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鼎-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余烬袅袅的烟火中,夕阳而照。

    夕阳如雪,贺仲也觉得自己视野里,到处是血水染的一片。

    在远处,敌军本阵终于后退,撤到了营寨中。

    一周了,这些天,长定镇可说是极尽所能手段百出,最狠毒的方法,就是不计声誉,将附近太素县的百姓抓起来,驱赶着上万百姓攻城。

    这手段一出现,连贺仲也觉得柳朝义疯了。

    这上万百姓只发了竹枪,就这样冲了上来,又有敌方类似于黑衣卫的亲直营,也派了出来,混在其中。

    大战厮杀了六天六夜,上万百姓已经全部死光,敌军也爆发出多次疯狂的进攻,但是还是仗着城墙几番抵御了下来。

    听到下面鼓号,却是后面太素县的百姓,一个个上前,上前来收拾局面,将尸体一个个拉下去,将敌人伤兵补上一刀。

    只听几声甲叶的声音,贺仲转身一看,是何胜和柴嘉二人过来了。

    “主公如果再不派援军,只怕我们就撑不住了。”何胜说着,他心直口快:“我们营里五百儿郎,现在就只剩一半了。”

    “一半中都是身负多伤,真正可战的只有一百多了。”贺仲也说着:“是不是我们先撤回去?”

    “现在撤,只怕死路一条。”柴嘉在三人中,读的书最多,也最明白局面:“现在连太素县县令李存义都没有退,我们一退,就是兵败如山倒,自然全部在我们身上,主公只怕饶不了我们。”

    听了这话,三人都是苦笑,作为王弘毅的部属,三人也隐隐听见些风声和告诫,知道所说不假。

    何胜『摸』着刀,用挤出牙缝的声音说着:“嘿,我看敌军也撑不了多少时间了!”

    “嘿嘿,说的是,现在就比谁能更撑下去了。”

    观台上,柳朝义默然看着太素县城。

    “不肯降吗?”转首,面向一个文吏,问着。

    “是!”这文吏低着头说着,连头也不敢抬起。

    “嘿嘿,想不到这李家还这样倔强,在这等关头还不肯降,大营休息一日,明日一举将其攻下。”

    “遵命!”号角连声,队列收回军营。

    此时,县衙内,上着蜡烛,一行人在里面议事。

    说是议事,最重要的人也不过是李存义、施维行、李承业、李元显、樊流海五人,周竹尚不在核心人员中。

    “现在我们兵还有多少?”

    “我们掌握的六百兵,已经拼光了一半了,这可都是李家数十年的底子啊。”李元显已经喊了出来:“看起来就知道王家有意消耗我们的实力!”

    “不要胡说,你看燕山都一千人都在县里,再加上少镇新派的五百兵,整个燕山都就已经在了,还要怎么样?”李存义冷冷的说着:“外人谁也不会认为这是王家故意消耗我们的实力!”

    “大哥,事情难也难在这里,正因为有燕山都,事情就难办了。”李元显嚷嚷的说着:“按照我的说法,不如降了长定镇,哼哼,谅这柳朝义也只得把太素县交给我们。”

    听了这话,樊流海的脸上不由抽动了一下肌肉,背弃主君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很难获得尊重的。

    “这不行,二爷,陆忠成和钱信都是燕山都的人,家眷都在后面,如果背叛的话,他们家族就会诛绝。”

    “还有贺仲、何胜、柴嘉三人,都是少镇的心腹,一手提拔,也很难劝之一起降了,这三家牵制,还真是难办。”施维行说着。

    李承业犹豫了下,终于说着:“要胜,必须出奇谋,我已经派一死士,潜入敌军,行刺柳朝义或者张思素。”

    “什么?”众人都看了上去,几疑李承业有些癫狂了。

    能刺杀柳朝义当然最好,柳镇立刻崩溃,而刺杀张思素也行,张思素是柳思明一手提拔的爱将,赐了思字,对柳家是忠心耿耿,若不是有他在,柳朝义根本无法重新将群将集中起来。

    刺杀了张思素,柳朝义也就立刻完了,可是这军营中,五十人营,个个分列,警备森严,柳思明当年是一代名将,练的兵当然精锐,气度森严,哪有什么刺客可窥探?哪有什么机会混入刺杀大将?

    历史上刺杀官员有之,刺杀大将几乎没有听说过,就是这个原因。

    李承业见众人眼神,有些无力,说着:“这人是周竹介绍的死士,据说有一些异术,能以慑神之术混入『乱』兵中,使之不起疑。”

    “……”众人更是无语,但是就在这时,远处“轰”的一声。

    “怎么回事?”在场的人都震惊,连忙起身,莫非柳朝义真的疯狂了,连夜攻城,当下连忙出了衙门,直上城墙高处。

    只见柳营突然之间炸营,火把『乱』点,喧闹声冲上云天,”李承业心中惊喜,对周竹又器重了一分,果然有这等刺将之士!

    见此情况,樊流海先就是一拍手:“敌营『乱』了,若是此时有五百兵,就可破之,就可破之!”

    后面的人人无语,如果有,当然是行,可是经过连日大战,将士折损过半,又疲惫不堪,哪能进行什么袭击。

    李存义不由大喜,说着:“就算无兵袭击,若能刺伤一二,明日柳镇也必退兵也!”

    话未完毕,突然之间,远处号角传出,使在场的人,不由面面相觑。

    夜『色』很暗,对古人来说,很难看见下面的虚实,但是在柳营处有火光,还可以勉强看出,只见樊流海脸『色』凝重,观看了,说着:“是骑兵!”

    众人连忙观看,仔细辨认,果然,远处柳营处,是有骑兵冲锋,数百骑兵冲入营中,刀光和火光连成一片,如奔流的铁流一样,横冲直撞。

    眼见大营混『乱』,就在这时,又有号角声,只见后面旗帜林立,有上千兵沿着骑兵开辟的道路,杀了进去。

    这时,就见一身『插』小旗的骑兵已经到了城下,高喊:“指挥使已经夜袭柳营,破入军营,汝等可带兵前去……”

    这时,远远望去,柳营已经混『乱』不堪,整个营地中,『乱』兵无意识的『乱』喊着,逃串着。

    李存义一瞬间,就觉得胸中一阵恶闷,手中捏的死紧。

    就差这一线,只要明天柳镇退兵,自己就可打出大胜的旗号,以二千兵对抗一万五千人并且坚持,足以搏得声望。

    以后彼此消长,就可徐徐图之,站稳阵脚。

    可是现在王弘毅这一进攻,好个以精击疲,竟选在了攻城七日,已经疲倦不堪的时候进攻,甚至己方还刺杀了敌将,必可大胜,这样摘了果子,自己方面的牺牲,就等于全部白费了,真是几乎咬断了牙齿。

    看这样子,王弘毅必守在外面,一周来,见死不救,甚至坐看守军拼杀,几乎进入覆亡的地步,直到最有利的时机,才发动,现在一攻而下,柳镇必一败涂地,再无法翻身,而且这种大败,只怕柳镇再也无法翻身。

    一时间,痛苦的滋味充满着心头,烦闷的他直想吐血。

    李存义是老手,想到更远的是,这局势一破,就算柳朝义能回去,可是大军尽失,还有些残兵又有什么用?

    只怕王镇吞并柳镇的时日,就在今日,而偏偏却是己方还加了一把力!

    这以后,李家又何去何从?

    城下远处,滚滚杀声汹涌,营地甚至变成了一片火海,却是柳镇大势已去。

    只听“哇”的一声,李承业身体摇摆,竟然一口鲜血吐出,却是连着七日大战,几乎不眠不休,身体本是疲倦之极,再加上年少气盛,见此情况,心中大痛,一口瘀气显的更加刚烈,吐出血来。

    “孩儿(主公)!”顿时,城门上一片混『乱』。

第四十七章 吐血(下)() 
空中不时呼啸飞过箭,黑衣卫骑兵和铁流一样,不断来回杀过,后面的义从军,“轰”的一声,已经杀入,一股惨烈的杀气,蒸腾上了营地的天空。

    就算夜中袭击,柳镇的顽抗还是出现了,一些敌军老兵,展开激烈的营战。

    但是这时,发生了一件事,二百骑拥着一人,狼狈出逃了。

    “是柳镇的亲直营!”有人高喊着:“少镇,要不要追击?”

    这亲直营,和黑衣卫一样,都是嫡系中的嫡系,精锐里的精锐。

    王弘毅看下四周,实际上柳营还有三四千人,这时虽然混『乱』,但是局部还有抵抗,当下摇头,说着:“杀平这营——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顿时,一声声号令发了下去,黑衣卫不断砍杀着还在抵抗的敌兵,并且高喊着。

    又有人高喊:“柳朝义逃了,柳朝义逃了!”

    双管齐下,终于,抵抗的人越来越少了,杀声渐渐平息。

    “收缴兵器,救火,黑衣卫巡查,谁敢逃亡格杀勿论!”眼前当真是血火战场,尸山血海,无数狰狞的死亡面孔,王弘毅却似已经习惯,发出了命令。

    又说着:“立刻向大帅通报,就说已经破了柳镇主力,请大帅调全军到此。”

    “遵命!”

    就在这时,雨点啪啦的落下,王弘毅抬头看天,下雨了,实际上刚才就有些细雨落下,只是很小,现在七越来越大了。

    天地良心,王弘毅却是没有想到李承业刺杀大将,只是柳镇虽然驱赶百姓攻城大出预料之外,但是百姓毕竟是百姓,一万人死光也不过是三日,余下三日,都是柳镇在攻打着太素县。

    连着四日,五千柳镇已经伤亡一千,疲倦不堪。

    王弘毅才作此一击,不想凑巧在刺杀大将之后,并且使某人吐血。

    此时,他却不知此心,雨点落在身上,心中大快。

    顶上云气翻滚,挟此大胜,从六品的金印,已经满了,正六品只要讨来官职就可。

    想到这里,心中大快!

    九月十三日,有雨。

    这场雨波及范围甚广,在几个藩镇上空同时倾洒,阴蒙之『色』笼罩整片天空。

    小雨,就这般下着,一下就是一天一夜。

    雨不大,地上坑洼处,已是积水者多,随意踏过去,便是泥水四溅。

    文阳府一镇,便受其影响甚大。

    平时繁华街头,这时候,行人稀少,往昔热闹场景,在这雨天几不可见。

    青石板路上,只余流水波波,于这金秋,散发着清冷气息。

    城门到渡口这段道路上,更是清冷。

    雨天出行,除了名人『骚』客有此雅兴,寻常百姓,甚至那些贵族皆是不愿。

    上好的衣服,鞋袜,在雨中弄脏,对穷人来说,是奢侈,对贵族来说,是斯文扫地。

    于是,街头,路上,只偶尔几辆马车飞驰而过,行人寥寥无几。

    便是巡兵,赶上这几天值勤,亦是满腹牢『骚』。

    文阳府尚且如此,其他处,只怕皆是如此。

    此时,距文阳府十里处,一座道观门前,柳树摇曳,雨中风景倒甚是秀美。

    雨落柳枝头,跌落于尘埃,『荡』起雾气一片同时,更是惊起飞鸟几只。

    道观内,小路两旁,屋宅之前,仰头便可见一片灰蒙之『色』。与往常相比,平添几分山水墨『色』。

    玄洞立于道观一屋窗前,望着外面这等雨景,却只眉头皱起来,无心赏之。

    这样的炼气士,早修到情绪淡漠,可一旦涉及到道统兴旺,心中波动,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