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24日就是《白夜追凶》正式上映的日子,在这一周,电影除了要面临《蜘蛛侠》和《星战前传2》的两面夹击外,还要与动画电影《小马王斯比瑞特》、詹妮弗·洛佩兹主演的喜剧电影《受够了》进行竞争。
票房分析人士和电影评论员们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并不看好。他们认为,在《蜘蛛侠》和《星战前传2》两部票房力作的夹击之下,《白夜追凶》这种剧情类警匪片在票房上很难有出色表现,即使有阿尔·帕西诺和希拉里·斯万克、罗宾·威廉姆斯这样的大咖加盟,但三人都不属于票房号召力强劲的演员,加上题材的限制,想要突破重围十分困难。
不仅专业人士这么认为,剧组内部对电影的票房同样期望不足。《白夜追凶》的拍摄成本一共是4600万美元,阿尔·帕西诺的片酬就占据了四分之一,对于制片方华纳来说,只要电影能够获得8000万左右的票房,加上dvd售卖收入,也足以收回成本了。
当然,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和专业人士在票房预期上还是存在着较大分歧的,专业人士认为,《白夜追凶》这部电影的预计票房应该在4000万美元左右,收不回成本的可能性极大。
当晚,埃伯特一身全新的阿玛尼西装出现在了首映礼的红毯上,电影虽汇集了几位大牌,红毯却不显山不露水,只有几十位记者和几百名粉丝到达了现场。这是埃伯特第一次出席红毯,但他却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反而闲适地向两旁的粉丝挥了挥手,偶尔为一声红毯两侧传来的尖叫奉上自己的笑容。
看似随意,但为了出席这次红毯,埃伯特也做了万全的准备。用经纪人林恩的话说,埃伯特已经达成了与阿玛尼合作的协议,这次红毯就是一个展示他代言人身份的平台,只要通过记者的相机将他的照片印到报纸上,这个月的好莱坞男士着装榜也许又有埃伯特的一席之地。
事实上,作为代言人享受的待遇与普通明星绝不相同。由于《白夜追凶》的首映式红毯与各大颁奖典礼的红毯很难相比,埃伯特不可能穿着定制款去参加首映式,他唯一的选择就是高级成衣。尽管如此,阿玛尼美国公司还是为他准备了60多件套装供他选择,埃伯特千挑万选,终于选中了一身合适的战袍。
“只需要看记者们的闪光灯亮起的次数,你就会知道你这件衣服穿的多么合适。”林恩说道,“现在是开始阶段,任何细节都做到完美才不至于丢掉饭碗。”
埃伯特又重新欣赏了一遍《白夜追凶》完整版。首映式结束后,他回到公寓早早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就忙不迭地跑到报刊亭买光了所有和电影相关的报纸,一张一张开始看了起来。
各类开辟影评人专栏的纸媒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部刚刚上映的电影。
《首映》杂志的评价非常简洁:“《白夜追凶》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第三部作品,相比较《追随》和《记忆碎片》的烧脑,《白夜追凶》显然更贴近现实生活。阿尔·帕西诺和罗宾·威廉姆斯的对决为电影增添了可看性,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场景铺设符合原著,阿尔和罗宾的表演都在及格线以上,但或许是受到原著改编的限制,这部电影并没有发挥出克里斯托弗·诺兰在《记忆碎片》里的灵气与天赋,全篇只有多莫打死哈普是否出于故意一个未解之谜……”
《首映》认为,《白夜追凶》这部电影是70分的导演+50分的剧本+90分的演员表现,阿尔·帕西诺将一个受到失眠症困扰的老人形象演绎得无比出色,罗宾·威廉姆斯从喜剧风格转向幕后黑手的形象差异也使人眼前一亮。
《娱乐周刊》的评价和《首映》差不多,它给予了这部电影70分的评价,认为它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从小众走向商业的初步尝试,而诺兰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好莱坞报道》的影评则更加专注于演员,出乎意料的是,只是配角的埃伯特居然是杂志一整篇影评中着墨最多的:“阿尔·帕西诺和罗宾·威廉姆斯的表演一如既往的老辣,新生代演员埃伯特·道森的表现竟然毫不逊色,这一点令我非常惊讶,此前埃伯特·道森曾凭《女啦啦队长的青春期》一片获得金酸莓男主角,他的演技一直为人所诟病,但一转身,埃伯特·道森在《白夜追凶》中短暂的三十分钟出场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完美地诠释了哈普这个警察的形象,在与多莫的交锋中的不甘怨懑,最后被害时的绝望痛苦,他的表演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在撰写这份影评之前我特意重新看了一遍《女啦啦队长的青春期》,很难想象这两次表演都出自于埃伯特·道森一个人之手。”
《好莱坞报道》最后甚至宣称,如果埃伯特能够保持这种水准的演技,他将是好莱坞80后男星中的演技第一人,这是埃伯特从影以来获得的最高评价了。
当然,用马克的话说,媒体的话永远只能相信一半,当你走红时他们赞美的话语足以让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脸红,一旦你被观众抛弃,他们也能毫不犹豫地加深你的伤口,尼古拉斯·凯奇和基努·里维斯就是前车之鉴。
无论如何,埃伯特还是可以偷偷开心一下,这些正面的评价对他来说足以扫平他未来发展的障碍。他外貌条件出色,风评也渐渐扭转过来,他所欠缺的只是演技上的肯定而已,只要被电影公司和好莱坞的专业人士看作是实力派的一员,他未来的戏路只会越来越宽广。
“哦,埃伯,真是受不了,你居然要把这些评价贴在墙上吗,真是受不了!”看到埃伯特的动作,马克狠狠翻了个白眼,“我一直以为奖杯才有收藏的价值,想不到有一天影评居然也可以被细心珍藏。这张帅脸的主人居然会在意一个老头子的评价,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珍惜的只有少女亲手撰写的情书……”
“马克,你真恶心。”
“彼此彼此,我以为你现在不应该急着粘贴影评,你应该去担心电影的票房。现在无论是网络还是纸媒都充斥着对《蜘蛛侠》和《星战前传2》的赞美,也许《白夜追凶》的最终票房无法达到华纳兄弟的预期。”
埃伯特思索了片刻,摇摇头:“结果不一定会那么糟糕。那两部电影带动了观众的观影热情,这个月的电影市场在扩大,《白夜追凶》甚至可以借着这个趋势占据先机。”
埃伯特猜的不错,《白夜追凶》上映首周便轻松获取了3500多万美元票房,位居票房排行榜第三位,仅次于《星战前传2》和《蜘蛛侠》,本周是《蜘蛛侠》上映第四周,票房态势依然强劲,托比·马奎尔更借此片成为好莱坞最受关注的70后演员之一。
虽然仅居第三位,但相比较4600万的投资,上映首周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着实让制片公司华纳兄弟兴奋不已了。照这个趋势来看的话,《白夜追凶》收回成本之余还可以赚上一笔,已经超出了华纳兄弟原本的期待了。最重要的是,《白夜追凶》本周的票房仅比《蜘蛛侠》低了100万美元,作为一部警匪类非动作片,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
就连此前斩钉截铁认为《白夜追凶》的总票房会在4000万美元左右的媒体们也纷纷傻了眼,他们实在不明白《白夜追凶》这样一部丝毫不具备票房竞争力的电影是如何做到首周狂揽3500万美元票房的,这甚至比某些媒体预料的最终票房还要多!
——直到某些媒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参考观众们在imdb上的发言得出了结论。
“这部电影的剧情并不是很吸引我,题材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至于为什么会进电影院?当然是因为埃伯特·道森,他在《周六夜现场》的表演真是棒呆了,当然《白夜追凶》里他也非常出色,最后一幕他躺在雪地里挣扎的样子真是让我心痛。”——来自一位旧金山的观众。
“埃伯特·道森。事实上我此前已经在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上看过这部电影了,恰巧又得到了埃伯特的亲笔签名,我觉得我有必要再进电影院支持一下他,所以我把我的父母和姐妹们都叫上了。”这位兴奋的粉丝晒出了埃伯特的签名,圆滚滚的英文字母看起来像来自神秘东方的可爱动物熊猫。
足足有数百位观众在imdb上留言宣称上个月的《周六夜现场》是他们进入影院观看《白夜追凶》的理由,他们因为希拉里·斯万克和埃伯特卖力的表演产生了看电影的**,当然更多的,是埃伯特那张脸蛋对女孩子们天生的吸引力。
又一次地,埃伯特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这一次,对他进行评价的就不仅是《好莱坞报道》一家杂志了。好莱坞一向喜欢弘扬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明星人物,这有利于塑造整个行业的正面形象,也体现了美国人所坚持的梦想。德鲁·巴里摩尔、小罗伯特·唐尼等明星戒掉毒瘾专注事业也得到了无数观众的支持。
媒体关注的焦点自然是埃伯特如何从金酸莓最佳男主角蜕变成演技派新星的,他们又一次把埃伯特的黑历史挖出来,比对着埃伯特在《白夜追凶》里的出色表现,宣称他是一个“创造了奇迹的男演员”。
没有什么比媒体具有更强大的宣传效果,在《白夜追凶》上映后的一周内,埃伯特连续登了三四天娱乐头条,媒体把他塑造成新偶像,称他知耻而后勇,懂得做一个演员的真谛。
当然,在一派繁花似锦的报道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乐章——自然来自于埃伯特的老对头《国家问询报》,这家报纸坚决不认同埃伯特在《白夜追凶》的票房增长中发挥了作用,认为他毫无廉耻之心,把原本属于阿尔·帕西诺、罗宾·威廉姆斯的票房号召力强加在自己身上。
“哈,埃伯特·道森真是好莱坞历史上脸皮最厚的明星了。说实话,如果没有阿尔·帕西诺和罗宾·威廉姆斯,谁知道今年5月份有一部叫做《白夜追凶》的电影上映呢?一个此前只有一部超级大烂片的男主角经历的演员,只在《白夜追凶》里出现了半个小时就大言不惭地宣称票房成绩与他有关,这简直是本世纪最大的笑话!”
《国家问询报》的文章也引来了一片附和之声,他们认为凭借埃伯特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很难拉动一部电影票房的增长,即使有,他的粉丝在电影观众中也只占据了一小部分而已。
“该死的《国家问询报》,他们总爱把你的脸放在地上踩,偏偏现在很难拿到真实的理由来反驳他们。”林恩怒气冲冲地扔下报纸,“我简直不知道你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它。”
埃伯特从地上捡起报纸,一个字一个字读了起来。完了他给出了一个评价:“写得还不错。”
经纪人先生怒视他。这段时间埃伯特的心情非常不错,媒体上有关他的评价他基本上都看过,也做好了会收到恶评的准备,毕竟他不是美元人人都爱。
埃伯特本人并不在意,可那些支持他的粉丝们愤怒了,首周过去之后,第二周,《白夜追凶》的票房陡然爆发了!
第二周周末票房2200万,位居周末票房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本·阿弗莱克、摩根·弗里曼的新片《恐惧的总和》,这部电影上映首周拿到