飞机在二月底之前才全部运抵了抗联。这还是苏联人在美国人的压力之下,答应了用自己宝贵的货轮来帮忙。要是单靠英国人的船队,在整个太平洋已经成为战场,只能转路伊朗的情况之下,估计等到战役全部结束也恐怕无法运到。

    虽然抗联最终还是超额得到了这些急需的战术轰炸机,但大量的对抗联来说,极其宝贵的时间已经被浪费到这种无穷无尽,几乎伴随了整个战争期间的扯皮上。这批二月底才抵达抗联的飞机,根本就无法赶上战役发起。

    尽管那些接手这些飞机的抗联原本驾驶苏二轻轰炸机,此时却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本座机的飞行员,在接到这批飞机之后加班加点的进行转换训练。那些随机而来的英国和加拿大技术人员,也在第一时间将这批飞机组装完毕。但是对于此次会战来说,这批飞机依旧抵达的太晚了。

    而且对于已经习惯使用苏制和美制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